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省2012-2014年发热出疹性疾病病原谱分析

杨明;陈淑红;王开利;陈宇航;周广恩;华华;胡泉博;李冀宏

关键词:发热伴出疹, 病原谱,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14年黑龙江省发热伴出疹的病原谱构成.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对337例临床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小DNA病毒B19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337例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结果共232份,其中EV71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2%;CVA 16阳性42份,阳性率为18.1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7份,阳性率为3.0%;CVA6阳性46,阳性率为19.83%;CVA10阳性5份,阳性率为2.2%;水痘-带状疱疹阳性69份,阳性率为29.74%;风疹阳性15份,阳性率为6.5%;麻疹阳性15,阳性率为6.5%.结论 肠道病毒是黑龙江省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的主要的病原体,其次是水痘,再次是麻疹和风疹,肠道病毒每年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不同.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钦州市钦南区2010-2015年乡镇中学生龋齿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钦南区乡镇中学生龋齿流行动态,为教育部门制定学生龋齿防治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钦州市钦南区2010-2015年全部15所乡镇中学全体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对患龋齿学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钦南区乡镇中学生共体检87081人,患龋齿共35445人,年均患病率40.70%,各年间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4.45,P< 0.01),呈逐年上升趋势;龋齿患病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各年级各年间的龋齿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患病率(46.12%)高于男生(3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0.60,P< 0.01).结论 钦州市钦南区乡镇中学生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教育及卫生部门应高度重视.

    作者:沈平;张传禄;韦建立;李建军;梁杰兴;梁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珠三角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非随机配额抽样方法,对2 736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30.37%显著低于户籍人口利用率43.23%(x2=98.05,P< 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婚姻、文化程度、收入、医保、对社区印象、听说过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服务需求、接受服务意愿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听说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3.98)、需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OR=2.34)、有医疗保险(OR=2.17)、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印象好(OR=1.64)、愿意配合社区服务中心接受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1.62)、收入高(OR=1.37)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和宣传不到位起重要作用.

    作者:郝爱华;张薇;刘志芳;许淼杰;徐宁;刘礼平;邓惠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黑河市2014-2015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黑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黑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作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监测点基本情况,并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结果 经过水处理的水样合格率明显高于未处理水样(x2=11.26,P<0.05),2015年水质合格率和水处理构成比均明显高于2014年(x2值分别为4.13,19.37,P<0.01).超标率较高的指标铁在两年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铁、锰、色度、浑浊度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是影响黑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导致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环节应在源水和水处理方式上.应增设简单有效的水净化处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除铁、锰处理,推广科学正确的消毒方法等.

    作者:梁兴博;许晓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泉州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和应急策略研究

    目的 评估泉州市辖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提出科学防控脊髓灰质炎疫情的关键点和应急策略.方法 根据人群免疫、AFP病例监测、输入风险情况等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采用数理综合法评估泉州市各市区县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结果 综合评分的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P25=8.0和P75=15.25,泉州市辖12个县市区中安溪县、石狮市和惠安县的综合分分别为21分、16分和16分,为高风险;南安市、永春县、晋江市和德化县分别为15分、13分、10分、10分,为中风险;鲤城区、泉港区和台商投资区各8分,丰泽区和洛江区均为0分,为低风险.结论 泉州市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的风险点,对此要建立“以WPV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为重点,强化一线医务人员和检疫人员流行病学观念,加强适龄儿童基础免疫和AFP病例监测并重”的应急策略.

    作者:李锋平;洪思让;吕文辉;陈雅红;刘江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麻疹暴发病例临床特征及监测病例定义评价

    目的 了解儿童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评价不同麻疹监测病例定义的监测效果.方法 制定相关定义,在麻疹暴发疫情现场通过主动健康监测和问卷调查,获得符合定义的疑似病例151例,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诊107例,排除44例,再对这些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确诊和排除病例,发热发生率分别为82.2%和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8,P<0.05);皮疹发生率为67.3%和31.8%,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6.002,P< 0.01);1种或以上咳嗽、卡他性鼻炎、眼结膜炎(3C)症状的发生率为74.8%和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6,P> 0.05).确诊病例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者发生皮疹、3C症状的危险性比无免疫史者低.现行病例定义(发热+皮疹+≥1种3C)的特异度高(81.8%),但灵敏度低(56.1%),仅发热单一症状的病例定义灵敏度高(82.2%)但特异度低(34.1%),而含“皮疹”症状的病例定义相对较优.再结合Kappa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认为“发热+皮疹”是儿童的较优病例定义(Kappa=36.2%,ROC曲线下面积=0.713).有MCV免疫史者的该定义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其他3种含“皮疹”的监测病例定义,特别是在≥2剂次MCV免疫者中.结论 随着MCV的使用,有必要修改完善现行的麻疹监测病例定义,特别是在高接种率地区或人群;但同时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能将越来越重要.

