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庚
目的:对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发生率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设计丹红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096份使用丹红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2%,主要类型为皮疹、瘙痒、头痛等。其中皮肤及附件损害4例,占36.36%;神经系统3例,占27.27%;循环系统2例,占18.18%;消化系统1例,占9.09%;其他1例,占9.09%。结论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 ADR)发生率较低,其程度较轻,多数无需处理可自行恢复,属偶见不良反应范畴;但其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超适应证现象。
作者:胡岳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1377例,观察心血管并发症与心肺功能、年龄、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术中、术后心血管并发症112例,发生率为8.1%。其中心律失常多发。老年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8.7%,较一般组显著偏高(χ2=93.100,P<0.05)。术前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20.2%,较心肺功能正常组(3.8%)显著偏高(χ2=82.167,P<0.05)。弓上吻合术式组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术式组(χ2=60.063,P<0.05)。结论术前、术中对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和心电监护等技术检测患者心电异常反应,并能够及时对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可以积极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鄂小青;薛恒川;朱阳春;朱秀梅;王锦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 ,DU)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占消化性溃疡的70%,好发于中青年人群,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其中10%~25%患者常常合并大出血[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平时生活不规律,该病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旦患病就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已成为消化内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12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分析,探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证据。
作者:王青山;原丽莉;张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双源CT图像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 LSWS)诊断中的技术优势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LSWS患者36例,均应用双源CT进行扫描,其中18例患者进行了X线摄片(包括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同时对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容积显示技术( VR)及曲面重建( CPR)等图像重建方式,观察各种图像重建方式对LSWS的显示情况,计算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线摄片共发现LSWS患者7例,双源CT发现全部36例LSWS患者,其显示率分别为38.9%及100.0%;36例LSWS患者共发现71处LSWS,双侧腰椎峡部裂35例,单侧腰椎峡部裂1例;在各种图像重建方式中,CPR和任意切割VR对LSWS的显示率高,为100.0%。 LSWS的X表现:腰椎峡部局部变细,结构紊乱,骨皮质不连续;CT表现:腰椎峡部见清晰线状低密度影,部分可见断端硬化及碎骨片。结论双源CT及图像处理技术在LSWS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及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防止LSWS漏诊误诊的关键,可以作为筛选及确诊LSWS的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毛锡金;翟峰;杨青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口服降糖耐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方法选择42例口服降糖耐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完全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20例和甘精胰岛素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艾塞那肽组同时给予艾塞那肽5μg,每天2次,餐前1 h内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组同时给予甘精胰岛素10~18 u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两组治疗12周。治疗前后两组测定FBG、2 h PG、TG、TC、LDL-C、HDL-C、HbAlc。结果治疗前后HbAlc,FBG和PBG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体质量、TG、TC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低血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降糖耐药的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血脂,控制体重明显。
作者:徐海燕;卢乐;何银辉;陈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0例为对照组,对BNP和hs-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观察组BNP和hs-CRP分别为(481.5±57.8) pg/mL和(12.4±2.9) mg/mL,均高于对照组[(41.2±9.6)pg/mL)和(3.8±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7,5.28,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1.9±6.3)%,低于对照组的(60.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5);随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变化BNP和hs-CRP均随着分级的增加逐渐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5.20、10.11、12.42、4.18、5.02、3.98,均P<0.05)。经Logistic分析,血清BNP和hs-CRP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BNP和hs-CRP相关,随着分级的增加BNP和hs-CRP均逐渐增高。
作者:傅剑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集就诊于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均予互动模式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与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价,并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经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知识自评得分升高( t =6.358, P=0.009),DKT得分上升(t=11.259,P=0.001);自我管理(t =5.125,P=0.011)、饮食控制(t=5.259,P=0.010)、运动锻炼(t=7.568,P=0.006)、药物应用(t=5.685,P=0.008)、血糖监测(t=7.658,P=0.005)、病情控制(t=5.659,P=0.007)等自我管理能力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经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后3月复查血糖水平控制指标与健康教育前相比较,结果显示空腹血糖(t=8.256,P=0.012)、餐后2小时血糖(t=10.248,P=0.002)、糖化血糖水平(t=6.259,P=0.016)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互动模式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其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与积极性,值得临床护理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颖;王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对预测胎儿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产前检查夫妻双方为轻型或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90例的单胎孕妇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夫妻双方均无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单胎孕妇作对照组,统计两组孕妇在(22.0±3.0)孕周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为(52.06±11.03)cm/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0,P<0.01),而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博动指数、阻力指数及S/D与对照组相比,χ2分别为1.35、0.49、0.91,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型与中间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χ2分别为1.63、5.7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预测地中海贫血有效、可靠、无创、可重复,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琴音;李茂谊;吴玉花;张政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的疗效。方法选取CVA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并于必要时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的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联合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t=2.873,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毛姣红;张红兵;黄丽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顺产产妇盆底肌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顺产的产妇12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别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n=62)和阴道哑铃训练(对照组,n=62),连续治疗2个月后检查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并对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情况和盆底疾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盆底肌肌力评价为Ⅱ级14例,Ⅲ级27例,Ⅳ级15例,Ⅴ级6例;研究组中Ⅱ级6例,Ⅲ级15例,Ⅳ级25例,Ⅴ级16例,研究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U=6.85,P<0.05)。