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街头食品卫生现状与管理

刘招丰;周毅

关键词:街头食品, 卫生现状, 食品卫生法, 食品卫生管理, 集贸市场, 直接入口食品, 消费者, 人民共和国, 暂行办法, 下岗分流, 网点, 生产经营, 身体健康, 公共场所, 改革开放, 城乡, 统计, 人员, 青山, 企业
摘要:街头食品,即活跃在城乡或集贸市场以及其它类似公共场所中生产经营的直接入口食品.它具有经济、快速、可口、传统、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目前一些企业的下岗分流人员的不断增多,城乡街头集贸市场的街头食品网点数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青山湖区2000年街头食品网点数为397家,到2003年底已达538家,比2000年增加35.5%.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街头食品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现就街头食品卫生现状与管理作出如下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时间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时间的变化.方法:采用2001~2003年河北省传染病疫情数据作为网络直报前数据,与2004年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网络直报前后,不同系统传染病报告时间由11.9天减少为2.6天.各级医疗机构平均报告时间由12.4天减少为3.6天.几个重点传染病中,肺结核由直报前的12.9天减少为4.6天,痢疾由7.9天减少为2.4天,乙肝由12.6天减少为1.4天,出血热由13.3天减少为4.5天,斑疹伤寒由14.4天减少为2.0天.结论: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快捷性,为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其流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高贵军;刘继敏;刘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舟山海岛地区HIV/AIDS控制现状与对策

    舟山市于1997年自从归国劳务渔民中首例检出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04年12月底,共发现检出HIV/AIDS 47例.其中9例在发病中,5例已死亡.现有HIV/AIDS感染者42例,为了解舟山市HIV/AIDS流行特征,探索适合本市海岛地区艾滋病的控制对策,更好地做好HIV/AIDS防治工作,现将有关疫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董宏伟;方耀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国疾病监测系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该文主要针对我国疾病监测系统中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刘健;杨晓丽;那军;潘国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肇庆市某幼儿园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爆发情况调查

    目的:对肇庆市某幼儿园一起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群体性胃肠炎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取面对面或电话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发病时间、班级分布、性别年龄分布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89例病例中幼儿园学生56人,教师、保育员9人,学生家长24人,罹患率分别为9.3%、12.7%、8.3%;学生发病主要集中在6个班级,年龄集中在6岁以下,平均病程3.7天.实验室检测10份粪便ELISA诺瓦克病毒抗原阳性5份,PCR检测阳性8份.结论:本起群体性胃肠炎是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今后要加强幼托机构对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周跃华;黄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的特点初探

    我国1989年2月21日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在15年的传染病防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各部门参与,依法防治传染病的局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疫情报告体系;计划免疫更加规范,相关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消灭脊灰);在控制传染病爆发疫情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抗击非典).但是,我国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共报告传染病2 591 512例,死亡6 474例,发病率、死亡率较上年分别上升5.41%、23.82%;一度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再度流行,如鼠疫、麻疹、性病、血吸虫等;经血传播疾病居高不下并且逐年上升;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与流行,如艾滋病、大肠杆菌O157、SARS、人感染禽流感等.因此,在新的疫情形势下,<传染病防治法>在统帅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在一些方面日益显示出力量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国家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疫情信息报告、通报渠道不畅;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救治、医院感染控制的能力薄弱;传染病爆发时紧急控制措施制度不够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财政保障不足等.因此,<传染病防治法>在以上背景下于2004年8月28日在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作者:唐小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市水泥行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某市为东北地区一重工业城市,职业危害比较严重,尘肺病发病率居全省第三位.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减少职业病危害,控制尘肺病的发生,2004年末,由市卫生局组织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全市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水泥行业进行了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作者:付杰;李子成;王鲁溪;杜国学;官守军;唐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蘑菇罐头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标准和方法的探讨

    在蘑菇罐头加工过程中,常加入一些亚硫酸盐,亚硫酸盐解离成亚硫酸,亚硫酸具有还原性,有漂白、脱色、抗氧化和防腐作用.罐头中主要利用它的漂白作用,使蘑菇保持良好鲜亮的色泽,同时它又具有防腐作用.但是亚硫酸盐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有一定的毒性.过量的二氧化硫残留,会导致食用者咽喉疼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同时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因此它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在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蘑菇罐头不得超过0.05g/kg.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996~2004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是流脑的高发国家.流脑也是哈尔滨市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曾在1967年、1968年、1975年、1984年出现四次全市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212.30/10万、56.54/10万、21.05/10万、11.19/10万.哈尔滨市于1984年开始应用A群流脑多糖体疫苗普种后,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进入90年代,流脑发病率平均在1/10万以下,呈现出高度散发,再未出现周期性流行.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流脑的流行,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现将1996~2004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马瑞;宋国华;李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过监督评审验证提高质量体系运行质量

