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V检测及影响妇女宫颈病变感染程度因素分析

张萍

关键词:HPV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病变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情况,同时对其与感染妇女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658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乳头瘤样病变和宫颈癌6个组别,分别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总例数为359例,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5.3%,HPV感染总例数为359例,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5.3%,顺位为第一,除与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比较无差异外(ef=0.80,P>0.05),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低的为慢性宫颈炎占41.9%,除与慢性宫颈炎、CINⅠ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ab=2.01,P> 0.05x2bc=1.35,P>0.05).高危感染中乳头瘤样病毒感染构成比高为慢性宫颈炎占36.29%(90例),其次为宫颈癌27.02%(67例),乳头瘤样病变低0.81%(2例);低危感染中感染乳头瘤样病毒高为慢性宫颈炎55.22%(37例),宫颈癌感染构成比仅为1.49%(1例);混合感染中CIN Ⅰ感染HPV的构成比低为4.55%(2例),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均为29.55%(13例).在高危亚型中构成顺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其他31.87%,HPV16感染率为21.51%,HPV58占13.15%;低危感染中顺位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HPV 6(29.85%)、HPV 11(28.36%).结论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率有关,且与高危型感染有明显相关性,而乳头瘤样病变则可能与低危型感染有明显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预防接种纠纷引发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的探讨

    目的 对一起预防接种纠纷引发的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进行分析,为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一例儿童接种后出现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诊疗经过以及处理经过,邀请专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下一步建议.结果 患儿可判断由于儿童维生素K缺乏,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后偶合发生颅内出血.患儿家长对市级专家组的诊断结论不认可,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引起社会关注.政府部门反复沟通无效后,终由患儿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儿童的治疗费用.结论 应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领域媒体报道的监管.调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费先行补偿制度.

    作者:马俊清;李帅一;李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避孕知识需求分析

    目的 调查海盐地区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对避孕知识的需求情况,探讨提高避孕知识,降低人工流产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于海盐县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166例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孕产次、避孕措施、避孕知识来源、避孕知识需求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在166例人工流产调查人数中,未婚人工流产74例(44.6%),已婚人工流产92例(55.4%);本地人工流产72例(43.4%),外地人工流产94例(56.6%);两次以上的重复人工流产102例(61.4%);在调查的人工流产人数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避孕常识的掌握与受教育程度存在相关性,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有104例(62.7%),避孕失败62例(37.3),其中采用避孕套避孕失败的32例(19.3%).结论 医院及相关部门应针对男女双方开展健康教育及避孕知识的宣传,使适育妇女及配偶掌握避孕的方式,认真落实避孕措施,以预防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汤利君;李芳;金剑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滨州城乡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的差异及其潜在原因.方法 对城乡950名中小学生发放问卷,问卷调查与视力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订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年级及以上城乡学生视力状况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由遗传因素、不良读书习惯、作业负担、电子产品使用频度及户外锻炼情况等方面的城乡差异所解释;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其中诱发视力不良的主要危害因素依次为于昏暗处读书、卧床读书、作业负担以及电子用品的使用.结论 预防视力不良的主要保护因素依次为户外锻炼、睡眠、少使用电子产品.

    作者:王秋芹;王树美;纪象芹;高国利;刘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浙江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为进一步规范开展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抽取的9个县(市、区)中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乡镇卫生院,由调查员以入户偶遇调查的方式,面对面完成调查问卷.结果 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率为90.4%,总体满意度为88.2%,各个项目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其中高的为健康教育(97.5%),低的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92.5%).城乡居民比较、不同经济水平地区比较在多个项目的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良好,但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应加大对贫困地区以及乡镇卫生机构的投入,积极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

    作者:尚晓鹏;汪炜;邱银伟;何凡;徐校平;林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确诊梅毒患者就诊延误、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确诊梅毒患者患病后的就诊延误情况和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梅毒控制策略和调整梅毒知识宣传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3年黑龙江省性病防治中心性病门诊新确诊的所有320例梅毒患者进行面对面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出现梅毒相关症状的就诊行为和性生活情况.采用r检验对患者就诊和性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320例调查对象中81.3%的患者年龄在21~4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0.93.有224例患者出现梅毒相关症状后10天以上就诊,占70%.出现梅毒相关症状后继续有性生活者占54.06%,其中多性伴侣者占20.81%,出现梅毒相关症状后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35.26%.结论 梅毒患者首诊延误情况普遍存在,梅毒患者求医行为需要引导和促进.患病后性行为,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较多见,存在着传播梅毒的潜在危险.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梅毒等性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强化.

