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高平;宋春霞
目的 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和青岛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按其检测结果 分为两组:甲状腺正常组(110例,TSH为0.3~3.3 mU/L)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70例,TSH>3.3 mU/L).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24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比较其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结果甲状腺正常组FT4、FT3的含量分别为(11.92±2.54)pmol/L、(5.22±1.25)pmol/L,甲状腺功能减退组FT4、FT3的含量分别为(9.02±1.09)pmol/L、(3.92±1.57)pmol/L,均低于对照组(t=6.657、16.758、13.221、18.245,均P<0.05),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低于甲状腺正常组(t=9.031、6.149,均P<0.05).甲状腺正常组TSH和24 h尿蛋白的含量为(2.56±0.86)mU/L、(66.51±18.52)mg,甲状腺功能减退组TSH和24 h尿蛋白的含量为(5.87±3.02)mU/L、(79.14±12.58)mg,均高于对照组(t=2.330、7.197、16.417、13.335,均P<0.05),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高于甲状腺正常组(t=10.883、5.014,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TSH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254,P=0.001),FT4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182,P=0.025),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FT3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r=-0.080,P=0.330).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分别为12.86%、18.57%,与甲状腺正常组的10.91%、1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0.513,P=0.691、0.474).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存在相关性,通过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临床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绍云;曹锦鹏;牟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DCE-MRI)技术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舟山医院收治的乳腺发生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MR-DWI和DCE-MRI检查并与病理验证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良性乳腺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65±0.24)×10-3mm2/s;恶性乳腺病灶的ADC值为(1.17±0.17)×10-3mm2/s,良恶性病灶患者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1,P<0.05).88例良性病灶患者Ⅰ型、Ⅱ型、Ⅲ型曲线病例数分别为62例(70.45%)、18例(20.45%)和8例(9.09%).20例恶性病灶患者Ⅰ型、Ⅱ型、Ⅲ型曲线病例数分别为3例(15.00%)、5例(25.00%)和12例(60.00%).对动态增强I型和III型曲线在乳腺良恶性病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与单纯使用ADC和DEC-MR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P<0.05),ADC与DEC-MR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1,P>0.05).结论 综合运用DWI与DCE-MRI这两种方式之后,能够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并且有效强化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而使得临床干预与临床治疗的进行更加容易.
作者:王晓青;王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脏疾病行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肾穿刺活检在肾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选取舟山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136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接受肾穿刺活检,对肾穿刺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 病理类型分布方面,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比高(79.4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次之(15.44%),其余为肾小管和间质性肾病(5.1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膜性肾病(28.68%)、IgA肾病(27.94%)占比较高,而在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糖尿病肾病(5.88%)占比高.性别方面,男性患者所占比例(59.56%)高于女性患者的40.44%(χ2=9.941,P<0.0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男性患者(62.04%)多于女性患者(37.96%)(χ2=12.519,P<0.05).肾穿刺活检患者的年龄集中于41~50岁、>50~60岁、>60~70岁这三个年龄段,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结论 行肾穿刺活检的肾脏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男性人群,不同肾脏疾病的性别分布有所不同,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时需结合肾穿刺活检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诊断.
作者:徐佶;陈学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材料修复牙楔状缺损对其边缘密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7月宁波市海曙区口腔医院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80例172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进行修复治疗,A组用富士玻璃离子充填,26例患者55颗牙;B组用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23例患者59颗牙;C组用松风加强型流动聚合体F03充填,31例患者58颗牙.对三组不同材料充填后的牙齿的边缘密合度进行测量.结果 经秩和检验,三组充填体渗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36,P=0.035);A组渗漏平均长度(1.10±0.05)mm,B组渗漏平均长度(0.96±0.05)mm,C组渗漏平均长度(0.78±0.06)mm,C组渗漏深度较A组、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71,P=0.005).结论 松风加强型流动聚合体F03与牙体组织边缘密合度优于富士玻璃离子与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在治疗楔状缺损上更有优势.