    作者:杨波;刁峰萍;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朝阳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探索

    目的 探索建立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机制.方法 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十年来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体系、储备方式及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尝试进行回顾,探讨依据职责定位建立不同部门及机构,基础物资储备与专业物资储备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结果 以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为管理核心,建立医疗机构、专业处突部门和医疗物资商业机构三类的物资储备途径,建立物资储备目录、日常管理规范、处突调配机制等,保障了区域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物资保障需求.结论 储备物资“用旧补新、先入先出、等量交换、动态储备”为基本原则的管理办法.对于应急设备采用“统一调度、平战结合、实用有效、调度及时、满足急需”,以及“谁使用、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是目前解决区域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科学管理的基本思路.

    作者:师伟;宋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宝鸡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宝鸡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为完善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宝鸡市陇县选择人口特征相近的两个行政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15岁以上居民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及患者健康管理等综合干预.采用t检验、x2检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和倍差法等方法分析有关数据.结果 经过3次、1年的综合干预,经倾向评分法匹配后用倍差法分析干预效果净效益,综合干预措施使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得分分别提高了4.15分和5.54分,农村居民吸烟、饮酒和高盐高脂饮食危害健康知识得分提高了2.73分、5.54分和2.65分(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在控制脂肪和食盐摄入方面作用明显,但在改变居民患病水平和膳食结构方面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作者:邓峰;屈蒙;杨培荣;王红林;杨彪;高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青岛市老年人群肝功能异常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人肝功能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21 928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50 U/L视为肝功能异常.结果 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77%;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超重或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59.57%、23.70%、30.77%、39.57%和20.20%,除高血压在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肝功能异常组各指标患病率均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1);调整年龄和性别变量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肝功能异常组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是肝功能正常组的1.948倍,95%CI为1.633~2.324.结论 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超重或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构成组分与肝功能异常相关.

    作者:李善鹏;薛晓蕾;段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奉化市2013-2015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奉化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血清学及行为学特征,为吸毒人群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吸毒人群主要以男性、青壮年、本地户籍和文化程度不高者为主;吸食毒品为海洛因和冰毒,分别占22.5%、75.33%,注射吸毒占16.08%;3年间吸毒人群吸食海洛因的比例呈逐年下降(P=0.004),吸食冰毒的比例呈逐年上升(P< 0.01);HIV、梅毒、HCV阳性率分别为1.5%、14.08%、19.17%;注射吸毒者HCV阳性率75.13%,高于无注射吸毒者8.44%(P< 0.01).结论 吸毒人群HIV、HCV阳性率较低,梅毒阳性率较高,需继续开展艾滋病健康宣教,并加强综合干预工作.

    作者:吴寅徽;杜娜;吕小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香坊区1~6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血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1~6岁儿童麻疹的血清学免疫水平,为进一步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香坊区1~6岁儿童9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末梢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香坊区1~6岁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0.3%.不同年龄和不同来源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8.958和21.915,P均<0.01),且有随接种次数增多抗体阳性率增高的趋势(x2=53.332,P<0.01);不同社区和不同性别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407和0.960,P均>0.05).结论 哈尔滨市香坊区1~6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90%,能够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作者:范清;朴昌玉;曲洋;张颖群;刘华丽;付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松山湖高新区企业员工膳食与健康调查

