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雄市居民死亡模式十年变化分析

邬香华;叶春福;欧阳效金;刘小英

关键词:死亡模式, 变化, 干预策略
摘要:目的 了解南雄市农村地区居民死亡模式十年间的变化,为干预对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分类法(ICD-1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疾病的粗死亡率和构成比.结果 肿瘤、损伤中毒外部原因、消化道疾病的粗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粗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在重点干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调整防控策略,加大对肿瘤、损伤中毒外部原因、消化道等疾病的干预力度,减少其对居民疾病负担,延长寿命.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永嘉县学生风疹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学生风疹免疫状况,为有效控制风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3所学校未患过风疹的健康学生247人,其中小学65人,初中120人,高中62人.每人采集静脉血3ml,采用ELISA法检测风疹IgM、IgG.结果 247份血清中,IgM(+)、IgG(±)者42人,占17%,其中小学和初中共38人,占90.5%;IgM(-)、IgG(+)者177人,占71.66%,其中小学和初中共129人,占72.9%;IgM(-)、IgG(-)者28人,占11.34%.结论 近期内学生风疹病毒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应加强对小学、初中的风疹防控工作,防止风疹疫情扩散蔓延.

    作者:胡得意;林忠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知信行调查

    目的 评估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人住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方法 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548位居民进行调查,对12位居民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新农村社区居民刷牙、洗手、单独使用毛巾等健康行为明显好于普通农村社区居民.结论 新农村社区建设未能明显提高居民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但提高了居民健康相关行为.

    作者:曾伟;叶庆临;廖骏;马林;熊建华;杜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北京市某疾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力资源现况,为该机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在岗人员人事信息,从卫生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对人员的现况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总数为622人,未超过编制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8.3%;年龄构成以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为主;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专业构成,防病、卫生、管理、工勤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33.9%、33.6%.23.8%和8.7%.结论 此机构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平衡.需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以适应需要.

    作者:王红梅;刘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7年萍乡市甲乙类传染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萍乡市甲乙类传染病特征,为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萍乡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萍乡市共报告16种乙类传染病6 814例,发病率371.4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发病前五位疾病较上年度无明显变化,仍然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淋病;艾滋病已成为萍乡市传染病死亡的首位死因.结论 预防控制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淋病的监控力度,进一步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快艾滋病救治体系建设.

    作者:汤伊妮;杜敏;罗清华;张春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萍乡市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行为干预调查

    目的 通过在安源区湘东区对商业性服务人员(FSWs)实施一年的行为干预措施,提高FSWs艾滋病(AIDS)、性病(STD)知识知晓率,降低其危险行为.方法 对FSWs开展以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性病诊疗服务、自愿咨询检测和社区干预网络为主要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通过比较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及两区性病发病率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40名和187名社区FSWs,研究对象对AIDS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8.50%提高到干预后的83.32%;近1周的商业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4.29%%提高到64.71%(X2=38.91,P<0.005);能正确使用男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6.67%上升到66.67%(X2=11.088,p=0.001);安源区干预当年性病发病率比上一年下降29.28%,湘东区下降9.80%;安源区FSWS HIV感染率为0.20%,湘东区FSWS HIV感染率为0.49%.结论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研究对象的AIDS防病知识和安全套使用率,从而降低其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及性病的危险性.

    作者:漆刚;舒红萍;刘力;龙涛;文乐江;谢爱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浙江省2008年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掌握全省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及部分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寻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对策.方法 现况调查与问卷相结合.结果 粉尘、石棉、有机溶剂及硫化氢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离岗时和石棉、硫化氢等上岗前的劳动者健康监护体检率大部分较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竣工验收百分率较低,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匀情况.结论 可能影响当地的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应重视健全和落实相关行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健康监护的制度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劳动者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尽快使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审核、审查、验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立项审批程序,给新,改、扩建项目的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马志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绩效评估的若干思考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履行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重要部门,其工作绩效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科学、有效地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是目前国内外一直期待解决但又无重大突破的一个难题.2008年底至2009年初,卫生部相继印发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及<推进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厅案>等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绩效评估工作.

    作者:程志华;许国章;丁十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一起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对非法行医进行专项整治,加大了打击力度,取缔了大批非法行医的诊所和游医,但非法行医现象仍存在,形势不容乐观.结合工作实践及体会,就一起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案例探讨打击非法行医的一些相关问题.

    作者:吴烨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南雄市居民死亡模式十年变化分析

    目的 了解南雄市农村地区居民死亡模式十年间的变化,为干预对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分类法(ICD-1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疾病的粗死亡率和构成比.结果 肿瘤、损伤中毒外部原因、消化道疾病的粗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粗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在重点干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调整防控策略,加大对肿瘤、损伤中毒外部原因、消化道等疾病的干预力度,减少其对居民疾病负担,延长寿命.

    作者:邬香华;叶春福;欧阳效金;刘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永嘉县2004~2008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永嘉县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网报系统导出永嘉县2004~2008年HIV/AIDS数据库,核对流行病学调查表,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以外地流动人口为主,男女比为1.41:1,年龄集中在20~44岁人群,文化程度低,传播途径以性接触(75.38%)传播为主.结论 艾滋病流行速度加快,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同时要加大干预力度,以遏制艾滋病上升趋势.

