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敏;于小利
目的: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对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疾病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资料,并采用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RPP、心功能及心电图。结果:本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后RPP、NST、ΣST、EF、CO等指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积极诊断,采取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的方案进行综合治疗,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赵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外周血涂片镜检于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被确诊的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综合的分析,针对应用外周血涂片镜检同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针对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血常规仪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涂片镜检,在首次的白血病细胞检出率结果为95.56%;并且具有5例外周血未检出白血病细胞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白细胞的平均值为1.35×109/L总数减少,血红蛋白平均值为94.83g/L轻度减低,并且血小板平均值为133.68×1012/L基本正常,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活跃情况;在90例患者中,具有6例外周血检出少量的白血病细胞低于5%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低白血胞总数平均值为1.85×109/L,低血红蛋白平均值为76.25g/L,以及血小板平均值为47.34×1012/L,具有显著的减少,于仪器未提示出异常以及镜检不规范时,需防范误诊或者漏诊情况。结论: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进行外周血涂片镜检至关重要,提升技术人员的镜检水平,对诊断急性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就诊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溶栓、活血化瘀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再放置导管进行局部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周经差、治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1周观察组周经差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发生3例肺栓塞患者,观察组未出现肺栓塞患者。结论: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肢周经,有效防止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祥;穆永旭;要红叶;刘津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判断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运用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病人154例,并且将154例患有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病人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常规组,两组都包含77例病人。其中,治疗组77例病人一律运用相关器械进行治疗,即运用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进行治疗;而常规组77例病人则一律进行传统常规治疗,即对病人的创面进行清理后敷药治疗;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创伤愈合情况,比对之后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两组数据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创面愈合判断分析可知,在治疗组77例病人中,有46例病人的创伤全部愈合,有21例病人的创伤大部分愈合,有8例病人的创伤部分愈合,2例病人的创伤小部分愈合(视为无效),所有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97.40%;而在常规组77例病中人,有18例病人的创伤全部愈合,有15例病人的创伤大部分愈合,有23例病人的创伤部分愈合,21例病人的创伤小部分愈合(视为无效),所有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72.73%。根据以上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运用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创伤愈合面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恢复治疗仪对产后乳汁减少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产科160例产后乳汁分泌减少的产妇进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产妇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产后恢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乳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段的泌乳量均比对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给予产后恢复治疗仪治疗具有催乳的作用,可以解决产后初期泌乳量少、泌乳困难的现象,提高母乳喂养率,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谷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设备维修弄清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过程至关重要,有利于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科学的分析,准确及时地处理。图1 为机器水路图。
作者:邓杰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的医疗器材的临床使用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文章就规范实施中的医疗器械临床准入、执业技术资格、管理执行成本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与全国同仁交流。
作者:于爱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的准确率直接关系到医疗设备的购置,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盘点分析本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现状,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并持续改进。
作者:薛美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各种原因导致外周神经病变在临床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何有效、直接显示外周神经及其病变,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MR技术的发展,周围神经的MR成像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其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价研究也愈受到关注。现将周围神经的成像技术及其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杨元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通道胃镜在上消化道病变小探头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08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实施单通道胃镜小探头超声检查,研究组实施双通道胃镜小探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平均操作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操作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16.6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通道胃镜对上消化道病变患者实施小探头超声检查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操作时间,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卢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不同血运重建方式(支架介入治疗、溶栓药物治疗效果)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部接受住院治疗的238例急性STEMI患者,综合对比分析血运重建(支架介入治疗、溶栓药物治疗效果),研究心肌梗死再灌注预后。结果:STEMI患者中行PCI210例(88.2%),单纯溶栓者14例(5.9%)药物保守治疗者14例(5.9%);其中置入DES117例(61.9%),置入BMS72例(38.1%)。结论:多数STEMI患者选择PCI;DES不能完全取代BMS,这两种血运重建治疗效果都优于溶栓治疗。
作者:李广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起,对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采用集中清洗、包装,并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将实施前的包布清洁合格率、包布完好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包布清洁合格率、包布完好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由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的清洗、包装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包装及清洗质量,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潜在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年国;强蛟龙;胥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数字X线摄影系统,又称DR(Digital Radiography),是指在专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读取感应介质记录到的X射线影像信息,并以数字化影像方式再现或记录影像的技术方式。它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直接完成X光影像的拍摄,并将结果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供医生作诊断。
作者:关洪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OSTEOCORE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结构原理,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排除。
作者:匡建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多功能空心针灸针,是华县中医医院中医针灸主任医师韩兆峰发明的一种针灸医疗器械,于2009年1月22日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920032723.4,于2013年9月11日再次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1320189166.3。多功能空心针灸针由针尖、针身、针柄、针栓,针栓冒等各部组成,它既具有针灸针的功能特点,作为针灸针使用,又具有注射针头及穿刺针的功能特点,吸取了两者的功能优势,它具有集针刺、水针、火针、温针、穴位注射、封闭,臭氧治疗及各种穿刺、神经阻滞麻醉、于一体的特点,它一针多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是针灸和穴位封闭同时进行治疗时所必须的一种医疗器械,本多功能空心针灸针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经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密封包装,无毒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实用,使临床疗效大为提高,可以应用于临床各科,如内科、外科、针灸科、疼痛科、康复科、手术室麻醉科等的治疗,用途广泛,前景广阔。
作者:韩兆峰;段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医院手术不断的增多,医疗器械不断的更新,医疗资源共享不断的推进,外来手术器械越来越多,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资质合法性的管理、外来手术器械是否为医疗专用手术器械的管理、外来手术器械验收的管理由为重要。本文第一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去阐述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对医院的重要性,外来手术器械准入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来手术器械资质的管理,一个是外来手术器械验收的管理。第二部分解释外来手术器械准入的相关概念和文件。第三部分结合工作中出现的情况阐述外来手术器械准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外来手术器械准入管理的管理办法,总结出既具合理性又具可操作性的外来手术器械资质管理办法和外来手术器械验收管理办法。
作者:尹春阳;孟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吞咽言语治疗仪运用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雪;曹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7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8例,观察组施行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对照组施行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和并发症,随访了解复发率。结果:两组均顺利手术,组间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68.5±32.5)ml、(2.5±0.8)d、(3.6±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1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2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直肠癌根治效果良好,安全性更好。
作者:辛树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腋臭56例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腋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可以采用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腋臭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琳琳;王勇;潘卫峰;黄威;刘欢;翟圣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小针刀和封闭在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封闭治疗组,小针刀术组:采用平口小针刀或钩刀切割腱鞘狭窄部位,松解狭窄,以扳机征消失为准。封闭治疗组用曲安奈德(确炎舒松-A)加2%利多卡因溶液充分混合后作局部鞘管内注射,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小针刀组优良率达95.35%;封闭组优良率为8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2,P<0.05)。手术患者无感染、无复发、无瘢痕形成,封闭治疗患者优2例治疗无好转,后来转为小针刀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小针刀水平刀法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有效率较封闭治疗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继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