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艳;王未来;应锡钧;竺小春;张润松
目的 了解广东省郁南县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对待HIV/AIDS病例的态度及行为情况,对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基线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278份,有效问卷272份;终期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82份,回收279份,有效问卷274份.结果 中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学校宣教和网络.活动前后该校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47.79%和80.6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207,P< 0.05);学生对待HIV/AIDS病例人群的态度主要是“同情”、“能力范围帮助”,其中“能力范围帮助”在活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67,P<0.05).学生对待HIV/AIDS病例人群的态度和行为在活动前后的变化:E1.接受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的同学在同一间课室学习的分别为53.58%和64.23%;E2.愿意为某一同学是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现患者的保密分别为56.25%和88.69%;E3.不会忧虑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同学在一般日常生活学习中感染的分别为50.74%和57.66%;E4.远离HIV/AIDS病例的同学分别为54.78%和39.05%.其中E1、E2及E4的行为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此次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使该中学的学生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在对待HIV/AIDS病例人群的态度及行为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仍然需要加强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加强学生们的道德教育,同时应建立长期制度化教育、宣传及考核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谢志文;蒙德恩;陈燕凝;钟扬映;王明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厕所省际分布的公平性变化趋势,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计划生育与卫生统计年鉴中的各省改厕统计数据,采用极差法和基尼系数分析2008-2013年农村卫生厕所分布公平性及其趋势变化.结果 已建成卫生厕所中,达不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厕所构成由36.9%降至29.6%,西部高,2013年为39.4%.卫生厕所普及率的极差由63.8%降至51.1%,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1365降至0.109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极差无减小趋势,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2794降至0.2266.两率极差在东部地区逐年减小,但仍高于中西部.结论 我国卫生厕所省际分布的公平性总体上日益完善,但东部地区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加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林琳;刘东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湘潭县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现状.方法 对湘潭县因恶性肿瘤死亡的居民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结果 2010-2015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5 909 203人,因恶性肿瘤死亡6 966人,年均粗死亡率为117.88/10万.六年间恶性肿瘤死亡率无趋势性变化.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肠癌、胃癌、子宫癌.男性居民死亡率是女性的1.71倍.结论 戒烟、养成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加强健康宣传,可以有效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赵佩安;曾正标;陈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营养KAP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开展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提供帮助.方法 抽取南京仙林大学城9所高校1 0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测量,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优秀率1.45%,合格率45.89%,女生高于男生;对待营养态度较积极,健康意识较高,但缺乏获取营养知识、指导日常饮食主动性;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不太合理,三餐规律人数少,需要加强奶、豆制品、优质蛋白和水果的摄入量.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饮食习惯不合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不高,缺乏营养实践指导,需要加强营养教育,改善日常饮食习惯,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
作者:周恒超;周真益;赵欣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07-2013年哈尔滨市道里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分布特征及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评估疫苗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哈尔滨市道里区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AEFI监测报告的数据,应用Excel和SPSS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哈尔滨市道里区报告AEFI 1 308例,累计报告发生率为137.01/10万剂.其中百白破疫苗引发的AEFI占报告总数的73.24%;其次是麻风疫苗,占报告总数的5.12%.临床诊断表现为发热和(或)红肿和(或)硬结的人数多,占报告人数的69.9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和卡介苗接种淋巴结炎为主,分别占异常反应的50.00%和42.86%.1月报告AEFI少,占2.60%.<2岁组儿童AEFI发生率较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58,P<0.01).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AEFI 514例,占报告总数的54.74%.AEFI及时报告率为99.16%,及时调查率为98.77%.结论 道里区AEFI监测质量和敏感性较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淑云;姚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洛阳市居民保健食品消费现状,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各类保健食品销售场所,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洛阳市保健食品主要消费人群是中老年,学历较高、收入中等偏上、企事业单位人员;4.7%的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应当可以代替药物;45岁以上调查人群保健食品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45岁以下调查人群.结论 应当加大保健食品知识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保健食品作用,合理食用保健食品,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哈尔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对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哈尔滨市分别报告手足口病2 897例、7 702例、6 459例、3 965例和6 053例,发病率分别为28.95/10万、72.41/10万、62.10/10万、37.38/10万和57.05/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5-9月,7月为全年高峰;各年龄组发病数男性均高于女性,3岁左右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不同年份之间病例的肠道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4.37,P<0.01).2010年、2011年和2014年肠道病毒EV71型占优势,2012年肠道病毒CoxA16型占优势,而2013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2011年、2012年和2014年较其他两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有所上升;2012年和2013年手足口病优势毒株发生转变;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为3岁左右的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应加强疫情监测及实验室检测能力.
