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庆茹;谈介凡;朱冬胜;沈燕雅;黄雅萍;宋秋菊;黄美娟;沈金兰;查克熙;沈伟;葛忆琳
目的 了解学生风疹免疫状况,为有效控制风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3所学校未患过风疹的健康学生247人,其中小学65人,初中120人,高中62人.每人采集静脉血3ml,采用ELISA法检测风疹IgM、IgG.结果 247份血清中,IgM(+)、IgG(±)者42人,占17%,其中小学和初中共38人,占90.5%;IgM(-)、IgG(+)者177人,占71.66%,其中小学和初中共129人,占72.9%;IgM(-)、IgG(-)者28人,占11.34%.结论 近期内学生风疹病毒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应加强对小学、初中的风疹防控工作,防止风疹疫情扩散蔓延.
作者:胡得意;林忠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卫生监督信息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总结归纳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经验与体会,全方位宣传报道卫生监督工作实效,提升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塑造卫生监督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作为区级卫生监督机构,自1999年12月28日建所以来,注重对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撰写、审核与编刊工作,编辑刊发的<长宁卫生监督>信息简报,已成为宣传报道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也为上级主管部门掌握卫生监督工作动态,加强区县卫生监督机构交流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作者:郑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冷沉淀是由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成分血,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4℃下融化后残留的白色冷沉淀物.根据冷沉淀在4℃不融化的特性,采用改良快速融化离心法和水浴虹吸法制备冷沉淀.此两种方法简易,在水温和时间上可控性强,可为临床治疗肿瘤患者因放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提供质量可靠、便利有效的冷沉淀制剂.
作者:巩玉梅;唐国俊;王明珠;严颂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粪一口传播,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d,以3~7d为常见,夏秋季多见.目前,国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oxA16.1981年我国上海首次报道该病,到目前为止,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
作者:梁琦;邢济春;曹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区镇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微生物的净化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区镇水厂19家,调查水处理工艺卫生现状,采集各家水厂的原水和出厂水各19份,分别检测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结果 19家水厂均采用常规净化工艺;19份出厂水的浊度检测均值为0.34 NTU,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的检测均值均为0,各指标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净化前后水样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去除率分别为62.6%~98.5%、99.6%~100%、100%.结论 深圳区镇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微生物的净化效果较好.
作者:张志诚;李永浩;余淑苑;冯锦妹;王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陕西地区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型别、主要宿主啮齿动物分布间的关系.方法 HFRS监测数据来自陕西省历年监测资料,结合生物、地理学和地貌特征分析和研究.结果 陕西自然地理划分为三大地貌区和6个啮齿动物地理区.鄂尔多斯荒漠草原、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关中盆地、秦岭山地、汉江谷地、大巴山山地病例构成分别为0.00%、8.68%、89.21%、1.84%、0.04%和0.06%.姬鼠型出血热宿主黑线姬鼠在关中盆地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关中盆地是陕西省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疫区.结论 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型别、宿主动物分布间呈显著相关.以地形、地貌特征与汉滩型出血热型别、病例分布相结合的动态观察和研究,可较好的阐明其分布、疫源地特征、流行规律和特点,为更好的制定措施控制发病提供依据.
作者:雷新耀;杨海;颉戈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全面了解防城港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用人单位管理措施不到位,2003~2007年职业健康体检率平均为上岗前8.40%,在岗7.71%,离岗时0%,建挡率8.68%.结论 防城港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培训、监督执法力度,争取政府重视,部门配合,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严小霞;梁新初;廖树冠;刘景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宝山区医疗机构卫生勤杂人员目前防止医院感染等职业防护状况,找出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因,督促医院、企业加强培训和落实其他管理措施,提高卫生勤杂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水平,减少卫生勤杂人员在医院内感染疾病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检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区16家医疗机构和他们委托的后勤服务公司及相关71名卫生勤杂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护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75%的医疗机构和86.7%的后勤服务公司建立了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并开展卫生勤杂人员防范医院感染等培训,但50%医疗机构及近35%后勤服务公司存在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卫生勤杂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不高,卫生勤杂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和职业安全防护现状堪忧.结论 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卫生勤杂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护措施及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医院、公司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强化人员培训,是减少卫生勤杂人员在医院内感染和传播疾病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利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在安源区湘东区对商业性服务人员(FSWs)实施一年的行为干预措施,提高FSWs艾滋病(AIDS)、性病(STD)知识知晓率,降低其危险行为.方法 对FSWs开展以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性病诊疗服务、自愿咨询检测和社区干预网络为主要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通过比较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及两区性病发病率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40名和187名社区FSWs,研究对象对AIDS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8.50%提高到干预后的83.32%;近1周的商业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4.29%%提高到64.71%(X2=38.91,P<0.005);能正确使用男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6.67%上升到66.67%(X2=11.088,p=0.001);安源区干预当年性病发病率比上一年下降29.28%,湘东区下降9.80%;安源区FSWS HIV感染率为0.20%,湘东区FSWS HIV感染率为0.49%.结论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研究对象的AIDS防病知识和安全套使用率,从而降低其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及性病的危险性.
