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员工社会化管理研究

邓辉强

关键词:文化视角, 员工社会化, 管理
摘要:社会化由Schein[1]首次引入组织管理,其基本内涵是新进员工为了适应特定的组织角色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经历的过程.目前员工社会化研究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基于管理实践中许多组织出现由于新员工对于组织缺乏认同感、对组织不适应从而严重阻碍组织绩效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员工一岗位匹配模式,重视个人的专业技能、性格特征与岗位的工作要求,忽略了员工价值观、目标、个性与组织文化相匹配的重要性.本文以组织文化为研究视角,关注与价值观及文化相关的社会化对员工的影响,为成功实现员工从组织外部人员向内部人员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即时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决定了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不仅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公众心理恐慌,还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威胁国家安全.当前,中国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严峻,公共卫生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作者:陈晨;王文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员工社会化管理研究

    社会化由Schein[1]首次引入组织管理,其基本内涵是新进员工为了适应特定的组织角色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经历的过程.目前员工社会化研究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基于管理实践中许多组织出现由于新员工对于组织缺乏认同感、对组织不适应从而严重阻碍组织绩效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员工一岗位匹配模式,重视个人的专业技能、性格特征与岗位的工作要求,忽略了员工价值观、目标、个性与组织文化相匹配的重要性.本文以组织文化为研究视角,关注与价值观及文化相关的社会化对员工的影响,为成功实现员工从组织外部人员向内部人员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邓辉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宁波市数字化疾控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1年,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实施数字化疾控中心建设规划,对宁波市各个公共卫生单项信息系统进行整合,经过2年多的建设实践,已初步完成宁波市数字化疾控中心建设,到2015年,宁波市将建成较为完善、覆盖城乡公共卫生机构的智慧健康保障系统,医疗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全省领先、国内先进,力争成为全国数字化疾控中心建设示范城市.

    作者:陶毓敏;张良;董莹;许国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农合引入商业保险建立意外伤害保险探析

    由于新农合经办机构在意外事件调查和责任认定方面缺乏人员、技术能力和资质,农村居民因意外伤害而支出医疗费用一直没有纳入新农合基金补偿范围之内,农村居民的意外人身伤害风险一直缺乏保障.文章通过对2008-2010年甘肃省农村地区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情况、导致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等进行分析,探讨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通过新农合引入商业保险建立意外伤害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甘肃为例探讨了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通过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是当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意外伤害保障的佳选择.

    作者:王晓辉;杨正鹏;张本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患互动关系质量对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医方视角下的知觉医患互动关系与工作倦怠的现状,探讨医患互动关系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阶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医患互动关系的支持性互动关系质量得分均值为(3.984±0.892),抑制性互动关系质量得分均值为(3.142±0.883),情绪衰竭得分均值为(2.752±1.369),情感疏远得分均值为(1.944±1.403),成就感低落得分均值为(3.858±1.347);支持性互动关系质量与工作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抑制性互动关系质量与工作倦怠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支持性医患互动关系能显著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感,相反,抑制性医患互动关系是重要的压力源之一,医务人员感知到的医患之间互动关系质量可以影响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及工作结果.

    作者:樊立华;孙涛;王硕;王娜;高蕾;李恒;弓箭;孟德昕;马玲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特异性手术感染控制与预防管理措施

    本研究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特异性感染手术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急性手术室特异性手术预防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提出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特异性手术感染共有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18~ 57岁.平均39.34岁.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属于特异性感染.1.2 方法 统计45例患者特异性感染类型,并检测梅毒、乙肝病毒阳性、破伤风、气性坏疽、艾滋病阳性病人.

