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刀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邓青华

关键词:超声刀开放手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刀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刀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予以超声刀开放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参与研究,分析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手术前为13.33%,手术后为33.33%;Ⅳ级的患者手术前为10%,手术后为0%;手术后6min步行距离手术前为(163±52.7)m,手术后为(226±73.5)m(P<0.05);手术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心率均值、心胸比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谭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本院手术室器械管理的相关手术资料作为对照组,为常规管理,并选择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本院手术室器械管理的相关手术资料作为观察组,为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管理前后手术室各方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间隔和器械准备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无菌器械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均明显提升,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缩短手术等待时间,提高手术量,保证器械合格率和完好率,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陈紫香;薛培;潘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内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联合、手术时间及疾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受孕率及血红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宫腔镜电切术,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程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视力筛查仪在6岁以下儿童屈光常规保健和转诊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视力筛查仪在6岁以下儿童屈光检查中的应用情况,确定儿童屈光发育的规律,分析屈光常规保健和转诊标准.方法:选取856名(1536只眼)6岁以下儿童,利用视力筛查仪进行检查.结果:0岁组和6岁组儿童的屈光偏离率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眼球径屈光度和眼柱径屈光度的参考值范围逐渐缩小.结论:常规保健标准为眼球径屈光度在P25~P75,眼柱径屈光度在P75以下,转诊标准为眼球径屈光度在P25以下或P75以上,眼柱径屈光度在P75以上.

    作者:吕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本院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实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解决身体虚弱、卧床不起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家庭照顾和看护成为我们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及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提升为此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医院也越来越关注对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的管理,但往往却忽略了基本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其中,医用护理床是医院的基本医疗设施,满足患者基本的躺卧需求及为患者提供方面的护理功能,但是如果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管理不善,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护理床故障照样会对患者造成重大伤害,如床档、锁紧装置故障导致坠床事件.本文旨在介绍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护理床的使用状况,保障临床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作者:张翠红;杨柏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部位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临床使用的意义.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做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28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用触诊的方式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结束后,在通过临床诊断查明确切病因,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检出率,并对诊断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140名患者中共准确检出130例,有效检出率为92.9%,诊断花费平均时间为(4.05±0.64)min;对照组140名患者中共准确检出97例,有效检出率为69.3%,诊断平均时间为(12.89±1.64)min.结论:通过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高,诊断所需时间短,效率高.

    作者:马履翔;陈海淼;苏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压缩空气式雾化器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讨论肺炎患儿采用压缩空气式雾化器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过去一段时间内本院收治的86例肺炎疾病患儿,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器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压缩空气式雾化器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肺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69.8%,差异显著(P<0.05);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出现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炎患儿采用压缩空气式雾化器进行治疗,不仅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使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作者:刘道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对治疗前后共134份脑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脑电图结果相比较,治疗后患者脑电图异常活动有所改善.结论:将高压氧应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其脑电图检测结果,有利于患者病症诊断及临床治疗.

    作者:张丽新;李艳萍;范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核磁共振用于膝骨关节炎诊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分别利用关节镜以及核磁共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关节镜共检出36例,总检出率为72%;核磁共振共检出46例,总检出率为92%(P<0.05).关节镜漏诊14例,漏诊率为28%;核磁共振漏诊4例,漏诊率为8%(P<0.05).结论: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能够清晰膝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吴小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方法在临床中具有的效果.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53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治疗,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结果:在所有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中,共有53例患者治愈,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但是其中有8例患者共治疗4次,7例患者共治疗3次,38例患者仅治疗1次.因此,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而言,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介入性治疗,它在治疗中具有较小的痛苦,有着较快的见效速度,本研究中未发生并发症.

    作者:李喜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抗凝剂对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干扰研究方法

    当体外诊断试剂预期用途明确,确定检测的临床样本类型为血浆或全血时,申请人在产品说明书中应同时明确样本添加的抗凝剂类型,并提供抗凝剂对检测结果是否产生干扰的研究性资料.该文主要基于临床样本常用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和对体外诊断试剂使用过程的影响因素等,并结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1],来探讨抗凝剂在外诊断试剂的研发阶段及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干扰研究方法.

