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遂昌县1991~2006年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叶水福

关键词:淋病, 流行特征, 发病率
摘要:目的 探讨淋病流行演变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遂昌县1991~2006年淋病报告资料系统分析.结果 16年共报告1 494例,报告发病率41.40/10万.男女比为4.34∶1,20~39岁占75.30%,农民占50.94%,中学文化占69.60%,已婚占64.17%,患者来源本县占94.68%,传染来源非婚性接触占28.66%,配偶占5.97%,无明显季节高峰.结论 近年来淋病快速增长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疫情仍较严重,应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并针对青壮年、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疾病监测预警模式探讨

    1 历史及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均十分重视并致力于敏感的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20世纪4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开始有系统的进行疾病监测工作,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广泛开展监测,观察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后又扩展到非传染病,而且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角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2].目前美国已拥有国家重点疾病监控体系、美国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危机ID网络系统和全球新出现传染病预警网络系统,欧洲传染病预警应对系统亦进入完善阶段[3].

    作者:鹿凤苓;杨其法;张宝津;王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地理信息系统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概念由加拿大测量学家R.P.Tom linson于1963年首次提出,并在加拿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1].随后,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德国等国相继建立了许多GIS实验室.

    作者:杨德平;刘永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河南食品安全示范区小麦及其制品监管模式研究

    目的 加强小麦及其制品安全监管,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方法 鹤壁市政府牵头,监管部门分段对小麦及其制品安全进行全程监管研究.结果 经4年研究、创建了本地特色的食品安全法规文件、标准、组织管理、检验检测、企业信用、监管队伍、培训、评价等体系,形成了小麦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链条监管模式.结论 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的食品安全链条监管模式,完善科学的监管体系提高了示范区小麦及其制品的产品质量,保证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用安全.

    作者:PEI Bao-he;李金学;董胜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4~2005年黑龙江省居民死亡状况调查

    目的 摸清21世纪初黑龙江省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癌症为重点的全死因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掌握癌症死亡率的地区与人群分布,为政府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统一调查方案,直接利用国家疾病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癌症高发区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前两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死亡率与死亡原因的构成与前两次调查变化显著,第一次死因调查(70年代)心脏病死亡居首位,呼吸系统居第二位;二次死因调查(90年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本次调查(2006年)为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位.结论 近年来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率上升较快,应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李志敏;张志学;刘月华;于世和;张艳丽;王德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案的分析

    目的 分析南宁市三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案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为今后类似案件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三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起案件均为因致病菌污染食品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件.结论 根据南宁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案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施向东;刘晓军;梁惠宁;沈爱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惠山区200家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情况分析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惠山区餐饮单位餐具洗消情况,以加强平时监督管理的针对性,我们对全区200家餐饮单位餐具的洗涮、消毒、保洁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抽样检测.

    作者:陈德坤;薛芳;曹月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现状、人力、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能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发现该中心存在基本建设有待改善,人员编制不足,仪器设备缺乏、陈旧等问题.提出增强政府支持力度,改善基本设施,统筹规划,增加疾病控制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购买仪器设备,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作者:闫革彬;张建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种饵料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结果分析

    蝇密度的监测结果可用于评价某区域内的卫生环境状况,考核灭蝇效果,为大范围灭蝇活动提供基线资料.目前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四害队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笼诱法.各地采用过不同的诱饵,如腐鱼、糖醋、臭豆腐等.<上海市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蝇类防制>要求用食醋-红糖加水法.为寻找较理想、科学、安全、经济、卫生的诱捕蝇饵料,选择南汇区惠南镇蝇类侵害重点场所,用聚蝇2000素颗粒、糖醋、腐鱼三种饵料进行诱捕蝇效果比较.

    作者:张华;陈海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传染病死亡状况谈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的直报

    目的 通过对传染病死亡网络直报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居民死亡回顾性调查传染病死亡率为7.71/10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死亡率1.48/10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2.79/10万,与居民死亡调查传染病死亡率相比差异显著;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漏报率80.85%,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漏报率63.8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漏报、缺报病种不同.结论 两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传染死亡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不能如实反映居民传染病死亡状况;应继续加强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管理,加强死亡病例根本死因判定的培训,正确、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编制根本死因ICD10编码,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作者:李卫红;曹付群;冯江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 374名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现况调查

    为了解凯里市从业人员HBsAg、HBeAg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对2006年凯里市4 374名从业人员的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龙昌斌;苏亚玲;狄静;杨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司法判决实践看免疫接种纠纷成因及对策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有效、经济、简便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疫苗的运用逐步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免疫向现代国家免疫规划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健康意识增强和人们需求的增加,疫苗种类不断增多,一、二类疫苗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受种者及监护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免疫接种纠纷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免疫预防工作者必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才能减少和规避免疫接种纠纷,促进免疫预防工作健康发展.

