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臧雪莲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电针, 甲氨喋呤, 理化指标
摘要:目的:探索电针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60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理化指标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治疗前后的血沉分别为(76.26±8.14)mm/h,(35.32±8.24)mm/h,类风湿因子分别为(495.82±100.03)U/mL,(321.12±106.64)U/mL,C反应蛋白分别为(40.72±7.35)mg/L,(18.39±8.25)mg/L;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治疗前后的血沉分别为(76.35±8.23)mm/h,(48.08±7.99)mm/h,类风湿因子分别为(499.03±118.12)U/mL,(356.62±113.04)U/mL,C反应蛋白分别为(40.90±7.51)mg/L,(25.32±7.91)mg/L;两组患者治疗后进明显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各理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电针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甲氨喋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CT、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C T、M R 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56例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进行诊断,观察CT、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MRI在缺血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率上均高于CT,P<0.05;而两种诊断方式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率上无差异,P>0.05.在24h内M R I诊断率明显高于C T,P<0.05;24h后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率无差异,P>0.05.结论:M R 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率明显较高,且对不同类型脑梗死均有较高诊断率.

    作者:程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钢板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钢板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伸屈角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作者:吴兴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的:探析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分析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设备种类繁多、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维修档案不健全等问题,通过重视医疗设备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可以为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结论:医院应正确认识本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策,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刘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抽取45例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腹部超声诊断资料,并与其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对照,分析腹部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效果.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腹部超声对于本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3.33%,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腹部超声检出子宫内膜息肉者1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误诊率是6.25%(1/16);检出子宫内膜增生者19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下肌瘤,其误诊率是5.00%(1/20);检出子宫黏膜下肌瘤者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其误诊率是16.67%;检出子宫内膜癌者3例,无误诊者,误诊率是0.结论: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各种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无创,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理想术前诊断方式.

    作者:王萍;张鹭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31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者SaO2、PaO2、p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和3.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苏晓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下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并评价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自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选择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与治疗组(选择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两组,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统计两组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美容效果满意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可以有效保留乳房对称性,美容优势更佳,不增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安丽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3.64%(P<0.05).研究组治疗后CAL、PPD及G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半导体激光辅助性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军;信桂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12月,对这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并对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患者伴有脑出血的情况,8例患者伴有脑室扩张并出血的情况,7例患者伴有脑室扩张的情况,15例患者伴有脑室间隙缩小的情况,18例患者伴有脑实质回声增强的情况;存在2例患者经超声检查伴有囊腔形成的情况,9例患者伴有侧脑室增大(轻度)的情况,6例患者伴有脑沟、脑室消失的情况,19例患者伴有脑沟、脑室变窄的情况.结论:超声检查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旭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彩超用于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彩超用于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超对其进行检查,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其影像学检查结果,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的相关数据.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出现了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特征,均属于左心室受累.相对于未受累的心肌收缩期增厚率与心肌运动幅度,受累心肌收缩期增厚率与心肌运动幅度要大(P<0.05).有8例患者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10例合并有肺动脉高压,12例为单纯的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结论:彩超用于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心功能进行有效评价.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消化内科就诊收治的5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25例).并比较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的近期出血率(8.00%)、远期出血率(12.00%)均明显高于低于对照组(28.00%)(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曲张静脉总消失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不良反应率比较(12.00%/16.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可有效的缓解出血情况,且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刘增福;李庆芝;葛红梅;付景;吴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螺旋CT诊断应用于腹部疝中的重要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疝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螺旋CT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64例腹部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诊断,探析该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由螺旋CT诊断方法确诊存在30例腹股沟区疝患者、5例脐疝患者以及7例腹腔内疝患者、4例闭孔疝患者、8例外伤性腹壁疝患者、1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螺旋CT临床表现是肠梗阻,为64例,将螺旋CT结果对比手术结果可发现,符合率是100.00%(64/64).结论:在腹部疝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方便、符合率高.

    作者:刘文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经腹部CT、B超检测后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研究

    目的:探究经CT、B超检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3例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分娩方式以及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水平总体要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高,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CT、B超检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经早期干预治疗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降低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6例结肠息肉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组,A组(54例)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B组(42例)采取开腹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治愈率92.6%,B组治愈率95.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30.5±5.5)min、(15.5±6.5)mL、(2.5±0.5)d、(5.6±2.4)d,均明显好于B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A组并发症率9.3%,B组并发症率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明显,并发症率可控.

    作者:李喜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根据患者的环池、脑干的形态学改变对患者进行CT分级,并比较患者的CT分级与预后和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CT分级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79,P<0.05);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GCS评分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CT分级与患者的GCS评分的关系有显著相关性(r=0.76,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基底节区CT诊断检查,并通过出血量进行CT分级,能有效的预判患者的临床结局,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脏病患者诊断中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200例采用心电图诊断心脏疾病病情的老年心脏病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将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患者记为对照组,将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记为研究组,两组患者接受检查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异常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根据检察结果计算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以及阳性率等方面的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检查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心电异常状况更加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阳性率指标方面,研究组患者为65%,诊断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等方面的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脏病诊断中,在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方面与传统心电图相比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作者:董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疗效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在选择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对尺骨鹰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96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45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的分组依据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不同;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通过对比肘关节恢复效果以突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在肘关节恢复效果方面,同对照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选择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44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同时,选取同期44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7.3%),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操作便利,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对患者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谭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LEEP刀治疗HPV阳性的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LEEP刀治疗HPV阳性的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2月H P V阳性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微波组采用微波方法进行治疗,L E E P刀组采用LEEP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宫颈炎缓解率、HPV转阴率,切口愈合时间、阴道流液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LEEP刀组患者慢性宫颈炎缓解率、HPV转阴率高于微波组,P<0.05;LEEP刀组切口愈合时间、阴道流液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微波组,P<0.05;LEEP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微波组,P<0.05.结论:L E E P刀治疗H P V阳性的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高,可有效减少术后阴道流液发生,缩短阴道流液时间,加速切口愈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江平;代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共12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标本进行研究,将全部的标本均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测.进而对比并分析仅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这两种方式的检测效果.结果: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其中报警提示的阳性率为(22.30%),报警提示的阴性率为(79.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使用血涂片细胞对镜检进行检查的阴性率为91.5%,使用仪器进行检验结果假阳性率为10.78%,真阳性率为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单核细胞、杆状粒细胞、异形淋巴细胞、幼稚例细胞的坚持结果存在假阳性率.结论:在检验血常规时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方式进行检验,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两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升检验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刘友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蓝光治疗箱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蓝光治疗箱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治疗箱间断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治疗箱持续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0%,36.0%,P<0.05).结论:蓝光治疗箱间断照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与持续照射均具有显著效果,但间断照射较持续照射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道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