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皮质中NO、ET-1、LPO含量的实验研究

葛朝亮;汪宁

关键词:通窍活血汤, 血管性痴呆大鼠,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脂褐素
摘要:目的 观察通窍活血汤(TQHXD)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皮质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脂褐素(LPO)含量的影响,明确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疗效.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大鼠脑皮质中NO、ET-1、LPO的浓度.结果 模型对照组较假手术组相比,VD大鼠脑皮质中NO、ET-1、LPO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通窍活血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VD大鼠脑皮质NO、ET-1、LPO的含量(P<0.05).结论 TQHXD具有明显降低VD大鼠的脑皮质中氧自由基的作用.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的疗效比较和分析

    目的 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明确的98例TIA患者,50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治疗组,48例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均持续6个月.结果 随访6个月,治疗组50例TIA发作在10 d内完全控制无复发48例,有效率96.00%(48/50),1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48例TIA发作完全控制28例,有效率81.25%(39/48),有9例发展为脑梗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TIA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PTX 135~175 mg·m-2,静脉滴注3 h,d1,DDP 20 mg·m-2 d1~d4、CF 0.2g·m-2 d2~d3、5-FU 2.0g·m-2持续静滴46 h(d2~d3),3周一疗程,至少进行2个周期后评价.结果 55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患者55例,其中CR 2例,占3.6%;PR 29例,占52.7%;有效率(CR+PR)为56.3%;SD 15例,占27.3%;PD 9例,占16.4%.临床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对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玮;王建冰;陈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早期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n=30、B组脓毒症组,n=30,A组仅行盲肠探查术,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两组术后即刻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l.各组均于术后3、6、12、24、48 h时点,留取肺泡灌洗液检测MIP-1α.结果 CLP术后3 h肺泡灌洗液MIP-1α即开始升高,明显高于A组(P<0.05),且逐步升高,到术后12 h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但在48 h时点仍然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后MIP-1α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可能是脓毒症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导致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童飞;胡德林;余又新;王春华;方林森;徐庆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院2006~2009年24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2009年上报合格的2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1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其不良反应累及8个系统.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该类药品的使用安全.

    作者:赵晓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嵌顿手术体会

    目的 介绍环状混合痔嵌顿急性期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的手术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 对28例环状痔病人进行环状混合痔嵌顿急性期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术后予以中药熏洗+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28例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为8 d,术后第二天,痛疼症状明显轻,肛门水肿明显减轻,术后第四天,患者肛门较平整,痛疼消失,治愈率100%.结论 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尽量的保护肛门的功能,解决了引起痔病的两大原因,不需要特殊材料,治疗费用少,住院时间短,经济实惠,便于在基层医院及经济落后地区推广.

    作者:潘晓飞;孙健;张干;宋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37颗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2年观察,有效率为81.1%.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为;吴光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效果.方法 60例临床确诊为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为聚焦超声组(观察组)以及射频治疗组(对照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超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超声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对比,均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效果显著,见效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汪建;徐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方法是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失血多,胃肠功能恢复慢.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得到了广泛地开展[1].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2008年6月~2010年9月,我们成功完成了35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施车英;穆燕;王英;王爱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6例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96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96例手术均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5~240 min,平均11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6 ml.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1 d,2例漏气时间大于7 d.术后住院4~14 d,平均7.5 d,平均总住院时间11.3 d.96例随访3~35个月,平均15个月,无复发.结论 VATS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远;杜俊峰;林宇;胡佳心;王侃;阮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P放疗增敏放化疗同步与放化疗序贯治疗复发耐药肿瘤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索复发耐药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小剂量紫杉醇(Paclitaxel PTX,P)60~90 mg+顺铂(Cisplatin DDP,P)40 mg每周给药1次(即d1、8、15、22、29给药),为放疗增敏,连续放射治疗5天休2天∕周,连续4~5周完成同步放化疗.此22例作为同步组;另将复发耐药肿瘤患者未接受放化疗同步的给予放化疗序贯治疗者28例,作为对照组(序贯组).分别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包括有效率(RR)、稳定(SD)间期、临床受益率(CBR),不良反应等;远期疗效包括生活质量(QOL)和生存期(OS).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各数字,对比优化出较好的治疗方法.结果 同步组较序贯组明显提高有效率,延长SD(P<0.05).不良反应不增加,甚至减轻.生活质量、生存率和生存期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放化疗同步组较放化疗序贯组治疗复发进展期肿瘤疗效更优,不良反应较轻,且易于实践操作.

