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瑞洁;王效俊;宋敏
目的 探索中国东西部乡镇居民对公共卫生的知晓程度及乡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文献,以“乡镇地区公共卫生”为检索重点,查阅不同地区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的论文文献,整理总结东西部地区公共卫生发展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统计局等相关网站,查阅有关乡镇卫生发展的相关数据、政策和措施.后,综合对东西部地区信息及对国家政策的分析,提出改善和提高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的策略.结果 中国乡镇地区公共卫生发展步伐较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有待提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结论 国家虽加大了对乡镇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但是力度仍然不足.
作者:王飞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善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长沙市541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并用MANOVA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的流动儿童在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社会交往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生活状况和负性情绪以及社会交往上差异显著;歧视知觉对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生活状况、饮食情况、负性情绪和社会交往都有显著影响;普通话流利程度对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学习情况、生活状况和负性情绪都有影响;朋友个数对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负性情绪和社会交往以及躯体状态都有影响.结论 性别、年级、歧视知觉、普通话流利程度和朋友个数主要通过影响流动儿童的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生活状况、负性情绪、社会交往来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罗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1~6岁儿童麻疹的血清学免疫水平,为进一步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香坊区1~6岁儿童9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末梢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香坊区1~6岁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0.3%.不同年龄和不同来源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8.958和21.915,P均<0.01),且有随接种次数增多抗体阳性率增高的趋势(x2=53.332,P<0.01);不同社区和不同性别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407和0.960,P均>0.05).结论 哈尔滨市香坊区1~6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90%,能够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作者:范清;朴昌玉;曲洋;张颖群;刘华丽;付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泉州市辖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提出科学防控脊髓灰质炎疫情的关键点和应急策略.方法 根据人群免疫、AFP病例监测、输入风险情况等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采用数理综合法评估泉州市各市区县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结果 综合评分的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P25=8.0和P75=15.25,泉州市辖12个县市区中安溪县、石狮市和惠安县的综合分分别为21分、16分和16分,为高风险;南安市、永春县、晋江市和德化县分别为15分、13分、10分、10分,为中风险;鲤城区、泉港区和台商投资区各8分,丰泽区和洛江区均为0分,为低风险.结论 泉州市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的风险点,对此要建立“以WPV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为重点,强化一线医务人员和检疫人员流行病学观念,加强适龄儿童基础免疫和AFP病例监测并重”的应急策略.
作者:李锋平;洪思让;吕文辉;陈雅红;刘江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双性恋/同性恋不同高危性行为情况,为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利用滚雪球抽样,招募MSM人群为样本,对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检测.结果 共调查557人,同性恋占67.1%(374/557),双性恋占32.9%(186/557),同性恋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2.8%和3.7%,双性恋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7%和2.2%(P> 0.05);MSM中双性恋者较同性恋者在本地居住时间>1年,大专及以上学历,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首次性行为性伴为同性,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及近一次肛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P<0.05),而在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在婚比例较同性恋高,性角色中双性恋主要为“1”号角色,而同性恋以“0”号为主(P<0.01).两者的新型毒品(rush)使用率均超过13%.结论 同性恋与双性恋在性行为习惯上存在差异,同性恋更易更早的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双性恋较同性恋更易发生异性性行为,应加大同性恋者行为干预,尤其是网络宣传干预,加强双性恋者的安全套推广教育.此外进一步关注新型毒品使用以及心理因素对MSM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影响.
作者:王玉淼;章任重;李佑芳;王珏;李志晴;王玲;潘颂峰;马艳玲;贾曼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非接触眼压计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6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抽样筛查,探讨非接触眼压计在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3-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祝桥镇6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TOMEYFT-1000型非接触眼压计开展眼压测量,发现所有单眼眼压>21 mmHg的被检者,嘱其在规定时间内至祝桥社区复查眼压,对疑似青光眼患者嘱其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复查眼压,并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所有被检者的个人信息.结果 共筛查2 108人,应答率达84.39%.其中高眼压或眼压异常者129人(6.12%),15人有青光眼病史;7人复诊后被确诊为青光眼,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15人复诊后被诊断为高眼压症.结论 在老年人群大规模健康检查中,应用非接触眼压计开展眼压筛查,对青光眼的早期发现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俐丽;刘成军;王瑛;王卫忠;周伟;张志昊;龚斌;陈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建邺区18岁以上居民Ⅱ型糖尿病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防制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建邺区2015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结果 该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9%,标化率为11.09%.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3.2%,女性为10.8%,男性高于女性(x2 =15.066,P< 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收入、抽烟、六千步当量、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BMI、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糖尿病患病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高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文化程度高、脑力劳动等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为63.6%,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已知晓患者中糖尿病治疗率为89.7%,且随着年龄增加显著升高(P<0.05).已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控制率仅为43.4%.结论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建邺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男性、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中老年人是防治的重点,现患糖尿病人知晓、治疗、控制率都有待提高.
