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共场所住宿业公共用品消毒方式的探讨

李继强

关键词:公共场所, 住宿业, 消毒, 公共用品
摘要:对杯具/拖鞋等顾客公共用品实行一客一换一消毒既是经住宿业的基本礼节要求,也是防止传染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需要,更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坚持落实杯具/拖鞋等公共用品消毒的单位却屈指可数,大多是在客房卫生间洗净抹干了事.为此进行一番思考和调研,认为除了强化教育与监督、加重经营者的违法成本等等之外,从消毒方式改革作为切入点,探索一种既满足消毒目的需要又简便经济和实用有效,既乐为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接受,也便为执法者和消费者监督的消毒方式.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山西省食物中毒事件漏报控制措施探索及思考

    目的 探索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措施.方法 依托山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在全省11个地级市119个县区采用4项策略11项措施,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结果 2011年,山西省实施食物中毒事件漏报控制措施后,较2010年报告率提高40%,对5起媒体搜索到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追踪落实.结论 提高重视程度是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前提;实施规范管理是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关键;医疗机构人员食物中毒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和多部门沟通交流不够,影响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率;需提高农村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率.

    作者:王三桃;张晓红;关联欣;史一;聂晓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 了解平阳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研究手卫生依从性,以及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4个科室不同月份,配置不同的洗手用品,每个科室随机抽取2名医务人员,观察其手卫生依从性;从2006-2011年中每年调查100名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之后和接触患者之后的手卫生的依从性情况,及每年抽取150名医务人员进行六步洗手法操作考核.结果 干预组1、2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2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干预组1;在诊疗操作之后和接触患者之后的手卫生的依从性均高于操作之前和接触之前,而临床医生和护士在各项操作前后和接触患者前后依从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的洗手合格率逐年上升,而院内感染率则逐年下降,两者呈负相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配置良好的洗手用品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洗手合格率越高,同期院内感染发生率越低,关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曲双双;黄海鸟;王步军;周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襄阳市2011年蔬果农药残留情况调查

    由于目前违禁农药的使用和过量的农药残留,全国各地市场流通的蔬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食物中毒事件频有发生.残留农药在人体内长期蓄积滞留会引发慢性中毒,以致诱发许多慢性病症,如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甚至通过胚胎和乳汁面殃及下一代,并可能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等.对此,我们对市区5家农贸市场120份蔬菜、瓜果食品中的41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从而了解襄阳市蔬菜,瓜果农药使用及污染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控制农药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胡玮;严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医务人员烟草控制现状及干预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控烟干预效果,为实现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目标奠定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黑龙江省20家医院2000名医务人员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对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的认识提高了9.1%,在医生对患者提供戒烟服务能力方面,干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由干预前的69.4%提高到86.7%.结论 应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及戒烟方法的普及培训,提高黑龙江省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履约能力.

    作者:王莹;李志敏;刘雁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调查表法对2010年广州市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工龄、职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5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广州市各级疾控机构在编人员以中青年为主,人员较稳定,人员总量增加,但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服务人口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比例增加,但未达到标准;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县级市疾控机构仍有待优化;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增加,但职称比例仍不理想.结论 广州市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平衡,需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作者:刘艳慧;李海麟;许明晖;王娟;郑红英;许信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深圳大运会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23日在深圳成功举行,共有126个代表团11 901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参加此次盛会.此次大运会,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举办的一场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亦是对深圳传染病防控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挑战.为保障大运会顺利进行,深圳学习借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和风险评估情况,确定传染病防控工作内容、步骤和方法.

    作者:孔东锋;梅树江;谢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五类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建筑工地农民工和高危人群等五类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水平与知识获取途径,为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本研究设计的抽样方法抽取15~ 49-岁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建筑工地农民工和高危人群(暗娼和男男性行为者)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梅毒预防和治疗基本知识及知识获得途径.结果 其调查五类人群2 214人.梅毒知识知晓率:高危人群为80.1%,农民工为73.6%,城市居民为69.2%,在校学生为66.3%,农村居民为63.7%.被调查人群的梅毒知识,51.9%从电视获得;31.3%从免费宣传材料获得,其中高危人群和农民工获得比例高;22.0%从报刊获得,其中城市居民和在较学生获得比例较高;21.6%从广播获得,其中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学学生获得比例较高.结论 目前黑龙江省相关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水平与我国梅毒防治规划中到2015年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

    作者:宋洋;闫红梅;吴群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疾控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持续发展.方法 根据上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和相关绩效工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民主决策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实施考核.结果 奖励性绩效工资设立岗位补贴奖、工作业绩考核奖、满意度考核奖和其他项目奖.各奖项比重设置:岗位补贴奖为45%、工作业绩考核奖为35%、满意度考核奖为15%、其他项目奖为5%.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顺利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结论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努力,实现疾控事业发展奋斗的目标.

    作者:王承维;胡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运用HACCP保障第六届中博会餐饮安全的体会

    2011年9月,为保障在太原市召开的第六届中博会的顺利进行,对太原市承担接待任务的餐饮酒店全面实行了HACCP管理,以保障与会人员及广大市民的餐饮安全.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度评估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的基础上,采用HACCP方法实施有效干预,控制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确保了与会代表的就餐安全.

