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义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艳艳;何朝;李长青;李征;赵莹颖;白如冰;李彦熹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义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 182名18 ~ 79岁常住慢性病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为定期体格检查(75.0%),其次依次为健康咨询(54.9%)、基本医疗(49.5%)、生活方式指导(40.2%)等;在对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约52.7%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药品不丰富,其次为医疗设备少(45.7%)和技术水平低(24.4%);有47.8%的患者选择在社区就诊;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是影响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因素.结论 应进一步实施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哈尔滨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哈尔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对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哈尔滨市分别报告手足口病2 897例、7 702例、6 459例、3 965例和6 053例,发病率分别为28.95/10万、72.41/10万、62.10/10万、37.38/10万和57.05/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5-9月,7月为全年高峰;各年龄组发病数男性均高于女性,3岁左右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不同年份之间病例的肠道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4.37,P<0.01).2010年、2011年和2014年肠道病毒EV71型占优势,2012年肠道病毒CoxA16型占优势,而2013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2011年、2012年和2014年较其他两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有所上升;2012年和2013年手足口病优势毒株发生转变;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为3岁左右的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应加强疫情监测及实验室检测能力.

    作者:冯茜;郭淑珍;肖凤娟;唐道洲;蔡秀芝;李旭颖;田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并分析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基础上,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人力资源特点进行调整后形成问卷,于2015年7月20-24日对山西省12个疾病预防控中心在岗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总体保持稳定,但在职业忠诚度上存在潜在问题.影响职业忠诚度的因素有收入、个人发展空间、职务或职称晋级、自我成就感以及工作上的困扰.结论 提高政府责任意识以及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政府要加大软硬件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员工激励机制.

    作者:刘睿;程景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济南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HIV、HBV和HCV多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HIV、HBV及HCV合并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0-2012年济南市VCT人群的血清进行HIV抗体、HBsAg和HCV抗体的检测.结果 济南市VCT人群的HIV感染率为3.4%(136/4 046),处于缓慢增长中.从事餐饮娱乐业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感染率较高,为8.3%(10/121),是高风险人群.VCT人群中HBV感染率为6.3%(254/4 046),HCV感染率为0.4%(18/4 046).结论 济南市VCT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处于缓慢增长中,MSM人群中从事娱乐服务业者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VCT人群中HBV感染率与普通人群相似.

    作者:潘晶;韩莹;徐丽芳;韩秀云;杨国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皖西留守村民消化系统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皖西农村地区留守村民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现状,探究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皖西地区三个乡镇18个行政村的40 ~ 70岁留守村民,对4040位留守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 943份.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炎、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腹泻、胆囊炎和阑尾炎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村民消化系统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地区消化系统慢性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作者:陈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乌鲁木齐市2014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 旨在了解2014年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健康管理开展情况及城乡差异.方法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搜集档案资料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乌鲁木齐市城市老年人建档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系统管理率、健康指导率分别是100.00%、61.14%、49.18%和71.10%;农村则分别是88.59%、56.54%、60.12%和85.87%.城市与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整体较好,建档率和健康管理率城市优于农村,而系统管理与健康指导方面农村优于城市.

    作者:田莉;孙高峰;谢惠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吉白茶园区有机磷农药中毒原因调查

    目的 对安吉白茶园区近年来有机磷农药中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0例,随机抽取110例,根据中毒的时间、性别、年龄等方面,将全部病例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近几年呈现出稳定中略有上升趋势.生产中毒呈现明显的月份相关性,每年5-7月和8-10月的中毒人数多于其他月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5 ~49岁和50 ~ 65岁年龄段的人数多,且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生产中毒与月份无相关,各月间无差别,年龄和性别在中毒人数上无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产活动中接触高毒农药是生产中毒的主要原因,自服、误服农药属非生产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宣传十分必要.同时,在生产作业管理中要适时做好防范工作,从根本上做到安全使用农药,降低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身体不受威胁.

    作者:姜芸芸;明霞;宋静梅;白炳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目的 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方法 通过理清广水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对策与实现路径.结果 初步明确了广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结论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顶层设计、明确院村两级职责任务、建立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落实医卫结合是实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模式.

