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类癌16例临床诊治分析

宁传海;王小明

关键词:阑尾类癌,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6例阑尾类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病人中无1例术前明确诊断,均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肿瘤直径<1 cm 11例,1~2 cm 3例.>2 cm 2例.12例肿瘤浸润深度限于黏膜下或肌层,2例侵及浆膜,2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其中1例伴局部淋巴结转移.采用单纯性阑尾切除术12例.右半结肠切除4例.获随访的13例病人中,11例情况良好,无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2例,其中1例为非肿瘤性死亡,另1例死于肿瘤转移.结论 阑尾类癌术前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浸润深度来决定,化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起效快、作用强,但同时不良反应较单一用药有所增加.结论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肝酶升高,白细胞下降.

    作者:陆方林;王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IVIG 250~400mg/kg.d,疗程3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退热,肺喘鸣音消失,肺罗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戴立英;黄启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空气层流净化和三氧消毒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空气层流净化和三氧消毒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千级层流手术间和三氧消毒手术间,分别在开机前、消毒后、消毒后30、60、90 min(手术期间)进行采样做空气培养.结果 千级层流手术间细菌数明显少于三氧消毒手术间.结论 手术室空气层流净化优于三氧消毒法.

    作者:姚国美;曹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灵杏咳喘胶囊对猫喉上神经电刺激法的镇咳作用

    目的 了解灵杏咳喘胶囊对猫的镇咳作用.方法 用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猫反射性咳嗽的方法,测定灵杏咳喘胶囊的镇咳作用.结果 灵杏咳喘胶囊1.6 g·kg-1十二指肠给药,对猫喉上神经电刺激引咳法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其3个剂量组镇咳的起效时间分别为(23.33±8.17)、(35.02±8.11)和(30.0±11.55)min;作用的强时间分别为(72.50±26.41)、(57.50±24.85)和(46.25±22.87)min;持续时间分别为(146.67±42.27)、(91.67±51.15)和(47.50±15.00)min.结论 灵杏咳喘胶囊1.6 g·kg-1和桂龙咳喘宁胶囊0.6 g·kg-1在镇咳作用方面,效果相当.

    作者:贾德武;叶寿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分离变形杆菌的耐药性检测及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变形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6.7%、41.7%、25.0%、8.3%;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 临床分离变形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敏感性高,氨苄西林、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

    作者:孙衡;熊自忠;曹红霞;王中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复方氨维胶囊单一品种清洗消毒验证

    在复方氨维胶囊生产的每道工序完成后,对每道工序的生产设备进行清洗,这是防止污染、交叉污染和确保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设备的清洁程度,取决于残留物的性质、设备的结构、材质和清洗的方法.设备的清洗消毒必须按照设备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进行.

    作者:郭金习;王振礼;曹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感冒清胶囊中3组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感冒清胶囊中盐酸吗啉胍、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选用Intersil ODS-3柱(4.6 mm×250 mm,5 μm),以0.05 mol·L-1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盐酸吗啉胍、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别在0.97~3.88 μg(r=0.999 9)、0.99~3.98 μg(r=0.999 9)、0.044~0.177 μg(r=0.999 9)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是99.5%、99.9%、101.2%.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可控制感冒清胶囊的质量.

    作者:吕海华;陈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415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收集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汇总分析,发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以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为安全有效使用医疗器械起到了预警作用.结论 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是确保安全使用医疗器械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的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内固定后的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经6月~5年的随访,15例病人椎体的形态和高度均大部恢复.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固定坚强,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安全简便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世谷;江振炎;卢太生;谢四顺;汪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 , 商品名凯时, 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0例,随即分为两组,以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为治疗组,以应用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在低蛋白饮食加开同及服用尿毒清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肌酐(Scr),尿素( BUN)水平,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 前列地尔治疗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尿素、肌酐明显下降,尿量增加(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吕琴琴;杜娟丽;赵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谈如何规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在质量

    安庆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2006年共收到不良事件报告251份,除去无效报告7份,计244份.为进一步规范报告程序,提高报告质量,现将244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信息归纳如下.

