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2011-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杨琛;张洁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了解2011-2013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甘肃省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甘肃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1起,其中以传染病事件和突发中毒事件为主,分别占事件总数的90.95%和8.60%,4~6月份和10~12月份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季节,学校是突发事件的易发场所,发生数量占事件总数的90.95%.结论 为有效地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做好常规接种和流动人口的查漏补种工作,并做好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潍坊社区2 941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本辖区老年人健康情况,找出主要健康问题,分析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家庭责任制下的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区卫生局规定的项目设定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自愿参加体检的老年人有权选择具体的体检项目.全科医生负责健康评估及健康宣教.结果 2 941名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发现血压升高者比例达49.54%,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占61.36%,无高血压病史者占38.64%;空腹血糖升高者比例达16.83%,其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占54.95%,无糖尿病史者占45.05%;血脂升高者比例达15.30%,其中既往有高脂血症者占52.67%,既往无高脂血症者占47.33%.结论 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者较多,在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模式下,全科医生不仅需要提高已有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潜在疾病的预防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全科团队的网底作用.

    作者:成园;戴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

    目的 探讨骨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骨外科手术患者631例,术后出现下肢DVT患者7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下肢DVT患者552例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患者性别、年龄、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诊治措施等与下肢DVT等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防策略.结果 休克、术中使用止血带、合并慢性病、应用呼吸机及多发骨折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28.47% (39/137)、15.87%(33/208)、17.16%(29/169)、19.05%(28/147)和16.58%(31/187),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年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58.32±6.11)岁、(162.74±14.36) min、(74.23±9.44)h和(11.58±3.17)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外科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疾病严重程度、术中是否应用止血带、合并慢性病及骨折部位等相关.加强患者术后下肢DVT评估,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预防和避免下肢DVT的发生.

    作者:贾秀眉;兰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海拉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健康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共同服务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为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整合的平台.文章阐述了海拉尔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社区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离职意向研究

    目的 调查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离职意向,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对704名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结果 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离职意向率是35.1%.学历(P=0.008)、收入满意度(P=0.004)、个人发展空间(P=0.009)、管理者决策能力(P=0.03)、职业环境(P=0.041)和卫生人员配备(P=0.002)6个因素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离职意向有影响.结论 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村基层医务人员从业发展的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徐丽;汪俊华;黄文湧;杨敬源;蒋芝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功能分析

    目的 分析上海市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为健全区域功能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服务架构、实践探索、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对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状况进行阐述,并采用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量数据分析2010-2013年相关数据.结果 4年以来该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档案、慢性病监测、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及评估和人群保健及综合干预等内容,期间组建医务人员的多学科服务团队,强化了重点项目人力资源倾斜配布,建立并完善“多元化”衔接支撑和“精细化”分类服务工作机制.结论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后应继续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设置,加大公共卫生多学科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作者:李伦;陈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行业群体烟草危害认知状况及禁烟立法态度舆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行业群体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创建“无烟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623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无偿献血者开展禁烟舆情调查.结果 有4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焦油能减少吸烟危害,有53.93%的调查对象赞同在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基础上加入警示图片,只有32.5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二手烟危害性;献血者对烟草正确认识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82.18%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和支持国家层面立法,有71.91%和82.35%同意在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有50.08%认为在公共场所内实行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同时有55.38%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参与劝阻吸烟,有19.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所在单位创建“无烟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较献血者在禁烟行为方面持否定态度的多.结论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广大民众烟草危害认知力度,并提高其法律意识.

    作者:谢小华;林立新;蓝新;陈清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慢性病现状调查及防治措施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等现状,探讨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现场集中和入户调查方式对抽中的家庭所有成员进行询问式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被调查的≥15岁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56.60%,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9.25%和37.36%,60岁及以上年龄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68.82%,慢性病位居前5位依次是高血压(17.55%)、高血脂(6.79%)、糖尿病(6.60%)、骨质增生(5.66%)和冠心病(2.83%);两周患病率为38.30%,病种位居前5位是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骨质增生和脊柱关节疾病.48.17%的居民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以退休后的女性老年人为主,15岁及以上人群BMI平均为23.95 kg/m2,超重率为35.16%,肥胖率为11.18%;对自己生活满意度为58.33%.结论 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食盐、食油等健康知晓率低,女性重度肥胖率及慢性病总患病率高.社区工作重点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增生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促进和及早干预.

    作者:刘兰梅;李永新;蒋玉欢;王传学;钟小菲;李宝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甘肃省2011-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甘肃省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甘肃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1起,其中以传染病事件和突发中毒事件为主,分别占事件总数的90.95%和8.60%,4~6月份和10~12月份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季节,学校是突发事件的易发场所,发生数量占事件总数的90.95%.结论 为有效地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做好常规接种和流动人口的查漏补种工作,并做好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杨琛;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定量论证我国疾病防制机构投入机制

    运用1986-2010年全国疾病防制机构数据论证发现,2003年开始财政投入没有缺口,但2008年又重新出现明显缺口,尽管2008年之后缺口逐年减少,至2010年仍有数十万元的缺口.从有偿服务支出占疾病防制机构业务支出的比重变化来看,2003年之前全国疾控机构服务重点逐渐往有偿服务上转移,2003年之后重点则往无偿服务上转移.在扣除物价因素后,2002年之前的有偿服务膨胀责任主要归因于财政投入不足,由于财政投入基本没有缺口的原因,2002-2005年责任基本全在机构自身,2008-2009年基本全是财政因素影响,2010年则又以自身因素为主(58.9%~62.8%).

