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院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实践

张翠红;杨柏青

关键词:医院, 医用护理床, 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解决身体虚弱、卧床不起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家庭照顾和看护成为我们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及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提升为此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医院也越来越关注对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的管理,但往往却忽略了基本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其中,医用护理床是医院的基本医疗设施,满足患者基本的躺卧需求及为患者提供方面的护理功能,但是如果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管理不善,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护理床故障照样会对患者造成重大伤害,如床档、锁紧装置故障导致坠床事件.本文旨在介绍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护理床的使用状况,保障临床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本院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实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解决身体虚弱、卧床不起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家庭照顾和看护成为我们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及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提升为此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医院也越来越关注对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的管理,但往往却忽略了基本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其中,医用护理床是医院的基本医疗设施,满足患者基本的躺卧需求及为患者提供方面的护理功能,但是如果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管理不善,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护理床故障照样会对患者造成重大伤害,如床档、锁紧装置故障导致坠床事件.本文旨在介绍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护理床的使用状况,保障临床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作者:张翠红;杨柏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肠道支架在结肠癌性梗阻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肠支架在结肠恶性梗阻术前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分析该院18例结肠癌性梗阻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支架置入成功率高,多数患者可在24h内解除梗阻.患者Alb、Hb获得明显改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术前可实施充分有效的肠道准备.患者可顺利接受Ⅰ期切除吻合期切除吻合术.术中见肠道清洁,切口均可达到一期吻合标准.术后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结肠支架置入是治疗结肠癌性梗阻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肠道条件.对后期Ⅰ期切除吻合治疗结肠癌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徐培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分为治疗组(实施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与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两组,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瘢痕直径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对其采取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安丽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与单体输液泵对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

    目的:探讨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与单体输液泵对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输液治疗管理方式为单体输液泵、静注泵,观察组患者输液治疗管理方式采用德国贝朗中央输液治疗管理系统.比较两组输液差错率、平均输液时间以及护理人员情绪疲惫感.结果:对照组输液差错率以及平均输液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护理人员情绪疲惫感显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可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疲惫感,降低护理高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医疗安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视力筛查仪在6岁以下儿童屈光常规保健和转诊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视力筛查仪在6岁以下儿童屈光检查中的应用情况,确定儿童屈光发育的规律,分析屈光常规保健和转诊标准.方法:选取856名(1536只眼)6岁以下儿童,利用视力筛查仪进行检查.结果:0岁组和6岁组儿童的屈光偏离率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眼球径屈光度和眼柱径屈光度的参考值范围逐渐缩小.结论:常规保健标准为眼球径屈光度在P25~P75,眼柱径屈光度在P75以下,转诊标准为眼球径屈光度在P25以下或P75以上,眼柱径屈光度在P75以上.

    作者:吕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方法:利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13个月~35个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对患者的X射线片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X射线片及植骨融合及内植物情况.结果: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的症状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5.99,P=0.03),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的肌张力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8.04,P=0.01),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患者皮肤的感觉明显好转,在随访24个月的过程中踝阵挛和巴彬斯基征明显减轻,患者的行走功能和生活重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尚世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免疫五项检测的性能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进行免疫五项检测的性能.方法:采集2016年5月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使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对血清五项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具体检测项目包括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根据检测结果验证仪器的参考区间,采用传统方法验证仪器进行免疫五项检测的精确度(批内精确度),参照国家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对免疫五项监测结果的正确度进行评价.结果: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免疫五项检测的精确度、正确度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检验结果参考区间符合仪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结论: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进行免疫五项测定,精确度、正确度高,性能良好.

    作者:朱林敏;杨静;李曼;陈兴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超声刀手术对输卵管妊娠术后再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超声刀手术对输卵管妊娠术后再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予以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超声刀手术治疗,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继发不孕及宫内妊娠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两组组间再次手术和前次手术输卵管粘连评分情况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予以腹腔镜下超声刀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再次妊娠率,降低继发不孕的发生.

    作者:王萍;张鹭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60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肠套叠患儿进行研究,上述患儿均接受超声检查.结果:上述60例疑似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超声诊断42例,确诊40例,误诊2例.其中,1例患儿进行手术复位,39例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复位.超声诊断阳性符合率95.23%,误诊率4.76%,阴性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特异性强、准确率高.

    作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应用腹腔镜器械与传统手术的对比探析

    目的:评估分别将腹腔镜器械、传统手术法运用于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当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在掌握临床病学各项资料的条件下,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患卵巢癌而需施行开腹式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的患者45例,将入选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参照组,观察组24例开展腹腔镜器械辅助下的手术法,参照组21例开展传统手术法,评比两种手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结束肿瘤细胞减灭手术.观察组患者腹部术口长度、术中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清扫淋巴数量、住院天数等情况优越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比对没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口恢复较为良好,未见二期缝合病例;参照组有3例二期缝合者;两组都没出现显著的术后不良症状.结论: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开腹式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中投入使用腹腔镜器械,既可取得更好疗效,又可减少手术创伤度,有助增强预后质量.

