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斌
人性化服务是现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也是大力提倡的一种创造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新护理工作方法.在产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意义更为突出,因为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分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母婴安全.本院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电子胃镜下取活检术是一种微创检查,目的是为了确定食管及胃内新生物的具体位置、大小和性质,通过对新生物钳取活检,来提高临床确诊率.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共46例病人做了食管内新生物取活检术.1 临床资料46例病人,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岁.手术准备:电子胃镜一条,活检钳一条,注水器一条,2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2具,胃镜胶.病人准备: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护士主动关心病人,向病人简单介绍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避免紧张情绪,争取主动配合,指导病人口服胃镜胶液.
作者:赵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脑电超慢涨落技术(ET)是一项新的脑电图分析技术,原用于航天医学研究.脑细胞的生化反应是以化学振荡形式存在,其振频在( 1-255)毫赫兹,因此被称为超慢波涨落.脑ET根据不同的脑内神经递质有不同的振荡频率检测出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脑ET的诊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1 脑电超慢涨落技术原理脑电超慢涨落系统与脑内神经化学振荡过程密切相关,由于涨落和竞争使某个a频率占优势,支配大脑神经活动,这些组织不断涨落构成一个振荡系统,称为s系统.研究表明,s系统与脑内神经递质密切相关,其不同s频率代表不同的化学神经递质,不同的脑神经活动状态出现不同的化学神经递质,不同的脑神经活动状态出现不同的s频率.
作者:黄华;龙麟;范围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是低血压,其发病率高达50 ~70%[1],尤其容易发生在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均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如何预防和及时处理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是提高透析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的主要环节.现将我院近几年对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预防、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沐浴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将2786例新生儿按是否沐浴分成沐浴组1434例和未沐浴组1352例,观察2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沐浴组感染总数37例,与未沐浴组比较显著降低,在皮肤感染率方面也显著低于未沐浴组.结论 沐浴可以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特别是皮肤感染的发病率,应进一步加强宣教、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从而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家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薄层色谱法用于复方鼻炎合剂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鼻炎合剂中主要药物苍耳子、乌梅、辛夷进行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鼻炎合剂中苍耳子、乌梅、辛夷的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作为复方鼻炎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丽;王学杰;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实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样本采集是否合格,运送过程中无差错发生.保证标本符合分析要求是标本分析是否准确的关键.如何正确来采集标木,分析前质量的管理,是我们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
作者:何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食管瘘的护理.方法 结合4例机械通气患者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详细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 2例机械通气并发气管食管瘘患者瘘口愈合,2例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管食管瘘后予胃肠减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加强全身营养,观察病情变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林小云;张晓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类风湿关节炎因正气不足,外邪侵袭发病,至后期时必发展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的证型,肾与脾胃分别为人体的先后天之本,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临床上可以通过补益先后天之本来防治类风湿关节类.
作者:黄风帆;黄爱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临床的常见病.急性期后,后遗心律失常高,故此急性期治疗尤为重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本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人选病例均符合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病程均小于3个月,临床表现一般有胸闷、憋气、乏力、心悸、自汗、盗汗、头晕、头痛、发热、肌肉酸痛、脸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发病前1-3周均有病毒感染史共有66例,其中男46例、女20例,年龄18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22.0±3天,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两组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秀娟;张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一种副作用小,效果尚佳治疗儿童期颌骨囊肿方法.方法 对年龄7岁至14岁儿童颌骨囊肿患儿给予袋型手术疗效观察.结果 13例病例囊肿逐渐变小,以至于后消失,其余4例半年左右囊肿缩小明显,残存囊壁组织刮除术,全部病例无复发.结论 袋形术是儿童期颌骨囊肿治疗的副作用小,效果满意、值得推广的一种术式.
作者:金明勋;刘廷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激素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16例患者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一般0.2~0.5 MPa(2 ~2.5 ATA),每次6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4个疗程.结果 16例痊愈,后复发4例,均给予同法治疗,痊愈.仅3例遗留斜视.结论 高压氧治疗结果表明,高压氧联合激素治疗,能够加快症状缓解,达到协同作用,增进疗效的目的.
作者:高志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39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合理饮食,导尿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健康,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式,护理人员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桂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ner NSCLC)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NSCLC)病理学类型之一,目前手术、化疗、放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中医药通过增强抗癌效果,减轻放化疗等不良反映等机制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随着中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将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平台.
作者:冯龙海;杨继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使用Braden评估量表干预压疮风险,建立压疮风险评估制度,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调查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高危压疮预报和压疮风险评估,制定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制度,落实住院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 实施压疮风险评估制度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意识明显提高.结论 Braden评估量表干预压疮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陈艳;张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8例,在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对重度HIE患儿的T、R、B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显著降低重度HIE患儿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马家明;刘宏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病房里不同时期收治的5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包括戒烟、预防感染、增加营养、呼吸功能锻炼、长期氧疗、心理疏导等措施.而对照组按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护理.结果 通过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可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张士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环丙沙星接5% GNS250ml加磷霉素6g时,两者起反应,输液管内有白色沉淀.2氧氟沙星接5% GS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0ml时,两者起反应,输液管内有白色沉淀.3氧氟沙星接0.9% NS50ml加低分子肝素钠500u时,两者起反应,输液管内有白色沉淀.4川芎嗪和胞二磷胆碱吸在一个空针里时,两者起反应,有白色沉淀,若先加川芎嗪,后加胞二磷胆碱时,液体中无白色沉淀,虽然用肉眼看不见白色沉淀物,故好不加在一瓶液体内,以防降低药效.
作者:项伟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给予必要的护理能使并发症大大减少.本文就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张奇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归属于中医的“历节”、“痹证”,目前还缺乏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的研究一直是个医学难题,中医在RA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中药、中医疗法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优势.文章从近年来金方在临床研究、各名老中医经验如从瘀热、毒等方面论治,综述其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一些展望.
作者:朱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