作者:冯茜;郭淑珍;肖凤娟;唐道洲;蔡秀芝;李旭颖;田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佳木斯市1~4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1~,2~,3~,4~岁4个年龄组的健康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监测,并且对部分儿童免前免后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305名健康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75%、95.41%、93.11%,GMT分别为1∶67.89、1∶65.77、1∶55.21,同一型别抗体的GMT值在不同年龄间存在差异.116名健康儿童的脊灰抗体水平免疫后较免疫前有大幅提高.结论 佳木斯市1~4岁儿童具有较高的疫苗免疫覆盖率,建立了稳固的免疫屏障.
作者:宋婧;宋长江;吕珀;王晗;王晓宇;马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HIV阳性的MSM人群动员其性伴接受HIV检测情况及感染影响因素,提高MSM人群阳性发现率.方法 将研究期间以方便抽样纳入的HIV阳性MSM者作为种子进行性伴HIV检测动员招募,动员阳性MSM种子近一年内的同性性伴接受HIV抗体检测,收集接受检测的性伴种子的人口学特征、性伴自身的人口学特征和性行为情况,对性伴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此研究纳入的阳性MSM种子71例,种子成功动员的比例为69.0%(49/71).成功动员同性性伴53名接受HIV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8.9%(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伴既往做过HIV检测[5.7%(2/35);OR(95%CI):0.105(0.017~0.646)],性伴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3.4%(1/29);OR(95%CI):0.083(0.009~0.795)]HIV感染风险较低.结论 在MSM人群中,相较VCT检测方式HIV阳性者的性伴动员方式的性伴阳性发现效率较高,性伴既往没有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可能是性伴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建议在MSM人群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加强性伴检测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更多的MSM感染者动员性伴接受HIV检测.
作者:李琪;李佑芳;章任重;贾曼红;马艳玲;陈彦林;陆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对近二十年关于食物的酸碱负荷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碱性食物能使尿液呈碱性并减少尿钙流失,减轻酸中毒对肌肉组织的损伤,增加生长激素缺乏个体的生长激素水平,改善慢性腰背痛症状,对循环统具有保护性作用,但目前尚无明显依据证明成碱食物能够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高钠饮食能够加重老年人骨骼及肌肉的退化,增加女性罹患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的风险;目前尚无依据表明食物的酸碱负荷能够导致肿瘤发生.
作者:杨晓巍;吕和;陈彦平;闫雅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473名昆明医科大学1~5年级本科医学生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近况,并通过描述、单因素分析、秩和检验、x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医学生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近况,探讨睡眠质量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473名医学生的PSQI总得分平均为(8.19±2.30)分,睡眠障碍率为59.8%(95%CI 55.4%~64.2%);SAS标准分平均为[43.00(38.00,49.00)],焦虑率为21.8%(95%CI 18.1% ~ 25.5%);SDS标准分平均为[49.00 (43.00,55.00)],抑郁率为36.8%(95%CI32.5%~41.1%).SAS标准分、SDS标准分与PSQI总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OR=2.967,95%CI 1.639 ~ 5.372)、抑郁(OR=2.144,95%CI 1.359 ~ 3.382)对睡眠障碍有正效应(P<0.05).结论 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障碍率相对较高,尤以女生明显.焦虑、抑郁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渠道、综合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改善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蒋红成;毛勇;李雨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白银市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案》要求设置监测点,开展棚户区蚊、蝇、鼠和蟑螂监测工作,以《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等为依据,开展棚户区病媒生物风险评估.结果 蚊虫平均密度为26.97%,蝇类平均密度为2.73只/条,蟑螂侵害率为19.33%,蟑螂密度为0.54只/张,平均鼠密度为26.38%;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程度远高于《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中要求的各类生境病媒生物控制标准.结论 白银市棚户区病媒生物密度还处在较高水平,病媒生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在全面开展宣传、注重环境治理和完善卫生设施的基础上,病媒生物控制要与季节消长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各类场所病媒生物风险评估.
作者:张学太;何涛;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安吉白茶园区近年来有机磷农药中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0例,随机抽取110例,根据中毒的时间、性别、年龄等方面,将全部病例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近几年呈现出稳定中略有上升趋势.生产中毒呈现明显的月份相关性,每年5-7月和8-10月的中毒人数多于其他月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5 ~49岁和50 ~ 65岁年龄段的人数多,且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生产中毒与月份无相关,各月间无差别,年龄和性别在中毒人数上无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产活动中接触高毒农药是生产中毒的主要原因,自服、误服农药属非生产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宣传十分必要.同时,在生产作业管理中要适时做好防范工作,从根本上做到安全使用农药,降低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身体不受威胁.
