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及在高原地区的实施

姜菊娥;杨燕;于海涛

关键词:老年综合评估, 研究进展, 西藏高原
摘要: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本研究通过阐述老年综合评估的概念、对象、内容、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及研究进展,为在西藏地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提供经验,探寻适合西藏地区的老年综合评估模式。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剂量干扰素α-2b 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标准剂量干扰素α-2b 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住院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α-2b 治疗初始4周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中出现流感样症状39例,外周血血细胞一过性下降35例,消化道症状39例,皮肤过敏3例,精神神经系统症状2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均能顺利进行干扰素的治疗。结论对初次使用标准化剂量干扰素α-2b 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需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确保干扰素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姚惠芬;许银芳;苏瑞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及频谱形态异常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DV)血流参数及频谱形态异常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正常胎儿210例作为对照组。CHD 胎儿48例,按右心功能状态进行亚组分型,对 DV 血流频谱异常的,结合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8例 CHD 胎儿中,18例为左心系统发育异常,30例为右心系统发育异常;右心功能状态改变分别为:右心前负荷增加15例,右心后负荷增加25例,右心功能改变不明显8例,DV 血流频谱及参数有异常。结论DV 频谱及血流参数异常,高度提示 CHD 发生,尤其是胎儿右心系统发育异常,可作为早期筛查胎儿 CHD 的指标。

    作者:任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 CT 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及门静脉血管成像对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 CTPV 患者 CT 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 CTPV 患者中,门静脉阻塞周围均可见细小、扩张的门-门侧支血管影;25例出现胃食管静脉曲张;8例出现肝脏异常血流灌注;9例出现胆管周围静脉丛、胆囊静脉扩张,管壁增厚伴胆道梗阻、扩张。结论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及门静脉血管成像可准确评价 CTPV 阻塞情况、侧支血管及并发症,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友良;张传好;刘德新;张清理;朱来军;冯庆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药物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米非司酮组(25例)和孕三烯酮组(25例),对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不服用药物,米非司酮组患者在术后加服米非司酮治疗,孕三烯酮组患者在术后加服孕三烯酮治疗。所有患者连续服用6个月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疗效、妊娠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比较,米非司酮组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 <0.05),孕三烯酮组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米非司酮组12.0%,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P <0.05);所有患者中合并不孕症患者共计17例,经过治疗后共发生妊娠8例,其中米非司酮组患者的累积妊娠率66.7%,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 <0.05)。结论单纯使用腹腔镜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效果不太理想,但术后通过服用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同时能够增加妊娠率和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协办单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率震荡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方法选择80例 CHF 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非 CHF 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评估心功能及检查动态心电图(Holter)、心脏超声。观察指标:HRT参数: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CHF 患者 TS 与 LVEF 呈正相关(r =0.881,P <0.01),与 LVEDD 呈负相关(r =-0.655, P <0.01);TO 与 LVEF 呈负相关(r =-0.906,P <0.01),与 LVEDD 呈正相关(r =0.682,P <0.01)。CHF 患者 LVEDD 越大,LVEF 越低,则 TS 越低,TO 越高,心衰程度越重。结论HRT 与左室收缩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可用于评估 CHF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

    作者:胡安义;程林;梅尚文;胡曙阳;杨章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人额叶挫裂伤病情进展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额叶挫裂伤病情进展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额叶挫裂伤患者235例(其中老年人额叶挫裂伤118例)的临床资料。118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并动态复查脑 CT。病情进展患者常规行冠状入路、单额或者双额骨瓣行挫伤脑组织清除术;病情未进展患者继续行常规保守治疗方案。选取患者合并高血压、口服阿司匹林、合并糖尿病、对冲伤、库欣反应、侧裂池是否存在及合并硬膜下血肿共7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组118例患者,其中68例(57.6%)患者治疗中出现病情进展,50例(42.4%)患者病情未进展。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口服阿司匹林(P =0.006)、侧裂池是否存在(P =0.001)、库兴反应(P =0.025)为老年人额叶挫裂伤病情进展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老年额叶挫裂伤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侧裂池是否存在、是否存在库欣反应这3个因素,是病情进展恶化的危险因素。如果出现以上一个或者多个危险因素后临床需要密切观察,谨防病情进展恶化。

