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章;孙厚长;朱姬莹
骨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常需输血[1]。但手术中输异体血的风险较大[2]。自体血液回输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能够避免和减少输异体血,而自体血液回输对老年骨科手术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3-5]。本研究选择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探讨自体血回输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的应用效果及对病人围手术期血液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骨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常需输血[1]。但手术中输异体血的风险较大[2]。自体血液回输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能够避免和减少输异体血,而自体血液回输对老年骨科手术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3-5]。本研究选择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探讨自体血回输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的应用效果及对病人围手术期血液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俊强;施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血的优化效果。方法比较2011年临床用血和信息化管理后的2012年用血人数、用血量、不合理用血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2012年与2011年比较,临床输血率、血液成分的需求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257,P>0.05)。以RBC用量多,其次为FFP、Plt、全血和Cryo;但2012年的血液消耗量较2011年下降了28.30%,人均耗血量显著减少(t=2.689~3.503,P<0.05或P<0.001)。除Cryo之外,2012年的总体及各单项不合理输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2011年(χ2=8.873~2.639,P<0.05或P<0.001);在不合理输血病例中,FFP输注者所占比例大,其次为RBC和全血输注者,Plt 和 Cyro 输注者所占比例小。此外,2012年输血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2011年( Z=-21.398,P<0.001)。结论输血科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血量,缓解“血荒”问题,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呼吸系统疾病多以感染性疾病为多,常需抗菌药治疗,规范合理抗生素可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1]。因此,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是否选用合理与治疗效果息息相关[2]。本研究旨在通过15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的使用进行分析,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正平;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外科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5例。 A组和B组患者分别以0.3μg/kg和0.5μg/kg的剂量推注右美托咪啶,C组患者则推注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三组其余的麻醉步骤和药物均一致。对比三组患者右美托咪啶注射前(T1)、注射后(T2)、气管插管后5分钟(T3)、意识恢复时(T4)、拔除气管插管后(T5)、5分钟后(T6)、10分钟后( T7)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对比三组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情况。结果在T1时,三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T7时,A组和B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有8.00%(2/25),B组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有4.00%(1/25),均显著低于C组36.00%(9/25)(P<0.05)。结论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且不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无明显的呼吸抑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燕;潘应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治疗;B组患者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周、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并比较。结果治疗前A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4.2±0.6) mol/L、纤维蛋白原水平(3.6±0.6) g/L与B组的(4.1±0.7)mol/L、(3.7±0.6)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0.78,均P>0.05);治疗后1周及2周A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分别为(1.6±0.5) mol/L、(1.2±0.3) mol/L,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2.6±0.5) g/L、(2.2±0.3)g/L,均明显低于B组的(2.2±0.6) mol/L、(1.4±0.4) mol/L、(3.2±0.6) g/L、(2.6±0.4) g/L (t=4.32、3.58、4.87、3.25,均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相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可以更好的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清除自由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峰;任芳;崔宏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脑梗死( CI)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血脂水平、梗死面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女性CI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50例健康老年女性作为对照组,测定性激素、血脂,利用CT测定新发病灶的数量和各病灶的大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84.32±34.16)pmol/L、甘油三酯(TG)(2.11±0.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4.12±1.17)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0.87±0.43)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3.88、6.91、9.98,均P<0.05)。同时在多灶型CI中,血清E2、TG和LDL水平较单灶型C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08、2.47,均P<0.05);血清胆固醇(Chol)、HDL水平较单灶型CI降低,梗死面积较单灶型C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01、13.43,均P<0.05)。结论老年女性CI患者性激素E2的升高不仅是一种应激反应,而且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的机制,缩小梗死的面积。
作者:张慧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楔形缺损( Wedge-Shaped Defect )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以往的调查研究认为,楔形缺损的部位主要集中于牙齿唇颊侧的牙颈部位置。形成牙齿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用横刷的方式清洁牙齿[1],长此以往,就会对牙齿造成楔形缺损。笔者以20~50岁牙齿缺损的746例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对牙楔形缺损的部位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治牙齿楔形缺损提供有效依据,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肌病是一大类涉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疾病的总称[1-2],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以及其他各种特殊原因引起的心肌疾病[3],扩张型心肌病是所有心肌疾病中对心功能影响大的疾病之一[4-8]。有文献报道加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及院外随访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复发的目的。笔者探讨健康教育及院外随访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海芳;韦霞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板障切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95例。治疗组46例,予纤维板障切除治疗皮下积液;对照组49例,采取间断细针穿刺抽液治疗皮下积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83%,对照组为65.31%;治疗周期:治疗组4.13 d,对照组28.88 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皮下纤维板障切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是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积液范围广、积液时间长的难治性皮下积液。
作者:梁志;徐立成;臧红艳;韩吉玉;巩立国;李淑艳;郝经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0例为对照组,对BNP和hs-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观察组BNP和hs-CRP分别为(481.5±57.8) pg/mL和(12.4±2.9) mg/mL,均高于对照组[(41.2±9.6)pg/mL)和(3.8±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7,5.28,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1.9±6.3)%,低于对照组的(60.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5);随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变化BNP和hs-CRP均随着分级的增加逐渐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5.20、10.11、12.42、4.18、5.02、3.98,均P<0.05)。经Logistic分析,血清BNP和hs-CRP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BNP和hs-CRP相关,随着分级的增加BNP和hs-CRP均逐渐增高。