    作者:马鸣晓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安徽省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型检测方法及其在安徽省汉族人群中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在110名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进行CYP2C19等位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应用PCR-RFLP技术可准确区分CYP2C19基因型.在110名检测标本中,CYP2C19纯合子强代谢型、杂合子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的发生率分别40%、49%和11%.结论 PCR-RFLP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特异性高,成熟,稳定;中国安徽汉族人群存在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其弱代谢型的发生率与中国总体发生率基本一致.

    作者:胡咏梅;梅俏;许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合并冠心病分成两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血压、血脂,血糖,计算AIP(指TG/HDL-C 比值的对数值).结果 与2型糖尿病组比较,合并冠心病组BMI、TG、TC、HDL-C、LDL-C差异无显著性(P>O.05),而AIP值差异显著(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AIP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AIP间接反映LDL-C颗粒直径的大小,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危险性独立指标.

    作者:朱志刚;郭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实验方法的改进

    染色体制备是细胞遗传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进行白血病、先天愚型等遗传性疾病的检查,是重要的临床辅助手段.在给医学生开设染色体制备实验课过程中,我们用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并在教学过程中摸索了一些经验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实验成功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朱娟娟;赵斌;刘莉茵;瞿霞;姚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两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二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 2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A组)100例,硬膜外麻醉组(B组)100例,A组经L3,4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布比卡因7.5 mg(重比重液1.5 ml),B组经L2,3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总量12~15 ml,观察二组麻醉效果、麻醉完善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A组麻醉效果、麻醉完善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优于B组,A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经分析此为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完善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所致,经左推子宫后血压恢复正常所证实.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用药量少,麻醉起效快,较硬膜外麻醉好.

    作者:覃新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腹泻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腹泻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以了解该地区的流行病学状况,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肠道门诊诊治的急性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结果 急性腹泻病原菌以志贺菌属为主,其次是沙门菌属,阳性率分别为6.05%和0.67%,其中未成年组的阳性率在两种细菌中分别达14.28%和1.06%,远高于成年组及老年组;在志贺菌属中,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各占75.1%和22.81%;两组病原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及氯霉素都高度耐药, 对头孢他啶敏感性较好.结论 志贺菌属是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沙门菌属;两种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及氯霉素耐药率都较高,对头孢他啶高度敏感.

    作者:徐少保;吴晓玲;沈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 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1中49例采用抗生素加中药内服,组2中49例予抗生素及中药内服再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4周之后通过临床积分法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评分在症状和综合评分中组2要优于组1(P均<0.05),体征评分中因为两组对体征的改善效果均佳,差异不明显(P>0.05);组2治愈25 例,显效17 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9 %;组1治愈15 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1.6%.组2疗效优于组1(P<0.05).且组2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组1.结论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药内服再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效显著.

    作者:程红;李伟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阑尾类癌16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6例阑尾类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病人中无1例术前明确诊断,均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肿瘤直径<1 cm 11例,1~2 cm 3例.>2 cm 2例.12例肿瘤浸润深度限于黏膜下或肌层,2例侵及浆膜,2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其中1例伴局部淋巴结转移.采用单纯性阑尾切除术12例.右半结肠切除4例.获随访的13例病人中,11例情况良好,无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2例,其中1例为非肿瘤性死亡,另1例死于肿瘤转移.结论 阑尾类癌术前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浸润深度来决定,化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宁传海;王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山茱萸药材质量考察报告

    目的 对山茱萸药材进行专项考查.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山茱萸项下规定的方法,对79批山茱萸药材分别测定杂质、水分和马钱苷含量.同时测定作为杂质的山茱萸果核中马钱苷的含量.结果 含杂质0.1%~16%,水分12.8%~24.9%,马钱苷含量0.60%~1.12%,果核中含有少量马钱苷.结论 杂质与水分不合格率较高,含量测定结果全部超过药典规定限度,果核中同时检测到马钱苷,含测限度值得商榷.

    作者:颜晓航;王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双侧股骨头坏死1例及文献复习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治疗中出现股骨头坏死(Femur Head Necrosis,FHN)临床上罕见.国内外报道仅6例,除1例首发FHN外,余5例治疗过程中均应用类固醇激素.作者确诊1例APL,治疗中未应用激素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后18月并发双侧股骨头坏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