作者:张霞;张金;简桥;洪忻;陆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儿童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评价不同麻疹监测病例定义的监测效果.方法 制定相关定义,在麻疹暴发疫情现场通过主动健康监测和问卷调查,获得符合定义的疑似病例151例,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诊107例,排除44例,再对这些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确诊和排除病例,发热发生率分别为82.2%和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8,P<0.05);皮疹发生率为67.3%和31.8%,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6.002,P< 0.01);1种或以上咳嗽、卡他性鼻炎、眼结膜炎(3C)症状的发生率为74.8%和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6,P> 0.05).确诊病例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者发生皮疹、3C症状的危险性比无免疫史者低.现行病例定义(发热+皮疹+≥1种3C)的特异度高(81.8%),但灵敏度低(56.1%),仅发热单一症状的病例定义灵敏度高(82.2%)但特异度低(34.1%),而含“皮疹”症状的病例定义相对较优.再结合Kappa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认为“发热+皮疹”是儿童的较优病例定义(Kappa=36.2%,ROC曲线下面积=0.713).有MCV免疫史者的该定义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其他3种含“皮疹”的监测病例定义,特别是在≥2剂次MCV免疫者中.结论 随着MCV的使用,有必要修改完善现行的麻疹监测病例定义,特别是在高接种率地区或人群;但同时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能将越来越重要.
作者:杨波;刁峰萍;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2015年7月-12月随机抽取宁波地区5所幼儿园共计1 467名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1 467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儿童龋齿发病情况,并采用口腔卫生及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儿童龋齿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1 467名3~5岁学前儿童,发放问卷1 467份,回收有效问卷1 40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98%,其中患龋病儿童586名,患龋率为41.62%;儿童龋齿发病与儿童年龄、出生情况、喂养方式、刷牙次数、刷牙开始年龄、儿童吃甜食以及零食习惯、母亲文化程度具有明显关系(P<0.05),而与儿童性别、家庭月收入无关(P>0.05).结论 宁波地区学前儿童龋病患病率较高,新生儿早产、新生儿喂养方式不当、刷牙次数少、开始刷牙时间晚、经常吃零食以及母亲受教育程度低是影响学前儿童龋病发病的相关因素,需引起重视.
作者:郑爱萍;丁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非随机配额抽样方法,对2 736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30.37%显著低于户籍人口利用率43.23%(x2=98.05,P< 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婚姻、文化程度、收入、医保、对社区印象、听说过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服务需求、接受服务意愿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听说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3.98)、需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OR=2.34)、有医疗保险(OR=2.17)、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印象好(OR=1.64)、愿意配合社区服务中心接受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1.62)、收入高(OR=1.37)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和宣传不到位起重要作用.
作者:郝爱华;张薇;刘志芳;许淼杰;徐宁;刘礼平;邓惠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钦州市钦南区乡镇中学生龋齿流行动态,为教育部门制定学生龋齿防治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钦州市钦南区2010-2015年全部15所乡镇中学全体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对患龋齿学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钦南区乡镇中学生共体检87081人,患龋齿共35445人,年均患病率40.70%,各年间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4.45,P< 0.01),呈逐年上升趋势;龋齿患病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各年级各年间的龋齿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患病率(46.12%)高于男生(3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0.60,P< 0.01).结论 钦州市钦南区乡镇中学生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教育及卫生部门应高度重视.
作者:沈平;张传禄;韦建立;李建军;梁杰兴;梁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公众满意度的测量和评价,不但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开展绩效评价提供依据,而且能为社会调查方法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文章是对国内外公众满意度概念、满意度测评过程中采用的测评工具及测算方法的研究综述,发现诸多研究中存在量表各一,测算方法繁多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深入研究和测评公众满意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毛丹;李宇阳;陈长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视觉显示终端(VDT visual display terminal)作业对视觉疲劳的影响,比较VDT组和对照组出现视觉疲劳的发生率.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筛选开展VDT组和对照组比较的流行病学试验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5开展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VDT组和对照组出现视觉疲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4.24,95%,CI=3.69-4.87,Z=20.39,P<0.00001).结论 VDT作业易造成视觉疲劳.
作者:明小燕;王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了解2009-2014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北省2009-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湖北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9 819例,年均发病率为34.74/10万,男性为42.36/10万,女性为26.66/10万.2011-2014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高发地区为神农架、十堰和仙桃;两个发病高峰为4-7月和1 1月-次年1月;高发年龄为10~14岁;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0.63%;每年均有暴发疫情,累计报告112起.结论 2014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暴发疫情呈下降趋势.