作者:漆刚;舒红萍;刘力;龙涛;文乐江;谢爱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增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管理技巧及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对照组糖尿病患者92人、干预组糖尿病患者64人,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载脂蛋白a升高、载脂蛋白b降低,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 该生化指标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说明了患者血脂控制情况的改善.
作者:沙吉达;郑光;陶恭亮;刘锋;丁朋礼;黄萍萍;杨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HIV急性期感染(acute HIV infection,AHI)是指体内存在病毒但抗体尚未阳转(血清学方法尚不能检测出抗体阳性)的阶段,早于1985年由Cooper等学者提出.目前普遍认可的诊断标准是EIA(-)、确认结果(-)或可疑,加HIV-RNA水平大于50,000拷贝/毫升或P24抗原(+)[1,2].
作者:李建军;唐卫明;阎红静;钟斐;欧阳琳;还锡萍;羊海涛;赵金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履行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重要部门,其工作绩效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科学、有效地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是目前国内外一直期待解决但又无重大突破的一个难题.2008年底至2009年初,卫生部相继印发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及<推进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厅案>等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绩效评估工作.
作者:程志华;许国章;丁十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建设,需要建立符合地方卫生应急工作实际和规律特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与指挥决策体系,是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作者:赵建平;任延文;张渊莲;刘琳;武绍争;武向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对疫苗的分类使用,在第二类疫苗的推广使用中,出现了诸如疫苗质量、接种对象界定等管理问题,并存在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潜在影响,鉴于此,通过对第二类疫苗经济属性的分析,以探索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作者:倪进东;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疾控青年职工的思想状况和需求,为更好地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了某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650名青年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认同度、对工作压力的认识和适应度以及自我激励能力等.结果 目前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青年职工对疾病预防控制事业认同度较高,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自我激励的主导需求偏好权力.结论 要进一步结合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强化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寻找有效载体和途径,促进青年岗位建功、岗位成才.
作者:高围溦;傅申;戴谷;冷光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低年级医学院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某医学院整群抽取1 250名低年级大学生,以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99.68%的学生听说过艾滋病,94.62%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低年级医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和学校教育.他们对艾滋病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8.88%、97.60%、81.65%,但只有34.08%的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对待艾滋病病人态度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矛盾和恐惧心理,认为艾滋病病人应该隔离的有331人,占26.57%.结论 低年级医学生具有一定的艾滋病知识,但仍有欠缺,对传播途径存在着认识误区,提示在医学院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龚伟志;姚应水;安洲;康耀文;陈燕;金岳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人住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方法 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548位居民进行调查,对12位居民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新农村社区居民刷牙、洗手、单独使用毛巾等健康行为明显好于普通农村社区居民.结论 新农村社区建设未能明显提高居民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但提高了居民健康相关行为.
作者:曾伟;叶庆临;廖骏;马林;熊建华;杜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萍乡市甲乙类传染病特征,为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萍乡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萍乡市共报告16种乙类传染病6 814例,发病率371.4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发病前五位疾病较上年度无明显变化,仍然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淋病;艾滋病已成为萍乡市传染病死亡的首位死因.结论 预防控制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淋病的监控力度,进一步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快艾滋病救治体系建设.
作者:汤伊妮;杜敏;罗清华;张春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讷河市小学、中学、高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为进一步防治中小学生HB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对讷河市20个乡(镇)2008年秋季入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一年级新生401个班,14019人进行HBsAgs检测,检出HBsAg阳性为308人,阳性率为2.19%.其中小学生阳性率为2.34%,初中生为1.71%,高中生为3.38%.结论 高中生HBV感染阳性率城乡差别非常显著,城镇高中生HBV感染阳性率为2.07%,乡村为6.57%,相差3.17倍,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作者:宋喜林;宋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株(MRSA,ESBL)对2种常用消毒剂抗力的水平,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消毒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方法 从医院住院患者感染部位采集并分离鉴定的3种多重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用实验室消毒定量杀菌方法,测定其抗力水平.结果 从住院患者体内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对医院常用的含氯及含碘消毒剂的抗力均小于标准菌株.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对含氯消毒剂的抗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人员应当对MRSA和ESBL等多重耐药菌株建立适当的检测并进行常用消毒剂抗力水平的调查,防止多重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播散.
作者:应庆茹;谈介凡;朱冬胜;沈燕雅;黄雅萍;宋秋菊;黄美娟;沈金兰;查克熙;沈伟;葛忆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