    作者:梁春滢;李小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器械保养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的妇产科手术的手术模式,具有较小的损伤性、患者恢复快、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是治疗妇科疾病一种更为专业的手术方法.本文重在阐述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腹腔镜过程中应用的医疗器械的保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60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肠套叠患儿进行研究,上述患儿均接受超声检查.结果:上述60例疑似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超声诊断42例,确诊40例,误诊2例.其中,1例患儿进行手术复位,39例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复位.超声诊断阳性符合率95.23%,误诊率4.76%,阴性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特异性强、准确率高.

    作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应用腹腔镜器械与传统手术的对比探析

    目的:评估分别将腹腔镜器械、传统手术法运用于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当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在掌握临床病学各项资料的条件下,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患卵巢癌而需施行开腹式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的患者45例,将入选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参照组,观察组24例开展腹腔镜器械辅助下的手术法,参照组21例开展传统手术法,评比两种手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结束肿瘤细胞减灭手术.观察组患者腹部术口长度、术中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清扫淋巴数量、住院天数等情况优越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比对没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口恢复较为良好,未见二期缝合病例;参照组有3例二期缝合者;两组都没出现显著的术后不良症状.结论: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开腹式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中投入使用腹腔镜器械,既可取得更好疗效,又可减少手术创伤度,有助增强预后质量.

    作者:高伟超;李佳;刘侠;王志芳;郭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于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BiPAP无创通气联合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生命征、血气分析变化值以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RC、6MWT、FEV1/FVC、FEV1%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应用于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俊峰;张齐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妇科急腹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妇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本院妇科在2015年1月1日~2016年3月31日,共收治了112例患者,从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各5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6.7±8.5)min长于开腹手术组患者(54.6±9.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2.8±7.5)mL,住院时间为(3.1±1.6)d,排气时间(17.5±4.6)d,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45±0.4)d;开腹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4.7±16.8)mL,住院时间为(7.8±3.6)d,排气时间(29.8±9.6)d,抗生素使用时间为(4.77±1.9)d.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以外,其他观察指标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时,采用腹腔镜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王英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状态以及呼吸机管路更换对VAP的影响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路细菌感染状态与更换管路对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ICU住院机械通气患者132例,根据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差异分组,其中65例患者每3d更换一次管路(3d组),67例患者每7d更换一次管路(7d组),分析呼吸管路细菌污染情况及不同管路更换时间VAP发生率情况.结果:不同部位细菌生长率均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大,细菌生长率与时间变化呈正相关,且前3d细菌生长过快,3d后生长速度逐渐变得平缓;不同管路更换时间方案下的VA P发生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或频繁更换都不一定取得理想的预防VAP发生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可适当选择管路更换时机,研究综合考虑认为7d是更换的佳时机.

    作者:张满良;李丽荣;张倩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LVIS支架不同释放法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LVIS支架不同释放法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压缩式LVIS支架治疗,B组接受灯笼式LVIS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对象动脉瘤栓塞程度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A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B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两组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接受不同释放法LVIS支架治疗,效果相差较小,但灯笼式LVIS支架治疗相对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陈旭;詹健;张永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骨刀在腰椎管狭窄症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超声骨刀在腰椎管狭窄症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10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并给予其椎弓根螺钉以及椎间融合.依照手术方式可将其分为对照组(椎板咬骨钳咬除)及观察组(超声骨刀切除).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以及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硬脊膜损伤率及神经损伤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于超声骨刀来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患者所受损伤.

    作者:卢志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与单体输液泵对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

    目的:探讨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与单体输液泵对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输液治疗管理方式为单体输液泵、静注泵,观察组患者输液治疗管理方式采用德国贝朗中央输液治疗管理系统.比较两组输液差错率、平均输液时间以及护理人员情绪疲惫感.结果:对照组输液差错率以及平均输液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护理人员情绪疲惫感显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可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疲惫感,降低护理高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医疗安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