作者:郑莉;张蕃;罗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园区企业员工膳食模式与肥胖及患病状况的关系,为企业员工进一步开展营养教育、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等三方面数据分析企业员工膳食食与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巴胖率为47.5%(超重率为35.5%月巴胖率为12%),正常体重率为52.5%.两组比较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膳食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巴胖组在食物的种类、数量,餐次比例的合理性与正常组有差异,超重/巴胖组蔬菜、水果与摄入量均低于正常组,畜禽肉、油脂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餐次比例合理性低于正常组;超重/肥胖组患相关疾病及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人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企业员工膳食结构与肥胖有内在联系,应改善饮食结构,减少动物性食物、脂肪摄入,增加果蔬粗杂粮摄入,增加活动量,预防超重(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高明;曾志红;范圣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黑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黑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作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监测点基本情况,并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结果 经过水处理的水样合格率明显高于未处理水样(x2=11.26,P<0.05),2015年水质合格率和水处理构成比均明显高于2014年(x2值分别为4.13,19.37,P<0.01).超标率较高的指标铁在两年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铁、锰、色度、浑浊度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是影响黑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导致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环节应在源水和水处理方式上.应增设简单有效的水净化处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除铁、锰处理,推广科学正确的消毒方法等.
作者:梁兴博;许晓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宝鸡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为完善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宝鸡市陇县选择人口特征相近的两个行政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15岁以上居民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及患者健康管理等综合干预.采用t检验、x2检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和倍差法等方法分析有关数据.结果 经过3次、1年的综合干预,经倾向评分法匹配后用倍差法分析干预效果净效益,综合干预措施使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得分分别提高了4.15分和5.54分,农村居民吸烟、饮酒和高盐高脂饮食危害健康知识得分提高了2.73分、5.54分和2.65分(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在控制脂肪和食盐摄入方面作用明显,但在改变居民患病水平和膳食结构方面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作者:邓峰;屈蒙;杨培荣;王红林;杨彪;高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2013年各类人力资源需求状况,为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建议与对策参考,为制定科学的卫生管理和卫生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通过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收集河南省1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和1 220家乡镇卫生院资源需求情况、10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78家乡镇卫生院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各类人力资源需求中,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护士均居前三位.对于社区卫生中心,第四到第八位依次是影像、检验等诊断医师、全科医师、管理人员、药师、中医;对于乡镇卫生院,第四位到第八位依次是管理人员、全科医师、药师、影像、检验等诊断医师、中医.经x2检验,社区卫生中心比乡镇卫生院更需要影像、检验等诊断医师,乡镇卫生院比社区卫生中心更需要护士.对于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重要程度较大,排在前3位的建议,依次是人才培养类的建议(E类)、宏观政策倾斜类的建议(A类)、提高待遇类的建议(C类);对于社区卫生中心,第四到第十二位依次是人才技能类(H类)、人才培训类(F类)、培养培训方法类(G类)、编制建议类(B类)、医德建议类(K类)、硬件设施类(J类)、人事管理类(I类)、职称建议类(D类)、人员缺少类(L类);对于乡镇卫生院,第四位到第十二位依次是G类、F类、I类、B类、H类、J类、K类、D类、L类.结论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护士这三类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建设,国家给予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同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各方面待遇.
作者:李玉春;李强;孙亮;丁宇;张合喜;张莹;吴卫东;吴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现状,探求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仅有22.41%的医生参加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其所熟悉的临床诊疗范围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对妇科、骨科、儿科及五官科的常见病诊疗及X线读片、超声检查、眼底检查等基本技能明显欠缺.有79.86%的全科医生取得中级以上职称,但其中三分之一存在高职低聘现象.该群体的矛盾焦点主要反映在对收入、待遇的不满,对职责定位的困惑,以及业务需求与能力范围之间的落差等方面.结论 健全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全科医师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健全全科医疗工作规范,提升全科医生的社会形象.
作者:冯雁;董铭;陈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建立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机制.方法 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十年来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体系、储备方式及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尝试进行回顾,探讨依据职责定位建立不同部门及机构,基础物资储备与专业物资储备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结果 以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为管理核心,建立医疗机构、专业处突部门和医疗物资商业机构三类的物资储备途径,建立物资储备目录、日常管理规范、处突调配机制等,保障了区域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物资保障需求.结论 储备物资“用旧补新、先入先出、等量交换、动态储备”为基本原则的管理办法.对于应急设备采用“统一调度、平战结合、实用有效、调度及时、满足急需”,以及“谁使用、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是目前解决区域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科学管理的基本思路.
作者:师伟;宋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