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并发吸入性肺炎532例临床分析

董晨光;王春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 肺炎, 吸入性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32例脑血管病并发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病例532例,合格病例有488例,治愈198例,好转174例,死亡67例,放弃治疗49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为主;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脑血管病并发吸入性肺炎临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病死率较高,应以综合治疗为主,适时行鼻饲饮食,同时应根据病原学进行有效抗菌治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联合苏芬太尼在清醒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苏芬太尼麻醉诱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预测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的择期外科手术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前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苏芬太尼麻醉诱导,后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苏芬太尼麻醉诱导。详细观察和记录麻醉前、插管前和插管成功即刻Ramsay评分,插管舒适度评分,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情况和气管插管期间循环系统反应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术后24 h患者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 Ramsay评分:研究组T1(3.6±0.8)分、T2(3.4±0.7)分,与对照组的T1(3.1±0.6)分、T2(2.2±0.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10.08,均P<0.05);气管插管时间:研究组(6.2±2.6)min与对照组(11.3±3.4)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P<0.05);插管适度评分:研究组0分13例,1分16例,2分1例,与对照组的5例、8例和1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4.44、20.23,均P<0.05);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研究组70.0%(21/30),与对照组的40%(12/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高血压10.0%(3/30)、心动过速20.0%(6/30)和低氧血症6.7%(2/30),与对照组的46.7%(14/30)、50.0%(15/30)和26.7%(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2、5.934、4.32,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苏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时能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具有镇静和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杨可;张三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肾癌螺旋CT的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肾癌螺旋CT的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56例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图像特征,并对误诊患者的原因予以总结。结果螺旋CT扫描影像表现正确诊断52例,全部经术后病理证实,正确诊断率为92.9%(52/56),2例误诊为错构瘤、2例被误诊为复杂肾囊肿。结论螺旋CT在小肾癌的定性和定位的临床诊断及鉴别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提高小肾癌的检出率,是小肾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可靠的方法。

    作者:朱永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外科护理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及危机管理的实施价值

    目的:调查脑外科护理危险因素认知情况及探讨危机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脑外科3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依据管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给予对照组人员常规管理,给予观察组人员常规管理基础上的危机管理。结果观察组人员对护理质量、病房管理和制度、患者病情、储备人力资源管理、护患关系、医疗费用、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认知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人员赢得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3.3%(14/15)明显比对照组的60%(9/15)高(P<0.05)。结论脑外科护理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护理人员服务不当,其次为管理不当和患者因素。危机管理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春巧;刘莲珠;叶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应与剂量、血药浓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63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喹硫平片治疗8周,根据疗效和耐受性调整剂量。治疗4、8周末分析患者的血药浓度、疗效及副作用。结果4周喹硫平血药浓度与年龄(r=0.297)、病程(P=0.315)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r=-0.297)呈负相关;8周血药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318)。4周喹硫平血药浓度与4周剂量存在正相关(r=0.429);8周喹硫平血药浓度与8周剂量存在正相关(r=0.292)。喹硫平血药浓度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无明显相关(P>0.05)。喹硫平治疗4、8周时的副作用与4周血药浓度存在正相关。结论喹硫平可有效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剂量和副作用与血药浓度存在相关性。喹硫平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无明显关联。

    作者:龚坚;宋伟明;杜香菊;王玉成;刘灵江;刘会国;吴柳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T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 CT血管造影(CTA )检查,采用 CT多种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获得CTA图像,其中有41例存在下肢动脉病变;40例为双侧,39例为双侧或单侧均有严重狭窄或闭塞;25例存在明显的侧支循环。下肢动脉各个节段CTA与DSA比较两者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87),阳性预测值92.5%,阴性预测值98.6%。延迟扫描后,CTA对足动脉血管支数显影增多,结果与DSA检查一致。结论 CTA能准确评估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可作为该病变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高艳;陈连红;王甲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感觉神经元病六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感觉神经元病的临床、生化、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长海医院6例诊断为感觉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生化、电生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平均61岁;男女比例为51;入院时大都表现为四肢深、浅感觉减退及感觉性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神经电生理表现为广泛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减低或消失。可有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结论对伴有深、浅感觉受累,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广泛性减低或消失的患者应考虑该病可能。