    作者:郭东晓;金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起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对某酒店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为查明原因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物品、患者及从业人员排泄物31份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 此次事件发病67人,罹患率29.78% (67/225);症状以发热、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平均潜伏期14h;31份样品中有16份检出了肠炎沙门氏菌.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定为一起由从业人员携带肠炎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李爱军;王孝文;张晓健;谢明军;王芳;罗学东;宋秋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贵阳市、区(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及机构设置现状,为制定疾控发展规划,优化人力资源及机构设置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机构设置等情况.结果 全市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人员502人,本科学历占47.81%、大专学历占35.86%,二者合计83.67%,硕士研究生占4.38%,高中及以下无专业学历者占2.99%;卫生技术人才占84.86%(公共卫生专业占45.22%、医药专业占21.71%、检验专业占17.93%),非医学专业及无专业人员占15.14%;职称结构方面,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分别为6.98%、31.08%、46.41% (1∶ 4.55∶ 6.66).结论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及机构设置构成上总体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专业、职称结构和机构设置不合理.

    作者:许燕;汪晓云;谢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西部地区艾滋病防治领域NGO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艾滋病防治领域NGO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典型调查的方式,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其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 与目标群体结合不够紧密,缺少自身发展规划,组织管理能力有限,经费不足且来源不稳,缺乏专业人才、政策性资源和行业内部合作是其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结论 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为NGO提供体制内话语权,转变对NGO的投入方式,以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增加投入总量.另一方面则需要NGO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增强自身影响同时建立长期服务意识和发展规划,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提高各项管理能力;深入高危人群,强化自我营销;转变经营模式,扩展经费来源.

    作者:张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河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目的 通过风险评估以确定H7N9禽流感疫情在廊坊市扩散、流行的可能性,为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响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验方法为实时荧光PCR法,评估方法为专家会商法,对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做出风险评价.结果 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在廊坊市传播流行的风险等级为低,不排除再发生病例的可能性.结论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步引起重视,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工作已成为预警、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种有效手段.当风险评估内容还没有可依据的固定的评估工具或评估框架时,无法进行较为准确的定性、定量的评价,专家会商法成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首选方法.此次廊坊市在处理河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中,运用专家会商法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作者:解益民;刘德新;褚兴杰;刘国良;房青;郑广军;王宇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圳市两个区2006-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和光明新区2006-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和光明新区2006-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和光明新区2006-2012年共发生5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2 984人发病,6例死亡,罹患率为2.90%,死亡率为0.59/10万,病死率为0.20%;报告较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1例,一般级事件58起2 983例,较大级的死亡率(X2=34.54,P<0.01)、病死率(X2=123.62,P<0.01)比一般级高,差异有统计意义.传染病类报告57起,发病2 916例,罹患率为2.81%,死亡率为0.59/10万,病死率为0.20%;食物中毒类2起,发病68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29.72%.报告以8月居多,8月发生病例数占总数的37.60%.发生在工厂企业1 547例,占总数的51.80%;发生在学校1 269例,占总数的42.50%.结论 宝安区和光明新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和食物中毒类为主,发生场所主要是工厂企业和学校.应加强工厂企业和学校的卫生管理,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完善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做好消毒工作,开展广泛的健康宣传和培训.

    作者:李苑;刘伟燕;王铁强;陈兵;朱奕;黄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圳市福田区职业卫生示范区创建的探索

    目的 通过深圳市福田区职业卫生示范区、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实践,探索职业卫生长效监管机制.方法 市区多部门联合,通过确定示范区、目标企业、制定评审标准、培训辅导、组织评审、授牌等方式,开展创建工作.结果 先后成功创建了两个职业卫生规范化管理示范区,以及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0多家示范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结论 通过创建职业卫生规范化管理示范区、示范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探索职业卫生规范化监管模式,推动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刘添发;王维;邓汉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河南省市级疾控机构信息化技术人才现状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18个地市疾控机构信息化技术人才现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市级疾控机构信息技术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卫生信息化相关部门岗位职能和人才队伍晋升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18个地市级疾控中心信息部门负责人和信息技术人员.

