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膜早破152例临床结局分析

李晖

关键词:胎膜早破, 难产, 危害
摘要: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无其他并发症的胎膜早破孕妇152例中发生难产的情况、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危害,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且健康孕妇152例作对照.结果 胎膜早破组发生难产58例,发生率38.16 %,发生产褥感染9例,占5.92%,早产33 例,占21.71%,新生儿窒息16例,占10.53%,新生儿肺炎7例,占4.61%,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膜早破致难产发生率增高,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应重视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一旦有难产发生及时处理,有效预防,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SCID系列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该文综述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系列小鼠-人白血病模型的建立以及这些模型在评价白血病细胞系生物性质,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白血病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该模型是白血病深入研究的重要工具.

    作者:陈慧慧;陈飞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45例3500g及以上胎儿头位分娩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3 500 g及以上胎儿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产时、产后的情况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孕头位单胎、分娩胎儿体重在3 500 g或3 500 g以上、经过阴道试产的孕足月初产妇245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孕头位单胎、分娩胎儿体重在2 500~3 500 g之间(3 500 g以下至大于或等于2 500 g之间)、经过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45例作为对照组,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产前、产时、产后的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产妇难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头位异常发生率、产力异常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程明显延长,但阴道助产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重在3 500 g及以上的胎儿较易引起头位难产及各种产时产后并发症,临床医师对于产前估计胎儿体重在3 500 g及以上的产妇试产须提高警惕,严密观察产程,及时诊断和处理产程中异常现象,减少对母婴的伤害.

    作者:薛宏;汪光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化病例对照设计.从保胆取石术后随访满1年的患者里随机抽取胆囊结石复发病例和未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OR值大小排列,结石复发危险因素为:结石数量多、胆囊黏膜下结石、胆石症阳性家族史、油腻饮食、缺乏锻炼、年龄;结石较大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与结石数量多、结石较小、胆囊黏膜下结石、胆石症阳性家族史、油腻饮食、缺乏锻炼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作者:燕涛;吴浩荣;谷春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泻心汤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目的 考察泻心汤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变化,并对泻心汤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进行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1NaH2PO4磷酸调pH值为3(30:70),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50 nm处测定盐酸小檗碱.结果 (1)泻心汤配方颗粒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传统汤剂汤剂的平均含量;(2)泻心汤传统汤剂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配方颗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传统汤剂;合煎液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都有抑制作用.结论 与传统汤剂比较,配方颗粒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较高,对于黑曲霉菌传统汤剂抑菌作用更强,而对于大肠杆菌配方颗粒汤剂抑菌作用更强.

    作者:秦亚东;郑昊;席先蓉;梁光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纳米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继信息、生物技术后的主导技术之一,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领域取得了大量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将对纳米载药体系及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等内容作简要综述.

    作者:于小丽;徐维平;马旖旎;王艳萍;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胃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自20世纪80年代初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Marshall和Warren首先从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至今,H.pylori已被公认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主要致病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已正式将H.pylori确定为I类致癌原[1].但H.pylori致胃癌的机制仍有很多盲点,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该文将对国内外对H.pylori致胃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仙云;郭爱军;熊自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8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和同期6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在剔除肌瘤大直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阴式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剔除肌瘤个数上均明显优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发率高于阴式组,与术中缝合技术有关.结论 两种手术均具有微创、保留生育功能的特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操作难度小,疗效确定,住院费用低的优点,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开展.

    作者:张静;李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性质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药物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改进药物分析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强调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作者:黄琦;周孝瑞;蒋成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胫骨平台Ⅲ型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Ⅲ型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4月~2009年5月收治的5例胫骨平台Ⅲ型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均采用外髁翻书式劈开、骨折复位缺损处自体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优良率达100%.结论 采用外髁翻书式劈开、骨折复位缺损处自体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Ⅲ型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海洋;袁彬;张旭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5例院内获得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细菌的耐药性严重地危及着感染疾病的治疗,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美国联邦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在院内感染中占第四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孢菌的非发酵菌[1].近年来,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实践中明显增多,成为目前治疗难题.不同国家泛耐药标准不同,这里是指对具有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的药物耐药,但对多黏菌素除外.

