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效果的研究

李永平;胡洁;贾宇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 饮水, 砷含量, 症状, 体征, 心电图
摘要:目的 研究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后人群防治效果.方法 对抽样人群定期检查观察.结果 地砷病区改水3个月后,人群尿砷均值由0.378mg/L降为0.113mg/L,正常者(<0.09mg/L)占56.25%,12个月后降为0.09mg/L,正常者占95.83%;人群发砷均值,6个月后由7.045μg/g降为0.835μg/g,正常者(<0.6μg/g)占60%,12个月后降为0.702μg/g,正常者占83.78%.人群自觉症状阳性率,改水前81.82%,改水1年后降为54.55%,相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其中26.8%自然痊愈、42.27%好转、30.93%无效,总有效率69.07%.自觉症状阳性率,患病人群(97.29%)与非患病人群(66.67%)相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改水一年后地砷病患者中,皮肤角化症1例痊愈、29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83.34%;皮肤色素沉着、脱失10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55.56%.人群心电图异常率改水前39.62%,改水一年后降为13.21%,相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异常心电图自然好转达66.67%.结论 病区改水后人群中止饮高砷水后,随着体内蓄积的砷不断排泄,砷对机体的毒作用逐渐消失,受损害的组织、器官可逐渐部分修复,中毒症状、体征亦随之部分消失.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疾控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大众健康需求的增加,使疾控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一些诸如疾控队伍人才短缺、基层卫生网底薄弱,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狂犬病等重大疾病发病不断增多,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任务繁重、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黔南州疾控工作的发展.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和新时期疾病谱的变化与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推动黔南州疾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黔南,是黔南州当前疾控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古明宏;朱臣凯;陈祖府;伍开风;谷永香;李翼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发展机制探讨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创品牌、发展重点实验室、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为科研工作重点.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狠抓科研项目、发挥中心优势、重视科研信息、实行量化管理、重奖突出贡献、人才培养培训、营造科研氛围、坚持应用为主等措施,使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作者:柯跃斌;程锦泉;罗晓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深圳市青壮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青壮年居民的死亡原因,为制订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2005年深圳市福田区青壮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福田区青壮年居民死亡266例,死亡率38.56/10万,男女比例为1.8∶1.死亡原因以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为主,且恶性肿瘤是死亡率高的死因.结论 应加强对青壮年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可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和有效地保护劳动力.

    作者:司徒潮满;刘莹;黄慈林;李丽廉;范苏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4~2005年黑龙江省居民死亡状况调查

    目的 摸清21世纪初黑龙江省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癌症为重点的全死因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掌握癌症死亡率的地区与人群分布,为政府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统一调查方案,直接利用国家疾病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癌症高发区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前两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死亡率与死亡原因的构成与前两次调查变化显著,第一次死因调查(70年代)心脏病死亡居首位,呼吸系统居第二位;二次死因调查(90年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本次调查(2006年)为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位.结论 近年来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率上升较快,应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李志敏;张志学;刘月华;于世和;张艳丽;王德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地理信息系统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概念由加拿大测量学家R.P.Tom linson于1963年首次提出,并在加拿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1].随后,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德国等国相继建立了许多GIS实验室.

    作者:杨德平;刘永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宜兴市乡镇防保所人力资源状况及整合建议

    目的 为了解宜兴市乡镇防保机构队伍状况,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探索新时期机构及人员整合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2006年年鉴资料及相关报表,重点对中心所和基层所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中心所与基层所相比人员各方面素质有差异.结论 改善基层防保所人员素质,一方面靠用人机制、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进行机构整合.

    作者:杨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种饵料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结果分析

    蝇密度的监测结果可用于评价某区域内的卫生环境状况,考核灭蝇效果,为大范围灭蝇活动提供基线资料.目前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四害队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笼诱法.各地采用过不同的诱饵,如腐鱼、糖醋、臭豆腐等.<上海市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蝇类防制>要求用食醋-红糖加水法.为寻找较理想、科学、安全、经济、卫生的诱捕蝇饵料,选择南汇区惠南镇蝇类侵害重点场所,用聚蝇2000素颗粒、糖醋、腐鱼三种饵料进行诱捕蝇效果比较.

    作者:张华;陈海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S江硝基苯污染后野生鱼类食用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S江受硝基苯污染后水体中野生鱼类食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大耐受量法)和大鼠30天喂养试验评价一次大量食入或多次食入野生鱼类的安全性.结果 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0g/kg,属无毒;大鼠30天喂养试验中,S江中野生鱼可食部对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生化学指标、脏体比及脏器病理组织学均未见产生不良影响.结论 目前一次大量食用受硝基苯污染的S江中野生鱼类,不会引起急性中毒;较长期食用也不会引起亚急性或亚慢性中毒,食用是安全的.

