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英;刘洪峰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并发右心功能不全( RVD)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该院门诊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中度OSAS并发RV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CPAP组和对照组。比较每组治疗前后的FiO2、动脉血气、心功能指标,以及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的FiO2、动脉血气、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FiO2、动脉血气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iO2、动脉血气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治疗前后的FiO2、动脉血气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可改善OSAS并发RVD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秦福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烧伤患者外周血CD64和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烧伤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中、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时期、不同诊断210份外周血样进行CD64和CRP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并行ROC曲线分析CD64和CRP对烧伤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CD64和CRP水平均与烧伤感染相关,CD64和CRP联合应用,其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达到95.0%。结论 CD64、CRP表达水平与烧伤感染病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以作为烧伤感染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陆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缝线结合空心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疗效。方法将该院诊治的7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缝线内固定,B组患者接受缝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0~1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 B组患者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A组[(96.73±6.56) vs(91.26±6.17),P<0.05];术后B组患者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结果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B组与A组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缝线内固定相比,缝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效果更为理想,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罗灏;刘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心率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间确诊为冠心病的80例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心率差异分为A、B、C三组。检查后按照AHA分段标准将冠状动脉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共计显示血管1102节段,图像质量能够完全满足管腔评价共1036节段(94.01%),不能满足要求的共66个节段(5.99%)。三组成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化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较小,适合临床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重大。
作者:骆柏青;孟宪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的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接受围术期整体护理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加强对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估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1% vs 55.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PSQI量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QOL-C30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莲;闻利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包皮入路治疗儿童隐匿阴茎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经包皮入路方法治疗的68例中重度小儿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手术方法的疗效。将其分成2组,A组(38例)分型为重度,B组(30例)分型为中度。结果术后3~5 d 去除阴茎包扎,保留美皮贴,4~6 d去除美皮贴,拔除尿管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阴茎显露均较满意。5例有包皮内板轻度水肿,阴茎予以稍加压包扎1周左右均恢复正常;3例阴茎轻度回缩,未予特殊处理。包皮内板水肿、阴茎回缩发生率A组、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包皮入路治疗儿童先天性隐匿阴茎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以适用于各种分型的隐匿阴茎病例,值得推荐。
作者:蒋加斌;蔡盈;范登信;潮敏;张殷;李道龙;唐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对血液处理方式的生化检验,分析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中是否可行,为奠定肝素抗凝血浆在检验科的地位做好准备。方法将随机并自愿受试的、生理情况正常的120例做生化检验的患者选出,所有患者均接受采血6 mL,分别注入两种颜色(标签颜色分红、蓝两组颜色,红色为真空普通试管,蓝色为真空肝素抗凝血浆试管)不同的试管,分别进行生化分析,仪器型号为西门子2400,生化分析完毕后将两组所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观察,两组分别得到了测定值,血清组和血浆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的(P<0.05)指标有K+、Na+、GLU 、LDH、CO2,而相比之下所剩下的其他指标则差异不大(P>0.05),如:Cl-、CR、BUN、AST、UA、B-AMY、CK、CK-MB、LPS。结论分析结果证实了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中的可行性,为检验科今后应该继续使用该技术做了更为确定性的表达,血液凝固过程延长、标本分离时间缩短、血液互溶情况减少等都是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中应用的特异性优点,该技术推广可以更为清晰准确的测量出指标的浓度,关于钾离子测量的微小差异也能因此而得到纠正,故在临床中反应出患者真实的病情,这一点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徐震;吴继华;钮丽萍;陆小芳;朱同华;沈国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2α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为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激活蛋白-2α在129例鼻咽癌组织切片中,阳性表达率为87.6%(113/129),阴性率、低度表达率、中度表达率、高度表达率分别为12.4%(16/129),21.7%(28/129),40.3%(52/129),25.6%(33/129)。单因素分析显示激活蛋白-2α表达性质与鼻咽癌的总生存时间相关,激活蛋白-2α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2)。结论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激活蛋白-2α在分期较高的组织中阳性率更高,同时阳性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提示激活蛋白-2α可能是鼻咽癌的一个预后分子指标。
作者:肖丽;孟祥玲;赵恩锋;陈亦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生发胶囊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him Pack CLC 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乙腈-水(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 nm,流速为1.0 mL·min-1,色谱柱温度30℃。结果二苯乙烯苷在5.42~54.2 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1.23%。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生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日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 G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在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95例患儿在停用激素后复发或治疗期间复发,将重新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上调激素剂量治疗的患儿纳入GC组,采用ACTH治疗的患儿纳入ACTH组,观察治疗前与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激素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结果 ACTH 组35例(83.3%)治疗期间未再复发,7例(16.7%)患者因感染导致频繁复发,治疗无效。 GC组41例(77.4%)治疗有效,12例(22.6%)单纯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ACTH组与GC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 ACTH组患儿GC用量显著高于GC组(P<0.05)、身高增加显著高于高于GC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低于GC组、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显著低于GC组(P均<0.05)。结论 ACTH 方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效果肯定,可降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改善患儿生长发育的抑制、减轻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