作者:傅剑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上臂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上臂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方法对11例上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及使用期内,1例因持续性低血压在使用2年左右时瘘口附壁血栓形成,经导管取栓成功后血流量恢复250 mL以上,其余10例均未发生内瘘阻塞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上臂动静脉内瘘系非常规造瘘部位,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内瘘血管的穿刺护理,是预防内瘘感染、避免内瘘栓塞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关键。
作者:周利文;杨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的疗效。方法选取CVA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并于必要时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的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联合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t=2.873,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毛姣红;张红兵;黄丽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任丘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以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任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统计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3年中任丘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2293例,重症病例数735例,发病数和重症病例数逐年增高,2012年发病数高,2009年发病数低(r=0.47,P<0.05);发病有明显季节性,6、7、8月份为高峰;发病以聚集性儿童居多;重症病例发生率5.98%,2012年和2011年均高于2010年(r =0.43,0.39,P <0.05);2010年和2011年疫情以肠道病毒CoxA 16为主要病毒株,2012年以EV 71病毒为主。结论任丘市手足口病发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并呈季节性变化,以聚集性儿童为主,2010年和2011年以CoxA 16病毒株为主,2012年以EV 71病毒株为主。
作者:刘立亚;宏伟;吴华峰;杜秀玲;万志军;左爱平;陈策;马良;张桂云;王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HIE患儿68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或高压氧舱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联合治疗。比较各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85,P<0.05),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患儿在治疗10 d和20 d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d:t=9.451,P<0.05;20 d:t=12.83,P<0.05),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用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组(10 d:t=3.755,P<0.05;20 d:t=3.533,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舱两者联合用于HIE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临床治疗HIE的理想措施之一。
作者:黄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 COPD 和支气管哮喘患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肺功能时间变化趋势。方法选择3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和61例COPD患者( COPD组)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采用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吸入前、吸入后5 min、吸入后10 min、吸入后20 min、吸入后30 min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深吸气量( IC)、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75%)。结果哮喘组治疗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FEV1、FVC、FEV1/预计值、FEV1/FVC、IC、FEF25%、FEF50%、FEF75%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呈进行性增加趋势, COPD组治疗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FEV1、FVC 、FEV1/预计值、IC、FEF25%、FEF50%、FEF75%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FEV1/FVC和FEF25%在10 min、30 min有所下降,且FEV1/FVC下降至接近治疗前水平,其他指标呈进行性增加趋势,哮喘的FEV1、IC、FEF25%、FEF50%、FEF75%等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COPD组,哮喘与COPD患者的ΔFV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ΔFEV1、ΔIC。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中重度COPD和支气管哮喘均可短时间改善肺功能指标,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均呈进行性增加趋势,哮喘的肺功能改变程度优于COPD。
作者:杨泽辉;陈晓东;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共治疗6月。观察血清ALT、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Ⅳ型胶原( cⅣ)、TGF-β1、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ALT、HA、LN和cIV、TGF-β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临床效果优于西医效果,且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早发性乳腺癌(EOBC)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特点,探讨超声对EOBC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年龄小于35岁的60例EOBC患者为观察组,年龄大于35岁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60例EOBC患者有59例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癌,1例误诊为乳腺炎性假瘤。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导管内癌的超声多表现为直接征象,髓样癌多表现为间接征象。观察组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均以团块型为主,分别占到72.9%和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P<0.05)。两组彩色多普勒血流丰富程度、病灶形态、边界清晰度、有无高回声晕、钙化灶和毛刺征或蟹足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衰减程度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BC患者癌灶前后径和纵横之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20、9.285,P<0.05);横径明显高于对照组(t=34.962,P<0.05)。结论早发性乳腺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具有横径大而纵横比小、多见内部回声不均匀及后方衰减较少的特征性表现,对筛查年轻女性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小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COPD也称为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1],主要特征为呼吸道气流受限,产生慢性咳嗽、咳痰或者呼吸不畅,病理特征为气道及肺部产生慢性炎症。我院对30例COPD患者在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吸氧、祛痰、止咳治疗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伟峰;赵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同时一期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22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随访未发生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术后一年植骨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同时一期后路植骨融合手术安全,固定牢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成;王怀波;江涛;李一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输库血所引起的感染疾病的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认识的增加,自体血回输在临床上开始被大量应用,尤其是在异位妊娠、肝脾破裂等腹腔手术和脊柱等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更加广泛[1-3]。自体血回输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成本低等优点,但回收血由于受到物理因素和生物代谢的影响,血中血红蛋白含量较多,而凝血因子、血小板、血浆蛋白等相对缺乏,可能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本研究就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彦;卢伟良;徐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