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调查

陈奕如;覃娴静;冯俊;江南;陈其伟;刘德诚;冯启明

关键词:县级疾控机构, 边境地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实验室, 评价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状况.方法 对广西边境地区22家县级疾控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基本情况、分离和鉴定相关致病源能力、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相关技术操作情况、实验室诊断相关机制等.结果 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检验人员学历以中专以下为主,占66.7%;职称以初级以下为主,占54.8%.大部分县级疾控机构缺乏检测鉴定中毒(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和毒鼠强中毒)和分离鉴定病原生物(禽流感、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和SARS)的能力.18家县级疾控机构具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细胞培养技术和病毒分离技术开展比例较低,为13.6%.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与医院及边境国境卫生检疫部门缺乏沟通协作.结论 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能力不足,检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与其他机构实验室沟通协作机制有待完善,尚不能较好地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

    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不仅给化妆品市场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还影响到公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文章通过中国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与工作体会,结合中国化妆品领域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系统的跟踪研究,提出化妆品公共事件的定义,总结提出化妆品公共事件五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对化妆品公共事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产品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主要目的是提醒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化妆品质量及安全性,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化妆品企业及销售行业的自律意识,从而有利于普及化妆品使用安全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此研究对建立中国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提高处置能力提供新的路径.

    作者:高立雪;袁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将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在不同学校分类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了解南岗区中小学校教室学习环境的卫生现状,为改善教学卫生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式,按照GB/T 18205-2012《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18205-2012)的要求对南岗区74所中小学校444间教室的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监测的444间教室的监测项目合格率较低,其中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配置、黑板反射系数、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面平均照度、窗地比合格率分别为51.35%、17.57%、64.19%、73.81%、66.89%、54.95%.中学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采光合格率(40.54%、5.41%、40.54%)均低于小学(62.16%、29.73%、54.05%);小学黑板、照明合格率(48.65%、48.65%)低于中学(70.27%、64.86%).结论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总体不太理想,课桌椅配置符合率低是突出的卫生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改进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益于身心发育的学习环境.

    作者:侯宇明;那晓琳;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国东北S市和西南T市居民饮水摄入量调查

    目的 了解中国东北S市和西南T市居民饮水摄入量情况,为进行饮用水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基础参数依据.方法 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冬夏两季,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国东北S市和西南T市随机选取18岁以上的成人居民进行饮水摄人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自填式日志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居民饮水摄人情况.结果 S市和T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来源是自来水,并以饮用开水为主(74.1%).日均饮水摄入量中位数为1 495mL,其中直接饮水摄入量为1 042mL,间接饮水摄入量为408mL.饮水摄人量夏季(1 673 mL)高于冬季(1 351m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9.337,P<0.01);饮水摄入量男性(1 590mL)高于女性(1 4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49,P<0.01).BMI指数不同的各组人群之间日均饮水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97,P<0.01),且随着BMI指数升高,日均饮水摄入量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S市和T市的居民日均饮水摄入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因素条件下的情况.

    作者:吴茜;叶必雄;张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济南市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5年对济南市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68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31.77±9.11)岁,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0.5%,HIV抗体阳性率为2.1%,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4.7%,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接受干预服务覆盖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OR =3.40,95%CI=1.36~8.49)、近三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OR=4.20,95%CI=1.30~13.59)及梅毒感染(OR=7.72,95%CI=3.43~17.37);梅毒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OR =0.56,95% CI =0.39~0.81)、艾滋病知识(OR =0.55,95% CI =0.38 ~0.79)及HIV感染(OR =7.98,95% CI=3.59~17.72).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有效遏制HIV和梅毒的流行和传播.

    作者:李建卓;贾卓;杨慧;朱艳文;金燕;胡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山西省2016年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山西省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山西省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2所哨点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7 095例,检测粪便标本1 393份,阳性检出率为15.96%;三季度报告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38.43%,20~60岁组报告病例占50.93%,农民(33.78%)居报告病例数的首位;主要可疑食品来源场所为家庭(78.89%);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98.75%);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高(6.39%);不同就医时间与病原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02,P<0.05),是否服用抗生素与病原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1,P>0.05).结论 夏秋季是山西省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15岁以下儿童是好发人群,家庭是好发场所,植物性食品是好发食品,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诺如病毒是主要致病微生物.需加强相关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还应扩展监测工作形式,扩大监测面,开展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负担调查、药店腹泻药品销售状况调查,将监测工作扩展至乡、村医疗机构.

