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星级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

边国林;许国章;陈洁平;马瑞

关键词: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接种服务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通过提供优美的接种环境,人性化的布局和优质的服务来满足群众的需求已成为各级卫生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宁波市在门诊规范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简要介绍如下.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舟山海岛地区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现状与对策

    流动人口大量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必然生产的社会现象.流动人口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研究,但由于受流动人口的素质、管理部门的方法、服务资源的提供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举步维艰,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难以彻底落实,成为当前舟山海岛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张乾通;王建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海淀区奥运保障支援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海淀区奥运保障支援单位卫生监督员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现状,探讨影响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知晓度的因素,为加强和提高我国卫生监督队伍人员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问卷>,对参与保障支援工作的69名外省市监督员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运用Epidata3.1软件和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得分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工作年限和学历的监督员的得分情况.结果监督员的学历和工作年限对其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度有影响.学历较高的,其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较高;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程度高;工作年限长于20年的监督员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而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性别和地域差异.结论 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好,应结合影响监督员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

    作者:夏萍萍;时福礼;郑洋;张宝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职业病防治体系的构建研究

    1 现状分析1.1 职业病现状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全国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卫生部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不包括西藏自治区),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 296例,其中,2007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0 963例(较2006年增加2 180例),死亡病例875例,晋期病例860例,至2007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例达627 405例;急性职业中毒301起,中毒人数600人(较2006年增加133人),死亡76人;慢性职业中毒1 638例(较2006年增加555例);职业性肿瘤48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类职业病1 047例.据2009年召开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获悉,目前我国从事有毒有害生产的企业约1 600万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约有2亿人.另有资料表明,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病例、死亡人数和新发病例均居世界首位,因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达1 000亿元、间接损失约达2 000亿元,职业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作者:周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为了解平定县近几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芝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按审核日期统计的疫情报表重新生成问题浅见

    目的 为完善网络直报系统,使其生成的各种报表更加客观、真实、可信、可用.方法 分析网络直报系统中按审核日期统计的报表生成时间,对不同时间生成的疫情报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按审核日期统计的报表都在年内生成后,年终重新生成.两次生成的报表,数据差异极大,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 年终重新生成按审核口期统计的疫情报表意义不大,并致使来年的疫情分析表产生传染病报告数比上年同期升高的错觉,建议网络直报系统年终不再重新生成按审核日期统计的报表.

    作者:蒋仁保;缪春华;袁兆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常熟市城乡居民慢性病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常熟市城乡居民慢性病的现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07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 443位居民进行个人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50.58%,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并伴有城乡和性别差异,女性居民贫血患病率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lic回归分析显示:城镇、进行体育锻炼、不吸烟是慢性病的保护性因素,OR(95%CI)分别为0.63(0.49~0.81),0.65(0.49~0.86),0.54(0.38~0.77);女性.年龄、超重或肥胖、向心性肥胖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9(1.15~1.68),2.42(1.96~2.99),2.73(1.51~4.92),3.86(3.0~4-4.91).结论 常熟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人群进行综合防治与管理、对青少年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沈明珠;王冬月;吴叶;闻伟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现行多种国家标准对维生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我国关于维生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食品、饲料、添加剂和药物分析中.近几年,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多种检测方法.以维生素B6为例,目前国内现行的检测方法有荧光法、微生物法、分光光度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无论哪种方法,检测的目标都应该是一种物质--维生素B6(VB6),但查阅了相关标准和近十几年来的相关文献[1,2,3,4]发现,所检测的目标物质并不统一.在国家标准方法的制定上也有明显分歧.

    作者:张旭;马景宏;赵虹;王为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双辽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为了解双辽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为乙肝疾病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12月对双辽市所辖的公共场所所有从业人员采用ELISA法进行HB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双辽市2009年度公共场所共有从业人员3 694人,HBsAg阳性309人,HBsAg阳性率为8.36%;性别分布,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65%(133/1 249),女性阳性率为7.20%(176/2 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P<0.01).提示HBV感染仍属于中度流行程度,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占66.22%.结论 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卫生监督,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抓好防制措施,推行服务行业中乙肝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防止HBV感染和传播,以保护消费者健康.

