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体会

俞海燕;徐创泽;王进涛

关键词: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使用, 维护
摘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操作简单、检验速度快、检验结果准确度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充分发挥生化分析仪的作用、提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检验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检验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并严格执行仪器的操作规程.同时,检验工作者还应做好对生化分析仪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我院于2010年购进一台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现将使用体会报告如下: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92例患者中有78例痊愈和好转,9例无效,5例死亡(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和脏器功能受损).结论: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同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桂芬;戴云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蓝科宁对压疮疗效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压疮治疗和护理新方法.方法:将36例压疮病人随机分成惠尔康敷贴治疗组和蓝科宁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压疮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蓝科宁疗效优于惠尔康敷贴治疗组,愈合时间快速,在治疗压疮方面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雁冰;朱婉华;区女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2例苯丙胺类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症状在治疗结束后的48 h内均得到了控制(24 h内病情恢复的有27例),且均在24h~72h后出院(但出院时仍有不同程度纳差、肌肉痛、虚弱状态等症状).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中毒属于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身体中毒.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沈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宫外孕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研究组进行术首术后精心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级别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无疼痛和轻微疼痛的例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使患者预后良好,心理创伤较小.

    作者:龚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syndeca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yndecan-1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检测了结肠癌中syndecan-1的表达情况.结果:Syndecan-1在正常牯膜组织中均呈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分布,阳性信号为棕黄色颗粒染色较浅,阳性率为96.00%(48/50).结肠癌组织中Syndecan-1多为阴性表达,阳性率仅有8.33%(5/60),显著低于正常牯膜的表达(X2=16.68,P<0.05).但是,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syndecan-1主要表达在正常结肠黏膜上皮,肿瘤细胞中极少表达,而且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

    作者:彭腾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型检测与输血反应相关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血型检测不同于其它的检验,其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当发生输血反应时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就血型检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血型鉴定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输血反应产生的原因以及患者产生输血反应时应该采取的处理措施,以期加强血型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作者:顾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材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中农药残留的概况,分析了农药的种类,特别对中药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种类、测定原理以及它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齐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冬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效果.方法:通过配备固定专业工程师和定期聘请外来专业工程师对手术室医疗仪器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结果:实施预防性维护制度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医院的财政支出,保障了患者的权益,为手术病人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而且保证了仪器的高效运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在大幅度减少维修支出、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可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降低隐患.

    作者:梁荣花;陈扬;谭月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的疗效探讨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神经节苷脂40~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连续15天;对照组60例,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前,治疗终,2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神经节苷脂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终、治疗2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均有极显著的差异(均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

    作者:叶德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策略的探讨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einoma.TMC)的临床因素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的106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06例的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率为24.5%(26/106),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以肿瘤大直径≥0.7cm和甲状腺被膜侵犯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MC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尚未达成一致,对于肿瘤大直径≥0.7cm以及甲状腺被膜受侵犯等高危因素患者.术中的细致探查及择区性淋巴结清扫对TMC复发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良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教治的成功率.

    作者:张娇红;周静;陈燕萍;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戊酸雌二醇联合阿斯匹林治疗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酵联合阿斯匹林用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性不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性不孕症患者,分成两组,15例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15例应用戊酸雌二醇加阿斯匹林治疗,观察两组HCG日和HCG日后第7天子宫内膜厚度、动脉阻力指数(RI)以及妊娠情况.结果:HCG日和HCG日后第7天子宫内膜厚度,两组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用药前增厚,戊酸雌二醇加阿斯匹林组比单独应用戊酸雌二醇组厚;HCG日和HCG日后第7天RI值,戊酸雌二醇加阿斯匹林组用药后RI值均低于用药前及戊酸雌二醇组.戊酸雌二醇加阿斯匹林组有9例获得妊娠,而戊酸雌二醇组有7例获得妊娠,两组妊娠率均较用药前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戊酸雌二醇合用阿斯匹林对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性不孕患者有治疗效果,能降低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妊娠率.

    作者:梁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和护理的经验体会.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106例高龄产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预防产后出血和急救护理体会的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发生产后出血21例患者经综合处理均治愈出院,其中行子宫切除术3例.结论:对高龄产妇予以科学合理的干预、及时积极的抢救、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毛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IABP植入术后下肢动脉缺血的早期观察、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IABP植入术后下肢动脉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应用IABP植入术后发生下肢动脉块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IABP植入术后出现,肢动脉缺血3例应密切和积极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正确、熟练的穿刺、置管技术,适当地抗凝,认真细致的护理,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早期发现是预防IABP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俞旺娣;袁莉华;袁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自拟扶正平喘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肺功能改善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清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原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体会

    由于我院地处海拔2560m,空气氧含量不足内地的70%,所以当高原居民发生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时,医护人员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协助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陈晓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报告,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34人感染,感染率18.88%.病原菌以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对策,结合感染部位、感染途径选用抗生素,可以大限度的避免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王邵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2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患者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62例患者中合并症:糖尿病8例,高血压36例,心肌疾病9例,白血病4例,淋巴瘤2例.既往有脑出血者11例,有脑梗死者5例.有吸烟史者23例,酗酒史者11例.53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中7例患者死亡,9例患者出血量较大,经手术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疾病是临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原因多样,治疗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出血面积较大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2例羊水过多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羊水过多与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和南充市中心医院2007年9月~2011年4月62例羊水过多的孕妇,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羊水量在正常范围的孕妇155例,设置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终分娩结局(新生儿性别比例、剖宫产率、畸形发生率、双胎或多胎妊娠率,巨大儿发生率等),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性别比例为男孩29例,占46.8%,女孩33例,占53.2%;剖宫产28例,剖宫产率为45.2%;畸形6例,畸形发生宰为9.68%;≥双胎9例,多胎妊娠率14.5%;巨大儿15例,占24.2%.对照组新生儿性别比例为男孩30例,占48.4%,女孩32例,占51.6%;剖宫产11例,剖宫产率为17.7%;未见胎儿畸形案例,≥双胎1例,多胎妊娠率1.61%;巨大儿3例,占4.84%.两组分娩结局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羊水过多与多胎妊娠、胎儿畸形及巨大儿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羊水过多出现在30周以后多见为巨大儿或多胎妊娠,30周以前需要高度提防畸胎的可能性,应采取相应的辅助检查,确诊后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尽量改善胎儿的预后.

    作者:周兰;侯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