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1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χ2=13.65, 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用于顺产产妇有利于产后盆底肌肌力的恢复,明显减少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涛;柯国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异位妊娠( Ectopic pregnancy , EP )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如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导致病人生命危险。笔者对收治的1056例E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EP的诊治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EP患者10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产妇886例(分娩2次以上者366例),未产妇170例;发病年龄:20~45岁,平均28.2岁;发病因素:宫内节育器( Intrauterine device , IUD)206例(19.51%),有输卵管妊娠病史再次发生异位妊娠32例(3.03%),剖宫产史56例(5.31%),其中子宫切口妊娠9例(0.85%),附件炎464例(43.94%),不孕症134例(12.76%),输卵管结扎及输卵管栓塞4例(0.38%),人工流产史864例(81.82%),辅助生育技术9例(0.85%);临床表现:有明确停经史888例,腹痛1002例,宫颈举痛918例,附件增厚或包块965例,腹膜刺激症632例,移动性浊音538例,血或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阳性898例;B 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997例;后穹隆穿刺阳性768例。
作者:宣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两种骨伤方剂在骨科急性创伤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复元活血汤(酒大黄30 g,柴胡、天花粉、归尾各15 g,红花6 g,穿山甲10 g,酒浸桃仁12 g),B组采用活血止痛汤(当归12 g,川芎、落得打、乳香、没药各6 g,苏木、红花、陈皮各5 g,水蛭、三七各3 g,赤芍、紫荆藤各9 g),比较镇静、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治疗期间患者的镇痛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多于A组。结论在骨科急性创伤的疼痛治疗中,宜采用复元活血汤,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配合积极,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夏永法;项杰;钱涛;王喜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 PN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和磷脂酶A-2(PLA-2)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和三七皂苷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OX-2、PGE-2和PLA-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清COX-2、PGE-2和PLA-2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三七皂苷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降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COX-2、PGE-2和PLA-2的浓度,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少气道阻塞,改善呼吸衰竭。
作者:张杰根;戴富林;武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HIE患儿68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或高压氧舱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联合治疗。比较各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85,P<0.05),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患儿在治疗10 d和20 d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d:t=9.451,P<0.05;20 d:t=12.83,P<0.05),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用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组(10 d:t=3.755,P<0.05;20 d:t=3.533,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两者联合用于HIE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临床治疗HIE的理想措施之一。
作者:黄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学龄前期)手术、麻醉对鼾症(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6岁OSAHS患儿4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观察组)。同时选择无手术麻醉史的正常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根据每例儿童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社会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等影响智力发育的主要因素作为匹配条件,采用张厚粲教授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R)-第四版中文版( WISC-IV)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总智商、言语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和加工速度指数、一般能力指数、认知熟练指数比较。及智力内部结构四指数之间相互比较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智力内部结构(言语理解工作记忆)比较,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 P<0.05)。结论 OSAHS早期手术麻醉对其学龄期的智力发育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其智力内部结构有临床差异,全身麻醉药对小儿的脑发育、脑功能是否有影响要引起重视。
作者:覃兴龙;蓝雨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6例拟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肺功能。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有明显降低,并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659,P<0.05),两组LVEDD和NT-proBNP术后均有明显升高,并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3.226、2.726,均P<0.05)。术后两组的肺功能均有明显降低,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620、2.094、3.016,均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不仅创伤小,而且对心、肺影响小。
作者:佟春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急诊输尿管碎石临床急诊应用输尿管硬镜碎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输尿管结石急性发作50例,采用急诊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结果一期碎石取石47例,3例后经B超引导体外碎石击碎。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急性发作的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李海立;杨立军;张满祥;齐善明;刘新;王小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患者发生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43例颅脑创伤患者,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入院GCS评分、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脑损伤类型、是否应用甘露醇、是否伴有脑脊液漏等对创伤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影响。结果343例颅脑创伤患者发生硬膜下积液52例(15.1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创伤性硬膜下积液与年龄、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脑损伤类型、甘露醇应用、是否伴有脑脊液漏等因素有关,而性别、受伤原因、入院GCS评分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开颅去骨瓣减压、脑损伤类型、甘露醇应用、脑脊液漏因素可视为并发硬膜下积液危险因素。
作者:法焕卿;聂智品;李书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上臂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上臂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方法对11例上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及使用期内,1例因持续性低血压在使用2年左右时瘘口附壁血栓形成,经导管取栓成功后血流量恢复250 mL以上,其余10例均未发生内瘘阻塞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上臂动静脉内瘘系非常规造瘘部位,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内瘘血管的穿刺护理,是预防内瘘感染、避免内瘘栓塞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关键。
作者:周利文;杨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反复喘息且常规平喘治疗效果欠佳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纤维支气管镜等辅助检查以及治疗情况。根据患儿年龄分为0~1岁组(114例),>1~3岁组(89例),并分析比较两组病因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在203例患儿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的有163例,其中0~1岁组94例,>1~3岁组69例,占总病例的80.3%。在0~1岁组中,主要病变为炎症表现的有39例(41.5%),气道软化35例(37.2%),先天性狭窄11例(11.7%),异物5例,管外压迫4例;在>1~3岁组中,主要病变为炎症表现的有43例(62.3%),气道软化11例(15.9%),先天性狭窄4例(5.8%),异物10例,管外压迫1例。0~1岁组先天性疾病(包括气道软化及狭窄)的比例高,其次是炎症,异物比例较少;而>1~3岁组炎症的比例高,其次是气道软化及狭窄,异物较0~1岁组高。结论常规平喘治疗效果欠佳的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有炎症、气道软化、气道狭窄及异物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幼儿喘息病例诊疗及鉴别诊断中有的重要作用。
作者:江进平;黄先玫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