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邱坚进

关键词:健康教育, 艾滋病, 母婴传播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各个环节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探索适合育龄妇女特点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婚前检查的女青年、产前检查孕妇和在江门市社区婚育学校学习的新婚妇女共计8 430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无论何种文化程度或何种职业育龄妇女,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显著升高(P<0.005).结论 利用妇幼保健机构的各个工作环节,对育龄妇女进行一系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愿接受HIV检测的意识,是有效可行、易于接受、具有普遍性及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方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小气道急性炎症、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增多以及支气管痉挛为特征.急性发作期经过正确治疗后大多病情恢复迅速[1],控制后其症状和体征消失,但长期随访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患儿易于病后数年间反复发生喘鸣及各种喘息性疾病[2].目前,尚无可靠手段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为此,本研究对12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控制后做早期干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炜;谢忠罗;黄正国;黄旭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价的合理指标和科学方法,为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论述.结果 目前我国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尚处于完善阶段,有些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实践中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不能得出正确、有效的评价结果.结论 随着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快速推广,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应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方面发展.

    作者:于湘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依从性的作用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患有膀胱癌的患者经常出现无痛血尿,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恶性肿瘤[1].由于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约2/3的膀胱癌病例在切除恶性肿瘤之后出现再次复发[2].目前,防止膀胱癌复发的主要手段是在膀胱癌术后积极按时地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在化疗中运用抗癌药物来杀伤在膀胱癌术后依旧残留在患者体内的癌细胞[3].膀胱灌注化疗的进行需要膀胱癌患者术后定期按时回医院,而且时间长达两年甚至两年以上,这就影响到膀胱癌患者坚持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信心和耐心,在化疗过程中逐渐出现不遵医嘱的现象,膀胱癌患者的依从性从开始到后来越来越差.

    作者:倪利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海市闵行区1996-2010年跌倒致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1996-2010年上海市闵行区跌倒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1996-2010年闵行区所有户籍居民的跌倒死亡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分构成、圆分布等方法描述跌倒死亡人群、时间和地区特征;利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分析跌倒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 闵行区1996-2010年跌倒导致1 242人死亡,男女性别比为0.73;死亡率、潜在减寿损失年和早死指数呈上升趋势;75岁及以上年龄组跌倒死亡发生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有显著增长;跌倒致死患者57.97%发生在家中,54.78%发生了不同部位的骨折,26.00%发生颅内损伤.结论 以老年人为防护重点、家庭为重要防护地点以及防止骨折为宣传重点,合理高效地使用有限资源开展对跌倒的干预.

    作者:严玉洁;陈林利;方红;曹莉莉;汤红梅;陈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国耐多药肺结核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现状与思考

    结合当前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相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了一定考量,提出了完善防治耐多药肺结核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一是要坚持“适度保障、量力而行”的原则,完善耐多药肺结核病补偿政策;二是积极做好与公共卫生项目等政策的有机衔接,有效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三是要着力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发病风险;四是积极推行支付方式改革,降低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的自付水平.

    作者:张立强;程斌;宋大平;汪早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秦安县2001-201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秦安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秦安县2001-201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均居该县传染病报告首位,以乙型肝炎发病高(87.62%),丙型肝炎的发病呈上升状态,病毒性肝炎年龄分布以10~40岁为主,占76.44%,职业分布中以农民为主,占68.71%.结论病毒性肝炎为秦安县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加强对农民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阻断母婴传播、防止医源性传播、做好监测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是防控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应周;陈满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间隙静脉桥接神经吻合治疗手指神经瘤性残端痛12例临床观察

    残指的残端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部分是由残端神经瘤引起.残指的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治疗比较困难,且复发率较高.临床上治疗上臂残端及手指残端神经瘤性残端痛,常采用的手术方法为神经瘤骨骼肌内植入法、神经外膜包埋法、神经瘤骨内植入法、神经残端与肌腱残端吻合法、静脉桥接法、两神经残端直接缝合法[1]等方法,但其疗效各异.2010年10月我们采取小间隙静脉桥接神经吻合重建残端神经连续性的方法治疗12例指神经瘤性残端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栾志勇;刘飙;尹维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2年太原市小学生自我意识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生自我意识现况、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表和自我意识测验量表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自我意识状况等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建立数据库,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自我意识总分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父亲和母亲学历越高,子女自我意识得分越高;多做运动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性别、每周运动情况两个因素与自我意识总分呈正相关,而孤独总分、焦虑总分、是否独生和每周看电视情况与自我意识呈负相关.孤独感是影响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首位因素.结论 小学生社交焦虑、孤独与自我意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应注意自我意识过高或过低的小学生有同时存在其他心理卫生问题的倾向.

    作者:杨黎;石朝凯;韩云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山西省中学生少白头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山西省中学生少白头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山西省晋北、晋中和晋南三个地区城乡6所学校共986名中学生的少白头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年龄、性别、白发现状、营养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运用卡方检验、多重比较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影响少白头形成的因素.结果 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少白头的患病率为27.3%,城乡差异、年龄、有亲属患少白头与无亲属患少白头、每周摄入水果次数、平均每天摄入蔬菜种类、平时摄入膳食补充剂与不摄入膳食补充剂以及平时上课时间不同对少白头患病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山西省中学生少白头的形成总体上受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精神状态的影响,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预防和控制少白头的发生.

