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 andwich教学法在耳鼻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余得志;吴红燕;张蔚;孙业桓;张秀军

关键词:Sandwich教学法, 耳鼻喉科学,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摘要:针对耳鼻喉科临床教学所面临的部分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探讨了在耳鼻喉科教学中引入Sandwich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Sandwich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在耳鼻喉科教学中引入Sandwich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提升教学效果。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要求分娩镇痛50例产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镇痛效果、产程、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无统计学意义,但镇痛组活跃期相对对照组缩短,疼痛明显减轻,缩宫素使用率增加,剖宫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能加速活跃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杜媛媛;张莉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灵活运用分组教学,提高骨科教学效率

    骨科的专业性较强,内容抽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效率,骨科临床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出现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文将分组教学灵活地运用到骨科教学上,以提高骨科教学的课堂效率。

    作者:钱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徽省药品生产企业无菌检查实验室调研报告分析

    目的:旨在掌握安徽省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无菌检查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方法采取现场检查配合书面汇总的形式。结果无菌检查实验室实际运行中在菌种及培养基的管理、设施设备验证、无菌试验复试等方面还存在缺陷。结论多数被调研的企业基本能够按照药品GMP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对无菌药品进行无菌检查。

    作者:胡士高;罗京京;窦颖辉;杨士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1.6 mg,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5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转归时间、体温、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血浆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活性药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和机械通气停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除体温外其他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免疫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运用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熊锋;朱志德;刘文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起搏器术后阵发性房颤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病态窦房结患者起搏器术后阵发性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起搏器患者115例,分为他汀组(90例)及对照组(25例)。他汀组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根据服用他汀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每晚20 mg,30例),B组(每晚40 mg,30例)及C组(每晚80 mg,30例)。于术后1年程控起搏器,调出有关阵发性房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1年后,他汀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及房颤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可能减少阵发性房颤发生,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石增刚;胡茜;张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维生素D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其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其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收集SAH(90例)与配对的健康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数据,并进行比较。将SAH患者分CVS组(32例)和非CVS组(58例),对两组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VS的危险因素。结果 SAH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4.7±10.1)μg·L-1,明显低于健康人群(37.4±9.9)μg·L-1(t=-8.472,P<0.001)。在SAH患者中,CVS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6±9.4)μg·L-1,明显低于非CVS组(27.0±9.9)μg·L-1(P=0.004)。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CVS的保护因素(OR:0.921,95% CI:0.866~0.980)。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SAH和CVS患者是低的,25-羟维生素D可能是CVS的保护因素。

    作者:黄永鹏;伍增龙;庞荣锋;马俊;范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溶性微针的制备及其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

    目的:优选出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所制备的微针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穿刺试验考察其机械性能,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自溶性微针预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其佳处方为:基质材料硫酸软骨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重量比60%的水;所制得的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很好的穿刺铝箔和大鼠皮肤;体外透皮实验显示,自溶性微针使得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3.62倍。结论优选的自溶性微针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可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凝胶的透皮性能,为载药微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星星;曹英骥;桂双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认识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有整体性、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多层次的综合调节优势。该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现状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法。

    作者:张癑;王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比在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作用

    目的:寻找能较全面反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的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方法选取149例ESS评分>9的初筛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对149例监测者的主观症状评估量表结果与多导睡眠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比(AHT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低血氧饱和度(r=-0.703,-0.688)、平均血氧饱和度(r=-0.617,-0.635)及晨起口干(r=-0.631,-0.612)、夜间憋闷窒息(r=-0.614,-0.579)等症状均存在相关性,对低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平均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仅在重度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HTR、AHI密切相关,但AHTR能较全面的反映OSAHS严重程度。

    作者:史先萍;周本忠;王胜国;李龙巧;吕凌;毕竞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注射用阿奇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注射用阿奇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柱(4.6 mm ×250 mm,5μm),以0.1 mol·L-1乙酸铵(用氨水调节pH值至8.6)—乙腈—甲醇(50∶3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8 nm,柱温60℃。结果阿奇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0~2000 mg·L-1,r=0.9998,平均回收率98.8%,RSD=0.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更适于控制注射用阿奇霉素的质量。

