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李佑芳;章任重;贾曼红;马艳玲;陈彦林;陆林
目的 了解青岛市托幼机构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程度,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二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共调查889人,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认知度及防控行为较好;学校类型及家长文化程度为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家长获取知识的途径以电视和报纸为主,希望的途径是卫生部门的宣传.结论 在目前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加强卫生部门和媒体之间的沟通和协商.
作者:贾静;姜法春;王霞;郝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温州市住院患者抑郁现状及其社会支持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3月住院的老年患者87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问卷回收总有效率为97.7%;此次调查85例患者中,其中无抑郁情绪患者42例(49.41%)、有抑郁情绪患者43(50.59%);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以及居住方式均为影响患者抑郁发生的因素(P<0.05);老年住院患者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与抑郁得分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伴有抑郁患者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不伴有抑郁患者(P<0.05).结论 温州市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发生情况较为严重,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与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建媚;韩丽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从平阳县8个社区当中抽取平阳县3个社区,常住老年人621人,采用国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调查可能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一般资料,分析平阳县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此次调查621名社区老年人,有睡眠障碍237名(38.16%),其中轻度睡眠障碍119名、中度睡眠障碍84名、重度睡眠障碍34名;经单因素比较,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患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吸烟、锻炼情况、饮食是否规律、经常参加娱乐活动、焦虑、抑郁共12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患慢性病、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6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老年人睡眠情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目前社区老年人失眠状况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失眠的发生与抑郁、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因素有关,采用相应对策,改善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作者:李格;潘学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手足口病病毒的流行规律,为桂林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由各就诊医院采集发病3d以内的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送往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毒核酸分型检测,从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 720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 923次,其中EV型3 115次,阳性率为66.0%;而EV71型和CoxA 16型分别为1 141次和667次,分别占22.2%和14.1%.男女两性各种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差较大,男女性别比为1.72∶1.在年龄分布上,各型病毒检出率相似,前3位为2岁、1岁和3岁年龄组.时间分布上,4-7月检出阳性率高.结论 2010-2014年林市手足口病疫情以肠道病毒EV型为主,其中主要是EV71型,CoxA16型也较多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高峰在4-7月;4岁以下人群高发,尤其是2岁和1岁年龄组,其应成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秦金勇;关绍山;付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杭州市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管理控制现状,提出相关预防对策,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 调查杭州市2012年5月-2015年5月4所三级医院与5所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情况,并根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进行现场评估,评价指标为透析液、基本情况、病案管理等,共计100分.结果 杭州市三级医院总分为(95.1±3.7分)与二级医院(89.9±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 0.05).各级医院均存在透析室辅助用房少、工作流程及环境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在水质监测方面,三级医院得分为(9.6±0.3分),高于二级医院(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结论 为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加强透析室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洗消制度,加强透析用水监测,合理布局透析室环境.
作者:戴娅勤;王美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空气质量指数AQI,分析2015年京津冀都市圈13个城市空气污染特征,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每日发布的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京津冀都市圈13个城市的总体空气质量、AQI等级、季节和首要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总体空气质量为二级,AQI为98,其中张家口空气质量好,AQI为69,PM2.5所占日数比例为3.9%.保定空气质量差,AQI为124.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冬季AQI高为122.PM2.5在全年首要污染物日数分布中所占比例高为42.3%,PM10所占比例为24.8%.AQI等级与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日数分布呈显著正相关(r =0.901,P=0.014< 0.05).结论 2015年京津冀都市圈13个城市总体空气质量为良,冬季污染为严重,PM2.5及PM10为该区域主要污染物,PM2.5日数分布比例随着AQI等级的变化而变化.
作者:李明艳;王未来;应锡钧;竺小春;张润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10-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提高该病临床诊治水平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宜昌市2010-2014年报告的所有SFT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用Real Time-PCR法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结果 2010-2014年宜昌市9个县市区共报告61例SFTS病例,其中,经SFTSV核酸检测,实验室确诊病例为13例(21.31%).夷陵区报告23例,实验室确诊5例,为9个县市区高;报告发病时间为4-12月,高峰为5-9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3.61%,并且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发病时间在5-9月;年龄在7~ 8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农民所占比例高达92.31%;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大部分病例有乏力(86.89%)、畏寒(67.21%)、头痛(67.21%)和食欲减退(50.82%)等症状;确诊病例血小板减少较疑似病例的血小板减少更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396,P<0.05).结论 加强农村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能力,降低感染风险;进一步完善临床特征分析和实验室检查,提高诊治能力和监测水平.
