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连
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量的过程,应遵循渐进分异、逐步衍化的系统发展规律.对改革与发展中的公共卫生体系来说,政府驾驭公共事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共卫生改革的进程与社会效果,事关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因而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卫生部颁布《卫生监督稽查规范》,建立卫生监督领域的内部制约机制,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大进展,为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建立了长效机制,对增强政府的公共卫生事务管理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卫生监督稽查的效能进行理论分析,可以促进卫生监督稽查人员对卫生监督稽查理论的认识和思考.
作者:陈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4年6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曼日玛乡发生一起炭疽疫情(一例皮肤炭疽,一例肺炭疽),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作者:赵永才;陈明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加强肺结核病人和可疑者转诊的研究,探寻一种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佳途径,为今后控制和消除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变化来判断干预项目的 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肺结核病的发现率、转诊率、到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分别增长112.8%、3.8%、13.9%,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表明,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是控制和消除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刘崇欢;陈顺铭;陈建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舟山市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反应发生状况,分析献血反应分布特点.方法 按《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选择献血反应者,分析人群特征分布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2005年1~6月份舟山市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4%,且献血反应以轻度为主;同时不同年龄组献血反应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x2=17.71,P=0.01),以低年龄组(18~25岁组,52.83%)为主,男、女性间献血反应发生率无差异(x2=9.84,P=0.02),献血反应发生诱因以精神紧张为主,其次为睡眠不足伴疲劳.结论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尤其是要提高18~25岁献血人群对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去除对献血的不利因素,才能有效的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率.
作者:巩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探索佳阻断方案.方法 将220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其所生新生儿分成3组,第一组母亲在分娩前三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ml,出生婴儿按0、2周注射HBIG 200IU/ml;第二组婴儿出生后按0、2周注射HBIG 200IU/ml;第三组不使用HBIG.所有婴儿按国家免疫程序(0、1、6月)注射乙肝疫苗.对220名儿童进行3年血清学追踪观察(1、2、3岁).结论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佳.
作者:孙波;郑仁淑;于世娟;刘晓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尽快使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模式与国际接轨,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2002年4月,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和实施指南.通知指出,食品卫生质量的提高,需要政府部门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自律和消费者的参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向风险度和诚信度管理转变的一种有益尝试.
作者:王建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铝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元素,但并非机体所必需[1].多项研究认为,铝具有神经毒性,至少有十种以上的神经疾病与铝的蓄积有关;而且对人体肝、肾、骨骼、造血功能都会产生毒性作用[2];它与肾病、高血压、高血糖、早老性痴呆、透析性脑病的发病密切相关[3].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TO)正式将铝定为污染物加以控制并多方面防范.我国也根据FAO/WHO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居民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水平食品卫生标准.
作者:巴蕾;刘晖;魏巧爱;王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切实加强嘉兴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卫生监督所《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等要求,市卫生局于2005年7~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整治行动,对871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进行专项检查.
作者:潘根泉;王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卫生法律法规的执行重任,责任是对法律做出的承诺,责任与效率具有内在的互动关系,一个有效率的监督机构才能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同时负责任的机构才能有效率.
作者:王发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部分地区食物生产的环境恶化,受到工业和城市的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加工中食品添加剂和技术使用不尽合理,导致部分食物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1].
作者:史海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食品卫生标准是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的主要技术准则,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分析和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的主要技术手段和依据,同时也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执法的重要法律依据.迄今为止,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所组成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但各类标准在基层卫生监督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作者:时福礼;张宝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医疗机构实行监督管理,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及山西省卫生厅文件精神,吕梁市卫生监督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突击检查.共抽查了106家医疗机构,其中除1家二级以上医院和1家个体(中医)诊所符合执业要求外,其余104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其违法违规行为占到所抽查医疗机构的98%.
作者:牛建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解在中国新疆地区由铁路部门埋设在乌鲁木齐至哈密之间的三段长距离输水管线以及沙漠气候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改善长期存在于该地区铁路沿线工作点的饮用水水质问题.方法 对三段供水管路的供水源(水厂水)以及每个供水点的末梢水进行监测对比.结果 远端末梢水的样品合格率60.5%,稍低于中端末梢水的样品合格率(78.4%);低于近端末梢水的样品合格率(82.5%);远低于出厂水的样品合格率(87.3%),说明距离供水源越远,监测结果的合格率越低.结论要改善末梢水水质,首先要加强饮用水的消毒工作,保证出厂水的消毒合格率,高温期做到出厂水的持续消毒;其次对输水管道进行更换,使用耐腐蚀的原材料制作的管件.
作者:周涌江;李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鼠疫防治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是决定鼠疫防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和掌握鼠疫防治人员的状况,对于合理配置鼠疫防治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鼠防队伍整体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河北省鼠疫防治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加强鼠防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陈淑萍;刘满福;王治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现场流行病调查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流行病学是指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其它方法到现场去解决实际发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更重要的产出结果是疾病控制的效果和防治对策建议[1].本研究对天津市现场流行病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孙雯雯;邓晓丹;纪学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外出就餐机会多,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进食生猛海鲜逐渐增多,部分城市人尤其喜爱食生或半生虾、蟹等,加大了感染机会,因此肺吸虫病在城市有增多趋势.南汇区1991年曾有过肺吸虫本地感染病例报道,时隔15年之后,于2006年2月17日再次发现1例肺吸虫病例.
作者:徐红梅;沈安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舟山市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揭示可能存在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及其它传染病的潜在危害因素,找出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管理,保护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对定海城区24所大、中小学校30家食堂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与监测.结果 共监测各类餐具样品530件,合格244件,总合格率为46.04%.不同类型学校食堂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5.82,P<0.05).共采10家对外承包食堂各类餐具样品182件,合格72件,合格率为39.56%;共采学校直接管理的19家食堂各类餐具样品348件,合格172件,合格率为49.43%,有显著性差异(x2=4.68,P<0.05).共采从业人员手样品150件,作三项指标检测,沙门氏菌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67%,菌落总数检出率为98.00%.结论餐具合格率偏低,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经营模式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学校餐具消毒工作不到位;从业人员手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作者:沈永康;俞惠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笔者对我国传染病防制体系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研究策略的建议.1 我国传染病的现状和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传染病防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计划免疫接种使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已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经从1952年的第一位降到了2004年的第10位之后[1].2002年底,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侵袭我国,严重威胁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交往,造成了巨大损失.2004年初,高治病性禽流感开始侵袭我国,各省陆续上报人间感染病例.这些事实提醒我们,防制传染病必须长期不懈.
作者:索罗丹;王全意;颜江瑛;贺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作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大了学校后勤改革力度,纷纷引进社会力量为学校后勤服务.学校食堂作为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行社会化服务后,其食品价格、品种、口味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给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将福州市学校食堂社会化管理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
作者:董懿德;叶鸣;施林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扬州市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行深层次分析,为优化配置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法对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建设相对滞后,人力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经费短缺,影响工作运行.这一运行现状带来的弊端是疾控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削弱、公共服务职能偏废,疾控机构社会形象降低,生存和发展受到制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强.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源一是政府的筹资职能缺位,二是政府的管理职能缺位.对策一是正确定位,构建疾控体系新框架;二是完善疾控体系的经济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公共服务职能.
作者:刘剑;朱锡广;孙其家;姜松;胡宏根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