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终止妊娠晚期潜伏梅毒治疗的对比研究

沈磁石;吴道深;王天理

关键词:孕妇, 梅毒, 治疗, 普鲁卡因青霉素
摘要:目的大剂量普鲁卡因青霉素与普通剂量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终止妊娠的晚期潜伏梅毒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3年7月终止妊娠的晚期潜伏梅毒孕妇106例,青霉素试敏阴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6例,采用大剂量普鲁卡因青霉素240万u,每日肌注,共14日,同时口服丙磺舒0.5 g1次,每日4次,共14日;B组50例,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每日肌注,共14日;两组分别在治疗后每3、6、9、12个月观察,并用x2检验进行疗效比较.结果12个月后,两组快速糖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转阴率分别为92.85%和7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RPR转阴率比较,A组优于B组(x2=6.48,P<0.05).结论大剂量普鲁卡因青霉素加丙磺舒治疗晚期终止妊娠的潜伏梅毒明显优于普通剂量的普鲁卡因青霉素,在指导治疗终止妊娠的晚期潜伏梅毒孕妇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对农民进行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

    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和治愈药物.当前预防艾滋病惟一有效的办法是: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干预高危行为.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艾滋病有着特殊意义.为此,我们于2002年在农村选择3个村,对农民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海;许荣全;吴水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汕头市妊娠期妇女贫血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汕头市妊娠期妇女贫血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在汕头市市区医院行产检的孕妇进行调查,血红蛋白<100g/L为妊娠期贫血.结果贫血患病率为11.7%,孕早期为7.8%,孕中期为8.7%,孕晚期为15.5%,孕晚期贫血患病率高.不同产次、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孕妇贫血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产次多、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孕妇贫血患病率高.妊娠期有高危因素、孕前有贫血史、妊娠期进食量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孕妇贫血患病率高.结论在孕前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治疗各种疾病,营造良好的受孕条件.孕期全程注意膳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铁剂的补充,防止贫血的发生,尤其在孕晚期,及时纠正贫血,降低和减少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以保母婴安康.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提高孕妇的妊娠保健知识知晓率.

    作者:陈叙;麻湘;黄春琴;黄少丽;张镇松;张延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变化与心功能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68例患儿的心肌酶谱、心功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项心肌酶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经治疗1个月后心肌酶指标均显著下降,且患儿肌酸激酶心肌同功能(CK-MB)增高者中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者显著高于CK-MB正常者.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增高,部分患儿心功能降低,心功能降低与CK-MB有关.

    作者:白希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报告

    自2002年以来,对21例重症黄疸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换血量为患儿血容量的2倍,结果平均总胆红素由换血前的450.5μmol/L下降至换血后的240.3μmol/L,差异显著,平均时间为2小时30分钟,全程用3个输液泵自动控制,一切自动进行,效果良好.因此,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史学凯;方建中;冯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农村卫生室紫外线灯使用情况的调查

    为了解全市农村卫生室紫外线灯的使用是否符合<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更好的利用其功能服务于社会,对部分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村卫生室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邹远秀;王海芹;张学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如2003年发生的SARS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给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更好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我们针对我区目前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洪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榆林市榆阳区2 828名3~7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与分析儿童龋齿患病率发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方法对榆阳区2 828名3~7岁儿童进行逐一检查,患龋齿病儿童有1 252例,患病率为44.3%.结论龋齿患病率高,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儿童龋齿患病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赵爱芳;曹汉昌;常鹏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黄浦区城市老年人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有关因素,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黄浦区某社区北片、南片分别抽取1 448名和1 267名老年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老年人心身健康调查表心理状况有关因素分析.结果城市老年人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和性别、婚姻状态、居住情况、心情不好时是否有人或找人倾诉无关,而和年龄增大、文化程度低、医疗费用占收入比率高、月人均收入低、对经济情况感觉不满意有关.结论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机制,对城市老年人不断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降低城市老年人心理卫生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伯钧;周建军;宿飞;马立芳;王晓慧;孙琳;郭莲舫;金辉;李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0岁以上农村居民图片记忆能力分析

    图片学习测验(Pictorial Learning Test,PLT)与听觉词语记忆(Auditory Verbal Memory Test,AVMT)一样,是常用的心理测验之一,广泛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认知功能的评定.本研究通过对103例50岁以上的不同文化程度农村调查对象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文化程度对图片记忆的影响,以及年龄、性别等与图片记忆的相关性.