    作者:王三桃;史一;王尚敏;李雪原;张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云南省某地区农村居民梅毒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云南省某地区农村居民梅毒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该地区梅毒防治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某地区15~70岁的村民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该调查人群的梅毒知晓率仅为13.2%,35.2%的人表示从未听说过梅毒.女性、年龄相对较大、结过婚、文化程度低、不识汉字、未外出务工等村民梅毒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云南省某地区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该地区农村居民梅毒等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对性病的防范意识.

    作者:余军;张琬悦;马艳玲;罗红兵;方清艳;刘秀娟;贾曼红;陆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信健康教育对狂犬病知信行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佳木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狂犬病知识知晓及其行为态度现状,并对比以微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差异,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问卷对佳木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85名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并通过微信对其健康教育干预一个月后,以同一问卷再次调查并对比干预效果.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和x2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狂犬病知识方面:干预前平均分为(5.53±1.42)分;干预后平均分为(7.52±1.58)分,干预后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高(P<0.05).态度方面:被狗咬伤后注射疫苗、制定宠物管理制度、国家控制狂犬病首选方式、督促被犬类咬伤者24h内注射疫苗、疫苗接种后抗体检查等问题,态度正确率有提高(P<0.05).行为方面:接触动物频率、接触动物后洗手、被咬伤后处置方式及狗类生病处理方式等问题,行为正确率有提高(P<0.05).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狂犬病知信行的正确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浩楠;康慧;刘晓晨;王想迪;祝丽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吸毒人群HIV合并HC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免疫学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省吸毒人群HIV合并HCV感染人群接受HIV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学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7-11月,在昆明市和大理州内的9家机构,包括7家美沙酮治疗门诊和2家强制戒毒所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开展横断面研究,调查HIV合并HCV感染的吸毒人员610例,回收有效问卷581份,有效回收率为95.3%.结果 581例调查对象以男性、中年、未婚或离异、汉族、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人群为主.抗病毒治疗比例为74.4% (432/581),年龄<50岁或病程为6~8年的治疗人群末次基线CD4+T细胞计数平均值高于未治疗人群(P<0.05).接受HIV抗病毒治疗的432例中,有22.5%(97/432)的调查对象免疫学失败.对581例调查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常居地、机构、是否知晓HIV、病程、基线CD4+T细胞数值和治疗年限是影响免疫学失败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D4+T细胞计数越高,治疗年限越长,越不容易发生免疫学失败.结论 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提高吸毒人群HIV合并HC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及时、长期接受HIV抗病毒治疗更不容易发生免疫学失败.

    作者:谭婷;陆林;黄丽花;陆梅泾;陈志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疾控机构2013-2017年人员流失现象探析

    目的 通过对某疾控机构的人员流失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疾控人员流失的原因,为单位人力资源规划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人事档案,对某疾控机构2013-2017年流失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同时对流失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人员流失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2013-2017年,某疾控机构共有32名人员流失,年流失率分别为1.5%、1.1%、4.9%、2.1%、4.0%.2015年流失人员多,达12人,流失比例达37.5%.流失人员中高学历人员及行政科室人员分别占比70.0%和56.3%,高于其他人员.流失人员中到其他事业单位和企业就职者居多,流失原因主要为薪酬、考核晋升制度、竞争激烈、其他等原因.针对人员流失情况,对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论 2013-2017年某疾控机构的年流失率为1.1% ~4.9%,以2015年的流失人员为主,流失人员中高学历人员及行政科室人员占比较高,其他事业单位和企业为主要去向.针对人员流失的原因,应采取完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加强人员管理、提高综合待遇等措施,以防止人员流失情况持续加重.

    作者:王淼;崔璐;许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医疗机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和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的要求,对黑龙江省2012-2016年监测点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2012-2016年共监测3 255份样本,总体监测合格率为84.85%;各年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8.98%、81.92%、86.67%、90.69%和87.17%;不同监测项目中,物体表面的合格率高,为90.74%,内镜、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放大镜法)的合格率次之,分别为88.98%和88.88%;污水、手术室静态空气、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5.00%、84.47%和84.21%,压力蒸汽灭菌器和医疗用水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5.97%和70.41%.结论 黑龙江省监测点医院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重视医疗用水质量,提高消毒监测水平.

