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磊;梅俏;许建明
目的 比较PRO-SEAL LMA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3例在全麻下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患者,ASA Ⅱ~Ⅲ级,年龄23~67岁,随机被分为PRO-SEAL LMA喉罩组(LMA组)(n=22)和气管插管组(TT组)(n=21).分别记录麻醉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拔管前即刻(T3)、拔管后即刻(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系统变化、麻醉深度指数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气管插管组T2、T3、T4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1);PRO-SEAL LMA型喉罩组患者T3时潮气量、气道压、肺顺应性分别与气管插管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RO-SEAL LMA喉罩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数在T3、T4时与气管插管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拔管期气管插管组发生体动、呛咳、术后咽喉痛、声音沙哑较PRO-SEAL LMA喉罩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生套囊血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条件下PRO-SEAL LMA喉罩通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可明显减少咽喉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伟平;梁伟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锁阳多糖对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浸束缚应激、幽门结扎致胃溃疡两种模型,观察锁阳多糖对大鼠急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锁阳多糖高、中剂量组能抑制水浸应激性大鼠胃溃疡的形成,溃疡抑制率分别为37.7%、26.2%(P<0.01);同时锁阳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分别为42.0%、23.3%、16.3%(P<0.05,P<0.01).结论 锁阳多糖具有抗急性胃溃疡作用,其机制与改善胃黏膜的微循环,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有关.
作者:杨永生;麻春杰;董平;雷丽;聂耀;于笑艳;任存霞;钱占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十二指肠降部憩室与消化道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46例十二指肠降部憩室按照大小、形态分组,分别分析各组憩室和消化道临床症状发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组间采取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憩室直径>30 mm组及窄颈组其消化道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的大小、形态与消化道症状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含笑;胡茂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7月~2009年7月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每天一次,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结果 58例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R 1例(1.72%),PR 19例(32.76%),SD 24例(41.38%),PD 14例(24.14%),RR为34.48%,DCR为75.86%;腺癌的有效率高于鳞癌(P=0.041);女性的有效率高于男性(P=0.032);不吸烟者有效率高于吸烟者(P=0.036);接受过化疗和Ⅳ期患者有效率稍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生存时间10.6个月,1年生存率为43.6%,主要的不良反应中皮疹发生多为39例(67.24%),腹泻14例(24.14%),肝功能轻度损害2例(3.45%).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易耐受.
作者:靳凤娟;颜敏;宋文华;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西尼地平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环己烷=60:39:1,柱温40℃,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通过破坏性试验,用此条件检测,主峰和杂质峰均能很好的得到分离,不受干扰,专属性强,线性范围:1~16 mg·L-1(r=0.999 992),RSD为0.42%(n=6).结论 该方法能够检测出西尼地平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王世刚;顾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训练(预防接种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术患者焦虑水平的作用.方法 将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存在中度焦虑情绪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预防接种训练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焦虑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术前心理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余新颜;余梅;苏小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0年10月68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合近年国内文献,综合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 6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征11例,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证掌握恰当,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作者:程跃茹;刘涛;杨正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动力髋螺钉(DHS)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技术DHS钢板螺钉内固定对3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了治疗,平均随访16个月,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无髋内翻、钢板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 评分)评定:优12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90.3%.结论 微创 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作者:徐盛文;张长春;周章武;周正新;刘安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促进其推广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血液灌流(HP)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予以积极的内科治疗(洗胃、氯磷定、阿托品和机械通气等).对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人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行HP组清醒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阿托品及氯磷定用药总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HP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明显缩短病程,提高重度AOPP抢救的成功率,应加强宣教及推广.
作者:朱小生;方长太;白兆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氢氯噻嗪和硫酸双肼屈嗪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色谱柱;甲醇-0.1%己烷磺酸钠溶液(磷酸调节pH=3.0±0.1)(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08 nm.结果 氢氯噻嗪的线性范围:14.11~70.55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1.11%(n=4);硫酸双肼屈嗪的线性范围:13.64~68.20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为1.58%(n=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利血平片中硫酸双肼屈嗪含量测定.