    作者:许璐;刘国华;许汴利;陈正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青海省抗结核病药品管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抗结核病药品管理入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方法 收集、整理、审核各级疾控中心上报的55份人力资源调查报表,对青海省2013年抗结核病药品管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共有从事抗结核病药品管理工作的人员69人,男性19人,女性5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7.54%和72.46%,男女性别比例1∶2.63.人员主要集中在26 ~ 45岁,占总人数的81.16%;平均每个疾控中心抗结核病药品管理工作的人员拥有量为1∶1.25.69人中,本科学历23人,专科学历33人,专科以下学历1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3.33%、47.83%、18.84%,人员学历以专科和本科学历为主;人员专业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占55.07%、公共卫生专业在省州(地、市)级与县(区)级分别只占9.09%和15.52%,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 2=16.33,P<0.001);69人中,副高4人、中级25人、初级26人、初级以下14人,分别占到总人数的5.80%、36.23%、37.68%、20.29%.人员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到总人数的73.91%.2011年-2012年全省69名抗结核病药品管理人员共接受抗结核病药品管理相关培训88人次,人均1.28次,培训级别主要以省级为主,占到总培训人次的77.27%.结论 增加男性抗结核病药品管理人员数量和比例;保持现有的年龄结构;配置学历和职称较高的人员,并提供适当培训;增加药学专业的人员数量和比例;加强地市级培训,制定并实施长期的抗结核病药品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作者:马斌忠;李永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定特大洪灾期间卫生监督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2012年7月21日8时至22日4时,保定市西北部地区普降特大暴雨,造成涞源、涞水和易县等11个县(市)、84个乡(镇)、593个村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为自1963年以来致灾性强、损失惨重、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的一次特大自然灾害,卫生防疫工作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保定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应急队伍,分别驰援涞源、涞水等县,深入灾区乡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然;赵军红;李雅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苏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现状实证研究

    目的 对江苏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现状进行研究,为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关键知情人访谈、专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开展研究.结果 地方政府尚未完全履行筹资职责;服务和经费的层级分配不相符;财政补偿为主的购买方式难以适应卫生工作发展需要;考核方式存在不足;经费管理和使用缺乏具体指导意见.结论 强化政府筹资职责;科学进行成本测算;合理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经费的层级分配;健全考核和评估机制.

    作者:宋俐;陈连生;王民生;施平;张明吉;潘毅;江琳;王闪闪;秦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2年梅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梅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卫生安全状况,为进一步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水质检测方法,对梅县2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调查.结果 梅县2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有13个供水工程水质进行完全处理,占52.4%.96份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67.7%,以微生物学指标超标为主,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达32.3%.枯水期与丰水期和出厂水与末梢水的水质合格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水质未处理、沉淀过滤、完全处理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梅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存在饮水安全隐患,应加强水质消毒和水源地保护措施,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

    作者:杨勇文;刘思强;谢文政;伍好新;巫卓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河南省免疫规划体系建设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免疫规划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建立完善有效的免疫规划工作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资料分析7解免疫规划体系各项内容的现状和问题.结果 河南省有预防接种单位9 545家,从事免疫规划专业人员36 406人,高级职称占2.41%,中级职称占12.71%.全省冷链设备约94%处于正常运转水平,6%是报废状态.100%的县(市、区)和乡镇都已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结论 河南省免疫规划体系已基本搭建完成,仍需通过规范接种单位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等举措来提高免疫规划体系的建设水平.

    作者:路明霞;张延炀;叶莹;张肖肖;吴迪;刁琳琪;张建功;黄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1-2012年山西省无证行医现状与对策

    当前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的分布不平衡,使得无证行医活动日益猖獗,严重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为.为此,对山西省无证行医现状进行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山西省卫生监督机构2011-2012年检查无证行医机构和诊所情况汇总以及行政处罚情况和卫生监督员资质情况.1.2 统计方法 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山西省2011-2012年无证行医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和处理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使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处统计和处理.

    作者:薛阳;王国平;杨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辽宁省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现状调查

    儿童健康水平能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集体儿童保健是儿保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全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现状,为集体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对2012年全省托幼园所在园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和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2011年10月1日到2012年9月30日之间辽宁省14个市县、区托幼园所在园儿童为对象.

    作者:于国威;高英伟;宋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