    作者:明承涛;高群香;徐桂萍;胡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通过营养KAP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开展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提供帮助.方法 抽取南京仙林大学城9所高校1 0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测量,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优秀率1.45%,合格率45.89%,女生高于男生;对待营养态度较积极,健康意识较高,但缺乏获取营养知识、指导日常饮食主动性;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不太合理,三餐规律人数少,需要加强奶、豆制品、优质蛋白和水果的摄入量.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饮食习惯不合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不高,缺乏营养实践指导,需要加强营养教育,改善日常饮食习惯,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

    作者:周恒超;周真益;赵欣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道里区2007-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07-2013年哈尔滨市道里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分布特征及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评估疫苗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哈尔滨市道里区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AEFI监测报告的数据,应用Excel和SPSS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哈尔滨市道里区报告AEFI 1 308例,累计报告发生率为137.01/10万剂.其中百白破疫苗引发的AEFI占报告总数的73.24%;其次是麻风疫苗,占报告总数的5.12%.临床诊断表现为发热和(或)红肿和(或)硬结的人数多,占报告人数的69.9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和卡介苗接种淋巴结炎为主,分别占异常反应的50.00%和42.86%.1月报告AEFI少,占2.60%.<2岁组儿童AEFI发生率较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58,P<0.01).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AEFI 514例,占报告总数的54.74%.AEFI及时报告率为99.16%,及时调查率为98.77%.结论 道里区AEFI监测质量和敏感性较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淑云;姚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宁波地区青少年龋齿患病及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青少年龋齿患病状况.方法 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分别调查该市青少年472、528和502人,参照WHO推荐的口腔流行病相关调查方法.结果 2015年患龋率显著高于2011年(x2=13.52,P<0.01)和2013年(X 2=5.80,P<0.05),三年的失牙率和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村青少年龋齿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区青少年(x2=12.94,P<0.05),城乡青少年失牙率、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孩患龋率显著高于男孩(x2=5.18,P<0.05),而失牙率、补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岁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12岁、15岁,7岁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12岁(x2=47.77,P<0.01)和15岁(x2=-177.44,P<0.05),12岁患龋率显著高于15岁(x2=38.03,P<0.01),三个年龄儿童失牙率和补牙率均无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3.89和0.51,P均>0.05).结论 近年来宁波地区青少年龋齿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到青少年龋齿的早预防、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陈斌科;高源;陆丹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边疆省份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及抑郁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473名昆明医科大学1~5年级本科医学生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近况,并通过描述、单因素分析、秩和检验、x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医学生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近况,探讨睡眠质量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473名医学生的PSQI总得分平均为(8.19±2.30)分,睡眠障碍率为59.8%(95%CI 55.4%~64.2%);SAS标准分平均为[43.00(38.00,49.00)],焦虑率为21.8%(95%CI 18.1% ~ 25.5%);SDS标准分平均为[49.00 (43.00,55.00)],抑郁率为36.8%(95%CI32.5%~41.1%).SAS标准分、SDS标准分与PSQI总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OR=2.967,95%CI 1.639 ~ 5.372)、抑郁(OR=2.144,95%CI 1.359 ~ 3.382)对睡眠障碍有正效应(P<0.05).结论 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障碍率相对较高,尤以女生明显.焦虑、抑郁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渠道、综合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改善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蒋红成;毛勇;李雨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青岛市市内四区的26家养老院的244名老年痴呆患者,对其家属、护理员及相关的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婚姻、家庭收入、职业、文化及高血压、糖尿病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对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家庭收入、文化、高血压、吸烟史及疾病严重程度对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更显著.结论 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应完善医疗保险政策,重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韩颖;田立启;张云;闫丽娜;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农村地区卫生厕所分布公平性研究