    作者:周世聪;贾强;周贤文;王宗宝;潘增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电图定位法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EKG)定位法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确定送管长度的指导作用及术中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32例,置管时采取 EKG 数据,术后行 X 线胸片或胸部透视给予验证,判断 EKG 定位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一次性置管到位率。结果32例肿瘤患者中30例患者出现特征性 P 波,经 X 线胸片或胸透证实在上腔静脉或与右心房连接处,1例置入右心房,1例无 P 波在锁骨下静脉打折经调管后证实进入上腔静脉。结论EKG 定位法在深静脉置管导管尖端定位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张厚芳;沈颂伟;徐敏;岳军;沙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部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DA)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126例 GDA 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部推拿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各63例。两组治疗15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SAS)评分、5-羟色胺(5-HT)水平及总体治疗效果等级。结果治疗后两组身体性焦虑评分、精神性焦虑评分、SAS 总分、HAMA 评分、5-HT 水平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推拿组:(9.44±3.12)分、(12.04±3.97)分、(53.16±6.25)分、(37.49±10.08)分、(315.26±25.33)ng/mL;西药组:(9.15±3.59)分、(12.71±4.55)分、(54.69±5.19)分、(36.35±10.14)分、(314.22±31.2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 t 值分别为:11.839、12.037、38.769、12.696、37.010,P 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西药组 t 值分别为:9.638、12.056、43.947、13.459、29.997,P 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但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t 值分别为:0.484、0.629、-0.881,P 值分别为:0.629、0.380、0.138;西药组 t 值分别为:-0.778、0.577、1.907,P 值分别为:0.438、0.565、0.000)。腹部推拿组和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P =0.697)。结论腹部推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手段,可能与机体的5-HT 水平的降低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宏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60)和观察组(n =60)。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8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 T 淋巴细胞亚群(CD +4、CD +8、CD +4/CD +8)、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8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T 淋巴细胞亚群 CD +4[(43.5±6.6)%比(40.9±6.2)%]、CD +4/CD +8[(1.72±0.38)比(1.38±0.45)]明显升高,CD +8[(26.2±3.7)%比(30.1±5.0)%]明显下降,粪便中乳酸杆菌[(7.5±1.3)比(5.8±1.2)lonN /g 湿便]、双歧杆菌[(8.3±1.1)比(6.6±1.4)LonN /g 湿便]含量明显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22,P <0.05;t =4.47、4.86、7.44、7.40,均P <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滕承志;罗玲玲;张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婴儿巨大鳃裂囊肿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婴儿巨大鳃裂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巨大鳃裂囊肿婴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CT 检查。17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采用颈外大 L 弧形切口。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呼吸困难,CT 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术后颈部皮瓣未出现坏死,随访半年至6年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婴儿巨大鳃裂囊肿主要表现为吸入性呼吸困难;其诊断应主要依据 CT 检查;颈外大 L 弧型切口有利于充分暴露术野且皮瓣不易坏死。

    作者:上官翰京;骆献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及在高原地区的实施

    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本研究通过阐述老年综合评估的概念、对象、内容、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及研究进展,为在西藏地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提供经验,探寻适合西藏地区的老年综合评估模式。

    作者:姜菊娥;杨燕;于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清和母乳中硒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作用。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5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和50例健康产妇血清和母乳中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GDM产妇血清硒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28,P <0.05);GDM产妇母乳硒水平低于健康产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14,P >0.05)。结论GDM产妇硒缺乏状态持续存在于产后,并没有随着妊娠的终止而恢复。GDM产妇母乳中并不存在相应的硒含量过低或者过高会造成儿童生长发育不良或肥胖等问题。鼓励母乳喂养,增加摄入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必要时适当补充硒制剂,可能有效预防和延迟 GDM患者产后2型糖尿病发生。