    作者:高睿;管阳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本期广告目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χ2=9.78,P<0.05);观察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时NIHSS评分分别为(10.85±1.22)分和(6.03±0.78)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t=6.18、6.62,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时Barthel指数分别为(49.56±4.68)分和(67.43±4.75)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6.63、7.00,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孟凡振;鲁晓燕;李圣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按揉合谷穴联合隔盐灸防治化疗致胃肠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按揉合谷穴联合隔盐灸防治化疗致胃肠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化疗前两组均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进行止吐治疗,观察组配合按揉合谷穴和隔盐灸,观察两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5)。结论按揉合谷穴联合隔盐灸防治化疗致胃肠反应的效果显著。

    作者:朱红喆;项冬仙;张和琴;秦冬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发病后12 h内行急诊P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6 h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功能、血小板抑制率,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事件(MAC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术后36h 的 CK -MB 水平(56.5±8.3)U/L、血小板抑制率(45.9±6.4)mm,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的(74.3±9.6)U/L 与(35.6±7.3)mm、(P=0.043、0.038),在6个月的随访中,替格瑞洛组心绞痛发生率(1.7%)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6.7%)(P=0.04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 患者急诊PCI中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较氯吡格雷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减少MACCE,改善预后。

    作者:毛幼林;黄琼;陈俭;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抗脑抗体水平变化及亚低温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抗脑抗体水平的变化以及亚低温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Ⅰ组(n=60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为Ⅱ组(n=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Ⅰ组分为A组(n=30例)和B组(n=30例),A组给予亚低温治疗,B组给予常温治疗,应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中抗脑抗体水平,采用多普勒观察A组和B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并观察A组和B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结果 Ⅰ组血清抗脑抗体水平为(0.59±0.02)U/mL,显著高于Ⅱ组的(0.38±0.01)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192,P=0.029);治疗后 A 组血清抗脑抗体水平为(1.58±0.03)U/mL,显著低于B组的(1.82±0.04)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2,P=0.019);治疗后A组平均血流速度、脉搏指数以及GCS评分分别为(54.20±0.23)cm/s、(0.51±0.02)、(10.03±1.03)分,均显著优于B组的(40.03±0.04)cm/s、(0.72±0.02)、(8.12±0.0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2、10.041、9.189,P=0.021、0.018、0.02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水平会显著升高,亚低温治疗能降低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水平,增加脑血流量。

    作者:赵诚;杜贵胜;张本超;王明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条形码在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条形码管理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要求制定眼科白内障手术器械的管理流程,对2856台白内障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环节使用条形码技术进行管理,总结应用效果。通过模拟实验组有31件和对照组有21件灭菌白内障器械包不合格进行追溯,实验组使用条形码管理系统进行追溯,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追溯,统计两组器械质量追溯花费时间并比较差异。结果 2856台白内障手术的器械包都应用条形码管理系统进行了管理,整个器械使用流程直接、简单、易操作,工作效率提高。实验组白内障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时间(2.12±0.62)min,短于对照组的(34.78±13.51)min,两组追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P<0.1)。结论白内障手术中实施器械质量条形码系统管理,完善了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机制,提高了眼科白内障手术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器械质量的追溯时间,为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追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潘雪萍;杨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不同腋下负压球容量对皮下积液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下负压球容量大小与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将8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两组,A组术后腋下负压球容量200 mL,B组术后腋下负压球容量400 mL,均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结果 A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7.91%,皮瓣坏死率为2.33%,置管时间为(25.00±2.59)d;B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11%,皮瓣坏死率为0,置管时间为(12.00±2.34)d;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下负压球容量不宜过小,至少要大于每日大引流量,如负压球容量过小,在术后早期起不到引流通畅的目的,容易导致皮瓣无法完全贴合创面,延长拔管时间,易致皮下积液。

    作者:劳玲玲;黄小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年组(<60岁),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2周检测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水平,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老年组和青年组CD3[(51.87±2.56)%,(58.98±3.87)%]、CD4[(35.01±5.12)%,(42.12±3.54)%]、CD4/CD8[(0.89±0.49)%,(1.08±0.8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69.38±8.54)%、CD4(48.21±3.45)%、CD4/CD8(1.87±0.85)%(t=10.586、5.998、10.087、6.093、5.170、3.236,均 P<0.05),老年组和青年组 CD8[(32.68± 3.64)%、(30.24±2.4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6.10±2.89)%]水平(t=6.777、5.531,均P<0.05);老年组患者的CD3与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青年组患者(t=8.472、6.394、3.059,均P<0.05),老年组CD8水平高于青年组患者(t=3.114,P<0.05);化疗2个周期后老年组与青年组患者的CD3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t=10.233、16.847,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化疗后CD4水平低于青年组患者(t=7.130,P<0.05),两组化疗后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的CD3水平明显高于Ⅲ~Ⅳ患者(t=1.584、1.721,均P<0.05),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辅助针对性的免疫治疗,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临床分期调整患者化疗药物剂量。

