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21例分析

林则明;张建海;梁诚之;林培锋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肺气肿
摘要: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手术方法、佳适应证和远期疗效.方法 2002年7月至2006年7月共完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21例,其中单侧16例,双侧5例,术中采用内镜下肺切割缝合器(EndoGIA)切除一侧肺容积的20%~30%.结果 2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的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至3年,1例死于肺部感染,20例患者气急症状及活动耐力均满意.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避免了单纯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胸骨正中切口和常规剖胸切口的缺点,为肺减容术的较好方法之一.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bn,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entric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早期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之一,预后极差[1],早期正确诊断、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及早期积极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2006年9月我院在AMI住院患者中,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诊断AMI并发VSR1例,现将其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龙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113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手术时机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113例60岁以上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99例,术式均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其中48例同时切除胆囊,手术治愈94例,术后死亡2例,病情恶化而自动出院3例,手术病死率5.1%.非手术治疗14例,其中9例病情恶化死亡或自动出院,好转5例.全组病死率12.4%.结论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并存内科疾病多,病情进展快,且其临床表现可与病变不符,易延误诊治.在基层医院治疗时,一旦确诊,把握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蒋天业;高山;任肖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热封试验技术在输液用双室袋膜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室输液袋的国内制作方法.方法 设计并采用热封试验方法,对四种不同型号膜材的热封性能进行评价,筛选适合双室输液袋用的膜材.结果 POLYCINE膜兼具实焊与虚焊性能,可选作双室袋生产用膜材.结论 热封试验是确定膜材热封性能是否适合双室输液袋生产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蓓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出生缺陷儿217例分析

    目的 了解临安市出生缺陷发生的基本情况,找出有关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对临安市2000年至2006年217例出生缺陷儿登记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监测围生儿23 354例,检出出生缺陷儿21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9.29‰,其中占前三位的依次为:肢体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唇腭裂.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体检、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避免致畸因素的危害,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朱中秋;汪春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Felty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Felty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Felty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脾大、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3例发热,2例反复感染;3例有肺间质病变;1例伴有2型糖尿病;体质量下降2例;1例有肝掌.辅助检查发现6例均有血细胞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手、腕骨质破坏;5例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3例抗核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2例.6例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羟氯喹、白芍总苷联合治疗.结论 Felty综合征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类型.

    作者:朱电波;张大昌;杨积保;贾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21例分析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手术方法、佳适应证和远期疗效.方法 2002年7月至2006年7月共完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21例,其中单侧16例,双侧5例,术中采用内镜下肺切割缝合器(EndoGIA)切除一侧肺容积的20%~30%.结果 2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的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至3年,1例死于肺部感染,20例患者气急症状及活动耐力均满意.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避免了单纯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胸骨正中切口和常规剖胸切口的缺点,为肺减容术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林则明;张建海;梁诚之;林培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异烟肼治疗麦粒肿61例临床观察

    睑腺位于脸组织的深层,开口于睑缘,细菌通过睑腺的出口处浸入腺体,沿着管道上行而发生炎症,引起麦粒肿(horderolum).麦粒肿临床表现分外麦粒肿(horderolum expemum)和内麦粒肿(horderolum inremum),外麦粒肿为zeis腺(蔡司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内麦粒肿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传统的治疗早期湿热敷、旋磁理疗、手术开口、应用抗生素治疗等.

    作者:杜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癌症患者抑郁表现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伴抑郁表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识别和有针对性治疗及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DS及DSQ量表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SDS量表分为因变量,对有关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不成熟防御因子、成熟防御因子、文化程度三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得出癌症伴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癌症伴抑郁与文化程度、成熟防御因子呈负相关,与不成熟防御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有必要从防御机制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惠群;吴娟;岑洪舟;陈春华;阮金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1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早期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27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第二组只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治愈率为84.27%,明显高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治愈率52.63%.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治愈率高,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金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 对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观察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保持大便通畅清洁肠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密切观察感染征象、加强安全防护、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与一般性常规护理比较.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死亡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0%(3/60)、11.67%(7/60)较一般性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1.67%(7/60)、25.00%(15/60)低(P<0.01).结论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阻止或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作者:应婉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临床疑似的异位妊娠者同时经腹部、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敏感性,并比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患者发生腹腔出血、输血及失血性休克情况.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敏感性为96%,异位妊娠包块甚至小于1.0 cm时即可发现,经腹部超声诊断敏感性为26%,经阴道超声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P<0.01),而发生腹腔出血、输血及失血性休克情况明显低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1).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秦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但大多属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现对我院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如何提高术前诊断及治疗水平进行探讨.

    作者:姚永庭;杨含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血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各种输血逐渐增多,正确的输血技术不仅有助于输血任务的完成,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而且对安全输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护士都应该熟练掌握输血技术.

    作者:陈静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收集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144例,对其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祎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与男性性功能障碍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和生活水平提高,性功能及性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针对性功能状况和障碍的调查研究能得以比较顺利开展.国外有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男性性功能异常率是40%,其中以早泄、阳萎多,分别是20%~40%、7%~10%,性兴趣下降为16%[1].国内研究发现,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达55.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抗精神病药物是导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障碍的首要因素[2],这点与既往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3-6].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drug,APD)引起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SD)在精神科临床极为常见.本文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作用机制、处理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占归来;沈文龙;饶顺曾;李晨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

    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明显提高了血管开通率,但介入治疗需要硬件的支持和熟练的技术,在广大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打通血管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詹忠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特点及意义

    目的 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并将其中42例低T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2例):常规抗心力衰竭+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乙组(2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心功能减退而逐渐下降,各级心功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3水平降低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T3的水平是反映心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小剂量甲状腺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甲状腺素水平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张育仁;李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胸腔积液43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可以累及全身任何器官系统,呼吸系统受累较为常见,其中部分出现胸腔积液,尤其一些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容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而延误SLE的诊断和治疗.现总结我院收治的此类病例43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结核48例误诊分析

    肺结核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医生常常根据其好发部位而作出诊断,我们对48例曾被误诊的非好发部位肺结核病例给予分析、总结.

    作者:崔月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 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能力,探讨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对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法,进行一对一带教,制定短期目标、专科目标,分三个阶段进行,第1周为适应期,第2~3周为临床实践期,第4周为总结期.同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教学方法后实习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测评提高(P<0.01),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满意度提高(P<0.01),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采用目标教学法适应护理教育事业需要,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水平.

    作者:吴惠蝶;张燕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