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

裴红霞;朱焰

关键词:血清脂蛋白(a), 脑梗死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神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分别检测LP(a)的水平,观察LP(a)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 观察死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种亚型中,大、中面积的脑梗死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腔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前后循环亚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后循环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P(a)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血清LP(a)水平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和脑部大、中动脉梗死相关,和腔隙性梗死无明显相关性.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116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及外科医师的欢迎.我院自2006年6月~2008年11月共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民强;李明宏;周松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早期营养支持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序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15例,PN+肠内营养(EN)组25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不良反应TPN组较EN+ PN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安全、价廉的优点,胃癌患者术后 PN应联合应用EN,逐渐过渡TEN,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但术后正确的护理是确保营养支持有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甲型H1N1流感简介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且能够传染人,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多数患者症状比较轻.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作者:苏倩;熊自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HC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变性模型的初步探讨

    目的 建立HC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模型,从免疫学、基因表达、组织学等方面来探讨HCMV感染致椎间盘组织变性的可能的机制.方法 (1)随机选取6~8周SPF级Balb/c小鼠84只,建立5个不同感染量HCMV AD169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雌雄各6只为感染组(A组),同时设立病毒灭活组(B组)和细胞对照组(C组)雌雄各6只;(2)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IgM抗体水平,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采用PCR和RT-PCR分别检测HCMV UL83基因和UL54基因转录产物;(3)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A组和B组小鼠IgG抗体均为阳性,C组为阴性,小鼠IgM抗体仅A组中2×109 PFU·L-1和2×108 PFU·L-1感染组雌性小鼠为阳性,OD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感染组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病理学观察示小鼠椎间盘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雄性小鼠、其余A组、B组和C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CMV AD169株能够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感染与否跟病毒的感染量有关;HCMV活动性感染与椎间盘变性有相关性.该模型对椎间盘变性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显著的优势,为椎间盘变性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

    作者:吴建贤;汪国宏;王斌;王明丽;洪永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在大面积烧伤股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2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应用股静脉置管治疗期间,实施预防导管脱出、感染、深静脉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预见性护理,观察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4例患者股静脉置管42例次,置管成功率约为95.23%,置管期间未见导管脱出、大血肿及静脉炎发生,无静脉血栓形成及导管阻塞现象,置管处无红肿、硬结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大面积烧伤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银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尔凯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早期应用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留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50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均放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术后给予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术中营养管的放置均顺利,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了肠功能的恢复,促进了患者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李小平;刘一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口腔崩解片的研究进展

    口腔崩解片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剂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参阅国内外有关论文、综述、专利文献,分析总结口腔崩解片的特点、辅料选择及制备工艺的进展、质量评价方法,并分析口腔崩解片的应用前景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药物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章行;黄育华;吴素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胸腺肽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及IL-2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胸腺肽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及IL-2的影响.方法 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观察胸腺肽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及IL-2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小鼠产生免疫性肝损伤,血清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胸腺肽组(P<0.01),而IL-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胸腺肽组(P<0.05);而胸腺肽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可有效地降低TNF-α的值,而提高IL-2的值,从而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胸腺肽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鹏;张楠;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三种方法提取防风挥发油的气质联用成分分析

    目的 对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溶剂提取法(SX)、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提取防风挥发油,用气相-质谱(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13 种化学成分;溶剂提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18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21种化学成分.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更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作者:夏伦祝;彭代银;汪永忠;李毛全;章俊如;段贤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院1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 对我院临床药师2006~2008年期间收集到13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132例ADR中,由静脉用药引起的ADR 112例(占84.9%);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 41例(占31.1%),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害为常见共68例(占30.8%).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张清文;邢蓉;董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抗体芯片技术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复杂蛋白表达模式,蛋白间相互作用,翻译后修饰的大规模分析变为可能,其中的抗体芯片在生物学研究中尤其是在血清中筛选鉴定肿瘤标志物方面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目前,抗体芯片常用的抗体仍然是单克隆抗体,但是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并能利用现有数据库大规模生产的重组抗体是研究的趋势.卵巢癌致病的生物学机制至今不明,用抗体芯片来鉴定卵巢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蛋白进而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抗体芯片基本原理与分类以及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胡春芃;徐振山;宋礼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筛选模型的验证

    目的 验证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环氧合酶-2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用脂多糖刺激后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前列腺素-2的产量,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处理后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OX-2和COX-1的表达.结果 加入0.5 μg·L-1浓度的LPS刺激6 h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前列腺素-2的产量高,COX-2蛋白表达量高;加入阿司匹林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OX-1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可用于COX-2抑制剂体外筛选.

    作者:潘献柱;汪晓庆;谢琳琳;汪思应;王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α-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副作用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病毒侵犯心肌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儿科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发疾病.

    作者:贾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MA)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将107例T2DM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大血管病变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age)、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白蛋白(GHbA1c)、高血压(HT)及微血管并发症(MI)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合并HT的T2DM患MA的几率为非HT的T2DM的11.038倍.结论 HT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对糖尿病病人预防MA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本富;殷应传;梅周;何凡;赵玉蓉;王道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物理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五官超短波加远红外线(TDP)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五官超短波加TDP进行治疗(综合组),40例采用单纯五官超短波(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两组间疗效(综合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差异有显著性(z=4.944,P<0.05).结论 在五官超短波基础上加用TDP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五官超短波.

    作者:丁永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MEWS对急诊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研究

    目的 评价MEWS评分对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13例成人创伤患者入急诊科即刻行MEWS评分,追踪其伤情、去向和1月内预后,统计分析MEWS与患者伤情、去向、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MEWS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患者伤情、收ICU住院、病死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5、0.732、0.337.MEWS评分有较准确区分急诊创伤患者是否入住ICU的能力,其AUROCC为0.932,佳截断值为4分(入急诊科即评分); MEWS评分有中等区分急诊创伤患者可能存活和可能死亡的能力,其AUROCC为0.852,佳截断值为6(入急诊科即评分).结论 MEWS评分能够适用于对急诊创伤患者快速临床评估,尤其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鹏;邓跃林;祝立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强氧化离子水配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我国液氮冷冻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2],但氮冷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比较大[3].

    作者:吴玉梅;向全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

    目的 总结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2008年收治的13例经组织学证实的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 结果右侧胸腔 7例, 左侧胸腔 6例.所有的病例CT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胸膜增厚(>1 cm):呈广泛性、结节样、瘤样、不规则状、盔甲样增厚、大量胸水等征象.结论 CT在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的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张军;朱丹丹;任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双柏散治疗下肢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下肢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双柏散和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治疗下肢闭合性肿痛各40例,并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双柏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组总有效率为72%,双柏散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组(P<0.05).结论 双柏散是治疗下肢闭合性损伤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家平;李健飞;范伟民;窦祖玉;殷弢;孙守凯;梁启楼;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5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护理理会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可作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 ESRD) 的一种有效替代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和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优点,因此,接受CAPD 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全球的PD 病人超过12万[1].

    作者:李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