杨丽丰
目的:探究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甲组患者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微创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吸出血肿量及血肿清除率、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吸出血肿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吸出血肿量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血肿清除率、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能有效减少血肿量,提高血肿清除,加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以中枢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脑转移瘤的磁共振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0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根据患者的首发症状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中枢神经症状;对照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呼吸症状,两组患者均行常规MR常规及增强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强化程度,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结论:以中枢神经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转移癌患者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转移癌患者在MR检查中,存在多方面差异,通过对此类转移瘤研究,有助于与其他病变诊断鉴别。
作者:韩芳;刘天文;于伟明;杨立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诊治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LC+胆道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观察组给予LC+ERCP手术方案。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残留率来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结石残留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9. 67±12. 34)ml、术后置管时间(5. 27±1. 43)d、术后住院时间(7. 61±1. 53)d均较对照组(149. 82±17. 68)ml、(26. 73±6. 82)d、(13. 87±1. 84)d显著降低(P<0. 05)。结论:LC联合ERCP手术方案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时,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牛志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OSTEOCORE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结构原理,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排除。
作者:匡建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小针刀和封闭在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封闭治疗组,小针刀术组:采用平口小针刀或钩刀切割腱鞘狭窄部位,松解狭窄,以扳机征消失为准。封闭治疗组用曲安奈德(确炎舒松-A)加2%利多卡因溶液充分混合后作局部鞘管内注射,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小针刀组优良率达95.35%;封闭组优良率为8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2,P<0.05)。手术患者无感染、无复发、无瘢痕形成,封闭治疗患者优2例治疗无好转,后来转为小针刀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小针刀水平刀法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有效率较封闭治疗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继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数字X线摄影系统,又称DR(Digital Radiography),是指在专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读取感应介质记录到的X射线影像信息,并以数字化影像方式再现或记录影像的技术方式。它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直接完成X光影像的拍摄,并将结果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供医生作诊断。
作者:关洪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致病机制与感染病征,为推动临床防治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建立《神经外科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调查量表》,采用时间段取样法抽取15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史,根据统计分析数据进行病理症候观察研究。结果:本研究后有效病例1430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数为75例,发生率为5.24%。择期手术中第四脑室肿瘤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5.79%(3/19),急诊手术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消化道出血高达46.43%(13/28)。结论:患者出现颅高压、颅内血肿与颅咽管肿瘤病变感染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应加强观察。
作者:乔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对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疾病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资料,并采用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RPP、心功能及心电图。结果:本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后RPP、NST、ΣST、EF、CO等指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积极诊断,采取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的方案进行综合治疗,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赵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判断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运用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病人154例,并且将154例患有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病人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常规组,两组都包含77例病人。其中,治疗组77例病人一律运用相关器械进行治疗,即运用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进行治疗;而常规组77例病人则一律进行传统常规治疗,即对病人的创面进行清理后敷药治疗;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创伤愈合情况,比对之后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两组数据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创面愈合判断分析可知,在治疗组77例病人中,有46例病人的创伤全部愈合,有21例病人的创伤大部分愈合,有8例病人的创伤部分愈合,2例病人的创伤小部分愈合(视为无效),所有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97.40%;而在常规组77例病中人,有18例病人的创伤全部愈合,有15例病人的创伤大部分愈合,有23例病人的创伤部分愈合,21例病人的创伤小部分愈合(视为无效),所有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72.73%。根据以上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运用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创伤愈合面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彩超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测,将彩超检查结果跟临床病理学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结合病理组织学终确诊的5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而经彩超检测出48例;符合率为96.00%;误漏诊2例,误漏诊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测结果提示,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的血管管壁和血栓回声以及血流信号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采用彩超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3D腹腔镜系统是微创外科技术的一项重要革新,已逐步应用于泌尿外科多项手术,能提供高清晰、更立体的操作空间,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及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孔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骨盆扫描中的应用。方法:40名志愿者用Philips128排螺旋CT行骨盆扫描分别采用60mAs、80mAs和常规剂量扫描,其余各扫描参数均相同,记录各次扫描的产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请两位医师对各幅图像在影像颗粒均匀性、解剖结构细节、清晰度及伪影等方面评定图像质量,并以优良差判定图像质量。结果:三组扫描方法在骨盆图像的显示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相比,辐射剂量显著降低。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大大降低被照射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同时对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
作者:段敏;于小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福建省泉州市某医院自主研发移动护理系统。该系统依托于HIS系统,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中间件技术、条形码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ifcation)等多项技术,创新性地配备体温测量器、智慧型蓝牙血压计,设计体温测量器专用接口以及斜角度的扫描引擎出光口,更适用于临床护理的需求。该系统分为信息录入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以及治疗管理模块,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实时录入与传送、基本信息与特殊信息的多样查询以及医嘱执行的匹配管理等功能。使用该系统之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护理差错的产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建兰;谭元元;林淑缘;魏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快速提升,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是在建设规模方式还是对医疗设备的应用方面均已进入到了全面性的高速发展阶段,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是保障医疗活动有效开展的必备因素。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随着相关医疗设备科学化与自动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在客观条件上也就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及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怎样能够应对好这一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主要就目前医院设备维修人员的现状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医院设备维修模式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终提出了应当将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与设备外包维修予以有机结合的观点。
作者:侯银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日,本院MAQUET呼吸机接连出现了故障,虽然并非同一科室,但故障原因却有类似之处。因此,本文将针对MAQUET呼吸机的故障起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希望对本院今后呼吸机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帮助。
作者:翟红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患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利用实验大鼠对COPD进行研究者甚多,COPD造模的基本方法就是把香烟烟雾注入染毒箱中,然后让大鼠在染毒箱内被动吸烟。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动物熏烟的系统,以更好地实现大鼠COPD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阳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恢复治疗仪对产后乳汁减少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产科160例产后乳汁分泌减少的产妇进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产妇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产后恢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乳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段的泌乳量均比对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给予产后恢复治疗仪治疗具有催乳的作用,可以解决产后初期泌乳量少、泌乳困难的现象,提高母乳喂养率,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谷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的医疗器材的临床使用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文章就规范实施中的医疗器械临床准入、执业技术资格、管理执行成本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与全国同仁交流。
作者:于爱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作为灭菌物体消毒的装置,主要应用在卫生防疫、制药、医疗等行业中,用于对器械、食品、器皿、液体等物品的灭菌消毒处理。因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灭菌消毒效果,所以为了保证能够有效对医疗或卫生防疫等行业中的器械、器皿等有效的灭菌消毒,一定要保证其有效应用。一旦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出现故障,需要相关维修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理故障,使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归回到佳工作状态。基于此,本文就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的维修方式,希望对于保证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长期有效工作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戴光立;钮心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设备维修弄清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过程至关重要,有利于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科学的分析,准确及时地处理。图1 为机器水路图。
作者:邓杰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