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省食物中毒事件漏报控制措施探索及思考

王三桃;张晓红;关联欣;史一;聂晓勇

关键词:食物中毒, 漏报, 控制
摘要:目的 探索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措施.方法 依托山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在全省11个地级市119个县区采用4项策略11项措施,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结果 2011年,山西省实施食物中毒事件漏报控制措施后,较2010年报告率提高40%,对5起媒体搜索到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追踪落实.结论 提高重视程度是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前提;实施规范管理是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关键;医疗机构人员食物中毒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和多部门沟通交流不够,影响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率;需提高农村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某地区电容器行业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现状调查

    目前,电容器企业规模都不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基本以手工作业为主.生产环境中存在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了了解电容器行业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情况,推进本地区电容器行业职业卫生工作,为下一步行业整治提升制定地方标准和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对本地区26家电容器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施长苗;卢瑜芬;杨林国;应莉加;闫福;李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日常质量控制系统在采供血机构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成,采供血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有了大幅提高.但各血站在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时,仍会发现质量问题.上述手段都是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但限于频次较低,质量的改进多为事后补救,没有将其与日常的管理结合起来,使这些审核大多流于形式,质量体系得不到全面受控.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通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引入日常质量控制系统,使血液质量得到了全面有效控制.

    作者:付海忠;傅广军;张在臻;柳杨;张兰兰;董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疾控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持续发展.方法 根据上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和相关绩效工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民主决策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实施考核.结果 奖励性绩效工资设立岗位补贴奖、工作业绩考核奖、满意度考核奖和其他项目奖.各奖项比重设置:岗位补贴奖为45%、工作业绩考核奖为35%、满意度考核奖为15%、其他项目奖为5%.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顺利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结论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努力,实现疾控事业发展奋斗的目标.

    作者:王承维;胡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V)携带状况.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19个边境口岸地区共采集798份健康儿童粪便标本,用RD、L20B和Hep-2细胞分离病毒,用微量板法中和试验进行鉴定.结果 在798份粪便标本中检出EV 132林,阳性率为16.54%.在132株EV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26株,其中4株为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06株.结论 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健康儿童EV携带较为普遍,未发现脊灰野病毒.

    作者:吕珀;宋长江;张世婷;王晗;马玉杰;赵亚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起非法行医移送公安司法机关案例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越来越多,在低收入人群,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患病后多求助于表面上既便利又价廉的私人诊所就医,张家港市个体医疗服务市场有了很大发展空间.张家港市成立了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并于2009年3月,市卫生局、公安局等7个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建立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由卫生部门牵头,每年组织两次以上联合公安、暂管办、计生办、工商、城管等多部门 的联合执法取缔,扎实有成效地打击了非法行医者,让他们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作者:陈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特性分析

    目的 测定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从分子水平分析黑龙江省第1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病毒株以及2例2011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的特点.方法 采用MDCK细胞和Real-time PCR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片段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将3例标本序列拼接后分别截取开放读码框内核苷酸同甲型H1N1代表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蛋白氨基酸与WHO推荐的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及中国的代表株A/Sichuan/ 1/2009 (H1N1)亲缘关系近,聚在一个分支上,同源性也较高,为98.6%~ 99.1%.结论 目前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蛋白变异还很小,但应密切关注该病毒的变异情况.

    作者:舒畅;许军;王开利;杨明;华华;苏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卫生监督在医疗安全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安全监管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执行状况对于减少和防止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源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民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卫生监督的公信力和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1].近年,随着因医疗安全事件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出现和卫生监督职能的调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逐步强化了以医疗安全为主的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工作,但其职能并未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卫生监督在医疗安全行业监管中存在以下问题并应予以解决.

    作者:柴树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延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制定人力资源调查表,对2010年中心全体编人员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员编制、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方面.1.2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资料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调查表反复进行了认真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资料回收后,经过严格检查核实.资料实行双录入,并进行交叉核对,对数据输入有逻辑错误的异常值进行修正,以保证录入的准确性.1.3 分析方法 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数据整理,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申赟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陆良县1999-2011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陆良县1999-2011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陆良县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使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 2011年间共捕获鼠类4 670只,黄胸鼠为优势种,占57.11%,斯氏家鼠仅占1.82%.1999-2009年染蚤鼠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2010和2011年又有所回升,总蚤指数2003年高,2009年低,蚤以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为主,缓慢细蚤3 481匹,占42.67%,其次是印鼠客蚤3 366匹,占41.26%.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结论 陆良县仍需加强鼠疫监测,严防动物鼠疫的发生和传入.

    作者:钱鑫;顾华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丽水市开展城乡社区健康教育合格化单位的体会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整个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特别是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艾滋病等缺少生物学预防手段和治愈方法的疾病显得尤为重要.丽水市的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不久对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没有经验,乡镇卫生院更是人才不足,技术匮乏[2],无法系统的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健康教育技术力量与公众健康教育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2010年丽水市创新性的推出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单位推广发展健康教育合格化单位创建工作.经过两年的创建实践,目前,全市已建立城乡社区健康教育合格化单位89个,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

    作者:张海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楚雄州1951-201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楚雄州60年间传染病流行规律及疾病谱变迁情况,为调整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51-2010年共报告甲、乙、丙三类传染病31种,计3 221 210例,死亡10 610例.病例集中在1951- 1980年,占总数的84.8%;总发病率为2 491.13/10万,病死率为0.33%.其中发病高峰为1971-1980年,占总数的54.16%;发病少的为1991-2010年,占总数的1.59%.发病数年均递减53 630例,发病率年均递减40%.1991-2010年,总发病率在117.43/10万 - 282.86/10万之间.已经消灭的传染病1种,为天花;已消除脊髓灰质炎等5种;已基本消除疟疾等6种;死灰复燃的梅毒等3种;新发的艾滋病等3种;发病率近年快速上升的1种,为肺结核;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是流行的主要疾病的痢疾等4种;发病率无明显变化的流行性出血热等7种.结论 楚雄州传染病疫情仍然严峻,对人群健康威胁仍然较大,防控任务仍然较重,须调整防控策略并分别加以落实.

