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薇;杨超
骨科的专业性较强,内容抽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效率,骨科临床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出现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文将分组教学灵活地运用到骨科教学上,以提高骨科教学的课堂效率。
作者:钱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金纳米颗粒包覆的介孔硅二氧化硅(MSN@Au)的制备方法,合成后的MSN@Au纳米材料具有光热抗肿瘤作用。方法以材料对卵巢癌(Hela)细胞的抑制率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自制的纳米材料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合成的MSN纳米颗粒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均匀吸附金纳米颗粒后的材料利用808 nm NIR照射3 min后,癌细胞存活率只有50%以下。结论制备出的MSN@Au纳米材料,利用NIR照射后,能在肿瘤细胞局部产热,杀伤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有热疗作用。
作者:金勤玉;徐维平;吴亚东;董良;高怀岭;潘钊;徐婷娟;杨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腔内灌注治疗难治性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对1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患者,在尽可能放尽胸腹腔内积液后,胸腔或腹腔内注入贝伐单抗300 mg或400 mg,评价胸水或腹水的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17例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不良反应中1例患者出现可能与贝伐单抗相关的腹痛,其他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贝伐单抗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杨震;刘萍萍;李薇;惠锦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引产方法在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该院接诊的120例中晚期妊娠的瘢痕子宫的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卡孕栓组、利凡诺组、冰水囊组三组。三组患者分别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配伍使用卡孕栓、利凡诺及冰水囊进行引产。比较三组产妇的产程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药物引产后,发现卡孕栓组产妇的药物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卡孕栓组产妇的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引产总时间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其余两组;宫颈成熟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产后总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卡孕栓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对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中的产妇实施引产,效果良好。
作者:张小燕;宋青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感染科3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根据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在精神状况、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肢体颤抖、四肢冰凉和淋巴细胞数等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其中,重症组患儿入院时,年龄较小、精神较差、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肢体颤抖、四肢冰凉等表现多于轻症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增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差、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四肢冰凉、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心呕吐、高热、呼吸急促、四肢冰凉、白细胞数目升高是手足口病发生重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精神差,病程中伴有高热、恶心呕吐、四肢冰凉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数目升高。对于具有以上临床特征的患儿,需高度警惕,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作者:杨进军;符婷;雷谢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治疗牙周炎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治疗牙周炎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择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该院接诊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使用CLA治疗;而对照组30例则使用MNZ进行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牙周炎根除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并通过患者症状变化来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的BI (出血指数)、PD (牙周探诊深度)、AL (附着散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药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的BI、PD、AL均低于基线水平,同时观察组的的BI、PD、AL值也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综合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7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轻度头晕,对照组有6例患者恶心、呕吐。结论 CLA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较MNZ的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臧晓霞;朱晓茹;刘冰;黄粉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毕业实习是年轻药师培养各项技能,进行角色转变的关键环节。该文通过探讨现有的药学专业实习生在医院实习两种常见的带教模式:轮转制和导师制的优缺点并提出建议,为提高医院药学专业实习生带教水平提供参考。教学医院对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培养应当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性格,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带教模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个性化指导,有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汪晖;谢海棠;卢建平;杨菁菁;过怿;吴少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按照出院后的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174例,死亡组35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脑梗死史、高血压史、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值等基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209例患者中死亡35例,存活率为83.2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急诊PCI、糖尿病史、脑卒中史、血肌酐水平和低T3综合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低T3综合征是导致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急诊PCI降低了出现远期死亡的风险。结论高龄、糖尿病史、低T3综合征是导致急性ST段抬高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急诊PCI降低了出现远期死亡的风险,是保护因素。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明确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住院时间、出血量、再出血率指标,应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在住院时间、总出血量及再出血的发生率三个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8%,对照组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观察组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在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维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敏;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19家药品生产企业间的实验比对,考察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检验记录的原始性,初步探讨药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评估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稳健统计法处理样本检验数据,并参照相关标准评价检验原始记录,综合评估分析药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结果与结论药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评估分析方法全面、准确、可靠;方便、易行。
作者:刘业飞;郑正;陈扣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注射用阿奇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柱(4.6 mm ×250 mm,5μm),以0.1 mol·L-1乙酸铵(用氨水调节pH值至8.6)—乙腈—甲醇(50∶3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8 nm,柱温60℃。结果阿奇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0~2000 mg·L-1,r=0.9998,平均回收率98.8%,RSD=0.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更适于控制注射用阿奇霉素的质量。