作者:张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合肥地区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利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调查,为进一步规范EMSS资源管理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28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发病及EMSS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EMSS资源利用率60~80岁老年患者为56.79%,80岁及以上患者为68.29%;城区居民为60.22%,农村居民为49.00%.就诊时症状非特异和伴有急慢性合并症60~79岁患者分别为121和130例,80岁以上患者65和68例,城区居民111和118例,农村居民为75和80例.结论 EMSS资源利用率显示,城区居民高于农村、80岁及以上患者利用率高,且30 d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亦显著增多.入院病人以农村居民、80岁以上、非特异症状、合并急、慢性合并症患者较为多见.
作者:胡承志;张泓;程立顺;孟令毅;杨静;徐俊;宋志友;李从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80例ANLL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用DA化疗方案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 CD+8♂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D+3♂、CD+4♂、CD+4♂/ 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方伟;张榜硕;牟庆云;钟晖;陈永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 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间进行根治性手术的T2~T3期食管癌患者140例,分成辅助化疗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于术后3~4周开始辅助化疗,每3周1次,共4次,所有患者全部随访,选择5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辅助化疗可延长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远期生存.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年龄、性别、部位等不影响患者的预后,但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的主要因素.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远期生存,应常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作者:胡卫建;陈胜;汪方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不同产地猫爪草中总游离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返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产地猫爪草及猫爪草胶囊中总游离酸的含量.结果 安徽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4.56%,浙江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5.55%,河南产猫爪草中含游离酸6.18%,猫爪草胶囊含游离酸4.07%.结论 不同产地猫爪草中所含游离酸稍有不同,分析认为可能与采摘季节和生长环境有关.
作者:杨旭;许杜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分析其特征及意义.方法 对318例老年人群进行全面调查后,分为MS组63例、一项代谢异常组135例、二项代谢异常组51例及对照组67例进行分析,评估各危险因素对MS的影响.结果 (1)MS组的腰围(WL)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体质指数(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MS组的吸烟史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一项代谢异常组(P<0.01),饮酒史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或P<0.01),运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3)MS组的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1),腌制食品摄入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脂肪食品、油炸熏制食品、甜食摄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MS患者腰围较大,嗜好烟酒,饮食偏油腻,运动量少,其生活行为方式改善对MS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仲卿;黄珊;赵文穗;徐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就近年来白蛋白药物偶联物、白蛋白载体及白蛋白复合载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开智;汤继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56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 采用德国WOLF8.0/9.8硬性输尿管镜,瑞士EMS VARIO气压弹道碎石设备进行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共56例64侧碎石.结果 59侧治疗成功,成功率为(59/64)92.2%,并发症发生率为(5/64)7.8%,上中下段结石治疗的成功率为(17/20)85%,(12/13)92.3%,(22/23)95.7%.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操作中应尽量采用碎石技术而避免频繁套石和钳取;尽量采用输尿管导管作指引而避免应用金属安全导丝;术后留置粗的输尿管导管3~5 d.
作者:刘怀军;王平;王东升;朱振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8例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APACHEⅡ和死亡风险,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死亡组和好转组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时间(d)、住ICU时间(d)分别为23.91±7.34、18.43±5.51;18.04±19.69、4.58±4.41;25.37±22.98、10.98±19.14,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9(P=0.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步增加,当APACHEⅡ评分超过20分时死亡率增加明显.APACHEⅡ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偏差.结论 APACHEⅡ评分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预测患者死亡率方面价值有限.
作者:方向群;黄嵘;汪健蕾;汪正光;郑绍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探讨其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35例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比较每位死亡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血压、贫血程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35例死亡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34例,维持性腹膜透析1例.其中死亡于心血管疾病16例、脑出血11例、感染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放弃治疗2例,占总死亡率的百分比分别为45.7%、31.5%、14.2%、2.9%、5.7%.结论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感染为维持性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高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和左心室肥厚是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透析患者的高血压、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目的.
作者:汪宏;姚永兴;方靖;刘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抗妇炎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妇炎软胶囊中连翘、黄柏、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苦参碱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连翘、黄柏、苦参所含有效成分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苦参碱在0.52~2.6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 =835 294C-74 818(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48%,RSD=1.1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准确,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抗妇炎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李蔚;朱捷;张妍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