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娣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变化.方法:对比46例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和38例T2DM无脑梗死的患者血脂变化.结果: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存在异常.结论:合理调节血脂等可预防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永恒;卢汉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压宁定(盐酸鸟拉地尔urapidrd HCL)是我们近些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降压药,它具有独特的药理学机制,主要通过阻断突触后α1受体使外周阻力下降,同时激活5-羟色胺-lA受体降低延缓脑心血管中枢的交感反馈调节而不增加心率和血浆肾素水平起降压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急性左心衰.现将我们应用压宁定治疗急性左心衰6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守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斜疝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7年6月我院168例小儿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单侧平均手术时间1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4天,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基层医院对小儿斜疝的小切口手术治疗,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是可行的.
作者:李峰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射障碍性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的疾病,常引发各类严重并发症.而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我院对2007年~2008年收治的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如何正确、及时处理头位难产,是产科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难题.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是头位难产中常见的,占总分娩5%,占头位难产的65%~70%左右.适时行手转胎位,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孙景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笔者采用一清软胶囊结合内服罗红霉素,外用维A酸软膏治疗寻常型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纳入观察的106例病例均为2007年9月~2009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中痤疮分级为2级(中度)和3级(中度),男女不限,年龄18岁~30岁,将106例患者随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治疗前1个月内未用过抗生素、性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维A酸类药物,无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排除重度痤疮(4级)、继发性痤疮、对罗红霉素过敏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作者:张虎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护理.方法:选取32例无心前区疼痛性的心肌梗死病例,对其无痛性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并加强临床护理.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及时必要的心电图检查,对没有心血管疾病既往史的病人也是有益的.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药品质量是医院生存的命脉,医院必须保证所用药品的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有效,所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有效和科学地开展药品管理工作,根据几年来我们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体会 ,谈几点看法.
作者: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受到学术界极大重视,但抗生素滥用势头尚未得到有效规范和控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给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在促进合理作用抗菌药物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顾祝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其家属教育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掌握健康知识,纠正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行为,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在开展教育活动中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作者:徐德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发热可见多种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麻疹,脑炎等.小儿纯阳之体,易得外感性疾病,得病后容易发热,对于发热的处理应先查明发热的原因,做出明确的诊断,进行原发病治疗,但在诊断的前后父母对孩子配合一些家庭护理.
作者:荣晓玲;韩淑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严重的急症之一,是导致肝昏迷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肝硬化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有:一是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引起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二是肝硬化病人正常肝组织减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凝血障碍、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多凝血障碍;三是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形成胃肠道瘀血内膜水肿糜烂,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对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采取准确果断的救治措施、积极护理、有效健康指导,预防和减少出血的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尔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一所医学高职院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立为公共基本必修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但要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应用计算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这门看似易教易学的课程,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作者:姚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阑尾切口尤其是化脓性阑尾切口为三类切口,采用传统的单层保护法,术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很高,约为10%左右,笔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临床观察,分析出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宋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CT的普及,其作用于胰腺炎的检查被认为是胰腺炎严重程度评价系统的一场革命,增强CT被认为是判断胰腺炎坏死的金标准,CT检查在胰腺弥漫性肿大的背景下出现密度高低不一,可见液化和蜂窝状的低密度区,即可诊断胰腺坏死.此低密度区与周围胰腺实质的对比在增强后更为明显.
作者:罗彤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率.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肠套叠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特点为常突然起病或于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程中发生,可以以多种表现为首发症状,呕吐、哭闹、拒食、大便带血、精神萎靡等,腹部B超基本可以确诊,病程早期予空气灌肠可以整复.结论:婴幼儿肠套叠早期症状可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延误非手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一经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终可治愈.
作者:顾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小儿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是儿科医生的核心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方面的器官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在药物代动力学方面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是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熟悉小儿不同发育时期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合理选择药物,特别是非小儿科专业的临床医生在诊治小儿患者时更应注意,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与有效.
作者:俞幼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脊髓损伤是一种高致残率的疾病,由于脊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损伤后患者恢复较差,且多引起躯体神经功能的损伤及心理障碍[1].如果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病人生命以及对病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我科于2008年12月收治1例脊髓(CS-T3)前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现将此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清莲;欧阳南雁;陈燕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血糖、血压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26例)、治疗组(30例).两组均用药物将血糖、血压控制平稳,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片0.15g,1次/天,连用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2个月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仅有1例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对糖尿病肾病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司仁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危害较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环境因素(药品、毒物,饮食,感染),遗传背景和性激素的紊乱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多指患者维持剂量激素10mg/d,或加用小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能够控制病情,各项化验指标,如尿蛋白,抗ds-DNA,补体等能趋于正常并长期稳定.由于目前SLE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因此对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后的SLE缓解期病人,要密切监测,预防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做好SLE病人的健康指导工作.
作者:蒋燕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