作者:姜芸芸;明霞;宋静梅;白炳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民食用低钠盐的普及和基本情况,为开展“减盐行动”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意见.方法 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设计典型问卷,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Epi Info3.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低钠盐食用覆盖率53%,表明深圳市民食用低钠盐有了一定的普及程度.低钠盐知识的知晓情况受教育、健康、户籍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机自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低钠盐知识的获知途径.结论 虽然食用低钠盐在深圳有了一定的普及程度,但覆盖率不高,仍有部分人群不了解低钠盐知识.为了推动“减盐行动”的开展,应该多部门联动,在运用常规宣传方法的同时,还应适应现代信息变化,增加手机APP、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全方位地宣传低钠盐知识,提高低钠盐食用率,从而有效地减少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孙健;张强;姜华;郭永乐;曾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女性乳腺增生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参加健康体检且有过生育史的女性34 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制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体检的34 132例中,乳腺增生症29 851例,占85.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14岁、睡眠质量差、年龄≥35岁、非母乳、荤食为主、孕产次数≥3次,体质指数≥23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初潮年龄<14岁、睡眠质量差、非母乳、荤食为主、体质指数≥23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体检中女性乳腺增生检出率过高,乳腺增生症与年龄、睡眠、母乳、饮食、体质等多因素相关,应加强健康指导,合理膳食,保持健康乐观的精神状态,采取科学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助于乳腺增生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丁南萍;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德宏州运用“HIV指纹数据库系统”在吸毒者和暗娼中开展艾滋病监测的情况.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评价指纹识别准确率,下载“HIV指纹数据库系统”数据,分析高危人群指纹采集比例和HIV阳性者重复检测比例.结果 运用系统以来,现场调查指纹采集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但不同操作人员的指纹识别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2010年1月-2015年7月,共监测吸毒者33 125名,其中采集指纹26 804名,占80.92%.201 1年1月-2015年7月,共检测暗娼6 953名,其中采集指纹5 335名,占76.73%.以HIV阳性者在同年再次被检测计算重复检测比例,吸毒者重复检测比例从2011年的10.22%(89/871)上升到2015年的37.01%(114/308).暗娼重复检测比例平均为7.14%.结论 德宏州“HIV指纹数据库系统”在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中应用效果良好,吸毒者及暗娼接受指纹采集的比例逐年上升.
作者:杨跃诚;陈美玲;唐仁海;曹艳芬;杨世江;李林;姚仕堂;叶润华;段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旨在了解2014年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健康管理开展情况及城乡差异.方法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搜集档案资料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乌鲁木齐市城市老年人建档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系统管理率、健康指导率分别是100.00%、61.14%、49.18%和71.10%;农村则分别是88.59%、56.54%、60.12%和85.87%.城市与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整体较好,建档率和健康管理率城市优于农村,而系统管理与健康指导方面农村优于城市.
作者:田莉;孙高峰;谢惠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 通过收集嘉峪关市2008-2012年每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结合同一时间段的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与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性,分析不同温度和不同滞后天数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7月,对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病例数据做相关分析,表明嘉峪关市手足口病每日发病人数与气温、气压、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存在相关性.当日均气温较高时(20℃以上),温度对手足口病发病滞后效应大约出现在第10天左右.气象因素在嘉峪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温度对手足口病日发病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受到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但首要影响因素是高温.
作者:徐晓楠;王金玉;李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从平阳县8个社区当中抽取平阳县3个社区,常住老年人621人,采用国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调查可能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一般资料,分析平阳县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此次调查621名社区老年人,有睡眠障碍237名(38.16%),其中轻度睡眠障碍119名、中度睡眠障碍84名、重度睡眠障碍34名;经单因素比较,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患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吸烟、锻炼情况、饮食是否规律、经常参加娱乐活动、焦虑、抑郁共12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患慢性病、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6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老年人睡眠情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目前社区老年人失眠状况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失眠的发生与抑郁、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因素有关,采用相应对策,改善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作者:李格;潘学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仙居县安洲中学校应急安全知识知晓及需求情况,评价县级中学校应急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效果.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安洲中学的170名教职工和2400名中学生开展应急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并对2400名中学生在开设健康教育课时给予应急知识及技能培训措施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70名教职工仅有35名(20.59%)接受过系统的应急安全知识培训,多数教师是通过自学和讲座来获取应急安全知识.中学生对于应急安全知识知晓率前三位依次为:触电知识占70.42%、食物中毒知识占68.00%、交通安全知识占65.92%.其中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对应急安全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初一学生在通过宣教后安全应急与避险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宣教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洲中学校应急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急安全知识的宣教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安全应急与避险技能知识,应将其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中.
作者:王慧芬;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