    作者:胡永卫;胡得意;章颖;虞丐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包头市居民吸烟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包头市居民的吸烟状况,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表的要求,由卫生医师逐户、逐人询问调查对象吸烟状况、吸烟量、被动吸烟情况以及与吸烟有关的年龄、性别和住址,将核实后的调查资料按统一设计程序,采用SAS统计软件包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市区居民吸烟率为38.34%,农牧区居民的吸烟率为50.68%,男性高于女性;每日吸烟量多在10~25支,农牧区每日吸烟量超过10支以上者所占比例大(63.16%),男性居民25岁组以后达到高峰,一直维持到60岁组;女性的被动吸烟多于男性.结论 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受教育等方面居民的吸烟状况各有不同.为了保障人民健康,必须把控烟活动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作者:李贵清;李巧荣;高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疗养模式

    目的 探索养成以能量平衡为核心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疗养模式,预防控制代谢紊乱.方法 14天疗养期间通过膳食、运动分析和能量平衡指导,比较疗养初、末、一个月后饮食、运动和有关代谢指标,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控制代谢紊乱的效果:疗养末初见成效,一个月后有显著成效;控制动物性食物总置是取得成效的关键.

    作者:曹文娟;陈建勋;杨光华;章蕾;陆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重耐药菌株(MRSA、ESBL)对2种常用消毒剂抗力的研究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株(MRSA,ESBL)对2种常用消毒剂抗力的水平,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消毒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方法 从医院住院患者感染部位采集并分离鉴定的3种多重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用实验室消毒定量杀菌方法,测定其抗力水平.结果 从住院患者体内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对医院常用的含氯及含碘消毒剂的抗力均小于标准菌株.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对含氯消毒剂的抗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人员应当对MRSA和ESBL等多重耐药菌株建立适当的检测并进行常用消毒剂抗力水平的调查,防止多重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播散.

    作者:应庆茹;谈介凡;朱冬胜;沈燕雅;黄雅萍;宋秋菊;黄美娟;沈金兰;查克熙;沈伟;葛忆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省市(地)县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建立与运行研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江苏省已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拥有一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医疗救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队伍,在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形式、传播方式、社会波及程度不断变化的影响,卫生部门原有的应急反应机制、职能分工、基础条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很多方面已不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要求.

    作者:陈胤忠;冯向明;沈进进;徐杰;姜仁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IV急性期感染的检测及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HIV急性期感染(acute HIV infection,AHI)是指体内存在病毒但抗体尚未阳转(血清学方法尚不能检测出抗体阳性)的阶段,早于1985年由Cooper等学者提出.目前普遍认可的诊断标准是EIA(-)、确认结果(-)或可疑,加HIV-RNA水平大于50,000拷贝/毫升或P24抗原(+)[1,2].

    作者:李建军;唐卫明;阎红静;钟斐;欧阳琳;还锡萍;羊海涛;赵金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陕西省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分布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陕西地区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型别、主要宿主啮齿动物分布间的关系.方法 HFRS监测数据来自陕西省历年监测资料,结合生物、地理学和地貌特征分析和研究.结果 陕西自然地理划分为三大地貌区和6个啮齿动物地理区.鄂尔多斯荒漠草原、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关中盆地、秦岭山地、汉江谷地、大巴山山地病例构成分别为0.00%、8.68%、89.21%、1.84%、0.04%和0.06%.姬鼠型出血热宿主黑线姬鼠在关中盆地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关中盆地是陕西省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疫区.结论 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型别、宿主动物分布间呈显著相关.以地形、地貌特征与汉滩型出血热型别、病例分布相结合的动态观察和研究,可较好的阐明其分布、疫源地特征、流行规律和特点,为更好的制定措施控制发病提供依据.

    作者:雷新耀;杨海;颉戈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讷河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讷河市小学、中学、高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为进一步防治中小学生HB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对讷河市20个乡(镇)2008年秋季入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一年级新生401个班,14019人进行HBsAgs检测,检出HBsAg阳性为308人,阳性率为2.19%.其中小学生阳性率为2.34%,初中生为1.71%,高中生为3.38%.结论 高中生HBV感染阳性率城乡差别非常显著,城镇高中生HBV感染阳性率为2.07%,乡村为6.57%,相差3.17倍,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作者:宋喜林;宋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延庆县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掌握人群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预测发病危险性及趋势.方法 按照随机方法选择10个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每年龄组各抽取本市及流动人口各11人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延庆县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水平较高,随着年龄增长,Ⅰ、Ⅱ、Ⅲ型GMT均出现高-低-稍高的变化趋势;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及GMT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CMY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户籍人群Ⅰ、Ⅲ型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Ⅱ型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Ⅰ、Ⅱ、Ⅲ型GMT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延庆县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水平较高,CMT水平高低不等.

    作者:狄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防城港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目的 全面了解防城港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用人单位管理措施不到位,2003~2007年职业健康体检率平均为上岗前8.40%,在岗7.71%,离岗时0%,建挡率8.68%.结论 防城港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培训、监督执法力度,争取政府重视,部门配合,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严小霞;梁新初;廖树冠;刘景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对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我国对疫苗的分类使用,在第二类疫苗的推广使用中,出现了诸如疫苗质量、接种对象界定等管理问题,并存在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潜在影响,鉴于此,通过对第二类疫苗经济属性的分析,以探索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作者:倪进东;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