    作者:梁琦;高淑英;吴艳萍;李百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在形态、生化特性与抗原结构上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是对人致病的沙门氏菌之一, 它由胃肠道感染人体,可导致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

    作者:夏玛丽;王复元;孟炜;胡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非法行医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温岭市持续保持了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执法力度日益加强.2002~2006年间,共立案查处321起,罚款人民币130.35万元,没收药品、器械价值人民币85万元.然而,尽管打击非法行医取得一定成效,医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行医现象至今仍未绝迹,甚至有蔓延趋势.

    作者:蒋健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5年海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分析

    目的 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的方法.方法 建立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机制,开展转诊与追踪的宣传、培训和考核.结果 2005年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32.5%、93.7%和58.7%.2005年市疾控中心初诊病人数、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和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分别较2004年增加了59.0%、43.0%和20.4%.结论 建立长效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机制,加强全民防痨宣传和医务人员归口管理培训,规范肺结核疫情报告,可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

    作者:黄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佛山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回顾与展望

    通过对100多家企业的劳动卫生抽样调查,基本上掌握了全市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调查发现职业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主要缺陷是: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未得到有效实施、政府尚没有足够的力度把职业卫生纳入公共卫生范畴,监督与服务协调不够顺畅.因此,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使佛山市职业病年发病率控制在5/10万以下,突发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逐年下降,年矽肺发病率控制在5/10万以下,并逐步杜绝矽肺病新发病例.

    作者:卢厚汉;谢迎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 探讨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系统收集近年来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 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及时有效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处置,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诸多困难.结论 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作者:李贤相;王学明;程鸿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赣榆县2002~2006年白酒监测分析

    为了解本地市场白酒卫生状况,收集2002~2006年县卫生监督所采样送检和厂家委托检测样品共计442份, 依据GB/T5009.48-2003对白酒的甲醇、杂醇油、乙醇、铅、锰、氰化物6项指标进行检验, 根据国家标准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要求评价.本地产样品261份,合格221份,合格率84.7%;外地产样品181份,合格181份,合格率100%.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关键环节和产品的监督监测;白酒企业应逐步推行HACCP和GMP的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李家学;盛月红;张道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国内外疾病监测预警模式探讨

    1 历史及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均十分重视并致力于敏感的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20世纪4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开始有系统的进行疾病监测工作,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广泛开展监测,观察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后又扩展到非传染病,而且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角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2].目前美国已拥有国家重点疾病监控体系、美国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危机ID网络系统和全球新出现传染病预警网络系统,欧洲传染病预警应对系统亦进入完善阶段[3].

    作者:鹿凤苓;杨其法;张宝津;王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儿童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准确掌握乌鲁木齐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璐;侯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起铁路食品运输污染案件的调查处理

    目的 通过对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的调查和运输车辆食品运输污染事件的原因、性质、种类进行分析,为制定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和运输车辆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车站报告和现场勘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年7月5日至2007年11月3日间,在长春、四平、梅河口车站连续出现3起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件,并对其进行了处理.结论 应加强对铁路食品运输的卫生监督工作,制定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和运输车辆卫生标准.

    作者:李亚军;刘锐;霍洪丽;张玉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河南食品安全示范区小麦及其制品监管模式研究

    目的 加强小麦及其制品安全监管,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方法 鹤壁市政府牵头,监管部门分段对小麦及其制品安全进行全程监管研究.结果 经4年研究、创建了本地特色的食品安全法规文件、标准、组织管理、检验检测、企业信用、监管队伍、培训、评价等体系,形成了小麦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链条监管模式.结论 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的食品安全链条监管模式,完善科学的监管体系提高了示范区小麦及其制品的产品质量,保证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用安全.

    作者:PEI Bao-he;李金学;董胜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卫生行政许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张家港市在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方面进行了探索,卫生行政审批效能得到了提高,卫生行政形象不断优化,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卫生行政许可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急需上级部门进行规范与协调解决.

    作者:蒋力;夏志明;沈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宁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分析

    按照<宁夏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期自查与考核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中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人员对全县氟中毒病区、碘盐销售、学生尿碘检测、甲状腺肿大、妇女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等进行了调查,经区地方病考核评估小组验收,达到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作者:张振华;王学琴;刘玉兰;叶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