    作者:谢艳光;房宏霞;蒋志坚;赵延明;金薇;王晓杰;朱长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为了解近10年来疾控中心、医院、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的发展状况,便于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利用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子平台,并从调查问卷定制、任务发布与管理和数据采集等方面阐述平台的功能.调查过程和结果表明该平台可节约调查成本,提高调查的效率和数据的质量,能为今后更广范围的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李晶;姜孟楠;李思思;薛浩;魏强;王子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胆术后患者伤口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肝胆术后患者伤口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为预防术后伤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185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后伤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手术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85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88例,感染的发生率为4.74%.对照组与观察组胆囊手术、胆道手术、肝脏手术三个手术部位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手术的切口类型分为Ⅰ、Ⅱ、Ⅲ类,其中伤口感染以Ⅱ类切口为主,且感染的发生率随着切口类型的提高而升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其他疾病、病腹部手术史、开腹手术、吸烟史、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术后48h内换药.结论 肝胆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根据高危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智慧;徐启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流行病学调查及脑电图变化特征分析

    目的 调查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病例,分析诸暨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流行病学及脑电图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5年2月诸暨地区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319例患儿资料,对319例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特征统计分析.结果 患儿发病月份集中在4-7月,以及11月;男女比例为1.49:1,主要以1~3岁患儿居多.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21例,占6.58%;脑电图显示轻度异常患儿152例,占47.65%;中度异常患儿91例,占28.53%;重度异常患儿55例,占17.24%.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随着脑炎病情越严重,脑电图的异常程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其流行病学表现与无并发脑炎的患儿无明显差别, 而脑电图检查能够作为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周依云;陈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山西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探讨

    通过对山西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现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缺乏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专项经费、现有参考规范过于宏观、应急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商法、风险矩阵法、ABC分类法进行专家会商评估,探讨从应急物资使用的可能性和必需性出发,对现有应急物资储备进行分类管理;进而制定地方性标准,规范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的小实物储备量,建立物资调配联动与风险管理机制,探讨应急物资储备经费来源,以期建立起山西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科学规范的储备模式,为山西省卫生应急处置提供保障,为全国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参考.

    作者:张夏虹;刘翔宇;左素俊;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农村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抗菌素耐药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泰顺农村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及对抗菌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医院门诊行胃镜检查的3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分析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甲硝唑和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在317例患者胃黏膜标本中,HP阳性率为78.23%(248/317),其中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80.21%和7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HP感染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耐药结果显示,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甲硝唑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38%、1.04%、42.19%、0.00%、81.25%和0.00%.结论 泰顺农村地区HP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及四环素的敏感性较高,但对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

    作者:焦军强;毛祥云;吴晓珍;冯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施新碘盐标准前后顺义区孕妇碘营养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实施新碘盐标准前后孕妇的碘营养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将顺义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0名孕妇,共200人进行尿碘水平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2006)测定尿碘含量.结果 近5年顺义区孕妇尿碘水平呈下降趋势,实施新碘盐标准前后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3.4μ g/L和129.0μ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01,P<0.05);城区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56.8μg/L和128.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11,P<0.05),农村孕妇的尿碘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80.5 μg/L、12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56,P<0.05).孕早期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221.3μg/L、136.6μ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6,P<0.05),孕中期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64.5μg/L和13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3,P<0.05).孕晚期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75.9μg/L、12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20,P<0.05).结论 食盐碘含量调整后,顺义区孕妇尿碘水平有所下降,应继续加强对全区孕妇尿碘水平监测,在该人群坚持食用合格碘盐的同时,还应适当食用富碘的海产品.

    作者:李长青;宋士勋;马玉欣;吴殚;石玮;张松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与就医观念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就医观念行为,为制定老年口腔预防保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27例60~83岁老年人进行口腔疾病检查,并进行口腔问卷调查.结果 527例受检者牙齿缺损或缺失、牙周病和龋齿患病率分别为67.17% (354例)、66.79 %(352例)和62.43% (329例),其中牙齿缺损或缺失、牙周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升高b232.961,30.011,P<0.01);受检者中因口腔疾病就诊者89例,占16.8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是影响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就医观念的主要因素(rs为0.602和0.326,P<0.05).结论 老年口腔健康状况很差,且就诊率低,应加强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改变就医观念,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杨新荣;沈晓雷;吴列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