作者:赵天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新生儿低血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该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发生低血糖的早期新生儿130例(观察组),并按1: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血糖正常的早期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母重度妊高征(OR=8.765)、孕母糖尿病(OR=6.162)、宫内窘迫(羊水粪染)(OR=5.386)、重度窒息(OR=4.298)、早产儿(OR=2.389)、低出生体重儿(OR=2.826)、小于胎龄儿(OR=7.564)、红细胞增多症(OR=5.146)、重度溶血病(OR=11.830)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巨大儿(OR=0.110)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保护因素。结论对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应常规检测血糖,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血糖,以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脑损伤。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7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该科行剖宫产术,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病例,以该组病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内76例单纯性剖宫产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及术后发病率。结果研究组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术前及术中确诊,单发肌瘤48例(63.16%),多发28例(36.84%),术中测肌瘤直径大于5 cm 52例,小于5 cm 24例,其中黏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22例,肌壁间合并浆膜下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32例,对比观察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及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热2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发热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前充分评估、备血、备垂体后叶素,术中合理选择肌瘤剔除方法、有效止血、缝合,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许冬娣;汪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分析于该院就诊的125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常规,干预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电磁波治疗器照射及特定饮食等综合干预处理,采用字2检验及t检验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切口恢复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予以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喻丽丽;栾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CAH),是一组编码皮质激素合成所必需酶的基因突变致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激素合成障碍性疾病,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主要有6种酶参与,分别是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羟化酶、17α-羟化酶、18-羟化酶、21-羟化酶、和20,22碳链裂解酶[1]。上述任一种酶的缺乏,均会使皮质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激活下丘脑-垂体反馈调节系统,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从而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CAH常见的类型是21-羟化酶缺乏,约占90%;其次是11β-羟化酶缺乏,约占5%;17α-羟化酶缺乏相对少见[2],发病时血压不高在临床上则更为少见。本科室2012年5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科;李素梅;李春燕;荆春艳;汝颖;周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与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和琼海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13年3月COPD患者85例,其中急性加重期45例( AECOPD组),COPD稳定期40例( COPD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各组血清CRP的浓度,并对入选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和血气检查。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COPD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AECOPD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氧分压(PaO2)显著低于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高于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COPD组患者FEV1、FEV1/FVC及PaO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aCO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AECOPD组、COPD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中的FEV1%、FEV1/FVC及PaO2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Pa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浓度可作为判断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反应程度的辅助诊断指标,且与患者的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及动脉血气分析恶化密切相关。
作者:王志峰;符之月;王春刚;吴腾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及肝素结合型表皮生长因子( HB-EGF)对孕早期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培养的孕早期绒毛滋养细胞进行研究,采用不同浓度肝素及不同用药搭配进行培养,比较其滋养细胞增殖、侵袭和HCG分泌能力。结果低分子肝素浓度在0.25 U·mL-1和2.5 U·mL-1时则对孕早期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起促进作用(P<0.05),而在25 U·mL-1及250 U·mL-1时,低分子肝素明显降低滋养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P<0.05)。联合组对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促进强于另外两组(P<0.05)。低分子肝素组对滋养细胞HCG分泌起抑制作用,而HB-EGF及联合组对HCG分泌具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孕早期滋养细胞的侵袭、增殖以及HCG分泌具有重要作用,而HB-EGF对低分子肝素发挥功能起促进作用。
作者:姚吉;刘淑岩;陈乐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妇科清糜气雾剂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RP-HPLC法,分析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5μm),柱温25℃,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每1000 mL流动相含十二烷基硫酸钠1.7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与其它各组分基线分离良好,在所试浓度5.064~253.2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1728X-14416,相关系数r=0.9999(n=6);精密度试验 RSD 为0.70%(n =6);重复性试验 RSD 为0.68%(n =6);平均回收率为99.40%(n =6),RSD 为0.45%;三批妇科清糜气雾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5.78~5.82 g·L-1。结论该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性高,精密度好,适合妇科清糜气雾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邦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 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TOT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5例,分析患者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尿失禁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无尿失禁复发,手术治愈率达100%。结论 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可靠,安全,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作者:江长琴;梁朝朝;施浩强;张翼飞;郝宗耀;周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给糖尿病母亲婴儿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母亲婴儿的临床资料,同期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150例糖尿病母亲婴儿中大于胎龄儿、巨大儿、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等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有较大的危害,糖尿病母亲婴儿较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出生后应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作者:汪家安;王慧琴;张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危重脑卒中患者胃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比较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危重脑卒中患者共54例,调查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并按照是否发生胃潴留将患者分组,研究胃潴留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给予两组患者不同营养方式,比较不同营养方式的疗效。结果肠鸣音减弱、低血压或休克史、低血钾、低GCS评分、机械通气治疗、亚低温治疗、镇静治疗及感染等为导致危重脑卒中患者发生胃潴留的相关因素。发病7d内胃潴留的发生率为51.9%,给予营养支持4周后胃潴留肠内及肠外联合营养组和非胃潴留肠内营养组比较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胃潴留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胃潴留是危重脑卒中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对于有胃潴留的危重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方式效果较好。
作者:孙宏;邱振汉;陈冬;丁帅;何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