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衰宁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林淑华;柳咏梅

关键词:肾衰宁灌肠液, 灌肠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中药, 应用, 疗效, 保守疗法, 灌肠法
摘要:自1997年至今,应用中药肾衰宁灌肠液治疗肾功能不全,取得满意疗效,分析如下.目的:通过应用中药灌肠法治疗早、中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与传统的保守疗法相比较,来探讨肾衰宁的疗效.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临床应用102例次体会

    目的:探讨用膜滤过方式血浆置换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患者42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18~70岁,平均(49.66±23.46)岁,共进行了102次血浆置换.

    作者:叶有新;冯剑;王文娟;李华;胡卫民;谢丽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三种不同压迫工具止血的效果比较

    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进行穿刺,这种穿刺包括内瘘、动脉、股静脉等,在血液透析结束时需对这些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我中心自1998年4月~2001年2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三种不同材质、形状的压迫用具进行了26580次压迫止血并对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本杰;孙丽红;肖淑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管通(Gutron)对透析低血压的防治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按其特点分为透析中发作型低血压和慢性持续型低血压而慢性持续型低血压,常发生在多年透析患者.

    作者:李雨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滤过疗法治疗急性重症多脏器障碍综合征疗效观察

    各种疾病急性加重期均易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且比例有上升趋势,1999年7月份以来我院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技术对19例MODS患者进行抢救,抢救成功率57%,现将MODS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池艳春;杨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慢性血透患者6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2例.原发病慢性肾炎48例,糖尿病肾病10例,肾移植后失功3例,其它4例.年龄范围14~77岁(平均58±13岁).已行血透治疗0~15年.

    作者:吴建永;陈江华;张萍;袁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在急性中毒的应用

    我院于2000~2001年2月将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用于急性药物、毒物中毒11例的救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目的:观察HP、HD治疗急性中毒及中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探讨根据中毒原因选择血液净化的方式及HP的抗凝方法.

    作者:杨金峰;杨振华;孙莉;刘桂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定点穿刺形成假性挠动脉瘤用于血液透析的体会

    血液透析的通路大多数为动静脉内瘘,少数为股静脉或颈静脉插管.而患者因为造瘘失败或经济原因不愿插管,使血液透析不能进行.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直接穿刺假性挠动脉瘤的方法维持透析,共168例次,使用时间长达8个月.

    作者:肖艳;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透患者单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出现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的原因及治疗.临床资料:1例发生于透析后3年,2例发生于透析后1个月.年龄(68±7)岁.原发病为肾动脉硬化、糖尿病、肾小球肾炎.1例1个月内共抽胸水7 000 ml,2便在透析前已存在心脏扩大,心力衰竭.3例均有阵发性干咳伴胸闷.

    作者:刘翠红;肖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46例报告

    1998年7月以来,采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46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姚国乾;张帮华;姜南;肖琼;张亚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B超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在规律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如何准确估计血透患者的干体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来确定,其中常用的客观指标为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率.

    作者:刘俊;吴凤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AVHD/CVVHD治疗多脏器衰竭

    目的:临床观察CAVHD/CVVHD在多脏器衰竭及多种重症疾病抢救中心的治疗效果,确实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实用方法.资料与方法:12例患者均为多脏器衰竭,平均累及脏器3.6个.

    作者:袁峰;张培娜;张德珍;张富梅;张旭红;张俊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1997年kremey等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很大成度上克服了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缺点,从而衍生出多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急救医学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

    作者:胡立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药物中毒13例

    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是治疗药物中毒的两种常用方法.血液灌流疗法主要适用于可吸附的物质中毒;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物质中毒,以及重症毒物中毒.对于既有可吸附、又有高蛋白结合率的毒物中我们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骆一舟;杨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RRT在重症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重症肾功能衰竭多伴有低血压、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律紊乱等多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常规血液透析.而CRRT对血压和血流量的要求不高,容易施行.

    作者:彭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钠及超滤曲线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钠及超滤曲线联合应用的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影响,观察其能否降低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和透析中、后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透析失衡及其他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0例心肺功能较好的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所有的患者均给予低盐饮食(2g/d),限制透析间期增重1 kg/d.透析液、透析器、透析机、超滤量基本恒定和相同.

    作者:李玉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的肾功能与营养状态

    尿毒症患者早期透析一直被认为可预防营养状态的恶化,有利于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改善临床预后.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的透析充分性临床指导纲要(DOQI标准)建议当患者的肾脏每周尿素清除率(KT/V/W)低于2.0时,或标准化体重尿素氮的呈现率(nPNA)<0.8 g/kg/d时应开始透析支持治疗.而我国由于经济的关系,许多患者往往在急症状态下开始透析治疗,很难了解透析前残肾功能和营养状态,本文总结了我院2000年8月至2001年2月46例尿毒症患者透析前1~2周的测定的残肾功能与营养状态,初步探讨两者的关系.

    作者:张萍;陈江华;吴建永;黄洪锋;张晓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在血透中的应用及体会

    颈内静脉下路插管,颈内静脉中路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中心自1995年至2000年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芝;尹桂兰;潘健涛;刘永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并顽固性心衰

    目的: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CRF)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多数经单纯血液透析(HD)可好转,对少数顽固性心力衰竭,我们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作者:刘禧玲;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急慢性肝衰竭中应用

    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肝衰竭内科治疗几乎无效.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液滤过(HF)几种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脏功能起部分替代和辅助治疗作用,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报告如下.

    作者:赵显国;李素珍;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治疗挤压综合症致急性肾衰多脏器损伤1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25岁,在劳动中被铲车挤压双腿后,双下肢粉碎性骨折及血管,神经,肌肉严重损伤,2日后出现血尿,少尿,休克.化验:ALT 1 800 U/L,AST 2 233 U/L,LDH 3016/L,HBDH 1 920/L,CK2 000 U/L,BUN 30.9mmol/L,Cr 443μmol/L,K 5.9 mmol/L.出现临床多脏器损伤征象.

    作者:康乃新;杨剑明;王丽红;陈宝兰;郭永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委

主办: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