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相;王学明;程鸿飞
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现状、人力、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能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发现该中心存在基本建设有待改善,人员编制不足,仪器设备缺乏、陈旧等问题.提出增强政府支持力度,改善基本设施,统筹规划,增加疾病控制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购买仪器设备,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作者:闫革彬;张建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制定天津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复习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指标权重赋值法.结果 初步建立了包含5个维度、28个一级指标和88个二级指标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张文生;张之伦;周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儿童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准确掌握乌鲁木齐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璐;侯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规范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食品卫生行业中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不论从改变食品卫生的管理模式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方面,还是从提高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水平的需要, 积极地研究实施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手段和方法已是十分必要.
作者:王宁生;许壮;应志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的方法.方法 建立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机制,开展转诊与追踪的宣传、培训和考核.结果 2005年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32.5%、93.7%和58.7%.2005年市疾控中心初诊病人数、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和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分别较2004年增加了59.0%、43.0%和20.4%.结论 建立长效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机制,加强全民防痨宣传和医务人员归口管理培训,规范肺结核疫情报告,可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
作者:黄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GAP)和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黑龙江省实施以来,项目监测、干预工作覆盖面逐渐增加,宣传资料覆盖人群和地区更加广泛.在政策开发、机构能力建设、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治疗、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关怀与支持、安全套推广、项目督导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项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并总结出宝贵的经验.
作者:张叶莉;金慧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按照<宁夏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期自查与考核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中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人员对全县氟中毒病区、碘盐销售、学生尿碘检测、甲状腺肿大、妇女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等进行了调查,经区地方病考核评估小组验收,达到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作者:张振华;王学琴;刘玉兰;叶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在形态、生化特性与抗原结构上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是对人致病的沙门氏菌之一, 它由胃肠道感染人体,可导致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
作者:夏玛丽;王复元;孟炜;胡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吉林市保健食品市场卫生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对抽取的35家保健食品经销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保健食品标识和说明书、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保健食品索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卫生许可证无证率为5.71%,从业人员健康证无证率为4.67%,保健食品标识和说明书不合格率为7.61%,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不合格率为36.96%,保健食品索证情况不合格率为13.86%.结论 保健食品市场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
作者:李瑞;李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系统收集近年来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 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及时有效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处置,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诸多困难.结论 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作者:李贤相;王学明;程鸿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淋病流行演变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遂昌县1991~2006年淋病报告资料系统分析.结果 16年共报告1 494例,报告发病率41.40/10万.男女比为4.34∶1,20~39岁占75.30%,农民占50.94%,中学文化占69.60%,已婚占64.17%,患者来源本县占94.68%,传染来源非婚性接触占28.66%,配偶占5.97%,无明显季节高峰.结论 近年来淋病快速增长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疫情仍较严重,应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并针对青壮年、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叶水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对鞋厂车间空气进行监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对苯暴露组与对照组工人的外周血进行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车间等影响因素,以确定影响外周血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苯暴露组WBC、RBC以及HGB等的异常率增加,低浓度苯暴露组RBC异常率与HGB异常率增加,不同性别RBC与HGB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仍具有一定的影响.与男性相比,苯暴露对女性的RBC、HGB损害更大.
作者:郭颖燕;沈心钿;陈兆进;林作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惠山区餐饮单位餐具洗消情况,以加强平时监督管理的针对性,我们对全区200家餐饮单位餐具的洗涮、消毒、保洁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抽样检测.
作者:陈德坤;薛芳;曹月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摸清21世纪初黑龙江省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癌症为重点的全死因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掌握癌症死亡率的地区与人群分布,为政府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统一调查方案,直接利用国家疾病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癌症高发区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前两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死亡率与死亡原因的构成与前两次调查变化显著,第一次死因调查(70年代)心脏病死亡居首位,呼吸系统居第二位;二次死因调查(90年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本次调查(2006年)为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位.结论 近年来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率上升较快,应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李志敏;张志学;刘月华;于世和;张艳丽;王德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茂名市乙脑疫情的流行情况,分析乙脑流行的原因和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为制订有效的乙脑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对2003~2005年茂名市乙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茂名市2003~2005年乙脑共发病144例,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死亡12例,病死率为8.33%;1针免疫的27例,占18.75%,2针免疫的6例,占4.17%,无免疫接种史111例,占77.08%;发病年龄小者为8个月,大的15岁,1~6岁儿童发病共114例,占总病例数的79.17%;每年的5月~6月为高发季节,占98.61%.结论 茂名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发病明显.免疫空白和未全程接种是乙脑爆发流行的原因.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防蚊灭蚊是控制乙脑流行的有效措施,本市自2003年以来已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实行常规接种,逐步提高接种率及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有效地控制及消除乙脑疫情.
作者:王惠敏;刘美珍;张松梅;许婉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传染病死亡网络直报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居民死亡回顾性调查传染病死亡率为7.71/10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死亡率1.48/10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2.79/10万,与居民死亡调查传染病死亡率相比差异显著;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漏报率80.85%,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漏报率63.8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漏报、缺报病种不同.结论 两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传染死亡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不能如实反映居民传染病死亡状况;应继续加强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管理,加强死亡病例根本死因判定的培训,正确、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编制根本死因ICD10编码,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作者:李卫红;曹付群;冯江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提高野外施工食品卫生管理水平,规范管理体系,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现场调查和事故分析,发现石油野外作业食堂管理存在较大健康威胁,需要统一、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标准.依据HACCP理论,分析了野外施工食源性疾病危害并确定关键控制点,采用Delphi方法建立野外作业食堂HACCP管理标准并在西气东输项目中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绩效.
作者:张俊权;李伟;李秀平;孙静;柯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北京市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项目工作,调查北京市朝阳区2 188名居民心理压力及不良行为的认知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现状调查社区居民心理压力影响、解除心理压力需要、心理压力来源、如何解决及不良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两次调查社区居民的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心理健康影响率有所下降;心理压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自身,成年人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关系方面;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人群对吸烟解除压力的认识有所下降,但青少年对吸烟能否减轻压力认识没有变化.结论 心理压力对社区居民造成的影响虽然有所下降,但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不断增加,为提高心理干预效果,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人应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
作者:杨军;徐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蝇密度的监测结果可用于评价某区域内的卫生环境状况,考核灭蝇效果,为大范围灭蝇活动提供基线资料.目前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四害队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笼诱法.各地采用过不同的诱饵,如腐鱼、糖醋、臭豆腐等.<上海市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蝇类防制>要求用食醋-红糖加水法.为寻找较理想、科学、安全、经济、卫生的诱捕蝇饵料,选择南汇区惠南镇蝇类侵害重点场所,用聚蝇2000素颗粒、糖醋、腐鱼三种饵料进行诱捕蝇效果比较.
作者:张华;陈海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长春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4年病人发现工作.方法 根据2003~2006年全市项目季报、月报,对病人发现工作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2003~2006年全市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7 030例,其中涂阳11 533例,初治涂阳8 537例,分别是项目实施前4年总和的1.34(17 030/12 699)、2.01(11 533/5 739)、1.67(8 537/5 106)倍,新涂阳登记率(16.68/10万、22.10/10万、36.52/10万、41.57/10万)、涂阳登记率(30.80/10万、33.34/10万、46.13/万、48.64/万)逐年升高.结论 项目实施后病人发现工作有显著成效.
作者:李晓坤;张跃梅;赵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