    作者:卢正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评价医院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4月,对6所县级医院、12所乡级卫生院及644家村级卫生所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县级医院消毒效果优于乡级卫生院.结论农村村级卫生所消毒是薄弱环节,村级卫生所消毒工作亟待改进,应引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作者:牛惠勤;苏长林;刘玉霞;张晓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脏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1免疫抑制剂的分类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1)糖皮质激素.(2)非特异性抑制细胞分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3)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嘌呤合成:霉酚酸脂(MMF).(4)抑制嘧啶合成.(5)抑制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录:环孢素、Tacrolimus(FK506).(6)抑制白细胞介素-2对效应细胞的作用:雷帕霉素.(7)作用于特殊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抗自细胞介素-2受体(IL-2R)Mab,A.嵌合IL-2RMab:Basiliximab;B.人化IL-2R Mab:Daclizumab,抗T细胞受体:T10B9、1A-31.(8)抗人胸腺细胞多克隆抗体: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9)阻断其刺激途径:(TLA41g)阻断粘附分子:(LFA-1),(ICAMI).

    作者:孟巍;李晶红;王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疗纠纷及其预防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广大人民群众医药保健知识的普及,以及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需求逐年提高,在基层社区医院医疗纠纷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势头,如何及时、正确处理和预防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疗纠纷,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作者:吕明伟;侯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湖州市加强城乡集居儿童保健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为了加强集居儿童卫生保健管理,提高集居儿童健康水平,湖州市托幼卫生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在市托幼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坚持不懈地抓好托幼卫生保健的制度建设,通过经常性地检查和指导,促进其岗位责任的落实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托幼卫生保健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托幼卫生保健工作队伍.通过各级管理部门和广大托幼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推进了全市集居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有序发展.

    作者:潘黎明;殷里平;张新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输尿管结石超声全程扫查诊断结石286例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急腹症,随着超声仪器质量的提高,检查手法的娴熟,诊断准确率也不断提高.本组286例输尿管结石采用多体位、多角度和其他方法检查,检出率达95%以上,表明输尿管超声全程扫查是输尿管结石简单易行、方便、经济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基层医院更应列为首选.

    作者:李玉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9 408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特征分布及其可能影响的因素,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在化州市妇幼保健院待产的孕妇,产前用B超监测胎儿,出生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由产科及新生儿科医生进行认真全面的检查监测.结果1998-2003年共监测围产儿9 408例,发现出生缺陷儿66例,发生率为70.15/万.男、女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不大;乡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年龄小于20岁及35岁以上的孕妇生育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高.发现的出生缺陷儿大部分为体表特征明显的畸形,内脏畸形的诊断较少.结论医疗卫生工作及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广大农村.提倡适龄结婚,适龄生育;努力提高出生缺陷的诊断水平,加强病因诊断,找出引起出生缺陷的因素,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的保证.

    作者:张蕾;黎赛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农牧团场厕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农二师农牧团场厕所卫生状况,为今后改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公厕454个,户厕6 132个,结论卫生公厕合格率为15.64%,卫生户厕合格率为12.46%.

    作者:高彩霞;拓建国;李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治疗费用减免方案运行效果分析

    目的对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防治减免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2003年结核病登记资料和闵行区结核病定点医院2004年住院肺结核病人医疗费用,对该定点医院2001-2003年间结核病治疗费用减免方案实施前后外来人口结核病人X胸片重新读片和作病理分类.结果闵行区结核病防治减免方案实施1年多来已初显成效.2003年底新登记外来人口结核病病人数较2002年增加19.9%,其中外报病人比例下降29.0%,定点医院治疗的外来人口结核病病人则增加3.7倍,其化疗覆盖率达95.6%,化疗督导管理率达84.1%;外来人口结核病病人失访率下降为3.5%,实际治愈率已达78.8%.结论闵行区的减免政策促进了结核病病人的发现和归口治疗管理,解决跨地区结核病患者的管理问题也是控制外来人口结核病的一个关键.

    作者:倪政;张金兰;代宝珍;严慧琴;唐利红;刘晓云;曹燕燕;詹绍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精神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因素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精神障碍不多见,出现精神症状可能会影响到疾病的进程、转归和预后,在目前未引起重视.探讨精神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对1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潍坊市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合作项目评价

    潍坊市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始于1994年,于1998年1月按照山东省统一标准建立了麻疹检测实验室,1999-2003年,我市参与山东省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合作开展的麻疹监测项目.为评价我市开展合作项目的成效,探讨我市麻疹发病规律,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现将我市1994-2003年合作项目开展前后麻疹监测工作评价如下:

    作者:陈作森;彭荣文;王少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进程、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历经50多年的历史,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进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但是,从制度发展的过程来看,既有成功的方面,也出现不少漏洞,现阶段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从各个方面去解决,以更好地推动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作者:王璠;马颖;江启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