    作者:温海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剖胸术后不同雾化吸入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剖胸术后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50例剖胸术后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氧气雾化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咳痰量、排痰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以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剖胸术后患者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后在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等方面较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有显著提高.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防治剖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更安全、有效、舒适的方法.

    作者:金正年;姚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胶原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 A(Tanshinone Ⅱ A,Tsn)对两肾两夹(two-kidney two-clip,2K2C)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I型胶原基因表达、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制作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Tsn 70 mg·kg-1·d-1(高剂量)和35 mg·kg-1·d-1(低剂量)、缬沙坦(Valsartan)26.7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lagen I)蛋白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组织Collagen I水平.结果 Tsn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缬沙坦组Collagen I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两肾两夹模型组,分别下降了59.3%、24.6%和63.2%,Tsn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缬沙坦组和两肾两夹模型组之间的Collagen I mRNA水平无明显差别,这提示Tsn和缬沙坦对Collagen I mRNA水平无下调作用,二者并不是通过Collagen I基因转录调控以改变胶原含量,而是与转录后和/或翻译后调控有关.结论 Tsn对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Collagen I mRNA水平无下调作用,但抑制心肌Collagen I蛋白表达,提示Tsn并不是通过Collagen I基因转录调控以改变胶原含量,而是与转录后和/或翻译后调控有关.

    作者:方健;王浩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癌伴结节病1例报道并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结节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报道1例胃癌合并结节病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结节病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包括18F-FDG-PET-CT难以区分结节病、恶性肿瘤及癌伴引流区淋巴结结节病样肉芽肿反应(SGR),活检仍是必须的,而18F-FMT-PET(18F标记甲基酪氨酸-PET)有助于结节病与恶性肿瘤的鉴别.恶性肿瘤合并结节病国内尚无报道,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该病例说明对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影像学提示淋巴结肿大,需考虑有合并结节病可能.

    作者:宁洁;焦洋;赵文娣;吴红阳;顾康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进展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患者运动、感觉等功能的恢复,所以失语症的治疗十分重要,通过阅读近几年来国内外失语症康复治疗的文献,发现近年来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宋娟;高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果糖注射液灭菌工艺的优化

    目的 改善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将果糖注射液调不同pH值进行灭菌试验;按F0>12、F0=12和F0=8拟订不同灭菌参数组合进行试验.结果 实验证明了以较高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灭菌对果糖注射液的实用性,与输液常规灭菌(115℃30 min)相比5-羟甲基糠醛值下降25%~45%.结论 在F0>8的前提下,按照较高温度较短时间的原则对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灭菌工艺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灭菌过程果糖的分解,从而改善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稳定性.

    作者:谢延;许祥雷;汪洪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异位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应用于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异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6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异位的诊治过程.结果 16例嵌顿节育器经宫腔镜检查定位后直接取出;2例嵌顿于宫腔经宫腔镜电切后取出;5例嵌顿于浆肌层、2例断裂节育器经腹腔镜电切取出;1例异位于腹腔经腹腔镜检查取出.结论 采用宫、腹腔镜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断裂具有创伤小、直视下诊断明确、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义红;卫兵;蒋莉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大学生极不健康减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安庆、巢湖两地大学生自我体像与实际体型的符合程度,探讨极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庆、巢湖两地两所大学的学生,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大学)>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体型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5.2%(143/2757),23.0%的女生和12.8%的男生认为自己超重或肥胖,大学生自我体像构成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85,P<0.001).极不健康减肥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有BMI分组、自我体像、性别、家庭居住地、性格.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生自我体像、自评相貌与极不健康减肥行为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而男生自我体像、自评相貌与极不健康减肥行为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学生未能正确评价自己体重,盲目减肥和漠视体重的行为同时存在,极不健康减肥行为在大学生中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自我体像、自评相貌与极不健康减肥行为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

    作者:方长松;王庆生;郝加虎;黄朝辉;苏普玉;庞培;张家祥;张婉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诊断正确,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 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是罕见的特殊良性病变,综合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可以正确诊断,预后良好.

    作者:孙友文;宣强;周林玉;诸禹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Barrett食管内镜下治疗进展

    在中国Barrett食管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所重视,并已经被认为是发生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险因子,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内镜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处理Barrett食管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局限于黏膜层的癌变.该文就已开展的各种Barrett食管内镜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郑晓敏;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0年6月应用后腹腔镜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12例成人重复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9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下位肾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 1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5~175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20~45 ml,平均30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5~12 h,平均8.9 h,术后住院天数4~8 d,平均5.6 d,术中及术后末见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4~32个月,平均12个月,下位肾肾功能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光远;于德新;方卫华;张志强;叶楠;程宗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