    目的 调查潍坊市2013年基层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对潍坊市95家基层医疗机构的49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消毒后的卫生手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结果 共调查495名基层医护人员,其中医生247名,护士248名,手卫生消毒合格率为66.5%.医生手卫生消毒合格率为70.0%,护士为62.9%,县级医院、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医护人员诊疗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35.4%,低于诊疗操作后58.4%,诊疗操作前和诊疗操作后,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护士,诊疗操作前后四类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医护人员在第二、三季度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第一、二季度.结论 基层医护人员普遍知晓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率低,需进一步加强手卫生观念,提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和依从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邵建波;刘德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V检测及影响妇女宫颈病变感染程度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情况,同时对其与感染妇女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658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乳头瘤样病变和宫颈癌6个组别,分别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总例数为359例,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5.3%,HPV感染总例数为359例,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5.3%,顺位为第一,除与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比较无差异外(ef=0.80,P>0.05),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低的为慢性宫颈炎占41.9%,除与慢性宫颈炎、CINⅠ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ab=2.01,P> 0.05x2bc=1.35,P>0.05).高危感染中乳头瘤样病毒感染构成比高为慢性宫颈炎占36.29%(90例),其次为宫颈癌27.02%(67例),乳头瘤样病变低0.81%(2例);低危感染中感染乳头瘤样病毒高为慢性宫颈炎55.22%(37例),宫颈癌感染构成比仅为1.49%(1例);混合感染中CIN Ⅰ感染HPV的构成比低为4.55%(2例),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均为29.55%(13例).在高危亚型中构成顺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其他31.87%,HPV16感染率为21.51%,HPV58占13.15%;低危感染中顺位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HPV 6(29.85%)、HPV 11(28.36%).结论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率有关,且与高危型感染有明显相关性,而乳头瘤样病变则可能与低危型感染有明显关系.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传染病防治人员对改进工作的需求探讨

    目的 研究改进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对策.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地区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有关改进工作10项措施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9%认为需要将监督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医院相关部门.认为需要抓整改措施落实的为88.9%,多数认为卫生监督机构和医院需要开展培训,80.9%认为单位内部应加强监管,认为医院需要加强硬件投入的占62.8%.而认为需要完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需求人数占比只有29.0%,认为需要与个人奖惩挂钩的为37.2%;认为需要卫生监督机构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的只有29.9%和12.3%,占比较低.结论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提升要注重加强内部监管,制订管理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职业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更新传染病防治硬件设施,建立反应迅速、普遍预警的高效纠错机制.卫生监督应做好法律宣传贯彻和监督服务,重点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抓整改措施的落实.

    作者:张文慧;卢建凌;何明强;过家义;郑礼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做好全方位服务,保证护理质量.方法 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将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分为进行健康教育输液和常规输液.随机抽取健康教育输液室患儿及其家属(实验组)270例,常规输液患儿及其家属(对照组)380例和进行进行输液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次数、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儿及其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观察和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输液护理质量、患儿及其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次数和护患纠纷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使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在医院输液治疗期间得到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服务,患儿及其家属对儿童输液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输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方亚燕;汤燕芬;杨潇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

    目的 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文献报道的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依据询证医学要求对相关医学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将已婚妇女宫颈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来,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然后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CI为:首次性交年龄1.91[1.23,2.97]、首次怀孕年龄2.90[1.33,6.30]、结婚次数4.34[2.18,8.64]、孕次2.40[1.26,4.56]、HPV25.49[4.23,153.75]、经济收入5.88[0.23,147.64]、初潮年龄10.52[0.56,196.54]、肿瘤家族史5.06[2.70,9.51]及吸烟2.36[1.64,3.37].结论 综合研究发现,首次性交年龄、首次怀孕年龄、结婚次数、孕次、HPV、经济收入、初潮年龄、肿瘤家族史及吸烟均为宫颈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胡春霞;李小丰;余贵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浙西南山区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山区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浙西南山区2 225名高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中普遍存在健康危险行为,有7.8%的学生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差,41.0%的学生经常感到孤独,83.6%的学生每天睡眠少于8小时,7.3%的学生经常失眠,网络成瘾发生率5.8%,11.7%的学生考虑过自杀,有18.7%的学生打过架,3.8%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大多数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非普通高中高于普通高中学生,并有随年级升高而上升的趋势.结论 山区高中学生中健康危险行为问题较严重,应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山区高中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

    作者:胡志勇;刘建芳;张红卫;曾长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疾控机构后勤社会化工作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某疾控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效果.方法 在每个部门进行访谈,了解职工对后勤社会化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访谈职工对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的满意度为94.12%.餐饮服务和水电维修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6.25%、43.75%.结论 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模式,将有效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作者:柳伟;宋庚明;许学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泰顺地区能开展人工流产的医疗单位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864份,其中重复人工流产268例,占31.02%;重复人工流产未婚女性上次人工流产均选择公立医院,上次人工流产选择手术69例,占25.75%;药物流产90例,占33.58%;无痛人工流产109例,占40.67%.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避孕知识、首次性行为年龄、与异性同居是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P<0.05),且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较高,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避孕知识、首次性行为年龄、与异性同居是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加强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引导合理使用避孕措施以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欧碧荷;蓝春花;陈祥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