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急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张丽新;李艳萍;范晓丹

关键词:高压氧, 急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脑电图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对治疗前后共134份脑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脑电图结果相比较,治疗后患者脑电图异常活动有所改善.结论:将高压氧应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其脑电图检测结果,有利于患者病症诊断及临床治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药物洗脱球囊的发展及应用

    作为介入治疗新革命的药物洗脱球囊拥有其特殊适应症,具有防止再狭窄、抑制平滑肌增生、改善血管供血系统、为再治疗提供可能等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等介入治疗.

    作者:林森;尚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对手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对手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的500例手术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的500例手术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比较两组腔镜器械使用情况和手术医师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器械准备差错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对提高手术高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嫚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患者46例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采用螺旋CT机进行检查.结果:46例患者经CT平扫检查,结果提示,其中24例存在肠系膜动脉梗塞,CT检查可见梗阻近端动脉显著增宽,梗阻远端动脉在则显著变细.其中22例存在肠系膜静脉梗塞,CT检查可见患者局部肠系膜静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粗现象,明显的绳索样,且发生增粗的静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密度增高现象.46例患者经CT增强扫描检查,其中6例为部分性SMA梗塞,其余40例均为完全性血管内充盈缺损.结论:肠系膜静脉梗塞和肠系膜动脉梗塞在CT扫描下均存在典型特征,这对于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立臣;王长日;张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对比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均给予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手术,观察其治疗后的心率、血压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率有显著的下降,血压有效明显的升高,且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心脏疾病的并发症较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率,对患者的血压也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付强;王成福;苏昊;范春煜;李佳进;罗德峰;栾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西门子3.0T磁共振系统日常维护维修及实例分析

    西门子3.0T磁共振系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影像诊断仪器,可对人体的各部位进行高质量的扫描,能为临床上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然而,在仪器应用期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故障难以避免.为了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运作,掌握日常维护维修方法非常有必要.本文就西门子3.0T磁共振系统的日常维护维修方法以及常见实例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龙波;池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核磁共振用于膝骨关节炎诊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分别利用关节镜以及核磁共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关节镜共检出36例,总检出率为72%;核磁共振共检出46例,总检出率为92%(P<0.05).关节镜漏诊14例,漏诊率为28%;核磁共振漏诊4例,漏诊率为8%(P<0.05).结论: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能够清晰膝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吴小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60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肠套叠患儿进行研究,上述患儿均接受超声检查.结果:上述60例疑似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超声诊断42例,确诊40例,误诊2例.其中,1例患儿进行手术复位,39例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复位.超声诊断阳性符合率95.23%,误诊率4.76%,阴性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特异性强、准确率高.

    作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本院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实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解决身体虚弱、卧床不起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家庭照顾和看护成为我们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及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提升为此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医院也越来越关注对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的管理,但往往却忽略了基本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其中,医用护理床是医院的基本医疗设施,满足患者基本的躺卧需求及为患者提供方面的护理功能,但是如果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管理不善,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护理床故障照样会对患者造成重大伤害,如床档、锁紧装置故障导致坠床事件.本文旨在介绍医院对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护理床的使用状况,保障临床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作者:张翠红;杨柏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免疫五项检测的性能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进行免疫五项检测的性能.方法:采集2016年5月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使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对血清五项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具体检测项目包括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根据检测结果验证仪器的参考区间,采用传统方法验证仪器进行免疫五项检测的精确度(批内精确度),参照国家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对免疫五项监测结果的正确度进行评价.结果: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免疫五项检测的精确度、正确度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检验结果参考区间符合仪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结论: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进行免疫五项测定,精确度、正确度高,性能良好.