    监督评审是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日常监督方法之一.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一年来,认真执行<实验室认可准则>和中心的质量体系文件,不断增强建立优秀实验室的信心和机制;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工作质量,加强纠正措施的落实,不断改善体系运行水平;作好检测质量控制,维持和提高检测能力;认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促进中心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本次监督评审,证明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获得认可后仍持续符合<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

    作者:孙丽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制作卫生行政执法文书的体会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和使用是卫生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维护卫生法的严肃性,提高卫生执法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是实施卫生法重要的载体,是制裁违反卫生法行为的有力武器.它的正确制作和使用,对加强和促进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保证卫生法的具体执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宝卓;屈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组胺脱羧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血压升高的遗传机制,也就是寻找高血压相关基因.对这一研究的突破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高血压发生的病理生理,还能指导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高血压相关基因,但结果不一.人群的遗传变异、不同种群高血压产生原因的个体差异以及对血压这一表型测定的不精确性,都可能是导致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作者:孙效玢;于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3年盐城市区不同类型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盐城市区各类餐饮企业餐具消毒情况,为加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2003年3~6月,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市区317家不同类型、规模的餐饮企业餐具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陆金凤;戴寿桂;胡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河南省结核病疫情现状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策略.方法:在总结阐述结核病疫情形势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河南省结核病防治对策.结果:河南省结核病疫情呈现四高一低特征,即高患病率、高感染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贫困、管理不到位、正规治疗率低、耐药病人增多、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不到位、防病意识缺乏是河南省结核病疫情的影响因素.结论:强化政府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项目带动全面、加强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等策略是河南省结核病疫情的有效防治对策.

    作者:赵东阳;张更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机构科学管理探讨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机构(简称检验科)是依法设立的,是国家授权的公证性卫生及有关人体健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机构,依法承担着有关产品质量的卫生监督检验、卫生质量仲裁、市场有关商品的卫生质量、优质产品申报和投产前的鉴定、预防性卫生监督以及疾病监测等检验,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为卫生监督执法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在整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其的科学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机构的科学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机构科学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任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麻疹疫苗对麻疹发病率的影响

    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问世及广泛使用,计划免疫规划的实施,冷链运转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创造了条件.本文将卢湾区历年麻疹的发病资料做一统计分析,旨在揭示麻疹疫苗对麻疹发病的影响,为今后防治策略的制订和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陆璐;朱宏幼;陈云华;何景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玉林市职业卫生监督现状及对策

    1职业卫生监督的现状1.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至2003年底,玉林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共有810家,其中私营单位占49.78%,国有单位20.92%,外资或合资单位占15.80%,集体单位占13.50%.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约38 894人,其中接触粉尘人数19 763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硫化氢、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主要分布于水泥、陶瓷、化工、机械、纺织、家俱制造、卫生医疗等行业.

    作者:陈正其;姚洪章;刘定理;陈成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深圳市大亚湾核电工地疟疾防治策略与措施

    1前言经过多年的努力,大亚湾核电工地从1996年发生31例疟疾到2000~2004年连续5年无1例疟疾发生,大亚湾核电工地的防、抗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些成效的取得,是与大亚湾核电工地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卫生防疫管理体系的成功运作分不开的.

    作者:刘曼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论街头食品卫生现状与管理

    街头食品,即活跃在城乡或集贸市场以及其它类似公共场所中生产经营的直接入口食品.它具有经济、快速、可口、传统、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目前一些企业的下岗分流人员的不断增多,城乡街头集贸市场的街头食品网点数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青山湖区2000年街头食品网点数为397家,到2003年底已达538家,比2000年增加35.5%.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街头食品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现就街头食品卫生现状与管理作出如下分析.

    作者:刘招丰;周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为切实掌握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部门决策及下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由基层各单位上报人事部门全员花名册的对黑龙江省1个省级、13个地(市)级、136个县(区)级CDC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省CDC编制不足,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县区级CDC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少,工勤人员比例过大.

    作者:侯延文;柴玮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项目管理运用于疾病控制领域的探索与体会

    项目管理的思想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政府和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利器.在我国,项目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比较多见,而应用于事业单位,特别是疾病控制机构的案例,并不多见.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定的时间,明确的结果、资源(人力、资金等),都可看作为项目[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具有这种特点和性质,为此,我们尝试将项目管理的模式应用于疾病控制机构.

    作者:张岩;薛清春;刘静;刘培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