    作者:李传响;汪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NSURE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INSURE技术(气管插管)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入院的7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36例患儿采用INSURE技术治疗呼吸窘迫。对照组36例患儿采用常频通气(CMV)。比较两组患儿在呼吸功能、用氧时间上机后合并症及转归的情况。结果治疗后48 h 实验组患儿氧合指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患儿氧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且实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发生气胸、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INSURE 技术能够更好地改善NRDS患儿呼吸氧合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缩短了用氧时间,较CMV效果更好。

    作者:李毅;贺元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瑞匹坦中同分异构体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瑞匹坦的同分异构体。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Waters XBridgeTM Shield RP18(250 mm ×4.6 mm,5μm),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阿瑞匹坦的几个同分异构体均能很好的分离。结论该方法分离阿瑞匹坦的手性同分异构体的杂质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作者:邹贤将;张文建;廖结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影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按照出院后的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174例,死亡组35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脑梗死史、高血压史、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值等基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209例患者中死亡35例,存活率为83.2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急诊PCI、糖尿病史、脑卒中史、血肌酐水平和低T3综合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低T3综合征是导致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急诊PCI降低了出现远期死亡的风险。结论高龄、糖尿病史、低T3综合征是导致急性ST段抬高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急诊PCI降低了出现远期死亡的风险,是保护因素。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恐怖、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治疗4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并流式细胞技术对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CD+4/CD+8较化疗前升高(P<0105),而CD+19,CD+16CD+56下降(P<0.05)。观察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还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菁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O 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二氧化碳)激光喉镜显微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CO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74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对比手术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并对比不同TNM分期患者局部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术后血清VEGF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QOL评分则较术前均显著增高(P<0.01)。T1a期患者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T1b及T2期患者(P<0.05),而T1b与T2期患者局部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三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能够在有效根治性切除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肿瘤,并能够较为理想的保留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权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47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47例肝血管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出现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通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均明显好转。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为某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该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17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检出158菌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6.33%、20.25%和79.75%;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合理率较高(86.7%),但仍存在单次剂量过大(9.25%)、用药频次不当(4.05%)等不合理现象。结论该院AECOPD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真菌和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单次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应规范化,以提高细菌清除率,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黄承龙;于锋;葛卫红;张晋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及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CHD)严重程度及炎症指标的关系;同时研究RDW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因胸痛、胸闷在该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3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心病组(CHD)组(n=66)和对照组(n=64)。选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探讨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Gensini积分、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RDW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探讨RDW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RDW水平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95.0% CI:1.093~2.325);(2)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显示RDW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r=0.372,P<0.001),RDW与炎症性指标Hs-CRP、WBC也存在正相关性(r=0.396(P<0.001)、r=0.199(P=0.023<0.05);(3)根据绘制的ROC曲线, RDW预测冠心病界点值为13.8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0(95%CI 0.610~0.789,P<0.050),诊断的特异性为79.7%,敏感度为51.5%。结论 RDW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RDW可能与冠脉病变中的炎症指标WBC、Hs-CRP有关;RDW>13.85%可以为作为诊断冠心病的界定指标。

    作者:陈敏;许邦龙;吴继雄;王晓晨;胡广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进行CRT治疗的DCM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测量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QRS波时限、P波终末电势(p-wave terminal force-V1,PTFV1)、Ⅱ导联P波时限(PⅡ时限)。结果术后1周的观察显示,LAD缩小、PAP降低,LVEDD、LVESD均缩小,LVEF增加(P<0.01),QRS波时限缩短,PTFV1负值减小,PⅡ时限缩短(P<0.05)。结论该研究显示,CRT可逆转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重构,改善左心房功能,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胡茜茹;程自平;赵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勒马回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玄参科穗花属植物勒马回[Pseudolysimachion linariifolium subsp.dilatatum(Nakai &Kitagawa)D.Y.Hong]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一烷、α-生育酚、β-谷甾醇、亚油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利梅;胡占兴;徐必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