    作者:朱林敏;杨静;李曼;陈兴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四腔心头侧偏转法和节段分析法诊断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价值.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进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的胎儿,共计涉及到18例,采用超声仪器对胎儿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了解胎儿的心房和心室以及相连接的关系,了解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相关情况.结果:本组18例中,超声诊断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2例(3例合并右房异构、2例合并大动脉转位、2例合并主动脉缩窄、5例合并肺动脉狭窄),合并心外畸形3例(1例合并多指、1例合并唇腭裂、1例合并先天性食道闭锁),3例为单纯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本组18例均引产并获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进行病理解剖,超声对心内及心外畸形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四腔心头侧偏转法是一种快速的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方法,节段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对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作出准确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庆新;任苓;程玲;叶军;游宇光;陈卫华;吴牡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6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非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心电图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状态,计算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度,依据诊断准确与否,将观察组分为诊断准确组及漏诊组,分析漏诊原因.结果:观察组坏死性Q波出现率高于对照组,缺血性T波出现率低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组与漏诊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计算,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准确率为61.9%(39/63),敏感度为55.6%(35/63),特异度为80.0%(4/5).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与准确率较低,加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导致诊断中较易发生漏诊.

    作者:赵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与单体输液泵对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

    目的:探讨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与单体输液泵对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输液治疗管理方式为单体输液泵、静注泵,观察组患者输液治疗管理方式采用德国贝朗中央输液治疗管理系统.比较两组输液差错率、平均输液时间以及护理人员情绪疲惫感.结果:对照组输液差错率以及平均输液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护理人员情绪疲惫感显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输液管理系统可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疲惫感,降低护理高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医疗安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部位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临床使用的意义.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做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28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用触诊的方式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结束后,在通过临床诊断查明确切病因,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检出率,并对诊断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140名患者中共准确检出130例,有效检出率为92.9%,诊断花费平均时间为(4.05±0.64)min;对照组140名患者中共准确检出97例,有效检出率为69.3%,诊断平均时间为(12.89±1.64)min.结论:通过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高,诊断所需时间短,效率高.

    作者:马履翔;陈海淼;苏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本院手术室器械管理的相关手术资料作为对照组,为常规管理,并选择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本院手术室器械管理的相关手术资料作为观察组,为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管理前后手术室各方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间隔和器械准备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无菌器械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均明显提升,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缩短手术等待时间,提高手术量,保证器械合格率和完好率,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陈紫香;薛培;潘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分析当前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综合总结分析医院目前的医疗器械维修的状态,找到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随着管理措施的一步步实施,医疗器械的报修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医疗器械科室使用着和维修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明显提高了.结论: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力度,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潜在概率,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医疗工作整体效率和患者的健康质量.

    作者:陈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应用腹腔镜器械与传统手术的对比探析

    目的:评估分别将腹腔镜器械、传统手术法运用于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当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在掌握临床病学各项资料的条件下,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患卵巢癌而需施行开腹式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的患者45例,将入选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参照组,观察组24例开展腹腔镜器械辅助下的手术法,参照组21例开展传统手术法,评比两种手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结束肿瘤细胞减灭手术.观察组患者腹部术口长度、术中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清扫淋巴数量、住院天数等情况优越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比对没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口恢复较为良好,未见二期缝合病例;参照组有3例二期缝合者;两组都没出现显著的术后不良症状.结论: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开腹式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中投入使用腹腔镜器械,既可取得更好疗效,又可减少手术创伤度,有助增强预后质量.

    作者:高伟超;李佳;刘侠;王志芳;郭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刀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超声刀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刀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予以超声刀开放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邓青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观察组选择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选择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孟宇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结节BI-RADS分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运用US及BI-RADS对107例(158个)乳腺实性结节患者进行检查,以术后病理为诊断的金标准,探讨UE常规超声BI-RADS分级诊断乳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①常规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结节定性诊断的灵敏度78.57%,特异度77.45%,准确度77.84%;②联合UE对乳腺结节定性诊断的灵敏度89.29%,特异度89.22%,准确度89.24%.③联合U E较单独应用常规超声对乳腺结节定性诊断的特异度(P<0.01)、准确度(P<0.05)、灵敏度(P<0.05)均高.结论:BI-RADS联合UE应用更有利于乳腺结节的定性诊断.

    作者:洪德娜;朱桂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MR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应用

    目的:评估MR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前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患儿39例术前MRI检查结果.结果:39例患儿中12例高位肛门闭锁(31%)、中位闭锁9例(23%)、低位闭锁18例(46%).结论:MRI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术前评估有较高价值,为手术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影像依据.

    作者:吴主强;曾晓辉;丁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