作者:李传响;汪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开展对肾功能不全重症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服务。方法以1例重症肺炎的诊治过程为例,临床药师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通过查房和会诊讨论,参与临床医师药物治疗方案的共同制定,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对患者进行具体化药学服务和制定个体化监护计划。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刘猛;高家荣;乐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介绍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1 g)存在可见异物的现状与原因浅析。方法利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1 g)存在可见异物不合格的现状,原因为该品种的处方设计存在缺陷,所含葡萄糖酸钙的量超出了葡萄糖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结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1 g)为遴选出的国家基本药物,却存在可见异物不合格的质量问题,各级监管部门须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平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和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术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该院行口腔种植术的牙列缺损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手术前填写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牙科焦虑量表(MDAS),术后患者在责任护士的帮助下填写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量表。分析牙列缺损患者手术前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和术后疼痛的相关性。本研究根据患者的状态-特质量表得分将其分为A、B、C三组。得分为20~37的患者较少或没有焦虑组为A组;得分为38~44的适中焦虑组为B组;得分为45~80的为较高或极度的焦虑组为C组。结果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术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评分之间相关性显著,术后状态焦虑(SAI)与特质焦虑(TAI)、牙科焦虑(MDAS)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患者术后VAS评分与术前TAI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牙列缺损患者术前的负性情绪如特质焦虑与术后疼痛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对牙列缺损患者术前负性情绪高度重视,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作者:刘泽忠;刘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改良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采用改良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干中远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桡神经损伤情况、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等方面对两种入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前外侧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33.15±10.0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13.68±22.41)mL,术中发生3例桡神经损伤(3/19),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00±1.21)周,术后1年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屈曲(129.74±8.11)°,伸直(4.21±1.23)°,术后1年肘关节MEPS功能平均评分(84.37±6.53),改良外侧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07.81±9.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3.75±17.46)mL,术中发生1例桡神经损伤(1/16),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3.84±1.07)周,术后1年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屈曲(133.75±6.31)°,伸直(4.63±1.09)°,术后1年肘关节MEPS功能平均评分(86.44±8.02),改良外侧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桡神经损伤方面优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而改良外侧入路组在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与肘关节MEPS功能评分方面与前外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外侧入路相对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中远段骨折更加简单而安全,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入路。
作者:宁仁德;姚涛;孔令超;吕飞飞;周业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优选出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所制备的微针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穿刺试验考察其机械性能,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自溶性微针预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其佳处方为:基质材料硫酸软骨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重量比60%的水;所制得的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很好的穿刺铝箔和大鼠皮肤;体外透皮实验显示,自溶性微针使得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3.62倍。结论优选的自溶性微针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可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凝胶的透皮性能,为载药微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星星;曹英骥;桂双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47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47例肝血管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出现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通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均明显好转。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硬膜外腔输注神经妥乐平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消炎镇痛药组)40例与B组(消炎镇痛药复合神经妥乐平组)40例,均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A组药物配方:2%盐酸利多卡因5 mL +地塞米松1 mg+0.9%生理盐水共20 mL。B组药物配方:2%盐酸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1 mg+神经妥乐平7.2 U+0.9%生理盐水共20 mL。两组均用微量泵硬膜外腔给药,流速为10 mL·h-1,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入院时、硬膜外腔给药结束后(即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疼痛、麻木变化情况,并采用MacNab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麻木评分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 B 组较 A 组显著性降低(P<0.05)。B 组有效率高于 A 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输注消炎镇痛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缓解疼痛、麻木效果,复合应用神经妥乐平效果更明显,且使用安全。
作者:赵家贵;郭燕;朱本藩;陈家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INSURE技术(气管插管)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入院的7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36例患儿采用INSURE技术治疗呼吸窘迫。对照组36例患儿采用常频通气(CMV)。比较两组患儿在呼吸功能、用氧时间上机后合并症及转归的情况。结果治疗后48 h 实验组患儿氧合指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患儿氧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且实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发生气胸、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INSURE 技术能够更好地改善NRDS患儿呼吸氧合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缩短了用氧时间,较CMV效果更好。
作者:李毅;贺元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变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变化情况及Irisin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5例NAFLD患者(轻度脂肪病变患者73例,中、重及极重度脂肪病变患者共62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及各项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risin水平;依据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等多项基线指标。结果血清Irisin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轻度NAFLD患者,中、重及极重度NAFLD患者均增高(P<0.05);其它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患者的BMI、TC、TG、AST、ALT、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臀围、血糖、FINS及HOMA-IR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HDL-C、LDL-C水平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血清Irisin水平与BMI(rs =0.168,P<0.05),FINS(rs =0.204,P<0.01),HOMA-IR(rs =0.205,P<0.05),AST(rs=0.149,P<0.05),腰围(rs =0.147,P<0.05)呈现正相关,而与TC(rs =-0.205,P<0.05),HDL-C(rs =-0.165,P<0.05)呈现负相关;FINS、HOMA-IR、AST是影响血浆Iris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Irisin水平在NAFLD组患者中较正常人群增高,且在轻度NAFLD患者中水平高。
作者:武慧军;欧阳晓晖;夏医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