    作者:曹原;王莹;梁琦;杜丽;杨晶雪;肖佳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群众性有氧健身操对居民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目的 了解哈尔滨群众性有氧健身操对居民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为有关部门推进健康生活方式,制定有效支持环境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有氧健身操普及比较好的八区十县(市)的2 000名居民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访谈.结果 在调查的2000名居民中,有高血压患者386人(19.3%),糖尿病患者98人(4.9%).高血压患者锻炼前后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5.3 mmHg和4.6mmHg(P <0.01);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平均下降1.39mol/L(P <0.05);静息心率平均下降11.3次/分钟,肺活量平均增加580mL,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比参与前平均降低6.8kg,腰围减少5.6cm,臀围减少4.4cm(P <0.01);44.3%的人认为跳操后胃肠功能明显改善.被调查者中49.4%认为跳操后睡眠质量提高,90.1%感觉食欲增强,48.6%自评反应能力增强,43.4%认为注意力增强,35.8%感觉记忆力明显改善;被调查者中有458名处于更年期,其中更年期症状有改善的占89.3%,明显改善的占51.2%,有些改善的占43.3%.结论 群众性有氧健身操对改善居民身心健康状况有促进作用,效果肯定,值得普及推广,但需要专业部门规范化管理与健康指导.

    作者:张莉莉;蔡路;王颖;李凯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上海市松江区医养结合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国家对医养结合实事项目不断推进,医养结合医疗机构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描述上海市松江区医养结合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类别、级别、床位数、惠及养老床位和纳入医保等情况.分析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医养结合服务资源仍不足、医养结合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医疗管理亟须加强和硬件设施不足等.探讨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监管困惑,包括法律法规尚不明确、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和多部门职能交叉问题,进而提出吸引多方力量举办医养结合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购买服务确保可持续发展、丰富医养结合医疗机构服务内涵和加强培训提高人员服务水平等管理对策,为养老患病、带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政策参考.

    作者:潘琴;何晓燕;沈新;徐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病住院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情况,为提高护士手卫生执行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选取226名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针对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慢病住院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的意愿和认知情况平均得分为(4.41±0.49)分.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调查结果,“触碰患者周边环境后参与监督”得分低,“实施清洁及无菌操作前参与监督”得分高.“护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现实参与”和“支持程度”3个方面比较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支持程度”平均得分为(4.37±0.26)分,高于中等水平;患者“现实参与”平均得分为(1.89±0.19)分,“鼓励行为”平均得分为(1.93±0.16)分,低于中等水平.患者参与监督护士洗手,患者现实参与和支持程度方面,护士在实施清洁及无菌操作前、触碰患者前、接触患者体液后得分高于触碰患者后、触碰患者周边环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机构应对护士进行手卫生必要性的宣传,让护士主动邀请和鼓励住院患者参与到手卫生管理监督工作中,提高护士手卫生的执行率.住院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监督管理,是提高护士手卫生执行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池丹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2-2016年重庆市永川区新发尘肺病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重庆市永川区2012-2016年新发尘肺病情况,了解该地区新发尘肺病特征,为其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永川区2012-2016年确诊的新发尘肺病病例,对发病年龄、接触工龄、行业、工种、企业类型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永川区2012-2016尘肺新增病例2 471例,矽肺104例(4.21%),煤工尘肺2 364例(95.67%),其他尘肺3例(0.12%),2016年发病率高(18.69%),与其他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48,P<0.05);该地区尘肺发病年龄以50~60岁为主,占50.47%,平均发病年龄(58.68±8.26)岁;新发尘肺病作业人员接尘工龄以10-20a为主,平均接触工龄(18.14±8.13)a;主要分布在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业(97.05%);工种以主采煤工为主(55.56%),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私有经济类型企业(85.23%)和国有企业(11.66%).结论 永川区2012-2016年新发尘肺病数大幅增加,监管部门应根据不同行业、工种及企业类型特点采取不同措施,相关企业应主动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有效降低尘肺病发病水平.