    作者:成怡敏;滕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食管癌患者血清 IL-6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 IL-6对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通过对35例食管鳞癌患者(观察组)和35例健康对照组同时进行了血清 IL-6水平检测,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 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66±2.30)ng/L 比(17.72±3.62)ng/L](t =11.63,P <0.01);观察组手术前、后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6±2.30)ng/L 比(23.62±3.27)ng/L](t =5.12,P <0.01);观察组术前 IL-6水平与分期相关(χ2=11.15,P <0.01)。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 IL-6水平变化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是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冉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胶黄芪口服液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产后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胶黄芪口服液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产后贫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后缺铁性贫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200 mg,连用3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阿胶黄芪口服液,每天2次,每次10 mL,连用30 d,治疗前后抽血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RBC、Hb、HCT、SF 分别为(2.14±0.74)×1012/L 和(3.32±1.15)×1012/L,(97.85±22.44)g/L 和(109.72±18.54)g/L,(36.42±8.39)%和(41.10±7.38)%,(22.26±1.76)mg/L 和(32.2±2.1)mg/L,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 =3.065和5.614,3.411和3.961,3.317和5.062,6.448和9.332,均 P <0.05),TIBC 为(70.82±13.23)μmol/L 和(62.41±13.37)μmol/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 =4.607和7.302,均 P <0.01),观察组治疗后 RBC、Hb、HCT、SF 明显高于对照,TIBC 明显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826、3.733、3.395、4.776、3.524,均 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1,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为6%(3/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 >0.05)。结论阿胶黄芪口服液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产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骨髓红系造血,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感染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干预对感染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 ICU 的住院感染后危重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 d,记录患者胃肠功能评分、肠鸣音计数、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肠功能评分、肠鸣音计数、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132、0.201、0.329、0.190,均 P >0.05)。治疗后3、7 d,两组胃肠功能评分[(1.56±0.49)分比(1.32±0.45)分,(1.27±0.44)分比(1.02±0.42)分];肠鸣音计数[(1.58±0.76)次/min 比(2.27±0.75)次/min,(2.15±0.91)次/min 比(3.11±0.97)次/min];APACHEⅡ评分[(19.61±4.02)分比(17.50±4.37)分,(17.69±3.94)分比(15.24±3.82)分];血乳酸浓度[(2.94±0.88)mmol/L 比(2.45±0.75)mmol/L,(2.51±0.59)mmol/L 比(2.20±0.55)mmol/L],治疗组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072、t7=2.361;t3=3.712、t7=4.146;t3=2.041、t7=2.565;t3=2.434、t7=2.208,均 P <0.05)。结论早期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可对感染后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保护,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张宏伟;魏立友;赵刚;刘淑正;杨雅静;张振宇;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潮热的治疗效果24例报告

    目的:提供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新资料。方法对24例乳腺癌患者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记录患者临床征象,潮热发作记录和填写症状问卷调查,对每例患者随访至少2个月,主要关注患者潮热发作频率和潮热评分的变化,使用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乳腺癌患者的潮热发作次数和评分均有所下降,6周后下降分别达到46%和49%。21例患者观察到霍纳氏综合征。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控制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有效。

    作者:刘殿臣;蔡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在口腔念珠菌感染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8例念珠菌感染患者,按照所选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将88例患者均分至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治疗组与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口腔疼痛改善情况、口腔黏膜萎缩情况、牙齿红肿出血情况、镜检阳性率、菌落数情况以及患者口腔的红斑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3,P =0.019);对比两组黏膜萎缩及红斑评分发现,治疗组治疗后黏膜萎缩及红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142,P =0.033;t =6.554,P =0.044);治疗组治疗后菌落数及镜检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6,P =0.019;χ2=6.994,P =0.031)。结论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症中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减缓患者口腔的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基层医药》关于投稿等事宜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100A4及生存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A4及生存素(Survivin)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3例甲状腺癌组织和2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 VEGF、S100A4及 Survivin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S100A4、Survivin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93%、86.30%、79.45%,正常甲状腺组织中 VEGF、S100A4、Survivin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7.14%、14.29%,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08、55.28、36.26,均 P =0.000);VEGF、S100A4、Survivin 在有包膜浸润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37%、97.74%、97.74%,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30%、94.60%、97.30%,较无包膜浸润组(分别为71.43%、77.14%、62.86%)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72.22%、77.78%、61.11%)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96、4.37、14.63、9.58、4.77、11.34,均 P <0.05);三者的阳性表达率随甲状腺癌的组织学恶性度增高而增高。结论VEGF、S100A4及 Survivin 与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高度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诊断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丽霞;兰竞丽;胡兆鹏;许湘萍;肖娜;荣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