作者:姚媚;陈勇;陆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临床输血的指导价值.方法 抽选山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术中需要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指标指导输血,对照组采用常规凝血指标指导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制品用量及术中、术后临床结局,并分析血栓弹力图相关参数(R、MA、Angle)与传统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55.3±21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45.8±2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0,P<0.05).观察组使用悬浮红细胞(4.25±1.07)U、血红蛋白(Hb)(2.32±1.08)g、血小板(PLT)(2.14±0.58)U、新鲜冰冻血浆(217.5±21.3)mL,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74、7.017、10.238、51.761,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R均为正相关(r=0.46、0.35,均P<0.05);纤维蛋白原(FIB)与MA为正相关(r=0.37,P<0.05);PLT与Angle角、MA均为正相关(r=0.51、0.71,均P<0.05).结论 与常规凝血项指标相比,通过血栓弹力图对需手术输血患者合理使用血液制品具有指导价值,可以降低输血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制中成药痔瘘宁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科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制痔瘘宁栓治疗,对照组采用肛泰栓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积分、肛缘水肿、便血等,以肛泰栓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总疗效分别为100.0%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5,P=0.019).痔瘘宁栓治疗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积分、肛缘水肿、尿储留、肛门坠胀积分、便血积分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痔瘘宁栓可以减少混合痔术后疼痛、便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未引起肛肠科医师足够重视的患者自觉感受如肛门坠胀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亚召;阮成伟;蒋华;张维凤;温鲁平;王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恶性结节21例(25个结节)和良性结节52例(76个结节)为研究对象.所有结节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 恶性组患者结节中边界清楚、形态规则、非低回声、无钙化或粗钙化、阻力指数(RI)值<0.70、血流信号0~Ⅰ级所占比例(32.0%、24.0%、12.0%、40.0%、32.0%、24.0%)均低于良性组(80.3%、51.3%、47.4%、97.4%、60.5%、51.3%)(χ2=20.245、5.682、9.928、44.228、6.153、5.682,P=0.000、0.017、0.002、0.000、0.013、0.017).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68.0%,特异性为75%,诊断准确性为73.2%.以超声弹性图分级≥Ⅲ级为恶性结节预测指标,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88.0%,特异性为69.7%,诊断准确性为74.3%.以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5.13为截断点,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2.1%,诊断准确性为88.1%.结论 超声弹性图分级和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5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MRI)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衢化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2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进行MRI检查[包括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DCE)],观察所有对象的检查结果 ,并以病理活检作为确诊金标准,对出现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做出评价.结果在该次研究中所选择的29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共有前列腺癌136例,其中外周前列腺癌84例,T2WI、DWI、DCE检出率均为100.00%,中央腺体前列腺癌52例,T2WI、DWI、DCE检出率分别为100.00%、98.08%、98.08%;29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共有前例腺炎162例,其中外周前列腺炎64例,T2WI、DWI、DCE检出率分别为98.44%、100.00%、96.88%,中央腺体前例腺炎98例,T2WI、DWI、DCE检出率分别为97.96%、100.00%、98.98%.结论 1.5T动态增强MRI能够准确的检出前列腺疾病,尤其是前列腺癌.
作者:郑勇明;王士维;章明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以颅内占位为首发表现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对以颅内占位为首发表现的1例49岁女性C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伴视物模糊,头颅CT提示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WBC)360.09×109/L,骨髓涂片示粒系占87.0%,原始粒细胞占13.5%,诊断为CML加速期.予以伊马替尼治疗后,本身疾病得到控制,颅内占位消失,长期无病生存.结论 针对不同患者,选择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也应个体化,针对存在颅内占位的CML,首选TKIs为达沙替尼,但该病例提示伊马替尼亦有临床疗效,可能与颅内的肿瘤细胞释放入外周或伊马替尼也可少量透过血脑屏障相关.在CML的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TKIs.
作者:马涛;袁凯锋;李晓明;吴鹏强;陈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疗效、知识掌握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内瘘成熟42例及1年内畅通36例、2年内畅通31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4例、32例、25例(χ2=3.16、3.47、3.51,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总体健康状况(85.93±7.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64±5.63)分,其他评分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6.81、7.39、5.34、6.27、7.21、6.45,匀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率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25、4.61、4.18、3.72、3.86、3.87、3.58、3.76、3.65、3.59、3.56、3.27、3.62、3.29、3.71,均P<0.05);观察组内瘘血流量不足1例,渗血3例,血肿2例,动脉瘤3例,血栓1例,内瘘狭窄2例,显著少于对照组血流量不足4例,渗血8例,血肿6例,动脉瘤5例,血栓4例,内瘘狭窄6例(χ2=3.27、4.15、3.36、3.14、4.21、4.06,均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保护效果,提高知识掌握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延长内瘘寿命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一;蔡红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生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海宁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45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25例,采用规范化生活管理)和对照组(226例,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及妊娠结局(包括畸形儿、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胎儿窘迫).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24、17.301、6.532、6.11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1%(χ2=7.837,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6%(χ2=6.898,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生活管理,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谈娟妹;祁玲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八珍汤合化积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八珍汤合化积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总缓解率为63.16%(2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8%(9/38)(χ2=12.050,P<0.05);观察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提高率为47.37%(18/38)、KPS评分稳定率为36.84%(14/38),高于对照组的提高率[26.32%(10/38)]和稳定率[31.58%(12/38)](χ2=6.39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8,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八珍汤合化积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于高平;宋春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0例纳入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化疗、常规化疗+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6.67%(23/30),对照组为50.00%(15/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4.59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χ2=4.356,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8、0.287、0.15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t=4.482、3.731、3.361,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898、5.945、9.309、5.679,均P<0.05).