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引产球囊联合宫颈钳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田晓颖;安利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 宫颈钳, 引产球囊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引产球囊联合宫颈钳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88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引产球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引产球囊联合宫颈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数据的对此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止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上可选取引产球囊与宫颈钳联合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不仅能减少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还能提高止血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研究

    目的:对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混合痔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7例;对比组采取传统内扎外切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质量,对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统计,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对比组为92.8%,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均低于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和传统术基本一致,但前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也少,术后疼痛轻,且康复更快,临床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王霄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用于心电信号传输的全隔离高速通信器设计

    本文以全隔离高速通信器的设计为研究目标,介绍了通信器的设计方案、详细设计以及PCB布线策略.实验表明,全隔离高速通信器对防止PC端的噪声、工频干扰有显著效果,可以满足心电信号高速传输的需求.

    作者:郭亚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诊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抽取53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原则予以分组,观察组(n=26)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对照组(n=27)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2组患儿骨折恢复优良率、愈合时间以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骨折恢复优良率是92.31%,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62.37±12.24)d,感染率是0;对照组患儿骨折恢复优良率是77.78%,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85.62±19.25)d,感染率是18.52%;2组患儿的指标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肯定,其愈合较快,感染率低.

    作者:袁飞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46例为低位吻合,4例为超低位吻合,无切端癌残留,无死亡病例.经过1~3年的随访,15例患者在手术后半年内每天的大便次数超过5次,另外35例患者均在5次以内,半年以后每天大便次数在3次以内,无大便失禁的病例发生.结论: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在中低位治疗,简化了手术操作规程,有效的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同时患者能有效的保持正常排便功能,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44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同时,选取同期44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7.3%),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操作便利,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对患者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谭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疗效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在选择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对尺骨鹰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96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45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的分组依据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不同;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通过对比肘关节恢复效果以突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在肘关节恢复效果方面,同对照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选择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射频消融治疗仪应用特点和维护

    目的:针对临床心脏射频消融治疗仪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平时日常工作以及心脏射频消融治疗仪的应用特点,总结其安全使用措施、维护与保养方法.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射频治疗仪的应用特点、参数、安全使用方法等,并由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每次使用设备之前,必须确保治疗仪性能稳定方可使用,否则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结论:使用者必须掌握射频消融仪的应用特点以防安全隐患,定期对该仪器进行维护保养,从而确保设备处于性能稳定的状态.

    作者:程旭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予以分组,治疗组(n=35)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n=35)则经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的PaO2、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②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并减少其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阑尾切除手术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阑尾切除手术在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阑尾切除术,研究组3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监测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3.64%(P<0.05).研究组治疗后CAL、PPD及G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军;信桂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抽取45例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腹部超声诊断资料,并与其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对照,分析腹部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效果.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腹部超声对于本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3.33%,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腹部超声检出子宫内膜息肉者1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误诊率是6.25%(1/16);检出子宫内膜增生者19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下肌瘤,其误诊率是5.00%(1/20);检出子宫黏膜下肌瘤者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其误诊率是16.67%;检出子宫内膜癌者3例,无误诊者,误诊率是0.结论: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各种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无创,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理想术前诊断方式.

    作者:王萍;张鹭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钢板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钢板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伸屈角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作者:吴兴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展开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80例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展开的病理检查,检查完成后,对照病理诊断的结果,再次对所有患者展开的胃镜诊断,比较分析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之间的符合率情况.结果: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患者为45例,慢性浅表胃炎患者35例,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57.75%,其中,胃镜下景象为红白相间有52例,占65%,血管通透的患者38例,占47.5%,胃黏膜变薄的患者为14例,占17.5%.慢性浅表胃炎患者中,胃镜下显示中以白相为主的患者有10例,占12.5%,慢性浅表胃炎患者中出现结节性变化36例,占45%,这类情况下没有出现血管通透和变薄的情况,并得到病理诊断和的胃镜诊断的符合率为57.75%.结论: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的符合率的较高,较比病理诊断,需要结合胃镜下的萎缩性胃炎表现与结节样病变.

    作者:高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在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在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患儿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接骨钢板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均无发生术后相关并发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手术切口长度明显较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骺端加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固定牢固,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在各方面都具有满意效果.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下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并评价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自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选择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与治疗组(选择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两组,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统计两组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美容效果满意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可以有效保留乳房对称性,美容优势更佳,不增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安丽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基于新医疗体制下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分析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如何对医院内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成为现今体制下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对新医疗体制下医院开展的医疗设备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策略.

    作者:樊廷玖;王维红;周晓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12月,对这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并对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患者伴有脑出血的情况,8例患者伴有脑室扩张并出血的情况,7例患者伴有脑室扩张的情况,15例患者伴有脑室间隙缩小的情况,18例患者伴有脑实质回声增强的情况;存在2例患者经超声检查伴有囊腔形成的情况,9例患者伴有侧脑室增大(轻度)的情况,6例患者伴有脑沟、脑室消失的情况,19例患者伴有脑沟、脑室变窄的情况.结论:超声检查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旭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

    目的:分析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运用微创钢板固定法实施手术,总结术后临床疗效并采用AOFAS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10~16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3例胫骨远端骨折延迟愈合,余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4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2例,良8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9%.治疗前疼痛程度、功能步行、活动程度评分分别为16.17±3.22,12.24±3.15,15.04±2.25,内固定术后均显著增加,分别为25.61±5.28,17.13±2.38,20.35±3.2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钢板固定法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创伤小、软组织损伤少,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浩然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微创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优势

    胫骨近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多见的骨折部位,多伴有周围软组织及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情况复杂,临床治疗难度大,致残率高,并发症多.LISS钢板应用全新的微创内固定器设计理念,其用于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够有效保存血运,减少出血量和软组织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愈合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佳,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LISS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重要方法.

    作者:尚世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引产球囊联合宫颈钳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本次主要对引产球囊联合宫颈钳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88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引产球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引产球囊联合宫颈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数据的对此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止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上可选取引产球囊与宫颈钳联合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不仅能减少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还能提高止血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作者:田晓颖;安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