    作者:杨家勋;宋先毅;胡秋凌;吴学林;徐梅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Delphi法构建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 探讨建立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区域性大型活动二次供水卫生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30名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根据指标重要性赋值得分,确定二次供水风险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30名咨询专家的平均工龄为20.63±5.80年,两轮的应答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6、0.89±0.06,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761(x2=292.348,P<0.01),0.906(x2=363.588,P<0.01),经卡方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了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水质管理的平均权重分别为2.02,3.94、4.04.结论 Delphi专家咨询法是构建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方法,并将为进一步建立风险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蔡军;谈立峰;冯国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构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化指标体系探索

    1 基本内涵基于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疾控的职责要求,现代化省级疾控中心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科理论、信息与技术革命和忠于使命为动力,以科研、人才、管理等创新为保障,以不断优化的财政拨款、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为依托,以幸福中心为归宿,以直急处置、实验检测、任务完成、学科建设的不断提高为标志,推动疾病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等各个领域及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转变.

    作者:陆耀良;朱立国;谭兆营;丁小磊;黄自发;周明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赤峰市2011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评估

    近年来,在赤峰市常规免疫各月接种率报告中发现,加强免疫报告的应种人数明显少于适龄儿童数,即存在着加强免疫接种率虚高的问题,2011年赤峰市免疫规划考评时人户接种率调查结果也反映出这个问题.为进一步证实该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赤峰市加强免疫率虚高问题,赤峰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采用相关疫苗加强免疫年龄组儿童的出生队列数字与各地2011年报告的4项加强免疫应种人数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对全市及各地的加强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估.

    作者:李学增;马俊清;张春玲;柳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巴基斯坦国际救援灾民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巴基斯坦灾区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对皮肤病进行分类,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疗救援队共诊治灾民皮肤病患者647例,男性252人,女性395人,大年龄80岁,小8天.前10位皮肤病为:湿疹、皮肤感染、痤疮、皮肤瘙痒症、皮炎、皮疹、毛囊炎、头癣、脓疱疮和黄褐斑.按病因分前五位为:细菌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结论 洪灾后皮肤病发病较多,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作者:付留杰;刘元东;车吉泊;周光智;刘勇;于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宜昌市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反应报告系统的运转与评价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10年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 AEFI)评估常规、强化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为免疫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审核全市AEFI监测系统上报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按AEFI发生原因分类: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进行分类描述.结果 2010年全市开展29种疫苗136.10万人次的接种,发生AEFI 485例,发生率为35.64/10万,其中异常反应41例,异常反应率3.01/10万.一类疫苗AEFI发生率46.63/10万,二类疫苗AEFI发生率16.89/10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AEFI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一般反应以低热和局部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共报告400例,占报告总数82.47%.结论 进一步完善AEFI监测系统,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覆盖率.建立疫苗使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促进接种工作规范化、疫苗质量不断提高,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安全、有效.

    作者:徐英;刘军;潘会明;徐耘;田滔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模式探讨

    2003年“非典”之后,各地对疾控中心的建设投入空前加大,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设备设施与环境,较之过去都有了很大改观和提高.由此,也给疾控中心的后勤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原有人员配备、技术力量与管理方式均不能满足现代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的需要.针对疾控中心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后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引进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来推进疾控中心的后勤管理工作.

    作者:罗瑞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海金山区基层公共卫生协管员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金山区公共卫生协管员基本情况,分析基层卫生监督人员能力现状,为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提供借鉴.方法 对涉及对象开展普查,采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在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2名协管员中年龄50岁以上者占40.6%,具有中级职称人员占25.0%.他们的工作需要掌握的卫生知识与所学的不符,还要对他们进行国家卫生标准、卫生管理知识等培训.不同能力自评有显著性差异,沟通协调及社交的能力和掌握管理相对人基本情况、卫生现状自评较好,法律法规、卫生规范学习与运用能力和调查取证、资料收集的能力自评较低.结论 人员构成和知识培训是金山区公共卫生协管员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优化.

    作者:程晓钰;倪淑萍;曾德才;袁春艳;董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广州市番禺区2007-2011年食品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近年来番禺区食品污染物监测情况.方法 2007-2011年对区内粮食等人们经常食用的20类食品开展金属铅等71个指标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番禺区农药以及大部分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金属污染普遍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动物性食物中的抗生素蜜饯由的食品添加剂污染严重,水产品熟肉制品的生物污染应引起重视.结论 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食品安全预警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开展食品污染物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区伟全;吴利楠;林东明;李尚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疾控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文化为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振兴一个民族,做强一个单位,必先发展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一些知名企业在发展壮大中探索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疾控文化建设相对滞后,10年来,随着各地疾控中心相继成立,疾控文化理论及实践探索活动也陆续开展,正在向疾控中心日常管理切入.由于疾控中心成立时间短,不少疾控机构管理者对疾控文化建设概念的认知及实践的自觉,似乎仍较朦胧.因此,唤醒文化自觉,塑造文化个性,开发文化资源仍是疾控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