    目的 评价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厕所省际分布的公平性变化趋势,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计划生育与卫生统计年鉴中的各省改厕统计数据,采用极差法和基尼系数分析2008-2013年农村卫生厕所分布公平性及其趋势变化.结果 已建成卫生厕所中,达不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厕所构成由36.9%降至29.6%,西部高,2013年为39.4%.卫生厕所普及率的极差由63.8%降至51.1%,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1365降至0.109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极差无减小趋势,分布的基尼系数由0.2794降至0.2266.两率极差在东部地区逐年减小,但仍高于中西部.结论 我国卫生厕所省际分布的公平性总体上日益完善,但东部地区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加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林琳;刘东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4年12月在海宁市疾控中心美沙酮治疗门诊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者258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美沙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待治疗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复吸率、脱失率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复吸率(31.78%)与脱失率(29.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吸率53.73%、脱失率43.41%),观察组留治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72.38±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38±2.18)分].结论 心理认知与家庭双重干预模式可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疗效,提高治疗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建芬;虞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昆明市HIV阳性MSM感染者性伴HI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市HIV阳性的MSM人群动员其性伴接受HIV检测情况及感染影响因素,提高MSM人群阳性发现率.方法 将研究期间以方便抽样纳入的HIV阳性MSM者作为种子进行性伴HIV检测动员招募,动员阳性MSM种子近一年内的同性性伴接受HIV抗体检测,收集接受检测的性伴种子的人口学特征、性伴自身的人口学特征和性行为情况,对性伴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此研究纳入的阳性MSM种子71例,种子成功动员的比例为69.0%(49/71).成功动员同性性伴53名接受HIV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8.9%(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伴既往做过HIV检测[5.7%(2/35);OR(95%CI):0.105(0.017~0.646)],性伴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3.4%(1/29);OR(95%CI):0.083(0.009~0.795)]HIV感染风险较低.结论 在MSM人群中,相较VCT检测方式HIV阳性者的性伴动员方式的性伴阳性发现效率较高,性伴既往没有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可能是性伴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建议在MSM人群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加强性伴检测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更多的MSM感染者动员性伴接受HIV检测.

    作者:李琪;李佑芳;章任重;贾曼红;马艳玲;陈彦林;陆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从H7N9禽流感事件看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及监管

    本文介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公共卫生监管基本情况,通过2013年的H7N9禽流感事件及应对,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信息披露与发布、信息发布机制和预警、通信管制、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拟从我国现行公共卫生行政监管体制、法律规范解读角度及舆情引导,探讨我国的公共卫生监管.

    作者:邱五七;毛阿燕;严晓玲;董佩;胡广宇;丁晗玥;饶克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诸暨地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原菌及耐药状况调查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诸暨社区医院收治的68例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液培养,将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8例患者痰标本共检出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46.79%,革兰氏阳性菌占28.44%,真菌占24.77%.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占16.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占13.76%),真菌中以白色念菌株为多见(占21.1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菌药、氨苄青霉素均具有较高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具有较高耐药率(>5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耐药率(>50%),真菌对氟康唑、酮康唑等均无耐药性.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临床应加强病原菌检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石勇明;周祖模;陈林;石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控制管理现状及预防对策

    目的 通过调查杭州市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管理控制现状,提出相关预防对策,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 调查杭州市2012年5月-2015年5月4所三级医院与5所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情况,并根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进行现场评估,评价指标为透析液、基本情况、病案管理等,共计100分.结果 杭州市三级医院总分为(95.1±3.7分)与二级医院(89.9±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 0.05).各级医院均存在透析室辅助用房少、工作流程及环境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在水质监测方面,三级医院得分为(9.6±0.3分),高于二级医院(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结论 为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加强透析室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洗消制度,加强透析用水监测,合理布局透析室环境.

    作者:戴娅勤;王美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嘉峪关市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滞后效应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 通过收集嘉峪关市2008-2012年每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结合同一时间段的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与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性,分析不同温度和不同滞后天数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7月,对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病例数据做相关分析,表明嘉峪关市手足口病每日发病人数与气温、气压、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存在相关性.当日均气温较高时(20℃以上),温度对手足口病发病滞后效应大约出现在第10天左右.气象因素在嘉峪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温度对手足口病日发病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受到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但首要影响因素是高温.

    作者:徐晓楠;王金玉;李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检发现女性乳腺增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女性乳腺增生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参加健康体检且有过生育史的女性34 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制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体检的34 132例中,乳腺增生症29 851例,占85.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14岁、睡眠质量差、年龄≥35岁、非母乳、荤食为主、孕产次数≥3次,体质指数≥23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初潮年龄<14岁、睡眠质量差、非母乳、荤食为主、体质指数≥23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体检中女性乳腺增生检出率过高,乳腺增生症与年龄、睡眠、母乳、饮食、体质等多因素相关,应加强健康指导,合理膳食,保持健康乐观的精神状态,采取科学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助于乳腺增生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丁南萍;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