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孙高峰;谢惠芳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诸暨社区医院收治的68例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液培养,将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8例患者痰标本共检出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46.79%,革兰氏阳性菌占28.44%,真菌占24.77%.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占16.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占13.76%),真菌中以白色念菌株为多见(占21.1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菌药、氨苄青霉素均具有较高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具有较高耐药率(>5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耐药率(>50%),真菌对氟康唑、酮康唑等均无耐药性.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临床应加强病原菌检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石勇明;周祖模;陈林;石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介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公共卫生监管基本情况,通过2013年的H7N9禽流感事件及应对,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信息披露与发布、信息发布机制和预警、通信管制、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拟从我国现行公共卫生行政监管体制、法律规范解读角度及舆情引导,探讨我国的公共卫生监管.
作者:邱五七;毛阿燕;严晓玲;董佩;胡广宇;丁晗玥;饶克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杭州市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管理控制现状,提出相关预防对策,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 调查杭州市2012年5月-2015年5月4所三级医院与5所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情况,并根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进行现场评估,评价指标为透析液、基本情况、病案管理等,共计100分.结果 杭州市三级医院总分为(95.1±3.7分)与二级医院(89.9±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 0.05).各级医院均存在透析室辅助用房少、工作流程及环境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在水质监测方面,三级医院得分为(9.6±0.3分),高于二级医院(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结论 为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加强透析室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洗消制度,加强透析用水监测,合理布局透析室环境.
作者:戴娅勤;王美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10-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提高该病临床诊治水平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宜昌市2010-2014年报告的所有SFT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用Real Time-PCR法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结果 2010-2014年宜昌市9个县市区共报告61例SFTS病例,其中,经SFTSV核酸检测,实验室确诊病例为13例(21.31%).夷陵区报告23例,实验室确诊5例,为9个县市区高;报告发病时间为4-12月,高峰为5-9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3.61%,并且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发病时间在5-9月;年龄在7~ 8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农民所占比例高达92.31%;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大部分病例有乏力(86.89%)、畏寒(67.21%)、头痛(67.21%)和食欲减退(50.82%)等症状;确诊病例血小板减少较疑似病例的血小板减少更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396,P<0.05).结论 加强农村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能力,降低感染风险;进一步完善临床特征分析和实验室检查,提高诊治能力和监测水平.
作者:杨忠诚;刘建华;张皓;潘会明;曹亚军;赵鑫;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仙居县安洲中学校应急安全知识知晓及需求情况,评价县级中学校应急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效果.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安洲中学的170名教职工和2400名中学生开展应急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并对2400名中学生在开设健康教育课时给予应急知识及技能培训措施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70名教职工仅有35名(20.59%)接受过系统的应急安全知识培训,多数教师是通过自学和讲座来获取应急安全知识.中学生对于应急安全知识知晓率前三位依次为:触电知识占70.42%、食物中毒知识占68.00%、交通安全知识占65.92%.其中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对应急安全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初一学生在通过宣教后安全应急与避险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宣教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洲中学校应急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急安全知识的宣教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安全应急与避险技能知识,应将其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中.
作者:王慧芬;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义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 182名18 ~ 79岁常住慢性病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为定期体格检查(75.0%),其次依次为健康咨询(54.9%)、基本医疗(49.5%)、生活方式指导(40.2%)等;在对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约52.7%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药品不丰富,其次为医疗设备少(45.7%)和技术水平低(24.4%);有47.8%的患者选择在社区就诊;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是影响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因素.结论 应进一步实施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
作者:张艳艳;何朝;李长青;李征;赵莹颖;白如冰;李彦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女性乳腺增生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参加健康体检且有过生育史的女性34 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制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体检的34 132例中,乳腺增生症29 851例,占85.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14岁、睡眠质量差、年龄≥35岁、非母乳、荤食为主、孕产次数≥3次,体质指数≥23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初潮年龄<14岁、睡眠质量差、非母乳、荤食为主、体质指数≥23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体检中女性乳腺增生检出率过高,乳腺增生症与年龄、睡眠、母乳、饮食、体质等多因素相关,应加强健康指导,合理膳食,保持健康乐观的精神状态,采取科学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助于乳腺增生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丁南萍;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居民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了解掌握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衢州市1 688位居民对肠道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衢州市居民肠道传染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48.28%(815/1688),健康行为形成率为45.14%(762/1688).结论 衢州市居民肠道传染疾病预防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仍处于较低水平.政府部门应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播、电视、报纸等)实施干预.同时,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水质监测及厕所的改造工作.