    作者:邱翠娟;李巍;陈凤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构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算控制管理系统探索

    目的 通过对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构建预算控制管理系统,探索对经费进行实时管理,保证预算严格执行,保证经费使用效益大化.方法 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务预算及管理特点,构建预算控制管理系统,对经费进行分门别类管理,预算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完成预算执行,预算控制管理系统与财务部门用友账务系统实时对接,线上线下结合使用.结果 预算相关人员能对经费进行实时动态检索、查询和分析,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资金,推动工作有序开展,保证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了单位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结论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预算控制管理系统方法可行,为更好地发挥平台效用,尚需进一步提高局域网和预算控制管理平台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加强培训,做好预算控制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数据对接,有利于改进和完善预算控制管理平台系统.

    作者:胡寒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状况.方法 对广西边境地区22家县级疾控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基本情况、分离和鉴定相关致病源能力、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相关技术操作情况、实验室诊断相关机制等.结果 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检验人员学历以中专以下为主,占66.7%;职称以初级以下为主,占54.8%.大部分县级疾控机构缺乏检测鉴定中毒(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和毒鼠强中毒)和分离鉴定病原生物(禽流感、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和SARS)的能力.18家县级疾控机构具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细胞培养技术和病毒分离技术开展比例较低,为13.6%.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与医院及边境国境卫生检疫部门缺乏沟通协作.结论 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能力不足,检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与其他机构实验室沟通协作机制有待完善,尚不能较好地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

    作者:陈奕如;覃娴静;冯俊;江南;陈其伟;刘德诚;冯启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级诊疗认知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调查部分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现状,分析分级诊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南京市某三级医院住院的564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0软件对定量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3.1%的调查对象知晓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相对于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无医疗保险及其他”患者的分级诊疗知晓程度更高.31.6%的调查对象首诊选择基层医院.职业状况、学历、医保类型的不同,首诊选择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对象相比于大专或本科学历的被调查对象更愿意首诊选择社区医疗机构.患者接受转上的比例(78.5%)高于接受转下的比例(59.2%),普遍存在转上容易转下难;不知道分级诊疗制度的被调查对象更不愿意转下.结论 建议继续引导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知晓度和社区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提高社区首诊率,加大双向转诊“下转”驱动力,形成良好就医秩序,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施行.

    作者:陶钊;谢波;程晓庆;余小歌;金辉;张开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温州台风所致公共卫生问题中的应急健康教育策略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直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百姓积极关注的焦点.温州地处沿海地带,常年受台风灾害影响,造成的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威胁等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而应急健康教育策略正是引导群众科学防范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强有力的手段,能够帮助群众迅速掌握防灾救灾知识,有效消除和减少影响个人和群体健康的危险因素,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措施,其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彰显.此文通过分析温州台风所致公共卫生问题以及当前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教育工作现状,指出当前应急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待解决的居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认知程度偏低、健康信息覆盖面不均衡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思考和探讨今后的健康教育策略,提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开展健康教育,促使人们建立“知信行”健康行为模式,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作者:黄小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2004-2017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哈尔滨市2004-2017年麻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7年哈尔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4 913例,发病率为3.42/10万;发病集中在4-6月,发病时间提前,高峰过后持续时间延长;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发病,<5岁儿童和>15岁人群占有较大的比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7.02%和40.36%.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中<5岁儿童比例上升,≥15岁人群比例下降.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的病例数多.暴发病例占24.87%.结论 麻疹发病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麻疹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发病模式以散发与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年龄分布呈现明显双向移位,提示应落实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工作,及时分析疫情形势,针对散居儿童和学生制定更适宜的麻疹防控策略.

    作者:高晓丽;徐虹;李玺琨;范晨璐;刘木子;姜立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北仑区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分析宁波市北仑区中青年慢性胃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慢性胃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北仓区小港医院就诊的78例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来该医院体检的78例健康中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对象收入、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调查,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78例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年龄为18~55岁,其中25~35岁所占比例高,为48.72%.单因素分析显示,北仑区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发病与是否吸烟、饮酒、按时吃饭、偏爱热食、经常暴饮暴食、焦虑和经常吃水果有关(P<0.05),与文化程度、月收入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指数> 100、饮酒指数>200、不按时吃饭、偏爱热食、经常暴饮暴食和存在焦虑状况是北仑区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爱吃水果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吸烟指数> 100、饮酒指数>200、不按时吃饭、偏爱热食、经常暴饮暴食和存在焦虑状况是北仑区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爱吃水果是北仑区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陈平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