    作者:潘子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海市黄浦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修订并应用膳食质量指数(DQI)评价上海市黄浦区成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对DQI进行修订.采用修订的DQI对上海市黄浦区447名成人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DQI总分均数为(15.5±11.5)分,DQI负端分均数为(-14.3±6.2)分,DQI膳食质量距的均数为(44.2±9.8)分.68.0%的膳食模式为模式F,提示主要膳食问题为严重摄入过量.结论 修订的DQI可用于评价成年居民的总体膳食质量.黄浦区成年居民主要膳食问题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量,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合理膳食.

    作者:马立芳;许振慧;何霭娜;徐洁;周伟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意愿分析——以重庆市渝中区和海口市为例

    为了解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意愿,调查已在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重庆市渝中区与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海口市,分析重庆市渝中区的实施效果与反应,统计海口市的实施意愿与背后原因,后得出在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必须同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的结论.

    作者:陈祥君;宋圣帆;蒋虹丽;李享;叶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卫校护理专业学生饮食习惯调查与对策分析

    目的 了解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在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为采取正确的专业教学和学校管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应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在饮食行为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在饮食行为方面存在差异,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杨京儒;李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迭部县藏汉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视力不良是国家要求重点防治的6种学生常见病之一,在影响学生健康的20多种疾病中占首位[1].有关调查显示[2],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给今后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为制定学生视力保护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供科学指导,我们于2011年对迭部县城关中小学、藏文小学及洛大学校小学学生体检时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分析迭部县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进一步制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提供参考.

    作者:周英;宿一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刺激性气体慢性职业中毒的血气指标分析及职业防护

    刺激性气体是指那些对人体皮肤、眼睛及黏膜等组织有刺激作用和有害气体的总称,在工业生产中,刺激性气体为常见的有害气体.刺激性气体通常具有腐蚀性,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设备老化而发生跑冒滴漏等情况,进而威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刺激性气体外溢常造成人体呼吸系统的损害,而长时间处于刺激性气体的环境中,则会发生慢性中毒.本文拟探讨刺激性气体慢性职业中毒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为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防治气体慢性职业中毒提供参考.

    作者:钟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各个环节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探索适合育龄妇女特点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婚前检查的女青年、产前检查孕妇和在江门市社区婚育学校学习的新婚妇女共计8 430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无论何种文化程度或何种职业育龄妇女,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显著升高(P<0.005).结论 利用妇幼保健机构的各个工作环节,对育龄妇女进行一系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愿接受HIV检测的意识,是有效可行、易于接受、具有普遍性及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邱坚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60例产妇产后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保持完好状态.虽然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由于产妇对分娩时的恐惧心理,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反应及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尤其是初产妇,抑郁、焦虑等情绪约占90%以上[1].因此,掌握产妇在分娩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研究产妇分娩的心理状况,对我院168例分娩产妇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部手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低体温是指中心温度低于36℃,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部手术由于其造成的创面大,术中失血多,手术中和术后都要输注大量经过冻存的血液和液体等原因,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的症状[1].低体温会引起多种病理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延长病人痛苦,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手术室护士具有的主要职责就是让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期,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低体温的防护措施.本研究选择7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析了术中造成低体温的相关原因,并总结了针对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以供手术室医护人员学习掌握.

    作者:寿秋萍;赵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芬兰慢性病防控成功案例分析及启示

    芬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探索了一种通过创造健康的环境、改变人群生活习惯和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从源头上降低全人群中主要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的新型慢性病防控模式,充分体现了对慢性病防治的综合途径,该项目被誉为心血管疾病干预成功的典范.芬兰慢性病防控模式的经验表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高发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专家指导、发动社区的模式可以大大地降低发病率,改善人口健康水平.我国可以充分学习和借鉴芬兰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的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作者:田娜;付朝伟;徐望红;姜庆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深圳市华侨城医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数据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华侨城医院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各类疫苗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引起AEFI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2011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共有17类38种,疫苗接种16 181人次,其中发生AEFI 35例,发生率为2.16%.涉及17种疫苗,其中白破疫苗AEFI发生率高(32.61%),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数居首位(9例,占25.71%).反应类型:一般反应占54.29%(多为发热/红肿/硬结),异常反应占37.14%(多为皮疹),偶合症占8.57%;临床损害:发热/红肿/硬结占60.00%,皮疹占34.29%,血管性水肿占5.71%.病例主要发生在小年龄段人群(≤2岁占74.29%).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77.14%),多在接种后l天内发生(88.57%).结论 深圳华侨城医院预防接种服务良好,各类疫苗的安全性比较高,但预防接种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AEFI监测工作,减少AEFI的发生.

    作者:胡春明;张功模;郑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种药物单用及联合用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即念珠菌性阴道炎,现称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易复发,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发病.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发生率约在5%左右,复发机制不明确,部分妇女因经常发作、且久治不愈,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3种方法局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从而探索出一种治疗该病较理想的方案.

    作者:刘会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