    作者:孙梅;苌凤水;李程跃;屈卫东;马家奇;魏益民;林尚立;吕军;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就医意向及选择中医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就医选择意向及选择中医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抽取广州市越秀区15~69岁常住居民2008人,运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越秀区居民中选择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和无所谓的比例分别为38.7%、29.6%、22.0%和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较低(OR=1.709、2.227)、个人养生兴趣较大(OR=1.530、2.457)、接受过中医服务(OR=1.565)和中医基础知识水平较高(OR=1.469)者,就医时选择中医服务的比例较高.结论 中医服务已在居民中有相当的接受度,应该在居民中普及正确的中医知识和日常保健常识,提高居民对中医的兴趣.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

    作者:江汀;许斌;伍彪;何斯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乡镇卫生院在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后的运行效果,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该市抽取3个区,共13家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这些乡镇卫生院进行机构问卷调查.结果 乌鲁木齐市乡镇卫生院在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其中突出,也是根本的是卫生人力资源问题.卫生人员老龄化加快,学历层次较低,待遇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结论 建议从定向培养卫生人员、加强卫生人员培训和提高卫生人员待遇等方面提升卫生人才队伍质量.

    作者:刘瑞;耿直;赵翠芳;欧阳静;姚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的新旧三种国标方法差异探讨

    近年来,随着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也在短短的两年间更改了多个标准.新的检测方法、与国际接轨的检测技术正逐渐进入我国的国标行列,其中大肠菌群测定从原理方法、试剂材料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动,结果的表示方式也与2003版的标准大相径庭.目前,我国有很多卫生标准还沿用旧标准单位的表达方式,在2008版的新标准颁布后不久,国家卫生部于2009年发出第16号文件明确声明,指标以MPN/100 mL(g)为单位的,仍然按照2003版标准进行测定.

    作者:薛华;姜利;田洪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支持系统干预治疗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支持系统对某高校教工常规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自愿接受支持系统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均测量血压,空腹采血测定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记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支持系统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持系统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芹;詹静;刘丽娜;杨诗妍;王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管理在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兰州石化离退休中心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关于骨质疏松健康认知和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和骨密度值等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经过6个月健康管理,中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形成有了明显提高,健康干预前后血钙、血磷、AKP和骨密度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信心,促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从而使病情得以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志强;李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山区少数民族家庭健康调查

    采用自编问卷和深度访谈方法,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山区少数民族家庭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发现临夏少数民族山区地广人稀,村卫生室基本药品配送不及时,断货缺货时常发生,部分村卫生室已不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胆囊炎、慢性胃炎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妇女对妇科检查存在种种错误认识等.建议加强对药品配送单位考核、加强妇女健康教育、推广民族医和中医药适用技术等.

    作者:钟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综合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本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随访指导等.研究组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管理前、管理1年后,随访检测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情况.结果 社区综合管理1年后,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1c、TG和TC均较管理前降低(P<0.05),HDL-C较管理前升高(P<0.05),管理前后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1年后,FPG、2 hPG和HbA1c较管理前降低(P<0.05),但管理前后TG、TC、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前后FPG、2 hPG、HbA1c、TG和TC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前后HDL-C、LDL-C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重要作用.此外,患者在降低血脂(尤其是TG)方面也能获得良好收益,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黄汉菊;郑继红;费国华;黄佩华;王琳;谢选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襄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转现状调查

    襄阳市自2005年开始,由水利部门主导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 400余处,解决了219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为了解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转情况,笔者于2013年对本市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邓万霞;张金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白银地区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年龄、季节及细菌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1)对白银地区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细菌病原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主要细菌种类、分布特征、感染特点及流行的优势菌株.(2)探讨儿童CAP不同年龄、季节的流行规律.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8月间,将≤5岁的CAP住院患儿1 300例,划分为1~2月、>2月~1岁、>1~2岁及>2~5岁4个年龄段,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了解CAP的发病特点,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深部痰标本培养了解主要细菌种类、分布特征.结果 1 300例CAP患儿中,1 126例采集到了深部痰标本,采样率为86.62%,细菌培养阳性标本440例,阳性率达39.08%.CAP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发病率及革兰阳性(G+)、菌株革兰阴性(G-)菌株构成比例不同.结论 白银地区5岁以下儿童CAP发病特点是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在冬春季节发病率均高;深部吸痰培养分离菌株中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较革兰氏阳性球菌发病率高;不同年龄段的优势菌不同.

    作者:张兰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孕前保健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为进一步改善母婴健康,自20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孕前保健的新理念,并随之开展了一系列实践.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孕前保健服务的发展,启动实施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相关项目.本文从政府重视、服务对象、内容、提供主体、提供时机和筹资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匈牙利、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孕前保健的主要经验和特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孕前保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作者:姚楠;王芳;薛婉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上海市川沙地区不同性质学校小学生零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性质学校小学生零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的零食消费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川沙地区3所小学,其中民办小学(民工子弟学校)1所,公办小学2所,在每所小学三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共抽取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质学校小学生的零食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公办1小“限量食用”题平均知晓率为68.68%,公办2小为44.39%,明显高于民办小学的37.77%,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公办1小“健康有营养”题平均知晓率为63.61%,公办2小为73.15%,明显高于民办小学的47.10%,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公办1小“适量食用”题平均知晓率为63.16%,公办2小为58.43%,明显高于民办小学的32.97%,差异有显著性(P<0.001).做作业、看电视、使用电脑/上网时和睡前半小时内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学生都存在不合理的吃零食习惯.结论 公办小学、民办小学学生零食知识掌握均不足,尤其以民办小学学生更为突出,公办小学、民办小学学生都存在不合理吃零食习惯.今后应针对不同性质学校的小学生开展零食知识教育,纠正小学生的不良零食消费习惯.

    作者:陈秀丽;蔡凤珠;邵爱华;兰莹莹;康健;胡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