作者:杨忠诚;刘建华;张皓;潘会明;曹亚军;赵鑫;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 通过收集嘉峪关市2008-2012年每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结合同一时间段的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与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性,分析不同温度和不同滞后天数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7月,对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病例数据做相关分析,表明嘉峪关市手足口病每日发病人数与气温、气压、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存在相关性.当日均气温较高时(20℃以上),温度对手足口病发病滞后效应大约出现在第10天左右.气象因素在嘉峪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温度对手足口病日发病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受到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但首要影响因素是高温.
作者:徐晓楠;王金玉;李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白银市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案》要求设置监测点,开展棚户区蚊、蝇、鼠和蟑螂监测工作,以《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等为依据,开展棚户区病媒生物风险评估.结果 蚊虫平均密度为26.97%,蝇类平均密度为2.73只/条,蟑螂侵害率为19.33%,蟑螂密度为0.54只/张,平均鼠密度为26.38%;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程度远高于《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中要求的各类生境病媒生物控制标准.结论 白银市棚户区病媒生物密度还处在较高水平,病媒生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在全面开展宣传、注重环境治理和完善卫生设施的基础上,病媒生物控制要与季节消长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各类场所病媒生物风险评估.
作者:张学太;何涛;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癫痫病患者用药进行随访管理,评价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对癫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癫痫病患者经筛查、复核确定人组.惊厥型癫痫病患者进行免费苯巴比妥治疗和随访管理,评价分析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自我感觉等指标.结果 随访管理癫痫病患者6个月,其治疗有效率呈上升趋势,而治疗恶化率呈下降趋势,且疗程不同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P<0.01).癫痫病患者随访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52.94%,其间癫痫发作仅仅是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的比例明显升高.癫痫病患者在身体、精神或者学习劳动能力方面的自我感觉良好比例明显升高,6个月时比1个月时升高23.18%.癫痫病患者以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后发生困倦嗜睡、头晕的副作用在6个月时间内略有升高,除皮疹外,其他副作用在3个月时高,6个月时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97,P>0.05).结论 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农村癫痫病患者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丽;乔冬菊;兰莉;张亚旭;姜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4年12月在海宁市疾控中心美沙酮治疗门诊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者258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美沙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待治疗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复吸率、脱失率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复吸率(31.78%)与脱失率(29.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吸率53.73%、脱失率43.41%),观察组留治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72.38±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38±2.18)分].结论 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可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疗效,提高治疗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建芬;虞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07-2013年哈尔滨市道里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分布特征及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评估疫苗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哈尔滨市道里区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AEFI监测报告的数据,应用Excel和SPSS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哈尔滨市道里区报告AEFI 1 308例,累计报告发生率为137.01/10万剂.其中百白破疫苗引发的AEFI占报告总数的73.24%;其次是麻风疫苗,占报告总数的5.12%.临床诊断表现为发热和(或)红肿和(或)硬结的人数多,占报告人数的69.9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和卡介苗接种淋巴结炎为主,分别占异常反应的50.00%和42.86%.1月报告AEFI少,占2.60%.<2岁组儿童AEFI发生率较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58,P<0.01).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AEFI 514例,占报告总数的54.74%.AEFI及时报告率为99.16%,及时调查率为98.77%.结论 道里区AEFI监测质量和敏感性较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淑云;姚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鲁甸8.3地震”后灾区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为政府制定灾区公共饮用水卫生安全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8月4日-10月3日,在鲁甸县地震重点受灾区域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样品,并在现场实验室对水样进行9个核心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按照来源、类型、时间、指标构成等分析合格率变化情况.结果 共在274个不同类型水样采集点采集到700份水样,9项指标总体合格率为55.8%;各型水质以储水桶合格率高,达81.t%;微生物指标及消毒指标合格率较感官指标合格率低;地震后期(37 ~ 40周)水质合格率为68.0%,明显高于地震初期的41.2%(32~33周).结论 鲁甸灾区饮用水水质灾后初期受到影响,经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干预,保障了地震后期水质合格率总体变化平稳.地震灾后主要影响水质卫生学标准的指标是微生物指标,提示地震灾后对饮用水进行水源管理和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王瑾;刘晓强;杨祖顺;吴程锦;施柯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厕所省际分布的公平性变化趋势,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计划生育与卫生统计年鉴中的各省改厕统计数据,采用极差法和基尼系数分析2008-2013年农村卫生厕所分布公平性及其趋势变化.结果 已建成卫生厕所中,达不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厕所构成由36.9%降至29.6%,西部高,2013年为39.4%.卫生厕所普及率的极差由63.8%降至51.1%,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1365降至0.109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极差无减小趋势,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2794降至0.2266.两率极差在东部地区逐年减小,但仍高于中西部.结论 我国卫生厕所省际分布的公平性总体上日益完善,但东部地区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加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林琳;刘东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浙江省水痘聚集性疫情现状进行分析,为开展水痘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2010-2014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水痘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浙江省共报告水痘聚集性疫情52起,82.69%的水痘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小学校,其中又以农村小学校为主.累计报告发病1 116例,总罹患率为20.26%‰.时间分布上有两个高峰(11-12月和5-6月),第一个高峰明显高于第二个.报告病例集中在6~11岁,且部分病例有水痘疫苗接种史.首发病例与接报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6.50d(7.22 ~22.29 d),个案分布呈现明显的“代际”现象.结论 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校是水痘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在流行季节重点加强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疫情的监测和防控;接种水痘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阻断疫情的传播,但仍是降低疫情强度和减轻病症的有效手段,今后应重点做好接种效果评估并及时调整免疫策略.