    作者:段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济南市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分析

    目的 通过对8~10岁儿童尿碘含量和甲状腺肿大率进行分析,掌握济南市儿童碘营养水平及分布状况,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济南市8个县(市)、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10岁的儿童进行尿碘和甲状腺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测850份尿样,尿碘中位数为146.61μg/L;尿碘<20μg/L的占11.2%;尿碘在20~ 50μg/L之间占9.8%;尿碘在50~ 100μg/L之间占17.4%;尿碘在100~300μg/L之间占42.7%;尿碘>300μg/L的占18.9%.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16%不同县(市)、区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女(P>0.05).结论 济南市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作者:孙湛;王蔚茹;耿兴义;韩笃菊;隋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柳州市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开展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82名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对象总知晓率为18.09%,《框架》指标知晓率为56.38%,柳州市艾滋病检测地点知晓率为29.08%,50.00%的人认为艾滋病防治与自己关系很大,38.65%的人不介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53.19%的人认为未婚性行为可以接受.61.70%的人有过性经历,在有性经历的调查对象中,19.54%的人经常使用安全套.结论 柳州市校外青少年性观念开放,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而艾滋病防治知识欠缺,应加强校外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韦琳;王萍;覃彦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国农村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及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 寻求恶性肿瘤早期筛查方法,探讨农村干预模式,以控制恶性肿瘤的高发态势.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定慈溪市境内现患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直肠癌病人861人及相对应的健康者861人做对照.确定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职业爱好、饮食卫生遗传因素、家族史等200个项目,进村入户,面对面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用SPSS13.0系统软件包统计,分析OR值.遴选出高度危险因素(OR>2以上),拟定慈溪市境内恶性肿瘤测评表,进行自测打分.大于60分者列入干预对象,实施GI4P方案,即指导整合(Guide In-tegerter)、预测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个体性(Persond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g),具体采取健康教育促进、心理疏导、早期TAP筛查.对TAP阳性的早期实施免疫调节剂和中药扶正治疗、观察.结果 恶性肿瘤高度危险因素有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A型性格、慢性炎症、溃疡、慢性肝炎、爱吃肥肉、喜动物内脏,咸鱼、咸菜、咸虾皮、吸烟、酗酒、父母有恶性肿瘤史、长期服避孕药,用TAP进行筛查(26/460)阳性率5.65%.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休息、复检;以中药和免疫调节剂,5周内全部转阴.结论 农村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及干预模式是目前我国全新的干预方法;其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相结合方法和理念,遴进危险因素,结合早期的恶性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手段,G14P方案是科学,简捷、正确,可行的,为我国农村恶性肿瘤的预防干预创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作者:施南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528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青岛市市南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给下一步制定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手足口病相关疫情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人口资料来自青岛市市南区统计局.

    作者:胡薇;马赛;王巧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拉尔区2008-2010年梅毒流行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梅毒螺旋体感染现况,为防治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报告资料及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海拉尔区2008 -2010年共报告梅毒490例,总感染率为54.17/10万.感染率逐年增高,三年间增长47.02%.其中男性235例,女性253例,男女性别比为0.93∶1,女性多于男性.无死亡病例报告.20~40岁年龄组病例多.占病例总数的60.2%,50岁以上人群占34.1%,0~19岁人群占13.3%.2010年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年.隐性梅毒感染人数多感染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以无职业和闲散人员多,占病例总数的33.3%,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群对梅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干预高危行为,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实施免费诊治策略,对防治梅毒会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韩庆民;韩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009-2010年广州天河区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天河区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食品安全监督措施.方法 对全区2009-2010年513家餐饮单位消毒后餐具进行抽样检测分析.结果 两年共抽检513家单位,阳性检出305家,阳性率为59 4%;不同年度、不同类别餐饮单位阳性率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1~4季度阳性率分别为65.7%、57.9%、26.8%、63.0%,第3季度餐饮具阳性率与其他季度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天河区餐饮业餐饮具阳性率高,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人民饮食安全.

    作者:张汉斌;蔡卫红;黄燕;谭少杰;何杰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利用微博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很多的新媒体[1],比如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对科技传播具有有利影响[2],在当今时代微博正演变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媒体.健康救育理应紧跟时代,借助科技的力量,利用新媒体、新手段进行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为探索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可行且有效的措施,笔者干2011年9月-11月通过微博发布健康知识和技能对上海市嘉定区一所小学部分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沈姚;周浩;陈培超;王韶华;殷方兰;陶敏亚;潘璐;龚菊花;金亚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日常质量控制系统在采供血机构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成,采供血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有了大幅提高.但各血站在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时,仍会发现质量问题.上述手段都是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但限于频次较低,质量的改进多为事后补救,没有将其与日常的管理结合起来,使这些审核大多流于形式,质量体系得不到全面受控.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通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引入日常质量控制系统,使血液质量得到了全面有效控制.

    作者:付海忠;傅广军;张在臻;柳杨;张兰兰;董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卫生监督在医疗安全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安全监管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执行状况对于减少和防止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源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民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卫生监督的公信力和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1].近年,随着因医疗安全事件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出现和卫生监督职能的调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逐步强化了以医疗安全为主的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工作,但其职能并未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卫生监督在医疗安全行业监管中存在以下问题并应予以解决.

    作者:柴树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国麻风病歧视消除策略的思考

    1 我国麻风病岐视的流行情况麻风病歧视的存在增加了麻风病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其作为麻风病相关的疾病负担组成部分的观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承认[1],通过多种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麻风病相关的歧视流行情况进行评估的研究也开始增多[2].我国一些机构从本世纪初以来也陆续开展了麻风病歧视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并逐渐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从有关的研究报告来看,麻风病歧视在我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作者:王玉英;高彦伟;王景权;周爱林;潘美儿;严良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疾控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文化为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振兴一个民族,做强一个单位,必先发展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一些知名企业在发展壮大中探索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疾控文化建设相对滞后,10年来,随着各地疾控中心相继成立,疾控文化理论及实践探索活动也陆续开展,正在向疾控中心日常管理切入.由于疾控中心成立时间短,不少疾控机构管理者对疾控文化建设概念的认知及实践的自觉,似乎仍较朦胧.因此,唤醒文化自觉,塑造文化个性,开发文化资源仍是疾控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