    作者:郑凌;吴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构建基层食品卫生监管模式的建议

    四川省德阳市位于川西平原边沿,辖6县(市、区),幅员面积约5 952平方公里,人口380余万.具有优越的农、副、畜牧业等食品生产加工地理环境.据2007年报表统计,全市城乡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3万户,食品从业人员约19.17万人.其中,社区、村镇基层餐饮业单位约1.61万户,占75.59%,食品从业人员约9.63万人,占50.2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事件不断发生,村镇农家乐、坝坝宴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基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作者:朱飞;谢轲;唐中华;王显;刘锵;贾新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的现状

    针对生物恐怖及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等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建立及时准确、经济高效的监测报告系统,早期发现和监测疾病,可减轻对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损害,减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稳定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十分必要[1、2].

    作者:徐韬;白杉;范晨阳;蔡文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5年海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分析

    目的 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的方法.方法 建立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机制,开展转诊与追踪的宣传、培训和考核.结果 2005年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32.5%、93.7%和58.7%.2005年市疾控中心初诊病人数、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和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分别较2004年增加了59.0%、43.0%和20.4%.结论 建立长效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机制,加强全民防痨宣传和医务人员归口管理培训,规范肺结核疫情报告,可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

    作者:黄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彭阳县2001~2006年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项目实施6年效果评价,为全面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2001~2010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项目手册,对2001年~2006年各项指标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6年全县共发现各类涂阳肺结核病人542例.其中初治涂阳461例,复治涂阳81例,涂阳新登记率逐年提高分别为19.68/10万、19.28/10万、32.41/10万、41.54/10万、46.75/10万和53.42/10万.初、复治涂阳病人二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01%和70.37%,年治愈率达85%以上.结论 病人发现水平与项目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难点,须进一步加强.

    作者:冶桂梅;刘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太白巷矿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

    目的 调查太白巷矿区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制定养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对1 066名矿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SF-36量表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 SF-36得分在性别间无差异,在年龄组间有差异.年龄、文化、慢性病、居住形式、职业对SF-36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重视情感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英;路荣泽;曲成毅;李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吉林市保健食品市场卫生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 调查吉林市保健食品市场卫生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对抽取的35家保健食品经销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保健食品标识和说明书、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保健食品索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卫生许可证无证率为5.71%,从业人员健康证无证率为4.67%,保健食品标识和说明书不合格率为7.61%,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不合格率为36.96%,保健食品索证情况不合格率为13.86%.结论 保健食品市场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

    作者:李瑞;李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固原市2004~2006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情况分析

    2004~2006年,固原市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先后组建了独立的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队伍管理,加大卫生监督工作力度,以<食品卫生法>为龙头,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主线,全面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全市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马红梅;吴红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7年重庆特大洪灾中卫生应急物资的供应

    目的 对2007年重庆洪灾中卫生应急物资的供应和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卫生应急准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 利用洪灾期间各地<救灾防病日报表>、重庆市政府通报材料和各地总结汇报材料,对受灾情况、救灾药品使用量(货币单位)、消杀面积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卫生应急药品储备不足.洪灾发生后2~3天,消杀工作和药品需求量达到高峰,在一周之内,工作量和药品消耗量达到整个救灾防病工作的一半以上,救灾物资的供应略显滞后.结论 亟需建立区域性的、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卫生应急储备库.在储备量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快速便捷的采购和运输程序.

    作者:孙军;周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起铁路食品运输污染案件的调查处理

    目的 通过对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的调查和运输车辆食品运输污染事件的原因、性质、种类进行分析,为制定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和运输车辆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车站报告和现场勘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年7月5日至2007年11月3日间,在长春、四平、梅河口车站连续出现3起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件,并对其进行了处理.结论 应加强对铁路食品运输的卫生监督工作,制定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和运输车辆卫生标准.

    作者:李亚军;刘锐;霍洪丽;张玉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