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穿琥宁粉针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8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炎对症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穿琥宁粉针治疗.结果治疗组70例,总有效率100%,平均退热时间2.5 d,对照组58例,总有效率93%,平均退热时间3.8 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穿琥宁粉针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退热快速,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手段[1].但在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可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它是一种较少见但又极其危险的急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探讨了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并对其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主要且致命的并发症之一,能否做到出血前较准确预测,已成为能否改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与门脉压力有创性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检查胃左静脉内径及血流方向的改变,间接反映门脉压力高低,无创、无痛苦、可重复的特点,是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预测较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渐增加.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早期溶栓治疗确实有较好的疗效、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明显降低了致残率,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2].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尿激酶(ruokinase 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CI 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药品稽查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在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上起到了保驾护航和强大的震慑作用,特别是对药品监管的前沿阵地基层药监局来说,稽查办案更是他们整个药监工作的重点所在.但是随着药品市场形势的变化和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基层药监局的稽查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种内镜下支架置入方法对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将4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为2组进行内镜下食道支架置入,分别为短支架组(20例),长支架组(22例),术后随访12个月,了解其置管成功率,出血率,胸痛发生率,支架移位率及再狭窄率.结果 2组患者12个月的随访,置管成功率,出血率,胸痛发生率均为100%,无支架移位.再狭窄率分别为35%,4.5%.结论对于狭窄段较短的食管贲门癌,适当延长支架的长度提高了食管贲门癌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大剂量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1.二组患者三叉神经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观察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2.研究组无明显副反应,对照组有一定危险性.结论 SL可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无创性、安全性及可控性高的特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在的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皮瓣游离面广,术后容易发生皮下积液,甚至皮瓣坏死.本文通过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及亳洲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33例患者,其中11例皮下积液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院近两年来又倡导了人文护理,人性化服务这一符合当前形势的新的护理理念.使临床工作转向主动,全方位性护理.在完成各项技术操作和执行医嘱的同时,还要主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健康教育,解决相关问题等.此外,临床带教也逐步从中专生过渡到大专生、本科生.护士们普遍感到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高要求,临床教师业务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高学历护生的带教要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临床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及本身的素质问题,都直接影响护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1].为了尽快解决知识的更新问题,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得教学相长,探索新的教学查房模式,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是对每一个护理管理者的挑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复方诺氟沙星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氯仿溶解复方诺氟沙星软膏后,0.4%氢氧化钠溶液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含量.结果诺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61%(n=9).结论本方法回收率高,测定准确,适合于医院药检室测定复方诺氟沙星软膏中诺氟沙星的含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89例及开腹子宫全切术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恢复快,护理人员通过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合病人和手术特点,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药品标准是药品检验工作的基石,药品种类繁多,变更速度快,开发一套高效的药品标准查询系统以提高药品标准查询的效率势在必行.本文就药品标准查询系统的设计作简要说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有赖于有效的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该文阐述了目前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类抑郁症动物模型,并对模型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介绍,后对未来发展抑郁症动物模型提出了一些设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一种拟青霉菌丝体(HPC)冻干粉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自发活动仪记录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法观察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HPC可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 结论 HPC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即A组(吗啡组)、B组(曲马多组)、C组(芬太尼组),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比较不同药物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 3组病人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满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有利于病人康复,吗啡药物用于术后镇痛副作用多,护理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的疗效.方法对6例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有发热、皮疹及内脏损害.肝功能异常2例,斯琼综合征1例,无1例表现为中毒性表皮松懈症及严重肝损害.给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3月至半年,除有脱屑及色素沉着外,无其他异常表现.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时应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治疗,疗效确切,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体细胞中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1、游离型. HBV-DNA 3.2 kb的病毒全长形式存在.该型复制不活跃,但白细胞作为储存病毒的场所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将其中的HBV-DNA释放出来,成为再感染的来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颅脑外伤后颅内的异常改变往往并非固定不变,一次CT扫描并不能反映其动态变化.动态的 CT扫描观察不仅能发现颅内血肿的有无、大小、部位,而且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我科三次以上CT扫描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9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总苷(TPG)含量的可行性.方法赤芍经70%乙醇提取后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以制备TP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赤芍总苷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条件:S-Gel C18,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0∶ 50),柱温4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赤芍总苷(TPG)的制备工艺质量稳定;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9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以控制赤芍总苷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人工流产中部分病人疼痛严重,不能配合手术,对人流产生恐惧感.本文将双氯酚酸钠肛塞用于人工流产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