    作者:高伟超;李佳;刘侠;王志芳;郭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进行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内镜应用价值的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实施内镜探查辅助治疗、诊断,进行内镜诊治效果的观察.结果:经内镜探查120例患者中70例溃疡出血、22例消化道息肉、16例糜烂性胃炎出血、12例杜氏病.120例患者出血位置和原因均获得确认,其中采用电凝止血患者30例、采用氩气刀喷凝止血患者50例、采用止血剂止血患者14例、采用钳夹止血患者26例.120例患者止血治疗均顺利完成,二次出血、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均为出现.结论: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内镜探查术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实现病变情况和出血情况的有效确认.

    作者:金登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患者46例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采用螺旋CT机进行检查.结果:46例患者经CT平扫检查,结果提示,其中24例存在肠系膜动脉梗塞,CT检查可见梗阻近端动脉显著增宽,梗阻远端动脉在则显著变细.其中22例存在肠系膜静脉梗塞,CT检查可见患者局部肠系膜静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粗现象,明显的绳索样,且发生增粗的静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密度增高现象.46例患者经CT增强扫描检查,其中6例为部分性SMA梗塞,其余40例均为完全性血管内充盈缺损.结论:肠系膜静脉梗塞和肠系膜动脉梗塞在CT扫描下均存在典型特征,这对于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立臣;王长日;张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不孕女性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成功受孕例数、不孕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一年有25例成功受孕,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1例,差异显著(P<0.05);且术后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不孕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1.8%,高于对照组的61.4%,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孕女性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技术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受孕率,并控制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作者:钟华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方法在临床中具有的效果.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53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治疗,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结果:在所有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中,共有53例患者治愈,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但是其中有8例患者共治疗4次,7例患者共治疗3次,38例患者仅治疗1次.因此,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而言,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介入性治疗,它在治疗中具有较小的痛苦,有着较快的见效速度,本研究中未发生并发症.

    作者:李喜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状态以及呼吸机管路更换对VAP的影响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路细菌感染状态与更换管路对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ICU住院机械通气患者132例,根据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差异分组,其中65例患者每3d更换一次管路(3d组),67例患者每7d更换一次管路(7d组),分析呼吸管路细菌污染情况及不同管路更换时间VAP发生率情况.结果:不同部位细菌生长率均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大,细菌生长率与时间变化呈正相关,且前3d细菌生长过快,3d后生长速度逐渐变得平缓;不同管路更换时间方案下的VA P发生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或频繁更换都不一定取得理想的预防VAP发生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可适当选择管路更换时机,研究综合考虑认为7d是更换的佳时机.

    作者:张满良;李丽荣;张倩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患儿105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喉罩组、气管组、面罩组每组各35例.观察三组患儿的在术中咳嗽、肢体运动情况以及各个时间段麻醉前T1、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T2、灌洗时T3的MAP、HR及SpO2数值的变化.结果:喉罩组患儿在术中的咳嗽次数,肢体运动次数及手术时间明显优于气管组和面罩组肺泡灌洗液的回收率均高于面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的MAP、HR在T1、T2、T3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组和面罩组均高于喉罩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值喉罩组较麻醉前高,而气管组和面罩组均低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身麻醉放置简便,用于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患儿的刺激小.

    作者:范新莉;王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刀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超声刀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刀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予以超声刀开放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邓青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中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观察研究

    目的:通过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联合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规范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并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但不适用无创呼吸机和中药,对症治疗主要给予抗感染、吸痰祛痰、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等,用药主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呼吸兴奋剂、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辨证施治选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pH值、PCO2、PO2、SO2、RR、HR分别为(7.34±0.04)、(66±13)mmHg、(55±7)mmHg、(90.1±5.9)%、(113±17)次/min、(29±4)次/min;联合治疗组分别为(7.39±0.05)、(53±16)mmHg、(63±7)mmHg、(97.9±4.1)%、(97±15)次/min、(23±4)次/min.两组治疗后在pH值、P C O2、P O2、S O2、R R、H R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的正确使用能够明显改善本病的情况,减少机体呼吸肌的耗氧和疲劳情况,纠正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加上中医药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治疗的时间,提高恢复的效果.

    作者:李红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显微超声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超声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根管再治疗患者(95颗患牙,108个根管),将上述患者、患牙、根管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显微镜联合超声工作器械再治疗,统计治疗成功率.结果:95颗患牙中,82颗完成根管再治疗,成功率为86.32%;108个根管中,实现再通的有95个,成功率为87.96%.其中,上颌前磨牙的再治疗成功率为94.11%,明显高于下颌前磨牙、上颌磨牙及下颌磨牙的再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管再治疗过程中使用显微超声技术技术,可提高根管在治疗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填充物脱落.

    作者:刘红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准确率,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做超声检查的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取23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医师判断患者病因,采用定向的选择性超声检测,研究组采用全面性的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超声检查花费的时间以及临床诊断所需时间.结果:对照组115例患者中共检出100例,检出率为87.0%;研究组共检出111例,检出率为96.5%.对照组的超声检查时间为(10.78±1.23)min,明显短于研究组的(16.24±1.08)min;对照组临床诊断花费时间为(2.76±1.65)min长于研究组的(1.98±1.32)min.结论:全面的超声检查虽在检查上花费时间较长,但是对于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明显,同时可以缩短后续的临床诊断所需时间,在临床上应用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战英杰;陈海淼;苏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