作者:徐天才;林海;徐幼平;朱时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上腹不适就诊人群患胃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编制问卷调查表,对因上腹不适到嘉兴市第二医院体检的188人进行胃癌确诊,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患者及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在188受检者中,被确诊为原发性胃癌患者24人,发病率为12.8%.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市第二医院胃癌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饮食不规律、长期食用干硬食物、慢性胃炎病史及肿瘤家族史等.结论 高盐饮食、不规律饮食、长期患有胃病史及肿瘤家族史等是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市第二医院胃癌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作者:项明珍;蔡觉萍;朱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HIV阳性的MSM人群动员其性伴接受HIV检测情况及感染影响因素,提高MSM人群阳性发现率.方法 将研究期间以方便抽样纳入的HIV阳性MSM者作为种子进行性伴HIV检测动员招募,动员阳性MSM种子近一年内的同性性伴接受HIV抗体检测,收集接受检测的性伴种子的人口学特征、性伴自身的人口学特征和性行为情况,对性伴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此研究纳入的阳性MSM种子71例,种子成功动员的比例为69.0%(49/71).成功动员同性性伴53名接受HIV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8.9%(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伴既往做过HIV检测[5.7%(2/35);OR(95%CI):0.105(0.017~0.646)],性伴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3.4%(1/29);OR(95%CI):0.083(0.009~0.795)]HIV感染风险较低.结论 在MSM人群中,相较VCT检测方式HIV阳性者的性伴动员方式的性伴阳性发现效率较高,性伴既往没有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可能是性伴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建议在MSM人群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加强性伴检测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更多的MSM感染者动员性伴接受HIV检测.
作者:李琪;李佑芳;章任重;贾曼红;马艳玲;陈彦林;陆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手足口病病毒的流行规律,为桂林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由各就诊医院采集发病3d以内的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送往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毒核酸分型检测,从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 720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 923次,其中EV型3 115次,阳性率为66.0%;而EV71型和CoxA 16型分别为1 141次和667次,分别占22.2%和14.1%.男女两性各种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差较大,男女性别比为1.72∶1.在年龄分布上,各型病毒检出率相似,前3位为2岁、1岁和3岁年龄组.时间分布上,4-7月检出阳性率高.结论 2010-2014年林市手足口病疫情以肠道病毒EV型为主,其中主要是EV71型,CoxA16型也较多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高峰在4-7月;4岁以下人群高发,尤其是2岁和1岁年龄组,其应成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秦金勇;关绍山;付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白银市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案》要求设置监测点,开展棚户区蚊、蝇、鼠和蟑螂监测工作,以《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等为依据,开展棚户区病媒生物风险评估.结果 蚊虫平均密度为26.97%,蝇类平均密度为2.73只/条,蟑螂侵害率为19.33%,蟑螂密度为0.54只/张,平均鼠密度为26.38%;棚户区病媒生物危害程度远高于《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中要求的各类生境病媒生物控制标准.结论 白银市棚户区病媒生物密度还处在较高水平,病媒生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在全面开展宣传、注重环境治理和完善卫生设施的基础上,病媒生物控制要与季节消长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各类场所病媒生物风险评估.