    作者:杨继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职业病危害信息监控处置运行成效分析

    目的 为有效地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卫生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取前后对比的方法 ,对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工作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信息实施分类处理,有效地督促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如:作业场所环境改善和职业健康检查得到落实,职业禁忌人员得到及时调离,疑似职业病人得到及时诊治.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针对性从36.14%升到41.06%;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从64.28%升至83.21%.工作绩效指标:每人次、每万元落实整改措施的企业数分别提高77.78%和86.44%;每人次或每万元职业健康检查工人的增加数分别提高8.21%和18.98%.结论 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使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三者之间互动,形成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职业病危害的有效监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掌握职业病危害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得到了大大提高,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使职业卫生监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汪严华;林松;黄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论奥运期间东城区三星级以上宾馆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建立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东城区初步对三星级以上的宾馆建立了传染病防控体系,降低了宾馆发生传染病流行的风险,保障了奥运会期间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黄辉;张海艳;戴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才上下互派培养机制的运行及评价

    中国疾控中心作为疾控工作的国家队,专门建立人才上下互派培养项目,划拨经费,承担起对各省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的职责,同时选派青年职工到各省疾控中心学习锻炼.该项目自2004年起实施至今,已为各省培养了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选派60多名青年职工到基层锻炼,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本文通过对2004年~2008年接收进修人员的管理和统计分析,对项目工作进行了阶段良好的培训效果总结,提出对项目开展工作的建议,为更好地利用专业资源,拓展项目实施,完善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郭晶;李静;张学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数据包络分析在疾控机构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绩放评估是控制和改进组织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数据包络分析在公共卫生系统组织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简要回顾,总结数据包络分析应用的相关信息,探讨数据包络分析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应用,以期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EA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从而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绩效评价提供管理工具和决策参考.

    作者:刘春燕;郝艳华;吴群红;苏华;刘景华;杨柳;韩丽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疾控中心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制定的探讨

    安全作业管理程序是描述完成各项实验室安全活动途径的文件.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实验室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但一些疾控中心实验室至今仍缺少专门的管理程序,或安全作业管理程穿内容不够全面和规范,或干脆将之放在内务管理等实验室的制度中.将实验室安全作业的过程逐一描述出来是质量管理手册相关要素的细化,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本文参照有关资料[1,2],结合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制定的要求,探讨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制定等内容.

    作者:王永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8年东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分析

    目的 掌握东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为改善城市供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东莞市2008年村级水厂和镇级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采样、检验及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有有效水样共1 575份,合格1 376份,总体合格率为87.4%;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管网末梢水(94.5%)、出厂水(91.0%)、水源水(23.6%).结论 管网末梢水、出厂水合格率较高,而水源水合格率低,加强水源保护刻不容缓.

    作者:黄淑华;谢伟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实验室肝炎病毒的生物安全问题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室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的机会,避免感染性事件的发生和防止实验室废弃物对公众产生危害,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和环境.国家对病原微生物按照其对人类和动物及环境的危害程度实行分类管理,适应于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生产、检测等所有实验室[1].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若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手册.这些手册中大多都编制了SARS、禽流感、出血热等病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要点,却忽略了肝炎病毒的生物安全操作问题.而事实上,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是易造成实验室相关性感染的病毒之襕2].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实验室所开展的教学常规实验中有肝炎病毒的实验内容,每次实验中均需要一些阳性血清,故教师、实验室人员和学生都成了高危人群,若操作或防护不慎,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甚至可造成环境污染而使实验室以外的人员受害.本文就如何避免在开展肝炎病毒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时,标本中有害或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开展讨论.

    作者:李豫青;马红茹;包沁香;易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我国艾滋病防治策略刍议

    1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与特点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1994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据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截止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相当严峻.截止2008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7.63万例,其中艾滋病病人8.23万例,累计死亡3.81万例.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在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中感染宰已很高,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艾滋病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四是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1].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国正处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作者:吕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疾控机构水质检测能力分析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水质卫生监测的要求大大提高,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新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006年版).为全面掌握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2008年5月开展了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调查工作.对各级疾控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水质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以及水质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刘长福;苏华;张剑峰;金洪伟;张毅;刘静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体会

    1 职业病诊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史)材料缺失或不全职业病诊断离不开明确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但部分用人单位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此项义务,不愿提供职业史证明,特别是有些劳动者已经有多家单位工作经历,这些给职业病诊断带来不少困难.为此认为,职业病诊断在受理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申请时,如用人单位不愿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则劳动者在相同作业环境工作的同事证明,劳动者在此期间工资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卫生监督机构调查笔录等均可作为职业史证明[1].其次,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劳动仲裁方法来确认职业史,即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促裁,劳动者凭有效的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仲裁决定)向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福利问题

    实验动物在医学和生物学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实验动物福利厅而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实验动物福利主要体现在动物实验、实验动物饲养等方面,本文对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福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艳;王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为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卫生监督人员依法行政行为,提高行政监管效能,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一直积极探索和实施绩效管理,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调研、讨论、修改,制定了<落实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形成了<基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卫生监督稽查实施细则>和<现场监管效果评估实施细则>等相关配套制度在内的一整套绩效考核方法、方案和评分标准.绩效管理的实施在提高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和管理绩效上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定弊端.文章介绍了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绩效考核的主要做法,分析不足,提出了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卫生监督机构内部绩效评估机制,供其他卫生监督机构参考.

    作者:彭芳;张顺;徐文;高琴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