作者:吴晨;吴昊澄;鲁琴宝;丁哲渊;林君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仙居县安洲中学校应急安全知识知晓及需求情况,评价县级中学校应急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效果.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安洲中学的170名教职工和2400名中学生开展应急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并对2400名中学生在开设健康教育课时给予应急知识及技能培训措施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70名教职工仅有35名(20.59%)接受过系统的应急安全知识培训,多数教师是通过自学和讲座来获取应急安全知识.中学生对于应急安全知识知晓率前三位依次为:触电知识占70.42%、食物中毒知识占68.00%、交通安全知识占65.92%.其中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对应急安全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初一学生在通过宣教后安全应急与避险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宣教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洲中学校应急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急安全知识的宣教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安全应急与避险技能知识,应将其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中.
作者:王慧芬;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吸烟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于吸烟问题的认识及控烟状况,探索戒烟成功与否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帮其控烟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对574例有吸烟史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组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戒烟的影响因素.结果 574例有吸烟史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43.2%的患者目前已戒烟,56.8%的患者目前仍吸烟.戒烟成功者和目前吸烟者两组间文化程度、城乡居住、自感健康情况、吸烟有害认知、周围吸烟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戒烟水平和意识仍有待提高;除现有的控烟政策外,应更加关注文化程度低、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多吸烟者的冠心病患者的控烟活动;在针对吸烟的冠心病患者控烟活动的同时对其家人和周围吸烟人群开展宣传控烟活动也是迫切需要的.
作者:廖清池;胡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皖西农村地区留守村民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现状,探究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皖西地区三个乡镇18个行政村的40 ~ 70岁留守村民,对4040位留守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 943份.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炎、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腹泻、胆囊炎和阑尾炎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村民消化系统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地区消化系统慢性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作者:陈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青少年龋齿患病状况.方法 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分别调查该市青少年472、528和502人,参照WHO推荐的口腔流行病相关调查方法.结果 2015年患龋率显著高于2011年(x2=13.52,P<0.01)和2013年(X 2=5.80,P<0.05),三年的失牙率和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村青少年龋齿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区青少年(x2=12.94,P<0.05),城乡青少年失牙率、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孩患龋率显著高于男孩(x2=5.18,P<0.05),而失牙率、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岁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12岁、15岁,7岁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12岁(x2=47.77,P<0.01)和15岁(x2=-177.44,P<0.05),12岁患龋率显著高于15岁(x2=38.03,P<0.01),三个年龄儿童失牙率和补牙率均无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3.89和0.51,P均>0.05).结论 近年来宁波地区青少年龋齿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到青少年龋齿的早预防、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陈斌科;高源;陆丹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营养KAP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开展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提供帮助.方法 抽取南京仙林大学城9所高校1 0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测量,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优秀率1.45%,合格率45.89%,女生高于男生;对待营养态度较积极,健康意识较高,但缺乏获取营养知识、指导日常饮食主动性;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不太合理,三餐规律人数少,需要加强奶、豆制品、优质蛋白和水果的摄入量.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饮食习惯不合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不高,缺乏营养实践指导,需要加强营养教育,改善日常饮食习惯,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
作者:周恒超;周真益;赵欣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