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卡络磺钠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T)限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0.12%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1: 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5-HMT浓度在1.036~5.180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05%(n=9).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卡络磺钠葡萄糖注射液中5-HMT的限量测定.
作者:周光树;黄顺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奈达铂80 mg·m-2静滴2 h,d1;亚叶酸钙(CF)75 mg·m-2静滴2 h后,5-FU 500 mg·m-2持续静滴6 h以上,d1~5,28 d为一周期.完成2~3个周期后,根据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CR+PR)42.4 %,1年生存率29.1%;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结论 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奈达铂联合5-Fu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天亮;孙国平;刘虎;秦涛;焦洋;彭万仁;潘跃银;熊福星;顾康生;陈振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2008年收治的13例经组织学证实的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 结果右侧胸腔 7例, 左侧胸腔 6例.所有的病例CT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胸膜增厚(>1 cm):呈广泛性、结节样、瘤样、不规则状、盔甲样增厚、大量胸水等征象.结论 CT在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的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张军;朱丹丹;任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1 世纪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现代教学方法及研究的研究和应用.并针对呼吸内科的理论教学特点,介绍了在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方法的具体设置.认为临床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养.
作者:张妍蓓;张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且能够传染人,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多数患者症状比较轻.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作者:苏倩;熊自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再出血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根据复查头颅CT结果观察有无并发再出血,对再出血的可能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0例接受微创治疗患者中并发再出血20例,再出血率为28.6%;穿刺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穿刺时离发病时间太近,首次抽吸血肿量过大,血肿形状不规则,以及穿刺后3天内冲洗次数和每次冲洗液量较多等均是并发再出血的可能因素(P均<0.05).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避免可能诱发再出血的因素.
作者:吴正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传统法(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和气管按压法促进排痰的效果,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随机将2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实施传统法和气管按压法,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传统法和气管按压法的配合使用,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许丽;詹贵英;方映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胸腺肽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及IL-2的影响.方法 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观察胸腺肽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及IL-2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小鼠产生免疫性肝损伤,血清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胸腺肽组(P<0.01),而IL-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胸腺肽组(P<0.05);而胸腺肽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可有效地降低TNF-α的值,而提高IL-2的值,从而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胸腺肽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鹏;张楠;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HC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模型,从免疫学、基因表达、组织学等方面来探讨HCMV感染致椎间盘组织变性的可能的机制.方法 (1)随机选取6~8周SPF级Balb/c小鼠84只,建立5个不同感染量HCMV AD169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雌雄各6只为感染组(A组),同时设立病毒灭活组(B组)和细胞对照组(C组)雌雄各6只;(2)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IgM抗体水平,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采用PCR和RT-PCR分别检测HCMV UL83基因和UL54基因转录产物;(3)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A组和B组小鼠IgG抗体均为阳性,C组为阴性,小鼠IgM抗体仅A组中2×109 PFU·L-1和2×108 PFU·L-1感染组雌性小鼠为阳性,OD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感染组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病理学观察示小鼠椎间盘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雄性小鼠、其余A组、B组和C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CMV AD169株能够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感染与否跟病毒的感染量有关;HCMV活动性感染与椎间盘变性有相关性.该模型对椎间盘变性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显著的优势,为椎间盘变性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
作者:吴建贤;汪国宏;王斌;王明丽;洪永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分析中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本文查阅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状况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吴恒;陈礼明;张善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残留钯元素的方法.方法 阿伐斯汀原料药经前处理和稀释后,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 残留钯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0~400.0 μg·L-1,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2.5 μg·L-1.方法 回收率在96.8%~102.6%之间,RSD =2.2%(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阿伐斯汀中残留钯的测定
作者:王超;张平;王刚;Ren Ya-wei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探讨其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对安徽省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及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程度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严重的也可引起死亡.结论 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并开展生产工艺和质量研究,完善药品说明书;医生、患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双黄连注射液的再评价工作.
作者:黄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中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A和维生素D2 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结果 4种成分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在98.0%左右,RSD均小于2.0%.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刘羽;刘燕;王贺;王辉;陈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科学岛社区成人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科学岛社区20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员进行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2 951人,资料完整者 2 646人参加体检,有421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5.91%.结论 本社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达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控制达标率仍然较低,且伴有较高吸烟情况和较低的阿司匹林使用率.
作者:胡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毓麟Ⅰ号茶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色谱柱,乙腈-水(13: 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在0.1096 ~0.548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3%.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控制质量.
作者:李霁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长毛囊孔菌(Trametes versatillis. Berk)液体深层发酵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常规色谱分离技术对长毛囊孔菌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结果 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D-阿洛醇(1)、3β-羟基-麦角甾-5,7,22-三烯(2)、3β-羟基-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eburicoic acid(4)、3β-羟基-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5)、tumulosic acid(6)和软脂酸-α-甘油酯(7).结论 以上化合物都为长毛囊孔菌中首次报道,且三萜化合物在长毛囊孔菌发酵液及发酵菌丝中含量较大,具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价值.
作者:高建;李俊;麻兵继;阮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我国液氮冷冻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2],但氮冷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比较大[3].
作者:吴玉梅;向全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H4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7-H4分子在60例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7-H4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为83.3%;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B7-H4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的类型、分级和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B7-H4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成为结肠直肠癌新的诊断标志.B7-H4在肿瘤的发生、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封闭B7-H4有可能成为结肠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黄健;李小宁;赵英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甘草黄柏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小檗碱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分别对甘草黄柏合煎液及合并液进行测定.结果 小檗碱含量在甘草黄柏合煎液与合并液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在制定甘草黄柏洗剂的提取工艺时,以黄柏与甘草分煎后再合并,有利于黄柏中小檗碱的充分利用.
作者:胡文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4月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15例,吉西他滨1 000 mg·m-2 静滴,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 d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 全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1例(6.7%),部分缓解(PR)6例(40.0%),稳定(SD)5例(33.3%),进展(PD)3例(20.0%),总有效率(ORR)46.7%,TTP6.4月,MST13.2月;III~IV度毒性反应分别为血小板减少20.0%,白细胞减少26.7%,恶心或呕吐13.3%.结论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毒性反应较轻,是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作者:潘明;徐金发;郑中显;陈倩;鲍瑜;侍伟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