结论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化疗安全性,还可有效减轻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韩艳霞;黄菊;王宙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13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方式为中药灌肠联合微波,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以及SDS、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9.55±1.24)分、SDS评分为(29.23±2.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38±2.91)分、(39.83±2.58)分(t=20.262、26.28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患者满意率94.02%、71.65%,对照组分别为71.63%、64.17%(χ2=17.617、χ2=29.944,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SAS、SD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基于CT的3D骨盆骨折模型对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经Tile分型C型骨盆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钢板重建以及拉力螺钉行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CT片指导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骨盆骨折模型指导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情况,通过Matta标准评估复位质量.术后12个月复查X-ray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估骨盆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34、5.78、9.20,均P<0.01);观察组的Matta标准骨折复位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7%(χ2=4.46,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Majeed骨盆骨折评分优良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χ2=3.46,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T的3D骨盆骨折模型指导钢板重建及拉力螺钉行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改善Matta标准骨折复位满意度,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王辰果;陶初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收集23例重症毒蕈中毒患者,在一般疗法(洗胃、催吐、口服活性炭、导泻、阿托品、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等)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疗法:血液灌流,每次2 h,隔天1次;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串联应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时间(8~10)h/次.结果 23例患者中合并肝损伤22例(95.7%)、肾损伤7例(30.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3例(13.0%)、其它4例(17.4%).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22例,(3.6±0.4)次/例;床旁血液滤过19例,(2.9±0.5)次/例.转归:好转21例,死亡2例.结论 毒蕈中毒者应该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技术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政;姚红;盛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乳腺外科整修复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乳腺保乳手术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腺外科整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97.14%)、3年生存率(97.14%)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94,28%)、3年生存率(91.42%)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χ2=6.436,P=0.01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产生(8.57%)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χ2=4.928,P=0.026).结论 结合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乳腺外科修复术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玲燕;梁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51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血液透和营养支持,给予B组常规血液透析、营养支持与泼尼松免疫透析综合治疗,给予C组常规血液透析、营养支持与环孢菌素免疫透析综合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生化指标参数均明显优于A组[血尿氮素:A组(10.43±4.28)mmoL/L,B组(6.04±1.64)mmoL/L,C组(6.17±1.75)mmoL/L;血肌酐:A组(143.15±40.35)mg/24 h,B组(91.22±34.21)mg/24 h,C组(92.04±36.83)mg/24 h;尿β2微球蛋白水平:A组(0.37±0.13)mg/L,B组(0.21±0.23)mg/L,C组(0.25±0.07)m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A组(1.23±0.53)g/24 h,B组(0.34±0.26)g/24 h,C组(0.38±0.06)g/24 h](t=1.26、4.83、0.97、4.17、2.36、2.87、3.12、4.55,均P<0.05),且B、C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振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劈核与不劈核两种术式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5例(146眼)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75眼)行劈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照组65例(71眼)行不劈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比较观察两组术后的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1周两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8,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60、-0.743,均P>0.05).术后1周、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角膜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3±0.45)D比(1.52±0.49)D,(1.03±0.42)D比(1.18±0.44)D,t=2.442、2.108,均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8±2.32)min比(11.87±2.52)min,t=1.473,P>0.05].两组各发生后囊破裂1例,但均未发生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或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劈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比不劈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和角膜散光小等优点.因此,劈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郑君;叶凡;李婷;胡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46~6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30):对照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B组).B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两组于手术结束前10 min连接经静脉病人自检镇痛(PCIA)泵,持续镇痛48 h,维持视觉模拟(VAS)评分<4分,当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记录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苏醒及拔管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单位时间用量、镇痛补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中丙泊酚用量[(210±32)mg比(324±45)mg]、舒芬太尼用量[(31±3.6)μg比(42±3.8)μg]、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单位时间用量[(3.2±0.5)μg比(5.4±0.7)μg]明显减少(P<0.001);苏醒时间[(12±3)min比(20±5)min]及拔管时间[(15±4)min比(25±7)min]明显提前(P<0.001).术后24 h内镇痛补救率(13%比40%)和恶心(10%比33%)、呕吐(0%比10%)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改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
作者:沈莉莉;朱俊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