作者:张学太;何涛;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温州市住院患者抑郁现状及其社会支持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3月住院的老年患者87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问卷回收总有效率为97.7%;此次调查85例患者中,其中无抑郁情绪患者42例(49.41%)、有抑郁情绪患者43(50.59%);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以及居住方式均为影响患者抑郁发生的因素(P<0.05);老年住院患者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与抑郁得分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伴有抑郁患者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不伴有抑郁患者(P<0.05).结论 温州市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发生情况较为严重,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与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建媚;韩丽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郁南县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对待HIV/AIDS病例的态度及行为情况,对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基线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278份,有效问卷272份;终期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82份,回收279份,有效问卷274份.结果 中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学校宣教和网络.活动前后该校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47.79%和80.6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207,P< 0.05);学生对待HIV/AIDS病例人群的态度主要是“同情”、“能力范围帮助”,其中“能力范围帮助”在活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67,P<0.05).学生对待HIV/AIDS病例人群的态度和行为在活动前后的变化:E1.接受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的同学在同一间课室学习的分别为53.58%和64.23%;E2.愿意为某一同学是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现患者的保密分别为56.25%和88.69%;E3.不会忧虑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同学在一般日常生活学习中感染的分别为50.74%和57.66%;E4.远离HIV/AIDS病例的同学分别为54.78%和39.05%.其中E1、E2及E4的行为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此次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使该中学的学生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在对待HIV/AIDS病例人群的态度及行为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仍然需要加强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加强学生们的道德教育,同时应建立长期制度化教育、宣传及考核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谢志文;蒙德恩;陈燕凝;钟扬映;王明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4年12月在海宁市疾控中心美沙酮治疗门诊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者258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美沙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待治疗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复吸率、脱失率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复吸率(31.78%)与脱失率(29.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吸率53.73%、脱失率43.41%),观察组留治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72.38±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38±2.18)分].结论 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可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疗效,提高治疗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建芬;虞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癫痫病患者用药进行随访管理,评价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对癫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癫痫病患者经筛查、复核确定人组.惊厥型癫痫病患者进行免费苯巴比妥治疗和随访管理,评价分析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自我感觉等指标.结果 随访管理癫痫病患者6个月,其治疗有效率呈上升趋势,而治疗恶化率呈下降趋势,且疗程不同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P<0.01).癫痫病患者随访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52.94%,其间癫痫发作仅仅是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的比例明显升高.癫痫病患者在身体、精神或者学习劳动能力方面的自我感觉良好比例明显升高,6个月时比1个月时升高23.18%.癫痫病患者以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后发生困倦嗜睡、头晕的副作用在6个月时间内略有升高,除皮疹外,其他副作用在3个月时高,6个月时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97,P>0.05).结论 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农村癫痫病患者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丽;乔冬菊;兰莉;张亚旭;姜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HIV、HBV及HCV合并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0-2012年济南市VCT人群的血清进行HIV抗体、HBsAg和HCV抗体的检测.结果 济南市VCT人群的HIV感染率为3.4%(136/4 046),处于缓慢增长中.从事餐饮娱乐业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感染率较高,为8.3%(10/121),是高风险人群.VCT人群中HBV感染率为6.3%(254/4 046),HCV感染率为0.4%(18/4 046).结论 济南市VCT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处于缓慢增长中,MSM人群中从事娱乐服务业者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VCT人群中HBV感染率与普通人群相似.
作者:潘晶;韩莹;徐丽芳;韩秀云;杨国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皖西农村地区留守村民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现状,探究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皖西地区三个乡镇18个行政村的40 ~ 70岁留守村民,对4040位留守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 943份.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炎、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腹泻、胆囊炎和阑尾炎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村民消化系统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地区消化系统慢性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作者:陈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机器人(Lokohelp)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后由患者自行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进行2个月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肌力及步行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经训练后两组患者的下肢动功能、平衡功能、腘绳肌、股四头肌肌力及步行能力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Lokohelp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下肢动功能、平衡功能、腘绳肌、股四头肌肌力及步行能力,值得采用.
作者:姚智姑;席向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从平阳县8个社区当中抽取平阳县3个社区,常住老年人621人,采用国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调查可能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一般资料,分析平阳县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此次调查621名社区老年人,有睡眠障碍237名(38.16%),其中轻度睡眠障碍119名、中度睡眠障碍84名、重度睡眠障碍34名;经单因素比较,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患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吸烟、锻炼情况、饮食是否规律、经常参加娱乐活动、焦虑、抑郁共12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患慢性病、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6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老年人睡眠情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目前社区老年人失眠状况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失眠的发生与抑郁、焦虑、婚姻状况、锻炼情况、性别因素有关,采用相应对策,改善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作者:李格;潘学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