    目的 了解园区企业员工膳食模式与肥胖及患病状况的关系,为企业员工进一步开展营养教育、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等三方面数据分析企业员工膳食食与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巴胖率为47.5%(超重率为35.5%月巴胖率为12%),正常体重率为52.5%.两组比较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膳食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巴胖组在食物的种类、数量,餐次比例的合理性与正常组有差异,超重/巴胖组蔬菜、水果与摄入量均低于正常组,畜禽肉、油脂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餐次比例合理性低于正常组;超重/肥胖组患相关疾病及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人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企业员工膳食结构与肥胖有内在联系,应改善饮食结构,减少动物性食物、脂肪摄入,增加果蔬粗杂粮摄入,增加活动量,预防超重(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高明;曾志红;范圣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博州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博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和提高管理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博州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对人力资源现状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与评估.结果 2015年末,博州共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个,在岗职工人数1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人,占64.81%;年龄结构以45~54岁为主,占49.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0%,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34.3%.结论 博州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作者:胡晨晖;潘东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全科医生执业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现状,探求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仅有22.41%的医生参加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其所熟悉的临床诊疗范围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对妇科、骨科、儿科及五官科的常见病诊疗及X线读片、超声检查、眼底检查等基本技能明显欠缺.有79.86%的全科医生取得中级以上职称,但其中三分之一存在高职低聘现象.该群体的矛盾焦点主要反映在对收入、待遇的不满,对职责定位的困惑,以及业务需求与能力范围之间的落差等方面.结论 健全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全科医师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健全全科医疗工作规范,提升全科医生的社会形象.

    作者:冯雁;董铭;陈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东西部乡镇公共卫生现状及发展策略

    目的 探索中国东西部乡镇居民对公共卫生的知晓程度及乡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文献,以“乡镇地区公共卫生”为检索重点,查阅不同地区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的论文文献,整理总结东西部地区公共卫生发展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统计局等相关网站,查阅有关乡镇卫生发展的相关数据、政策和措施.后,综合对东西部地区信息及对国家政策的分析,提出改善和提高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的策略.结果 中国乡镇地区公共卫生发展步伐较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有待提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结论 国家虽加大了对乡镇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但是力度仍然不足.

    作者:王飞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状况.同时,对比分析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前后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认知的转变情况.方法 选取300例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实施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前后大学生对乙型肝炎了解掌握的程度及对乙肝疫苗接种重视态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大学生们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知晓率、乙型肝炎病原体知识、日常生活接触能否感染乙肝、慢性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多人共用注射器能传播哪型肝炎等认识均有了明显的转变;对有效预防乙型肝炎措施及接种乙肝疫苗必要性的认识比例大幅度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了解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和知道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仍保持正常交往在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对各种知识高汲取率时期,对乙型肝炎这种慢性严重性传染病的认知对他们来讲相当重要,建议有关预防和医疗机构及高校管理部门认真重视起来,共同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和感染,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吴勇;周建康;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风险沟通在新疆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沟通在新疆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防控中应用的积极作用.方法 对新疆五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目标人群进行风险沟通.结果 在2个月内完成五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结论 及时、有效的实施风险沟通可以引导公众主动参与风险应对,提高接种率及接种工作质量,短期内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应瑞洁;王效俊;宋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公众满意度测量评价方法及问题思考

    公众满意度的测量和评价,不但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开展绩效评价提供依据,而且能为社会调查方法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文章是对国内外公众满意度概念、满意度测评过程中采用的测评工具及测算方法的研究综述,发现诸多研究中存在量表各一,测算方法繁多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深入研究和测评公众满意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毛丹;李宇阳;陈长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卫生发展援助在国际及国家援助体系中的协调机制

    在上个十年间,卫生发展援助在对外援助体系中已有了巨大增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健康挑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援助方和援助方式日益增多,完善卫生援助的协调机制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卫生发展援助角度人手,分析卫生发展援助在国际和国家发展援助体系中的协调机制,并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唐昆;赵英希;李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LEC评价法在碳粉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LEC评价法在打印耗材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实用性.方法 对某碳粉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行条件、职业危害风险因素以及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按分析结果,分别采用LEC评价法和定量分级法对该碳粉生产企业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LEC评价法显示粉尘和化学毒物风险等级为1级,噪声风险等级为2级;定量分级法评估粉尘和化学无毒危险等级为0级,噪声危险等级为1级,LEC评价法和定量分级法评估该碳粉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LEC评价法在碳粉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汤小鸥;邹亚玲;陆利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滨湖区“十二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评估及“十三五”对策研究报告

    通过实地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调研,收集整理滨湖区近五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资料,总结评估“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四大进步和存在的四大矛盾.分析在当前以民生为本的新常态下,必须把握的三方面发展趋势,提出从加强政府的领导力和组织力、促进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升队伍的专业性和战斗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等四个方面提升“十三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徐汉顺;钱燕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