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山;许正锦;张晨耀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LC 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C完成胆囊切除术274例,手术成功率97.8%,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住院日3 d.术后无胆管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因术中胆囊动脉出血,腹腔内粘连严重、Calot三角炎症水肿明显等原因导致中转开腹手术6例.手术中转率2.1%.发生术后并发症12例.结论 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三角、重视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LC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杨海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Treg细胞在抑制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在HBV、HCV感染之后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总结了Treg细胞在HBVHCV感染中的作用的新认识.
作者:白浩;郭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择期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ASA Ⅰ~Ⅲ级,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以0.5%左旋布比卡因8 mg与脑脊液配制为2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以0.5%布比卡因8 mg与脑脊液配制为2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记录感觉阻滞高平面,感觉、运动阻滞消退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记录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均能提供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病人膀胱镜检查中完全可以替代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下的麻醉,且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邱飞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颅内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病,对血肿量大者以往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时间长、再损伤大,尤其是老年患者,麻醉对生理功能干扰大,心肺复苏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致残率高.
作者:王舰飞;孙红艳;段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吸人性拟伤是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及肺实质的损害,常同皮肤烧伤伴发.我科共收治此类烧伤8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婷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之一,我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对社区疾病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社区健康档案6 00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310例,我们就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宝华;钱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口乎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2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4.3%,有效率为88.6%,而对照组分别为59.1%,7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和13.6%(P>0.05).结论 莫西沙星可作为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首选用药.
作者:刘延梅;时晔;苗青;李珉;马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内镜下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双重染色诊断食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在常规内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者,行内镜下食管黏膜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染色,观察染色后病灶的形态及颜色变化,并行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110例,伴非典型增生15例,其中轻度7例,中度5例,重度3例.食管溃疡5例.食管癌41例,进展期食管癌32例,早期食管癌9例.结论 内镜下行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双重染色对提高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天;赵丽杰;李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导致局部疼痛是临床上相当常见的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办法,我院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做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应国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时,对应激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Ⅰ组:艾司洛尔组,Ⅱ组:无艾司洛尔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及支撑喉镜置入时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Ⅰ组在气管插管及置入支撑喉镜时血压、心率变化均较平稳.Ⅱ组在执行以上操作时血压、心率变化较剧烈.结论 艾司洛尔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可明显减弱因气管插管等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对原有高血压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吴慧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36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并跟踪8~20个月随访.结果 髋内酬2例,DHS内固定螺钉松动,退出,骨折移位2例,钢板断裂1例,PFN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1例.结论 依据实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可避免一部分手术的失败,建议老年粗隆间骨折用PFN内固定比较事宜.
作者:程杭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妇科疾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其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静脉复合麻醉的妇科疾病术后镇痛病人60例,按随机原则,将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两组镇痛药物选择曲马朵注射液0.25 mg·ml~(-1)·kg~(-1)·h~(-1)静脉微泵推注维持,观察组加用纳洛酮1.67μg/ml,严密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VAS评分、BCS评分、PCA实进总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不影响曲马朵的镇痛效果,但能显著降低曲马朵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百中;赵刚;路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坦洛新联合舍尼通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417例的临床治疗情况,将417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07例,使用舍尼通片1片/次,2次/d,治疗时间3个月;观察组210例,在使用舍尼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坦洛新胶囊0.2 mg/次,1次,治疗2个月.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NIH-CPSI症状评分和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组(72.9%),丽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1,P<0.01);两组治疗后NIH-CPSI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9,P<0.01).结论 坦洛新联合舍尼通对Ⅲb型前列腺炎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春;兰细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临床新型的止痛药,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因其疗效与吗啡相比,其生物利用度更高而被临床应用,但是羟考酮如在服用过稃中护理不到位,就会影响疗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作者:沈旭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近十几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1-2])(NIPPV)已被证实是有效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及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为112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救治,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冶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3.3%)(χ~2=4.32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佳,安全.
作者:严凤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垂体腺瘤在大体形态上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 cm)、大腺瘤(直径<3.0cm)和巨大腺瘤(直径>3.0cm).但近年来对大型、巨型垂体腺瘤的标准也有人提出不同分法,将直径超过4 cm归为巨大腺瘤,直径在1~4 cm称大腺瘤~([1,2])甚至将肿瘤直径>4.5 cm才称为巨大腺瘤~([3]).现就大型、巨型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人路问题、经蝶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和治愈与复发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志强;权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疝环填充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殴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采用Mcvay法或Shouldice法行传统疝修补术,16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止痛剂应用、阴囊积液、术后尿潴留,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较传统疝修补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37.1±7.3)分、(61.4±9.7)分.术中出血量分别是(17.5±3.3)ml、(45.9±9.4)ml.术后住院时问分别是(4.7±1.4)d、(8.6±2.3)d.止痛剂使用分别是4例、7例.随访(12.4±6.3)个月.阴囊积液分别是3例、5例.尿潴留分别是3例、4例.复发分别是2例、4例.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单丝聚丙烯补片适合修复各型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胡永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常情况下聋哑患者与医务人员沟通困难,这给手术前的准备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们收治了4例聋哑患者,经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和手术者的共同配合,手术安全顺利施行.现将4例聋哑患者在手术前后遇到的典型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陈月秀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