    作者:杨万春;董琳;杨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测量方法对脂肪肝动物模型肝脂质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其肝脂质沉积成分分析

    目的 找出合理的肝脂质测量方法并分析大鼠肝脂质沉积的主要成分.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配方1(HFD1:加25%猪油)组,高脂配方2(HFD2:加25%猪油及2%胆固醇)组,12周后测血及肝脂质并切片观察肝脂质沉积.两种方法测肝脂质:(1)肝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分光光度法测量;(2)肝匀浆,加反应液,离心,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 两模型组血液及肝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质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两模型组血脂成分无差异,方法一中两组间肝脂质成分也无差异;方法二中HFD2组肝TC含量明显高于HFD1组,并与切片观察肝脂质沉积程度相一致;方法二测得肝TC、TG含量明显高于方法一.结论 方法二是肝TC、TG测量合理的方法,大鼠脂肪肝中脂质沉积的主要成分是TC不是TG.

    作者:袁小玲;孙红爽;孙星;傅继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处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下处理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5月,该科收治15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腔探查和清理术联合术后药物和饮食控制等综合治疗.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给予相应阶段的康复指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未见切口感染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6~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前为42(35~46)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起效快、效果明显、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及缓解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且能处理合并的关节内其他损伤,疗效肯定.

    作者:周亮;徐斌;王英明;钱三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3例烧伤患者行MEEK植皮术的护理体会

    及时、有效地修复创面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的关键.传统植皮为手工植皮,费时费力,且皮片大小不一,间距不等.邮票植皮所需皮源多,不能解决供皮受限;微粒皮需要优质异体皮作为载体覆盖封闭创面,异体皮价格昂贵,且有排异反应,加上微粒皮皮片小、抗感染能力差,成活率难以保证.而MEEK植皮技术是从荷兰引进的一项新型半机械化微型皮片移植技术,是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较为理想的皮片移植技术.

    作者:鲁义玉;袁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出血水肿高峰期不同脱水剂对血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水肿高峰期不同脱水剂对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对36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分别使用A:甘露醇43例、B:甘露醇+甘油果糖57例、C: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104例、D:甘露醇+甘油果糖+托拉塞米158例.监测患者发病后第一周血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A、B、C和D组中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比例分别为9.3%、7.0%、64.4%和38.6%;各种脱水剂大剂量联合使用均有可能造成血电解质的异常,其中以呋塞米明显,托拉塞米次之;呋塞米常常引起低钾低钠,而联合使用托拉塞米脱水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发生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的几率增加.结论 大剂量联合应用各种脱水剂均可发生血电解质紊乱,其中以联用呋塞米明显,联用托拉塞米次之;联用呋塞米常常发生明显低钾低钠,而联用托拉塞米脱水效果明显而出现继发性高钠高钾.

    作者:宋士卒;徐仿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和静脉滴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相同疾病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择77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A、B组有效率分别为87.2%、89.5%(P>0.05),成本分别为460.88元、719.18元(P<0.05).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A组方案较佳.

    作者:姜杰;邵志伟;李小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地顶胞霉菌丝体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地顶胞霉菌丝体(AMM)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酒精灌胃造成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脏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AMM对酒精小鼠肝脏形态学影响.结果 AMM(1 000 mg·kg-1、500 mg·kg-1)可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升高肝组织匀浆中SOD的活性;HE染色结果显示AMM能明显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 AMM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侠;田小朋;李维祖;尹艳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在门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将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PBL教学方法应用于门诊护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不断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玉芳;肖风;王莹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剔除特异性IgG阳性食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剔除特异性IgG阳性食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罗马Ⅲ的d-IBS患者56例,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依据检测结果对IgG阳性达2以上的患者剔除相应食物治疗,观察治疗后第四周和第八周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同时观察第八周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指数的变化.结果 d-IBS患者中至少对1种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为38例,总阳性率为67.8%; 正常对照组4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3.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5例IgG阳性达2以上的患者完成8周饮食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频率指数[(3.52±1.32)vs(1.41±0.43)]和严重程度指数[(3.15±1.50)vs(1.34±0.65)],均有显著降低;4周和8周生活质量评分除挑食外均明显改善.结论 剔除特异性IgG检测阳性食物,能有效改善d-IBS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戴夫;甘惠中;彭琼;夏云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头孢替唑钠、盐酸头孢甲肟在5%转化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室温(25±1)℃下,将两种注射用抗生素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8 h内,观察各配伍溶液的pH和外观变化,并采用HPLC法测定各配伍溶液中主药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8 h内,盐酸头孢甲肟、头孢替唑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头孢替唑钠的pH、外观和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而盐酸头孢甲肟的pH及含量变化较大,配伍溶液颜色逐渐加深.结论 在室温(25±1)℃条件下、8 h内,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液稳定;从医疗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提倡盐酸头孢甲肟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何培根;闵新文;郑芳;刘菁;朱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胬肉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组44例(49眼),单纯手术切除组43例(44眼).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观察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明显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作者:谢瑞玲;潘凤;王静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