    作者:李全奎;徐梅;傅新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抬高手术床背板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抬高手术床背板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妇科择期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58例,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头低臀高30°截石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摇高手术床背板30°,分别记录麻醉插管后5 min眼内压(T0)、气腹并改变体位后30 min(T1)、60 min(T2)、气腹结束后10 min(T3)和麻醉拔管后10 min(T4)时的眼内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手术野的暴露情况、眼内压和术后眼部不适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后5 min眼内压分别为(16.23±2.16)mmHg和(16.21±2.1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和T2时眼内压分别为(18.06±2.15)mmHg和(19.60±2.16)mmHg,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手术野暴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部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抬高手术床背板能降低患者眼内压,并减少术后眼部不适的发生。

    作者:李晓芬;樊理华;韩蔚;应秀华;郑红枫;吴伯乐;徐巧敏;曾凤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液标本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输血过程中出现抽取血型标本与患者血型不符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与研究郑州市20所医院输血科2008-2012年间发生的抽取血型与患者所需血型不相符的事例,分析输血错误的原因。结果血液标本不符49.6%,取血和输注错误31.2%,仅输注错误15.2%,干细胞移植后血型改变4.0%,导致血液标本错误的原因主要有血液中心或者血站提供的血液与标识血型不符16.13%、用血申请单填写错误20.97%、检验血型错6.45%、血液标本取错29.03%、血液标本标签贴错27.42%。结论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坚决杜绝血液标本错误的发生。

    作者:韦良枝;郭俊芳;李楠;司亚东;杨莹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肺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分为对照组和CRRT组。对两组IL-1β、IL-6、TNF-α水平、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变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发生率及入住 ICU 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CRRT组比较,对照组第1天IL-6水平均明显升高(t=2.265,P<0.05);与CRRT组比较,对照组第3天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t=2.305、2.471、2.293,均P<0.05);与CRRT组比较,对照组第3天氧合指数均明显降低(t=2.386,P<0.05)。与对照组比较,CRRT组ALI/ARDS发生率、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CRRT治疗SAP患者能通过清除重症胰腺炎患者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降低SAP患者ALI/ARDS发生率及升高氧合指数,使重症胰腺炎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效益。

    作者:谢敏丹;陈海丽;林肖琴;张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等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现已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以上[1-3]。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分泌相对或者绝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生理学基础和显著特征,继而引起体内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产生紊乱的一类全身代谢性疾病。为深入探讨T2 DM的病因、病机及药物治疗,理想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糖尿病研究的重要途径。因大鼠操作成本较低、便于饲养,被大量用于建立糖尿病模型。目前,糖尿病鼠模型主要有三种:自发性模型、实验性诱发模型以及转基因模型等,本文对当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魏良兵;单莉;宋俊梅;庄星星;高家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气养阴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铁蛋白及胰岛功能指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基础西药治疗同时加用中药芪麦汤煎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观察铁蛋白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加用中药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清铁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主要观察在基础西药治疗同时加用芪麦汤煎剂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FPG (8.3±1.3)mmol/L 及 SF(208.70±110.62)ng/mL 明显降低,FINS(8.54±4.28)uIU/mL、FCP(2.43± 1.24)ng/mL及HOMA2-%B(3.97±0.41)明显升高;SF与BMI、HbA1c、FPG、FINS、FCP及HOMA2-IR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基础西药治疗联合中医辩证施治能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及铁蛋白。

    作者:李唯佳;陈雄威;田云龙;葛星;楼南方;丁丽清;嵇兴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以护士为主体服务模式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体、麻醉科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指导的服务模式(NBAS-APS)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规范干预中的成效。方法390例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按队列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服务模式规范化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睡眠时间和镇痛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大值(VAS max)、围手术期疼痛VAS评分均值(VASmean)及疼痛VAS评分大于3分持续时间(PVAS>3)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1 d、术日、术后24~72 h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镇痛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32.80%(χ2=609.88,P<0.01)。结论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明显提高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有效性及满意度。

    作者:崔立敏;苏全志;张玉香;马风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